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淨界法師文章(第18頁)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那麼佛教的因緣觀到底是怎...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聖罔念作狂,惟...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一個修行的因地,我們透過無常,...
當我們在建立佛教的思想來建立正見的時候,當然我們就是在開始做因緣的觀察,佛教的...
看看這個《法句經》的兩段,把這個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做個總結。 諸法意先導,意主...
印光大師說:我們菩薩六波羅蜜,其實只有四個法門,就是佈施、持戒、禪定、智慧,這...
佛教的因緣觀,所謂諸法因緣生,那麼這個觀念如果是套用在修行上,他說明了一個很重...
這個懺悔的方法,什麼叫做內資理觀,外假壇儀,我們做一個說明,我們看今天的附表,...
我們講到十二因緣,佛教的生命觀,它是建立一個無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般的世間的...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門可以來修學,古德把整個大乘佛教的修學,把它分成兩個重...
我們可以把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回憶我們剛開...問: 請問師父,如果一個人已經受了五戒,而又毀破根本重戒,他透過懺悔真的能夠恢復清淨嗎? 淨界法師答: 就...問: 師父,我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我們都不夠了解自己,很難配藥,我們也不是醫生,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選淨土法...
前面的經文講到安住真如,我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
基本上,我們凡夫對人生的因緣的觀察,跟佛法所謂的因緣觀,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凡夫...
大方向我們在學習淨土的時候,你要分成兩塊,第一個你要好樂淨土;第二個你要尊重名...
我自己讀《遺教經》,讀到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我對這句話...
在禪宗有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禪師在僧團中閉關,他閉關的時候,一天吃一頓飯,他...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未學。】 任何一個菩薩來到人世間,...
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我是一個生死凡夫,但是我還有希望發起菩提...
菩提心的別相有十個。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念師長恩故;四念施主恩故;...
佛教的思想是因緣觀,先知命而後認命。很多人一學佛就要改變命運,這是錯誤的。佛教...
1、請問法師可以呼吸念佛嗎? 答:當然,你念佛的時候,你是要配合呼吸比較好。但...
淨土宗臨終的正念絕對不是自然出現的,也不是佛菩薩賜予的,而是平時栽培起來的。如...
每一個法門的修行都是以信心為根本,站在淨土法門的角度你要生起三種信心:一、彌陀...
當我們在精進的時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為。雖然我們因為過去的罪業,會現出...問: 請問法師我們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為何又發願要到娑婆世界度眾生?這個娑婆世界的確很苦。 淨界法師答: ...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緣,更要注意未來的因緣,就是生命規劃。一般沒有學習佛法的...
我們講過我們生命有二種力量:一個是外境的力量,一個是心靈的力量。如果你經常是由...【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這以下有三個要斷的,而且是有重的、中等,跟輕的,最重的是絲綿絹帛,這個最...
我們看世間人,有些真的是福報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資具特別的尊貴,但是他沒有時間修...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 勝生無罪。就是說菩薩如...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的觀法,唯識的觀法,我們先看...
在我們的菩薩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對菩提心最大傷害的煩惱,就是嗔心! 《菩薩...
我們在研究菩薩戒法的時候,你一定要掌握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它表層的規範,第二個是...
臨終的正念它是有兩種正念: 第一個是聖人的正念、祖師的正念。他臨終的時候真的沒...問: 師父慈悲!弟子有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鍋漏匠,由諦閑法師安排他在一個破廟裡修行,因為他小時貧苦,沒有...
我們強調修行的法門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麼咒,你持《大悲咒》、持《往生咒》...
佛的力量是很大,但是他永遠是被動的,你心靈的力量是主動的。這樣子我們就講到三力...
學道之人慮宜遠,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謙,處同輩宜退讓。 (蕅益大師《靈峰宗...
我們今生有一個生命體;這個生命體是怎麼來的呢? 從過去而來。 佛教說因緣觀─諸...
引淨土宗的二祖善導大師說: 「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
諸位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當中,前後四次勸我們應當要發願:眾生聞者應...問: 師父慈悲,學人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嚴持四重戒的殺盜淫妄。這個殺戒包不包括我們平常吃的這個肉食。謝謝師...
有謬云: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這個是在當時明朝有一個錯誤的觀...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趕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個,你不得自在,因為你沒辦法操之在我...
在整個大家庭三界當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歡喜,就來干擾你了,這時候應該...
清朝有一個居士叫王鼎實居士,這個居士從小就很聰明,悟性很高,他看什麼書一看就懂...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
