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文章(第26頁)

要有決生淨土的信心

有一種人虛心太過分了,總說我們這樣的凡人,還不及天界的人,哪裡就夠得上到西方極...

參禪悟道要真見自性

你們到禪堂裡來是幹什麼的呢?為了開悟的嘛,為了找本來面目的嘛!所以你打死我我都...

憨山大師《心經直說》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此經題稱般若者何?乃梵語也,此雲智慧。 稱波羅蜜多者何?...

修行人要修六波羅密

修行人要修六波羅密。(六波羅密,即是六度。一、佈施度。二、持戒度。三、忍辱度。...

何以應當戒殺?

殺是佛門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緊的事。現在有一種人,說天地間生物是應當人吃...

【推薦】明海法師三皈五戒開示

各位營員,現在我簡單講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內容。三皈依和五戒的儀式很簡單,但是內...

【推薦】佛門裡不要倡導經懺佛事

隨著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實,中國佛教事業迅速恢復,蓬勃發展,迎來了興旺發達的新時期...

【推薦】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場

以感恩心還舊債 我們常聽人家講:夫妻是緣,兒女是債,又說五百年才修得同船渡。這...

【推薦】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必有容,德乃大, 做人一定要心胸開闊,涵容一切,才能成就德行的廣大。容包括的范...

春節,請把「五孝」帶回家

一年又過去了,我們與父母的年齡都在增長。人到晚年易有孤獨感,這時我們一聲親切的...

【推薦】「無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處

昨夜夢中,任是富貴榮華、悲欣憂苦;清晨醒來,如幻如化,南柯一夢。 知是夢幻空花...

【推薦】要有能接受批評的雅量

在職場上,難免遇到因為行事風格不同、立場有異,而有看法的落差。如果缺乏溝通,彼...

外讓一步,心進一步

一個不懂得為親人讓步,為朋友讓步,為愛人讓步,為合作夥伴讓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

用覺悟奉獻來提升我們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們相聚洗心禪寺,這是緣分、是佛緣,結緣三寶、結緣洗...

此岸與彼岸

當我們產生煩惱的時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當我們當下承當,解脫、清涼、自在的時候...

虛雲老和尚除夕普茶開示

諸位上座,今天又是臘月三十日了,大眾都認為是過年。常住沒有好供養,請諸位多吃杯...

不曾徹見生死之苦

世事虛幻,人命無常,當護其眼界,勁其神慮,苦其身毋墜宴安鴆毒坑,策其志毋循將就...

十二時·普勸四眾依教修行(敦煌歌辭)

雞鳴丑。雞鳴丑。曙色才能分戶牖。富者高眠醉夢中,貧人已向塵埃走。 或城隍,或村...

【推薦】懺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談他學佛的感受時,說他本以為學佛就是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後來才明白學佛...

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圍牆走向社會

太虛大師痛感早期佛教改革運動之失敗,並為反擊社會上認佛教為消極厭世的偏見,提出...

捨得的三種層次

對捨得的理解,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捨得捨得,不捨不得。 賈平凹先生寫過...

靈岩山寺性寂法師生平和往生紀實

靈岩山寺性寂法師生平和往生紀實 二十多年前在蘇州靈岩山佛學院念書時,有幸接近一...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推薦】能開素食餐廳,其功德不可估量

最近住院,發現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心臟病、脂肪肝、冠...

【推薦】比「斷惡修善」更高檔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問問福報大的人快樂嗎?他會說很難講,有時候快樂,但是大部分的時間都擔心...

認識因果律改造命運

目前的社會現實中,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這與我們幾十年來,忽視因果倫理的教育有...

【推薦】被玩壞了的「開光」

開光是許多宗教都有的宗教儀式。在我國,佛教中有開光,道教也有,而在民間信仰中,...

「華嚴九心」說顏回

在佛法的修學中,尋找善知識並如理依止,成為入門一件最為重要的事。關於依師的正確...

人生可以看做三層樓

我常常凝視著豐子愷先生的像,猜想著他那顆博大而善良的心。先生的精神世界準確地反...

【推薦】從小養成的行為舉止會影響未來的命運

從小養成得體的行為舉止,對一個人而言至關重要,因為這不僅僅是個人修養問題,有的...

為什麼出家人很少生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數據,...

訓練自己傾聽的工夫

溝通是一種修行,必須有很好的禪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溝通,光有誠意是不夠的,你必須學...

把吵嘴的勁頭拿來學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個字:信、解、行、證。為什麼會信得不深、信得不真呢?是因為我們理...

是否應該用「執著」的精神來實現目標

問: 《金剛經》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執著。可是,生活中,我們不是應該樹立人生的目標,然後用執著的精神來實現...

