佛弟子文庫 > 淨界法師文章(第15頁)

生命的「倉庫」---第八識

第八識等於是我們的一個倉庫。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回到第八識;當我們生命開始的...

修楞嚴經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對錯

這個地方講如實不空義,這個講作用。 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 結解同所因,聖凡...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是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去經營一個不可改變的因...

【推薦】應該怎樣觀察我們的色身

我們的生命是沒有開始的,要是說生命有開始,那生命就沒辦法結束,有真實的因,你就...

【推薦】往生淨土,你最好能夠抓住一些重點

我想我們淨土宗的目標在往生淨土,你最好能夠抓住一些重點。就是有些東西在臨終的時...

為什麼邪見的過失,比散動還嚴重

丑三、治失壞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隨釋此因 寅一、明立定慧 為欲對治...

如何判斷真心與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們凡夫是永遠混在一起的。我們現在修行人的問題在哪裡?有時候我們安...

身處生死輪迴,我們該怎麼辦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先了解什麼是真妄。首先我們看...

當妄想逼出來時,會產生一個反彈的作用力

分別真妄、返妄歸真、修學位次,講到這個地方,其實首楞嚴王三昧全部講完了,《楞嚴...

極樂世界的蓮花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阿彌陀經》講三種莊嚴:池水、宮殿、蓮華,它的重點在蓮華莊嚴。因為你到極樂世界...

心無自體,它是緣生緣滅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這個牒字,就把阿...

打佛七時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彌陀佛快來接引嗎

問: 請問師父,打佛七的時候,一直哭泣很悲傷,祈求阿彌陀佛快點來接引我,可以嗎? 淨界法師答: 你這個地方...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們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個例子,再正式破斥。看立例: 癸一、...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見性了解真妄

古德說:不識本心,修法無益。我們的法門有很多選擇,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

生死輪迴的根源

我們再看第二段,用諸妄想。這是關鍵點。 我們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安住在清淨的光明的本體,而安住...

【推薦】一念攀緣心到底是怎麼生起的

佛陀先征問阿難尊者當下這一念攀緣心到底是怎麼生起的,生起以後又在什麼處所。把攀...

今天去造業,是外境錯還是內心錯

佛陀在講道理之前,先講出一個譬喻,譬喻容易了解。從譬喻當中再回歸到道理,說明降...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業力沉澱下來

當我們面對過去的業力時,諸位!你就不能用業感緣起了。我們講過,在造業的當下,在...

【推薦】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

在楞嚴經當中就是說,你整個修行的起跑點,第一個出發點是很重要。起跑點錯了,你整...

「我見」是怎麼產生的

這個見就是我們凡夫種種的知見,當然以我見為根本。這個我見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個地...

煩惱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們看第三段的煩惱濁。煩惱濁是由想陰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於境取相,施設名言。我...

境無好丑,你怎麼想就變成什麼相貌

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有一個老母親,老母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

一個人開始內觀時,他就是在開顯寶藏

中道又分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諸法。見但中者,接入別教。 二者...

站在本來就沒有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依止空正見跟發心,他開始修行了。 第一個,安心如空之止觀。整個通教最核心的思想...

斷除業力的相續,尤其淨土宗更重要

外道,我們看經典上,尤其是《阿含經》,其實它這個外道不是我們現在的外道了。現在...

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安穩性

前面是破壞,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壞的妄想全部停下來,把生命歸零。...

為什麼偏空涅槃只是個化城

然此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

什麼叫作佛號安住呢

整個生命的改變來自於修習止觀,這個止叫五停心,四念處是觀。淨土宗也有止觀,淨土...

平常起煩惱忘了佛號,臨終也自然會忘了

我們剛開始建立佛號時,是在沒有煩惱時建立佛號,你不能夠說我一開始就去歷練,不可...

降低罪業的勢力,因為罪業會讓你臨終痛苦

建立佛號,引導佛號,調伏煩惱,這叫正修。 折伏現行煩惱是修行要務。但是你要知道...

越到晚年,觀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來說初學者要多修止,因為你觀慧薄弱。一開始先念佛拜懺,事修多一點。等到你的...