我們一般講因果,都是講異熟的因果,但下一段就講到因果同時。 也就是說,大乘的因...問: 如果念佛號念不准,可以往生嗎? 淨界法師答: 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可以以各種身相出現,入一切眾生心想...
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種種法生。我們凡夫眾生,心跟外境...
相隨心轉,這個很重要。當這個相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會去創造一個業,這時候你的想法...問: 有人說末法時期只要念佛就好了,為什麼還要破妄顯真呢?破妄顯真是聖道門的修行方法吧,淨土門只要我們一向...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會活得很痛苦,因為你的心作...
我們淨土宗的人,強調臨命終的感應道交,因為我們真正最後的結果的驗收,是在臨命終...
佛陀開悟之後,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他宣說的法門,第一件事情講到...
智者大師,你看天台宗它念佛法門多障眾生念佛觀,念佛它不一定用於往生,你看很多經...
我們一生當中你的造善造惡,就是第六意識決定了。當它是迷惑顛倒的時候,那麼我們就...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兩種人,一種是放逸的人,動不動就發脾氣。要談的是第二...
佛陀在前面的經文當中,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同時存在二種的情況:第一種是五蘊所成...
《楞嚴經》把我們一念心性的體用做一個說明,如來藏簡單說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含藏...
初學者必須由文字來做引導的,這以下舉出一個實際的例子。 比方說外道跟佛弟子的差...
《唯識學》上說:我們凡夫的執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局部的執取。什麼叫局部的執取...
整個修學佛法的目標,就是把我們的生命提升,從雜染的六凡法界,提升到清淨的四聖法...
淨土宗念佛法門最重要的特色,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也就是說身為一個念佛的修行者...
當我們知道生命的因緣,是由心力創造出來的,那麼心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唯識學...
第一、安穩跟不安穩的差別: 當我們的心,住在五陰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不安穩的;因...
如果你的情執是很重,把世間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要,你要離開三界是很困難,因...
大妄語戒就是膨脹自我,一個菩薩不斷的膨脹自我意識,時間久了,你的菩薩戒的戒體、...
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攝大乘論》 這六道的眾生,像...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須賴的居士,名叫須賴。這個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後非常精進...
今天是我們中國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說我們即將面臨一個新的一年,那麼學人在這裡,...
顯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顯示:這六道的果報其實是不真實的,它的本性是空寂的。 依...
我們都知道在貪瞋癡當中,癡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癡心造罪,還比不上邪見。 諸位要把...
詐跟誑的共同點─都是創造一個假相來欺騙別人。我們一般的修學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
諸位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只要你的師父還在,你不要說你師父是什麼菩薩示現。因為人...
什麼叫殺呢?斷有情命,以嗔恨之心,來斷絕有情眾生的命根殺戒。 持戒功德 【阿難...大乘佛法成就清淨之後,他要產生願力,這個就是修假觀。 前面的空觀是在破假相的執取,假觀它又創造一個假相,菩...
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時第六意識開始修觀─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關鍵在迴光返照這...
在本經經文當中講到:不論佩帶楞嚴咒也好、誦持也好,楞嚴咒它有八大功德,我們把它...
一念心性的本體是清淨的,而且是具足染淨諸法的清淨,這個清淨當中,有十種可能性的...
怎麼知道你的內心的世界善業比較強,還是罪業比較強?有兩個判斷方法,第一,你靜坐...
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說:有一個無為真人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
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個攀緣的心,慢慢的回歸到不生不滅的心,接下來做什麼事呢?云何...
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試著心中不要講話,你發覺你的心馬上沉澱下來,這叫言語道...
(一)【楞嚴經】所要對治的就是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怎麼要消滅它呢?因為:第一個它...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慇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
古人常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什麼叫開悟呢?從佛法的角度,我們每一個人在沒...
我們一個淨土宗的修行者,當然我們希望能夠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所以我們叫做:為菩...
破妄顯真─妄想是很抽像的,我講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大家體會一下: 在美國柏克萊大...
在商朝,商朝最後一個皇帝商紂王,商紂王有一天,有一個諸侯供養他一雙象牙做的筷子...
佛陀宣說神咒以後,佛陀沒有親自去救阿難尊者,佛陀命文殊菩薩將咒往護,將邪咒破除...
我們調伏心中的愛取,不是說我們貪愛外在的世界,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會貪愛外在的世...
諸位要知道在我們八識當中分成三類,第八識第七識跟前六識,異熟、思量、了境,你們...
我們中國人經常要去算八字、算命,其實這個是有道理的。就是說一個人出生的時候,你...
禪觀是把心帶回家;那麼淨土的人,是從家裡面再重新出發,往淨土方向走去。一個是把...

