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92頁)

只重衣衫不重人

唐代高僧三聖繼昌禪師是一位有修有證,品行正直的高僧。他以上堂法語富含禪機受到當...

貪慾之心永遠也裝不滿

佛教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遇到各種煩惱和痛苦,是因為人都有貪、嗔、癡三毒之心。在...

學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佛陀住世時,經常開示弟子修行要福慧雙修,才可有成就。如果只修福或只修慧,便偏離...

只知行孝之顯跡,不知盡孝之極致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緯地,范聖型賢,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來乘之以證覺道。故...

靜心的修習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靜心地面對世界,面對自己,心就會無限敞亮、無限豐足。靜心的...

人的生死問題

人的生死問題 人的生死問題,就是人的生命從何處來,向何處去。佛教不講終極問題,...

教你如何甄別真假出家人

導讀:依據《宗教事務條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應持有由中國佛教協會1994年統...

以善念去降伏心魔

佛陀未成道之前(人稱為悉達多太子)曾想過:為什麼人擁有權力後,就想要征服別人;...

無形的三千億財產

世間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憶念佛陀的慈悲;口中有法:口中常將佛...

國王與龍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顧壽命,不懂得照顧慧命。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與人鬥爭、計較,壽命...

放棄主宰權,你才可能往生淨土

諸位,你知道我們佛法裡面的修行,這個善根有什麼好處,諸位知道嗎?當你的生命墮落...

如何讓業力的相續暫時沉澱下來

在我們修行中,是透過拜懺,懺悔等方式對業力進行直接的對治,但是如何透過改變思想...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也曾經受了很多的果報,所以因...

世界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的觀法,唯識的觀法,我們先看...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一不欺心 謂盜常住物,騙施主物,裝佛...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序 印光大師乘願再來,單提正令,嘉惠後學。而機薪既盡,後人逐匯其嘉言,以使萬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社所編...

徐恆志居士《佛教常識問答》

徐恆志老居士簡介 徐恆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鎮海,少年即受其父親影響歸信佛教。稍長,入五金行...

死緣的三類

按《瑜伽師地論》,死緣可以分為三類,就是壽盡死、福盡死和未捨不平等死未捨不平等...

讓願力強過業力

神通力雖不敵業力,可是業力不敵願力,往生極樂的念佛是靠願力,所以願力強過業力,你怎麼會怕?怕是怕業力現前你...

打坐時怎樣克服障礙

問: 在打坐時,感覺總有許多障礙。怎樣才能克服這些障礙? 濟群法師答: 佛法告訴我們,修行如一人與萬人敵,...

集體念佛的十六條規約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濟度;菩提路遠,非淨土孰可依憑?然苟非精進,念佛無自成功;未得一心,淨土何由可到? ...

五戒善法為做人應知應行之原則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從自然界的萬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與人之間的團體──家庭、社會、國家以至世界...

沒有風險的投資

布施,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施捨。《攝大乘論》云: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

三類冤業

冤業一般講三類。第一個是你有命債,叫殺冤。你今生為人了,你要吃豬肉,吃羊肉,吃...

想受戒但要為家裡做肉食該怎麼辦

問: 本人想持五戒,可是家裡吃活的東西,我得去做。能否受戒? 大安法師答: 首先,你要發心受五戒。五戒的不...

十方眾生都到極樂世界去,能容納得了嗎

問: 十方那麼多眾生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容納得了嗎? 大安法師答: 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土。大家體會這法性土...

真正的主人翁被遺忘了

形,就是我們的業報的身體。如果我們執著這個身體為真實的,那麼這個形體就成了眾罪...

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

省庵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這位祖師在世的時間並不長,活了四十九歲。但是這...

佛教的規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現象

男身具七寶。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寶。一有志氣之寶。到處遊行無畏。二有主為之寶。行事善掌權衡。三有成家之寶。善...

改變習慣,就有能力改變命運

習慣從哪裡來?無非就是某件事我們做多了,想多了,以致成為自然。比如,我們習慣於...

三種涅槃的差別

我們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響到你涅槃的淺深大小。我們再看看什麼叫涅槃,第二個功德...

培養第二念的反擊力量

我們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就是創造一種覺悟的力量。所有的事情若不...

魔境生起時應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訶責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產生的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

唯識學的因緣觀

在佛教的教理當中啊,每一個教理都有它的因緣觀。因緣觀是整個佛教的共識,不管你什...

如何戰勝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困難與挫折,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然而,在困難與挫折當中,有人灰心了、沮...

修行從點滴開始

一切眾生都因不明因果而在生死中輪迴,連豬貓狗都包括在內。因為他知道生死流轉中,...