順境時用精進法,逆境時用忍辱法

我們看下面的九跟十,講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內外諸障;十、不於似道,而生法愛...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業疏》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是以大聖樹...

我們是時候該看清楚生命的真相

佛陀在經典裡面講一個譬喻說,他說有一個做生意的人,做生意的過程當中有人跟他借了...

我們要遠離魔境,只有一個方法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迷則成害 眾生...

「無常」道破整個人生

二乘人的切入點,第一個是無常。要是感受不了無常,那你娑婆世界就很難放下了,因為...

【推薦】厭離娑婆,要厭離全面的娑婆

學習,佛法的專有名詞叫作熏習。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不斷地把這個法義在心中就像沉...

輪迴就是這樣來的

作為一個淨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個清潔的功夫,就是你每天打坐都觀想: 色畢竟...

用什麼簡單方法處理24小時的妄想

問: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兩個小時,我不可能一直念佛下去,我怎麼面對人、事、物,把它沉澱?比如說,任何刺激,...

可以幫對方把業懺悔掉嗎

問: 替小孩子拜懺,可是在夢中的時候,那個好現象出現的時候,卻是自己的母親口吐穢物出來,請問這個是消哪一位...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兩個指標

《阿含經》講三個法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陀講三貼藥。 第一個觀察...

人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為人道的眾生,相對於三惡道的眾生,他...

是什麼樣的因緣而墮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麼意思呢?他內心愚癡,而不能夠自己獨立的生活,要仰賴眾...

地獄的惡報從六根而出

訟習 訟,爭訟,意思是說,我們自己有了過失,但是我們不想把過失發露出來。那怎麼...

鬼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二、示惡鬼趣 今天講到七趣當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畏,因為鬼道眾生長時間缺乏...

把每一句經文消歸到身心世界

我以前在讀《楞嚴經》的時候,我大概也是,十卷讀得很辛苦。 海公說,你再讀《楞嚴...

念了一輩子,也沒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時 這個是在講菩薩修善。一個人沒有成就心中的妙法,是成就不了善根的,他只...

什麼是無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輪迴是有根本的,佛教講:每一件事情會在我們生命出現事出必有因。我告訴大家,...

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我們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有關名號的功德,簡單的提出五點: 一、消除業障: ...

【推薦】不要低估無始劫來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就好,幹啥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強大的生死業...

佛弟子應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問: 弟子熏習道德教育多年,今方聞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慚愧。有三個問題想請 師父指正。 一、因在漢地文化中,...

所有的法門都是成佛的資糧

其實從佛的角度,沒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有一條路,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

佛法的力量不會消失掉,它會不斷引導你

為什麼佛陀敢施設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把握的。再看開權顯實,看第二...

人生雖苦,但也是積集資糧的好地方

業感緣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積極斷惡修善的價值之外,另外還建立一種趨向涅槃的價...

智者大師的破魔方法

師初至佛隴,一日入坐,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諸魔鬼魅,一時俱現,狀甚可...

佛陀是隨時存在的,要掌握感應道交的方法

我們再看,《法華經》對果地的功德,佛陀講到什麼是佛。 當我們透過權實二法的操作...

人生的快樂是跟因緣借來的

我們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較利根,知一切法,當體全空,非滅故空,生死涅槃,同於夢...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臨終越難離開

【修已於輪迴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起時是生出離心。】 我們無始...

不管發生什麼事,莫向外求

整個一心三觀有三個重點:第一個,內觀,就是安住清淨心。從今天開始,不管發生什麼...

堅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

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動) 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就沒事的,五陰身心它可不會...

修習淨土的人常犯兩個毛病

整個淨土成敗的關鍵,就是在發願。我們心中都有很多的願望,這些願望對你的生命會產...

了了分明,不取一相,如如不動

現在請大家把眼睛閉起來,我給大家聽一個鐘聲,(請維那師敲個鐘)鏗。〝聽到〞一個...

念佛為什麼要兼修禪觀

為什麼念佛要兼修禪觀?就是為了改變你的心態!因為你用攀緣心念阿彌陀佛,所有的佛...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間利益

我們看第二個,出世間的利益。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

怎樣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

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自身的因緣,就是縱向的因緣,你未...

