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文章(第23頁)
第一,知道如何面對逆境。 逆境帶來的痛苦包括兩方面,一是事件本身產生的痛苦,二...
幸福是人現實中的一種生活富足狀態,又是人內心的滿足性感受。老子沒有使用幸福的概...
諸佛如來以慈悲利物為本懷。故示現人間,說無量法門,度無邊眾生。又為難以憑自力斷...
【原文】 吾人眼耳鼻舌、四肢百骸,皆由父母生養而來。若非父母劬勞,何處得此昂藏...
為什麼要以財物濟施貧窮呢?就是說,人在修行中必須得有福德資糧。第一個是要有勇猛...
《中華美德故事儉朴篇》裡有一個春秋時魯國宰相季文子的故事。季文子雖身居高位,卻...
有一位九十二歲的老太太,兒女都過世了,先生也早已過世了,所以大家就決定把她送到...
念佛是誰?高旻寺這個禪堂,作為禪宗道場,從上以來都是專門的禪宗道場,除了參禪打...
一位醫生來看我,他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為善,而依他行醫數十年的經驗觀察所得...
悖凶類 悖是違背、違逆的意思,悖凶指違背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就會帶來凶災。這一...
黃龍慧開禪師有一首詩偈,廣為流傳。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改過遷善、提升靈性...
這次去普陀山,偶聽道慈方丈開示,說到一兩黃金四兩福。如果用一兩的黃金,要用四兩...
很多出家人苦於眾生難度,也有的人不願意和信眾打交道。因為很多人學佛,目的不是改...
五戒的第一條不殺生,對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太有意義了。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之所以有那麼...
關於學習的重要性,我國古代學者有很多很好的意見。《學記》上說:玉不琢,不成器;...
除了夫歸之間的男女關係,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係,均稱為邪淫...
現在人都喜歡用術,商業就靠打廣告。術是天道最忌諱的。修道修道,修的是道。你做生...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丑要包容得。...
近幾年,常常往返於國內外各個城市之間,不僅身心疲憊,旅程的辛勞與時空的變換,更...
在沒有出家之前,我是從事戲曲藝術工作的。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位法師的照片。照...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貴的動物,具足威儀與德行。《勝鬘經》中讚歎佛的偉大,就比喻...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提倡吃素的人也日漸增多,而素食和養生卻是息息相關的。今...
開學季,大一新生們滿懷憧憬地步入大學校門。然而大學該如何過呢?父母該怎樣囑託孩...
在《孔子家語》上也有這樣一個典故。有一天,魯國的國君向孔子請教,他說:我聽說向...
為人子女時做到五不怨,為人父母時做到七不責,請您試著放平心態,或許生活就會更陽...
最近十多年來,喜歡佛教、學習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了。無論是走在街頭巷尾,...
無門慧開禪師的偈子云門糊餅趙州茶,信手拈來奉作家。細嚼清風還有味,飽餐明月卻無...
人何以要學佛 列位要知道人們,何以要學佛的理由,須先知道釋迦牟尼佛,何以出生的...
作為具有正見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這是自己的錯。遇到問題,很多人會...
人的愛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萬別,所立功課不應強求一致。佛法的修持,不外乎...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 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
許多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一隻老鼠意外地掉進一個半滿的米缸,白花花的大米太有誘...
現在高科技,電腦,尤其是手機,可以上網。我看到許多人,有事沒事就拿著手機看微信...
世間有許多人雖然滿懷壯志的準備著做一番大事業,卻不能認真的做好身邊的每件小事。...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麼?解脫為重心。要能夠輕現世,重後世...
我們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你看《金剛經》是怎麼展開的?須菩提問佛:應云何住,雲...
每個人的心是一塊田,自己種什麼,就得什麼樣的果。起心造業,將來一定會受果報,一...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而見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談無心之論矣。...
不要因為細小的摩擦、嫌隙就疏遠至親好友,不要因為新近的怨恨就忘記往日的恩情。人...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有一篇開示《與方聖胤居士書》, 能如是者,壽已盡,則...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善良,也沒有做壞事,但命運總是不順。所以他會覺得很無辜。許...
以前我有個毛病,很喜歡對別人下結論,就是評價某人怎麼樣,是好是壞。這都是不好的...
我們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過去業報所感,要追求幸福,不是從外邊求的。我們要做好事,...
我們在家居士為了生活,還得有個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職業,維持家...
原文: 一壞心地。 假手博弈,以攘人財,與盜賊何異?此勝者壞心地也。因賭傾家,...
有三個工人在工地上砌牆磚,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 第一個人非常喪氣沒好氣地說:沒...
我廣東東莞一位朋友的親戚,結婚那年,正好趕上地下六-合-彩開始在大陸氾濫。當時...問: 阿彌陀佛,師父,我老是走神,靜不下心來怎麼辦? 恆傳法師答: 阿彌陀佛,走神的情況下一方面說明定力不...問: 阿彌陀佛,師父您好,我們買的香盒子上有佛菩薩像,用完香,香盒怎麼辦呢? 恆傳法師答: 阿彌陀佛,三寶...
各位都曉得《阿彌陀經》中有這麼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就是說善根、...