去算命不如轉變因果

搞這些神通的人,什麼神家仙家,也是不能經常跟他們交往。我們是信佛的,甚至是學佛...

學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嗎

學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嗎? 濟群法師:在教界和商界,對佛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佛商是雙重身份的疊加,首先他是...

把「六和敬」精神落實到企業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學 據經典記載:兩千多年前,佛陀身旁的常隨眾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金字旁邊兩把戈

五欲害人,就好像腳踩在毒蛇上,你得一點五欲虛幻的快樂,就好像夢中得到一樣。大家...

淨土經典對企業管理的啟示

成功的秘訣一向專志 阿難,法藏比丘於其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大眾之中...

人們應該怎樣面對挫折

信念是人心靈的一種資產,你擁有了這種信念的資產之後,你在任何空間,遇到任何境界...

契悟當下這一念心

現代人總覺得生命很短暫,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成為吃喝玩樂的...

佛教的四點真理

所謂佛道,就是佛教的真理。什麼是佛教的真理?有四點: 一、自由業力是佛道: 佛...

眾生皆有佛性 不宜殺生慶賀

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因無明妄動,是為大咎。從真起妄,迷上加迷,依惑造業,依...

療病的五個層次

語云: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吃五穀雜糧維生,難免會生病。以下療病的五個...

要過哪一品的人生

人生的舞台上,有各種角色:有帝王將相,有忠貞愛國之士,有隨波起舞的庸才,有奸佞...

法供養的內涵意義

在諸種供養當中,法供養最為第一。那什麼叫法供養呢?這裡提出了七種來表述法供養的...

懷孕後怎樣讓胎兒福慧增長

問: 懷孕以後怎樣才能讓胎兒福慧增長?坐月子時飲食怎樣安排? 大安法師答: 怎麼使胎兒福慧增長?胎教。胎教...

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

《法華經》講,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佛可以長久住世,但是為什麼不長久住世?如果長...

聽經就會打瞌睡,是業障重嗎

問: 有時一聽經就會打瞌睡,是消業障嗎?還是業障重的原因? 大安法師答: 那你想,你打瞌睡是消業障嗎?打瞌...

念佛時夾雜著懷疑這樣有用嗎

問: 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有點懷疑,總覺得:真會有這樣的地方嗎?我每天堅持念阿彌陀佛,卻總對極樂世...

怎樣才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問: 我們常常聽說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請指教我們怎樣修,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大安法師答: 這個境界不需要...

往生是活著去還是死後去

問: 請問,當人往生去極樂世界時,是活著去或死後去? 大安法師答: 活和死是什麼意思?實際上往生的時候,這...

發願為先——願立則道業可成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三資糧:信、願、行。信的內容: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

受五戒以後可以吃五辛嗎

問: 受五戒以後可以吃五辛嗎? 大安法師答: 受五戒,裡面倒沒有說五辛的問題,菩薩戒裡面說了。作為佛弟子,...

修空觀,把生命歸零

那麼我們講到這個,我們凡夫的造業呀,從淺到深有兩種差別:一個是善惡的差別,一個...

誦經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問: 師父啊!我們每天都要誦經,比如每天在誦《心經》,不一定所有經的意思都懂啊,這樣子誦經有沒有用呢?是不...

吃肉時如何善用其心

有人這樣問過我說:師父,我現在還不能忌口。(所謂不能忌口者,就是不能吃素),我...

只要沾了佛法邊,將來一定成佛

一切眾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內部極卑鄙、極低劣的心念,姿態表現的非常之多,爭強...

跟人結怨痛苦過日,不如原諒包容過日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古人常說:人生在世,苦樂參半。不如意的...

隨緣度化、無我、法布施

信佛,種福田了生死,這叫自了。三寶弟子,信佛,不僅要自己安樂。還要去幫助別人,...

夢參老和尚《覺林菩薩偈》講述

覺林菩薩在《華嚴經》是十林菩薩的第九位。凡是印《地藏經》的,都把覺林菩薩讚佛的...

生意場上要喝酒該怎麼辦

問: 有的人知道喝酒不好,是犯了酒戒,但是在生意場,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談不好,或不被對方接受和認可,這要怎...

我們曾經發誓永不原諒的那些人和事

小時候,有一年過年,王小三說他有一個新玩具,叫粑粑雷,讓我和他一起去玩,我很高...

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步

問: 和尚到底是什麼身份?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步?和尚不是吃苦念經的麼?為什麼現在和尚的待遇比公務員還...

掃除臨終的一切障礙

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化。一般來說我們有八萬四千個...

佛法解決人生三大問題

人生所要面對的有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可迴避的,都平等地存...