念佛時出現心魔該如何處理

問: 師父曾經碰過一個問題,可是後來在光碟裡面沒有說完,想請師父分享一下,就是說念佛的時候,那時候師父說過...

翻翻經書是否等於跟念經一樣

問: 我是緬甸華僑,我看經書有的時候不懂,那天有一個小姐跟我說,拿經書來這樣翻,那個字會發光,等於念那部經...

冥陽兩利的《藥師經》

大多數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經是一部冥陽兩利的佛經;其實,藥師經也是一部冥陽兩利的佛...

怎樣解決家庭感情的痛苦

問: 請問師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麼解決? 仁炟法師答: 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

【推薦】最尊貴的客人是父母

正上班時,婆婆打來電話說家裡來了客人,問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飯。 當時手頭正忙著呢...

轉識成智的次第與方法

識是心識,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識是有分別的,佛的智慧是無分別的。凡夫與聖人的分界...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的功德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功德很大,因為《楞嚴經》是講除妄識歸真心。我們眾生...

【推薦】修行楞嚴,成就解脫

念《楞嚴經》,持《楞嚴咒》功德很大,能消除業障,增加福德、智慧,另外可以降魔除...

至誠懇切的慈悲心與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團結。我們能將散沙般的佛教徒團結起來,組成有紀律有精神的僧...

佛陀的眼睛為什麼往下垂

追求幸福是人類的共性,但人們對於福的認識和態度,卻有著高下之分天淵之別。現代商...

如何「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

禮拜供養,這裡面講到乃至於一時禮拜供養觀音菩薩都有無量的福德。我們要把這個禮拜...

在家居士修學佛法的必備資糧

在家居士在修學佛法的歷程中,有一些必備的資糧,而首先要具備的,就是皈依三寶。 ...

脫離了生活,佛法一點用處也沒有

太虛大師曾說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而禪的特質又是什麼呢?中國禪宗特別是四祖開創的...

佛為迦葉尊者讓半座

凡夫無不好勝好進,不知以退為進也。迦葉願居人後,不為物先,乃成千古鼻祖。蕅益大...

【推薦】紹雲長老訪談錄

出家因緣及與虛雲長老師徒因緣 記者:您19歲即徒步往江西省永修縣雲居山真如禪寺...

孝養父母,功德無量;背逆父母,獲罪無邊

(一)孝養父母,福德之基。 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

戒律中為何反對飲酒

佛教是反對飲酒的,無論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飲用。對於酒的定義和分類,經...

【推薦】為什麼供養了僧人,我們還得感謝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種福田。就猶如我們有種子,但沒有田地可種,就沒有糧食吃...

菩薩不涉險難之處

新年伊始,即驚聞上海外灘發生重大踩踏事件。通過官方媒體確認消息之後,早晨七點半...

信仰不是尋找奇跡 不要過分感性狂熱

玉琳國師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話:作為大德善知識,為眾生所開顯的修行之道,它一定是光...

冬令六款純素補氣補血湯

氣血不調會導致手腳冰涼、精神不振等症狀。今天向考慮冬令進補的朋友們,推薦六款純...

面相的好壞與心靈的善惡是相應的

現實生活中,人到中年後,就顯現出受性格和品格影響所致的面貌: 寬厚的人多半一臉...

【推薦】誘人的菜名背後 都有一個殘忍的故事

有一種花鱸魚,耐熱最久。湯鍋裡面正在加熱的時候,它往往還在裡面孤苦無助地游動,...

【推薦】賺錢與修行--對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會認為:我沒有時間修行。因為我要去掙錢,等我掙了很多錢之後,就可以供養...

五款豆腐的時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樣最能做出變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定非豆腐莫屬了,不管是小清新...

《大吉祥經》中的38種吉祥事

根據《大吉祥經》的義註:古印度曾發生了關於什麼是吉祥的爭論,結果分成三派,一派...

不做物質奴隸的小人

我們處於這二十世紀六十年的今日,大多數的人,物慾薰心,終日追求享受。因此,不免...

【推薦】善忍者絕非懦夫,乃是豪傑丈夫

世人以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將違逆之境生硬吞下。這只是凡夫的硬...

【推薦】在家居士的婚姻觀

一提起佛教,映現在許多人腦海的,可能就是沒有家庭生活的出家人形象。實際上,出家...

【推薦】人人只知有強冤家,而不知有軟冤家

佛法不是送人情的,不同世間法,可以作人情送。古人云:寧肯己身墮地獄,不以佛法作...

七難、七不淨,四無常

1.凡人皆有七種不淨,因而對自身不必過於執著,有這樣的認知,在修行的路上,可以...