為什麼要你放下今生

問: 師父在課堂中提到,面對業力今生能夠改變有限,應該放棄而寄託於來生。然則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念念在行為上...

往生淨土要不要發菩提心

我們現在來反推一下。比方說你求生淨土,卻不發菩提心,那麼你是什麼心態?只有兩種...

順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你現在桌面上有一個蘋果。這個蘋果的義相,我們說它的功能...

菩薩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 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不毀害。 由忍波...

修行人有什麼事情,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我們身為一個修行者,經常會注意自己內心的狀態,很快你就知道內心當中,有二種重要...

無分別智要如何修

我們來看窺基大師是怎麼說的。他說無分別智怎麼修呢?從聞思修所成的這種妙慧無分別...

成佛路上的難行道與易行道

我們修習成佛之道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完全仰仗內心的力量。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先...

我們要在臨終之前做好兩件事情

淨土宗的修學,在大乘當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也就是說,一般的聖道門的修...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過去的業現前

問: 請問師父,以唯識的觀點,現世還在吃肉的眾生,是不是很容易刺激過去的殺業現前? 淨界法師答: 是的,吃...

今生可能是你無量生命裡最美好的一次

阿賴耶識它是怎麼樣?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壽命,或者幾天,或者...

【推薦】把心送到極樂世界是怎麼送

問: 請師父開示,先把心送到極樂世界是怎麼送? 淨界法師答: 當然,心是無形無相的,沒辦法送。它意思是說,...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識

【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這個時候,徹底瞭然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

我們怎樣遠離凡夫的妄想

在整個《楞嚴經》當中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心性而修行,整個修行還是在莊...

不小心受傷,是否也屬於因果報應

問: 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小心受傷,這是否也屬於因果的報應?或是只是不小心,跟因果...

是什麼力量讓輪迴相續的

業力是第六意識造作,果報是第八識釋放。本來是獨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麼把業力跟果...

業力的成就要有五種的相貌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業力的成就要有五種的相貌。十業道諸位知道:身有三種殺、盜...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的種性?為什麼他生出來是人天...

第八識轉變的兩個關鍵點

我們再看看無漏的情況。 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

色身會影響你的內心,內心也會影響色身

在大乘經典中,佛陀對吃肉呵責這麼嚴重的很少,像《楞嚴經》的這樣的,很少!佛陀都...

為什麼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們平常當然理觀不礙事修,理事圓融,你該拜懺還拜懺,該調伏粗重煩惱還調伏,但是...

開玩笑的話說多了,以後你講話沒有力量

按照蕅益大師說法,兩舌、綺語、妄言、惡口,得果報的力量最強大的就是惡口,尤其是...

無量劫來造了那麼多罪業,為何還能往生淨土

我們是有罪,所以才來輪迴,這是事實。但是有罪,有些人進步很快,有些人進步很慢,...

如法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

假設我們能如法地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看經文: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

當淫慾心在活動時,你要迴光返照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遇...

為何世俗的快樂會帶動生死輪迴的痛苦

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在內心的深處都有一種天生的本能,那就是離苦得樂。為什麼我們...

在臨終之前如何讓罪業沉澱下來

假設我們不幸,我們今生已經把某一種罪業,不管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等的業已...

從過去的妄想中走出來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廣大,它不但有現世的安樂,它更重要是詮釋一個來世的解脫。這整個...

【推薦】往生的人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

淨土宗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離開三界,第二個投生淨土。投生到淨土這一塊,你可以說是...

安住清淨本性,破除自我設限

我們無量劫來,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個人成長過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挫折、...

安住在無所得的心

我們再往下看什麼是生滅的相狀,什麼是不生滅的本體。我們把它念一遍。 如是乃至五...

什麼是念佛人的都攝六根

為什麼念佛人要都攝六根呢?都攝六根不是都攝那個第一念的相狀,不是說你眼睛不要看...

念佛人要準備些什麼事情

淨土宗到底要準備些什麼事情?簡單講一句話就夠了:有志於往生的人,你必須要把握一...

只要這個業還沒有成熟,你就有機會

業當然它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它只是在醞釀當中,它還沒有成熟,那這就是你的機會;...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這個拜懺,你最好有一個相續的時間。你不要說拜一天,休息四五天,不要這樣。你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