淨土行人如何對待兒女婚嫁問題

【原文】 今之兒女婚嫁,一本於自主,只可隨他去。否則彼等後來或有怨言。然雖云無怨言,一旦情愛稍歇,則離婚別...

戲劇大師蕭伯納談素食護生

我們是牲畜的活墳場,為了口腹之慾而將它們斬殺。饕餮之前從未佇足片刻想想,若動物...

佛弟子應該如何追求財富呢

緣起的色身,必須假衣食才能延續。尤其在工業化社會,我們的個體生存和他人是分不開...

學佛的好處與利益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達十餘億,而其教義更有日漸普及化之趨勢。可是,...

分粥的啟示

自從佛陀創教後,僧團逐漸形成獨特的組織和制度,傳入中國之後,東晉.道安大師製定...

以佛治心,以法養生──佛教的養生之道

據香港東網本月27日報導,體重曾經高達1230磅(約合557.9公斤)、200...

十二因緣法

十二因緣法大家要了解一下,這是佛法的常識。它闡釋三世二重因果的觀念,對我們人的...

【推薦】一晝夜念佛是什麼標準

問: 漢、吳兩譯原譯本下輩往生只要曾發心念佛一晝夜,以後就算再不相信念佛法門,也不再念,其人臨命終時佛亦現...

至心信樂應如何理解

問: 至心信樂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 我們講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十聲佛號都能念往生,但是...

臨終是否要助念才能往生

問: 臨終是否一定需要助念才能往生? 大安法師答: 臨終是不是一定需要助念?實際上你平時念佛,信願持名有把...

學淨土法門應以哪些經論著作為主

問: 學習念佛法門,應以哪些經論著作為主? 大安法師答: 學淨土法門的經論要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就是先讀淨土...

佛為什麼不現身讓眾生看見

問: 眾生不信佛法,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大放光明,顯示出來讓眾生都看見?眾生如果看到這樣殊勝的景象還會不相信嗎...

辦廠開公司,如何請佛菩薩加持保佑

問: 辦廠開公司,想請佛菩薩加持保佑,順利開展,心想事成。請法師開示,怎樣如理如法地請佛菩薩?然後又怎樣謝...

淨土行人信願不真切的表現

信願不真切具體表現在有五個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敷衍了事。就是好像自己也有...

耳邊經常有念佛聲,是不是魔障

問: 我學佛有十年了,近來一年經常耳中有念佛聲,有時家中也有念佛聲,請問法師這個現像是不是魔障?我有些疑惑...

母親留給兒子的證明

有一個台灣的企業家,他是通過中國佛學院來找我。他有一樁事情,就是要找一個答案。...

淨土法門早晚課應怎樣做

問: 原來是按禪宗早、晚課本做課,如按淨土法門早、晚課應怎樣做? 大安法師答: 禪宗早、晚課,一般禪宗叢林...

為治病可以食用藥酒嗎

問: 五戒中有不飲酒戒。為治病可以食用藥酒嗎?用糯米做的米酒屬於這個類嗎?如果不屬於,出家僧可以食用嗎? ...

要了解我們自己的念頭

我們說修道是什麼?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們的念頭,用通途教理的話來說一念具足十...

印光大師的早晚課

原文 禮懺無定規,但致志誠懇切即已。臥室供佛,除貧無餘屋則可。若有餘屋,斷不可...

持戒是怎麼定義

《廣論》云:從損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即是尸羅。 這個持戒是怎麼定...

怎樣才能既快樂又成功

有些人學佛法以後就有一個疑問,就說:哎呀,我也覺得很累,我確實不想每一天都絞盡...

持誦《普門品》的不可思議感應

普門入於大慈,幫助眾生得利樂;觀世音入於大悲,尋聲救苦。 古德解說慈悲一雙,說...

為何名為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過去修什麼法門,現在得名為觀世音呢?具有十四種無畏,三十二應身呢?這...

四季中的飲食養生

如果我們懂得正確地吃,能夠保持身體健康,人與大自然和諧,人能夠順利地從大自然之...

淨土易往而無人,病根在於缺乏厭離心

我們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當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忽然檢查得了一個重病癌症了。...

初學坐禪調五事

經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師《小止觀》一書中來講的。在與很多親朋好友的聯...

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一段: 此中謹恭錄《成唯識論...

收攝六根,調伏愛取

這個聲聞法這一塊我們講過,我們只用聲聞的一部分的概念,我們不完全在聲聞法當中,...

正確認識一句佛號念到底的意義

如果你的煩惱輕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願力堅固,可以,三個如果,因為你都...

蕅益大師病中念佛的感悟

蕅益祖師五十六歲,這一年臥病靈峰,整個夏天,大病發作兩次。發病當頭,即使是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