通則觀其所禮 一個人發達了,要看他是否還謙虛謹慎、彬彬有禮、遵守規則。 貴則觀...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與欲是學佛修行中兩個很大的障礙,尤其是邪淫,嚴重損耗福報...
很多人婚姻不幸福,有的是命定的,更多的是自己作出來的。自己不惜福,肆意揮霍,再...
做善事的人,不僅他的宗族親戚愛戴他,朋友鄉黨尊敬他,即使是鬼神也在冥冥之中幫助...
一、參禪不是玄,體會究根源,心外原無法,那雲天外天。 二、參禪非學問,學問增視...
地藏菩薩誓願宏深,悲心至切。曾無數次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
人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還要重視心靈的淨化與提升。假使只知道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無...
阿彌陀佛西方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行持易而收效宏,為未法眾生之解脫寶筏...
樓宇烈老先生剛過了80歲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宗教研究院名...
人的一生須練就兩項本領:一是說話讓人結緣,二是做事讓人感動。惡語傷人心,良言利...
修行和做事業有些類似,成功的不多,失敗的很多。為什麼?許多大學生畢業後,就想去...
很多戒色文章都會講到邪淫會影響一個人的運氣,手淫也屬於邪淫的範疇,不少新人看到...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剛法師答: 過午不食,就是所說的持齋,齋就是和佛法相應...
在佛教的歷史上,從印度到中國,對弘揚大乘佛教貢獻最大的當屬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
山珍海味雖然可口,卻不一定健康。如今人們吃東西,營養健康往往擺在首位,越來越多...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發生的事,不要整天為了不確定的事而提心吊膽。給自己附加了如此多...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
饑饉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嘗聞醫之治病也,必先探其病之源,然後施之以...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生活是安樂的,但是如何能夠安樂而住呢?可能會有兩種態度: 一...
《大方等大集經》:休息殺生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於諸眾生得無所畏;二者於諸...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人是向死的存在。在人的一生中,經常會有脆弱的時期;在意識...
放生,是《梵網經》,《金光明經》等所說到的。佛法不殺生,還要護生,從救護人類而...
終身受持法華經 道生長老終生受持《妙法蓮華經》,並從中受益,得六根清淨,與在中...
成功是人生中常時縈懷,不經意就自然浮現的字眼與期盼。對多數人來說,成功指的是財...
一、盂蘭盆會的由來及其發展 盂蘭盆會,是漢語系佛教地區的佛教徒根據《盂蘭盆經》...
佛陀告訴我們:愛不重,不生娑婆。又稱我們人類是有情眾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愛...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應當捨棄吝慳,廣結善緣;地位無常,終會衰敗,應當捨棄自私,...
一個人不聰明,動作遲鈍,反應慢半拍,就會被人譏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現自己笨拙...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類所有的痛苦皆來自於執著。六根...
物理學上有能量守恆定律,這個定律在福報上也有用到。紀曉嵐講到案例,兩個婦女,生...
頭七與佛教有什麼關係?從佛教教義角度看有無相應說法?超薦法會對於亡者有何益處?...
(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摘錄自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俗話說:樂極生悲,縱欲成患。又...
不少人對吃素有誤解,覺得素食含熱量低,蛋白質與脂肪含量少,長期食用容易導致營養...
念佛加行 修淨土法門的,除念沸外,應該做到二種加行:(一)不要妄想。對眼前一切...
人們窮盡一生珍愛自己的肉身,抹脂塗膏,百般呵護。同時又對異性美色孜孜追求,不折...
一切法相,夢幻泡影,似露似電,應起正觀。 身心世界,盡是無常,凡愚執常,戀戀不...
◎ 生命是無常的,在那無常變化當中,每一個變化你都沒辦法決定,都是由因緣來決定...
梵室偶談 七則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然則參禪、念佛、止觀、皆方便也。既謂之...
電器需要電才能運行,人體需要精氣方能存活。 電器電量不足的表現:運動功率降低;...
明朝進士冒起宗,在註解《太上感應篇》中見他色美,起心私之二句時提到,看見他人的...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經說過: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自己的悲觀。在人生中,悲觀的...
佛,梵語具雲佛陀,譯為覺者。覺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實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神仙。...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對自己、對他人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可是要怎樣才能認識自己、...
從小父母就教導我要愛護花草、愛護小動物,用父母的語言來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不...
淨土一門雖廣攝諸根,咸登不退,而見佛久近,聞法大小,證果、授記遲速,不啻天淵懸...
懺悔是我們修行的人自淨身心、明心見性的一個最初的必經的階段。要懺悔就需要有四力...
無始時來慈我者,諸母若苦我何樂?你想一想,我們無始以來流轉生死,一切眾生都曾經...
六德賢妻 佛陀在《玉耶女經》上面有一段開示說,世間妻子有六種,要做一個好妻子,...