有一個觀念大家要了解。我們有情眾生,特別是佛弟子,當然強調離苦得樂,我們希望今...

用八正道來引導你的思想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只一念間

關掉生死業力的開關

【推薦】你有業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為何有些人積集善業到最後是痛苦的呢

順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

滿山的石頭抵不上一顆鑽石

懺悔之前要先思惟業果的道理

早一點認命,才可能早一點上路

得到臨終正念的三個重點

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犯根本重戒後,透過懺悔能恢復清淨嗎
可不可以就一句佛號念到底

遇到魔障如何面對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這個是你學唯識最重要的功課

好樂淨土,尊重名號

【推薦】臨命終的失敗,就是一生修行的失敗

【推薦】心中的對立越來越重,那你走錯方向了

泄佛密因,輕言未學

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淨土宗發菩提心十種方法

知命認命,是改命的前提

淨土問題回答

臨終的正念絕對不是自然出現的

【推薦】在淨土法門裡你要生起三種信心

障礙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堅持
求生西方後為何要發願到娑婆度眾生

對來生沒有計劃,生命就不知道怎麼活

由心靈來引導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來
學佛人可以用絲織的棉被嗎

地獄果報往往是福報大的人創造出來的

【推薦】沒有很堅定要往生的人,福報最好不要太大

【推薦】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內心的影像

【推薦】嗔心會傷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一犯到這兩大禁忌,這個人就不是善知識了

臨終的兩種正念
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師

找到你生命的根本

佛力是被動的,你心靈的力量才是主動的

【推薦】成事不必在我,隨喜一切功德

修行人要開始忘掉過去

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你的目標是淨土還是娑婆
殺戒包括我們平常吃的肉食嗎

【推薦】修淨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嗎

修行要先問自己安住了沒有

一個人會著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推薦】我從前生的妄想而來

修行的根本法寶--信願持名

因果同時,念佛當下成佛
佛號念不准,可以往生嗎

【推薦】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

善用其心——可以扭轉人生
只要念佛就好了,為何還要破妄顯真呢

【推薦】「心有千千結」是啟動不了佛號的

【推薦】沒有信願,再多佛號都沒有用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推薦】今生沒有往生,下輩子就更難往生了

培養第二念的覺悟

【推薦】我們並沒有比別人高多少

依止不生滅心,不要跟著感覺而走

本來什麼都沒有,只是循業發現而已

想了生死必須掌握正確的軌則

【推薦】先求認命,再求改造命運

內心創造了外境,外境又牽動我們的內心

【推薦】臨終時會有兩種力量浮出水面

現在是過去的果,又是未來的因

真心跟妄心的差別跟過失

【推薦】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的角度去面對人生

講大妄語的過失與後果

【推薦】每個人都活在自己心中的影相裡

念佛的真正功德

【推薦】善業必須要有正確思想來引導

【推薦】透過佛法的熏習,加強我們的能量

一念妄想創造出輪迴

邪見的過失是很可怕的

佛法的修學要先修心再修相

【推薦】你怎麼知道你師父是菩薩示現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脫離不了過去,就失掉了未來

迴光返照,做你該做的事

【推薦】佩帶誦持楞嚴咒有八大功德

六道輪迴,全部是妄念

如何判斷自己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推薦】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推薦】云何降伏其心

把妄想的道路切斷

攀緣心要如何消滅它呢

把文字轉成心中的光明

看你的內心世界,就看到你來生

以空性的心態來操作善業

在生命當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

攀緣妄境,造業輪迴

念佛法門的關鍵在哪裡

妄想,是你給它力量的

真正障礙往生的是帶有執著性的妄想

帶業往生的最低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