這些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

1、父母在,不遠遊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論語裡仁》 釋義:...

末法眾生淨土法門最契機

夢東禪師即蓮宗第十二祖徹悟大師。大師早年參禪得悟,宗風遠播,名揚四方。偶因諸多...

福報不夠,幹起壞事無比順利

真正有福報的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好不順的結果警醒你惡行竟感順...

皮膚粗糙不乾淨,是什麼罪業導致的呢

一鬼問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婦。我應直宿。而不見納。何罪所致。 答言。汝為人時。...

【推薦】男歡女愛的十一個疑問

《法華經》中說:諸苦所因,貪慾為本。作為欲界眾生,我們最難拋舍,也讓我們最為痛...

如何來對治散亂心呢

當年老子曾經預言,過度沉溺於物質刺激,人會昏迷、散亂。當今社會,各種聲色娛樂和...

飽食的危害

佛言: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四者不能諷誦經,五者多著世間...

漫談日常修行

我們禪宗的根本法門的教外別傳,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視妄心為根本道障。但對於剛學...

心生還是病生時

凡病有無形、有形兩種。無形之病,貪、嗔、癡、愛,及一切煩惱等是;有形之病,外感...

戒為無上菩提本,修行應一門深入

佛教弟子,不消談得。就是佛教徒,但因為善根淺薄的原故,皈依佛法的人雖多如牛毛,...

如此修行毫無意義

拜佛燒香 不斷惡因 求佛改命毫無意義 賺錢積蓄 不行善事 辛勞奔波毫無意義 活...

這一生有兩件事情絕不能做

一個人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是什麼?不是昨天的輝煌,也不是明天的希望,而是現在。 ...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我們對言語的態度,就是從父母呼、父母命這幾句開始做起。一個孩子連對父母講話都不...

每個人的成就都是學習而來的

現代社會是地球村,和過去的時代不一樣了,時間、空間都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接...

古代與現代修行人的不同

道人重輕 古所稱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輕之,世所輕者彼重之故也。世所重者何?富貴也...

修行人不可耽樂睡眠

若菩薩,懶惰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

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麼

1、放下爭論對錯 有許多人不能認識到自己也是犯錯的,而是希望自己永遠正確,殊不...

有八種原因會導致持咒不靈

1-3、【懷疑心、起恶心、不誠心】,有這三種心,持咒必不如願 誦持大悲神咒者。...

【推薦】修持大悲咒的儀軌和功德利益

根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一、前言 佛說的法門,有的側重現法樂、有的側重後世樂。而准提咒則是以實現現法樂...

怎樣為親人修福報呢

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

【推薦】地獄五條根,財為第一

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為什麼把財放在第一位,因為這五樣屬財最難捨。俗話說:人...

居士團體男女共住不合適

現有不少居士團體,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修行,以求依眾靠眾,彼此互相進步。但也有不少...

學佛修行人應有的心態

蕅益大師開示曰: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無真實為生死心,饒你有志氣力量,只作世間豪傑...

好言一句貴千金

一個喜愛足球的女孩,考了許多年都沒有被足球隊錄取。按照身體條件,她真的不是很優...

【推薦】放生與放死的尷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這其中不僅包含著對友情生命的尊重,更是每一位佛弟子慈悲心的體...

供養禮拜舍利的功德利益

一、釋名: 梵語舍利、亦云設利羅、室利羅、實利,意譯遺體、身、身骨、靈骨、堅固...

受持菩薩戒之功德利益

通常菩薩戒有:在家優婆塞菩薩戒,有名出發心菩薩戒(俗稱六重二十八輕戒)。以及梵...

學會轉變心態,幸福其實很簡單

在人生的旅途中,沒有哪個人能夠做到一帆風順。人生的起起落落,或者悲歡離合在所難...

飲食知止足,常樂在空閑

我們生活在欲界,自然飲食的慾望也就熾盛。財食往往是分不開的,追名逐利不外乎吃好...

【推薦】具足清淨律儀,有十種功德利益

戒為無上菩提本,世人應當持淨戒,若人堅持以淨戒,是諸如來所讚歎。 《瑜伽師地論...

勸父母念佛書

爸媽: 願二老展信歡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謂是老資格的居上了。可你們真的皈...

【推薦】解脫的四要

前言 我們學習佛法,目的在解脫煩惱的束縛,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然而解脫之前必須...

【推薦】一切有為法,皆悉歸無常

無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勸告弟子們要認識到人生的生滅無常,...

誰不想命長?素食是秘方

健康長壽是人人希望和追求的事。為了健康長壽,人人都在尋找防護調養的方法。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