1、輕諾寡信的人 把許諾當做玩笑,信口開河、隨口說說,背後卻從不行動不作為。言...

讓心靈創造幸福

老子論幸福

略述淨土法門之殊勝

思恩圖報,青年本責

三種佈施為修道積攢福德資糧

讓勤儉節約成為自己的道德標準

把生命價值建立在外在上,那你一定不開心

萬緣放下,深參念佛是誰

醫生能治身體的病,卻不能治心

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攻人之惡毋太嚴,教人以善毋過高

【推薦】錢是別人的,但消的是自己的福報

不要讓師父哄著學佛

不殺生,不教他殺,不見殺隨喜

古人是如何精進勤學苦讀的

五戒之邪淫戒

【推薦】修行千萬不要包裝打廣告

持身不可太皎潔,處世不可太分明

我想回家,可哪裡才是我的家

耀一法師的出家因緣

禪宗與牛的因緣

六款素食養生鍋

教授寫給新入大學女兒的9條忠告

天下有五種不祥之事

兒女「五不怨」與父母「七不責」

老闆學佛記:從土豪老總到文明紳士的進階

細嚼清風還有味,飽餐明月卻無渣

王博謙居士《學佛淺說》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這是自己的錯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的態度與方法

追求名利的心永遠都沒有盡頭

越追求物質享受,心就越散漫

積小善可成大德,積小成可成大功

在生活中修要能夠「輕現世重後世」

我們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

真明白佈施的道理了,就不會等

達摩大師無心論

別總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裡

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

傲慢,是對命運最大的挫折

為什麼不能隨便去評論別人

度眾生苦,一切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賭博的十則危害

每一次的付出,都為心中砌一條大道

【推薦】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老是走神,靜不下心來怎麼辦
用完的香盒有佛菩薩像,該怎麼處理

心念一轉,極樂就在您眼前

古人教你怎樣識人不走眼

淫慾心的對治方法

對婚姻損害比較大的幾個主要原因

冤冤相報,給子孫留下禍患

虛雲老和尚參禪偈十二首

受持讀誦《地藏經》的殊勝利益

以善攝惡,治貪慾病

淨土法門實修之要徑

樓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誠,還是要擔當社會的責任

人的一生須練就兩項本領

再怎麼聰明,也抵不過業力

【推薦】邪淫極大損害人的福報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從龍樹菩薩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餐桌上4種最不起眼的長壽菜

不要再問我你的前世是什麼

曾國藩教給孩子的讀書方法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諸病之源也

四個次第引導你離苦得樂

禁止殺生可獲十種功德

佛教為何反對自殺

不可為貪功德致放生變放死

道生長老:終身受持法華經

獲得真正的圓滿成功

農曆七月不是鬼節

情關難過,欲界難出

【推薦】財富無常,終會用盡;地位無常,終會衰敗

「拙」一點,人生就會比較平安順利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

千萬不要把福報兌換成吃穿

「頭七」與佛教有什麼關係

如何面對兩性關係

吃素到底有沒有營養

淨土文摘

對治美色淫慾的《九相圖》

達觀法師:無常觀偈語

淨界法師法語--智慧的抉擇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

邪淫的十二種危害

征服自己的悲觀情緒

如何與佛願相應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保護生命不殺生

淨土一門 九品往生

具足四種力量才能真正的懺悔

孝順心,是學佛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