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請大家合掌,端身正念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我們《楞嚴經》的第十二講,已經邁到十二講,那麼我們已經講到十番顯見的這個,開始要邁入高潮段了,上一講的時候給大家講了第一個十番顯見之一,就是顯見是心。通過阿難和佛的酬答之處,那麼顯現出來我們的見性是無處不在、時時刻刻的,但是雖然第一重已然道破天機了,破了這個舊的執著,又引發了些新的悟境。但是,我們就像我們平常的狀態一樣,說的時候有點悟,過一念以後又容易迷,太多的處在這個本來這個妄的層面,所以當機者阿難還是與大眾,不是能夠即刻完全安住在其中。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再加後面有九番辯論,把這個金和沙完全給它辨別明瞭。但是阿難這樣,雖然阿難,你看在上一段的時候講到末尾的時候,與諸大眾已經口已默然了,就說不出來話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原來佛講的這樣一種不到之處的話一講出來的時候,他從來沒有聽過這個道理,結果確確實實又跟現實情境完全脗合。

所以在這種時候,真的就是有一種這個,大家都是沒,冷場了,為什麼呢,來琢磨。大家想想,還記得上一次的內容麼,以前,以往只知道有眼有見,對不對,可是這裡佛居然說,無眼同樣有見。往日只知道見明叫做見,就是有光明的時候才叫做見,可是今日佛說,見暗同樣也是見。往日但知道能見的是眼根,今天佛才方明說,眼根只能夠顯色,見色的是心非眼。說不出來了,答不上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仔細玩味的時候呢還是沒有開大悟,還是更望如來慈悲宣說,給他指示。

所以說這裡講到這個,下一段,開始要講到下一段這個內容了,那麼我們就一起拿起書來,找著了嗎,「爾時世尊」,「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這一句話,找到沒有?找到了給大家報一下,我這裡沒有,那麼因為今天的課程我們也設置的比較緊湊,大家一定要把這個神提起來,正好晚上相對也比較清靜,那麼我們在一起讀的時候,記住我們上次講的那個訣竅,如果是一般的句子,剛好你看到沒有,四個字四個字,掌握這個節奏,那麼基本,有時候兩個字的或者五個字六個字的,我們就再把它依照它的原句讀過去,但是大多都是以四個字,所以我們掌握這個節奏就容易齊整,不容易亂掉。好,一起來: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

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阿彌陀佛!好,我們這一段讀得特別流暢,這是第二個版塊,它的具體內容是,說明見的這個不動性。所以說,我們在這裡說,為什麼你看他合掌收心一處呢?從上一段就是佇立在那裡,恭候佛陀的教誨,所以這裡我們重看下,我們再翻到剛開始讀的那個經文那一句開始。那麼下面的這些講法我們可能不是一句句貫,但是你要相對的稍微對照一下經文,因為依著這個經文講下來的時候它有相似,這個相貫的句子在,跟得上,就知道大概在哪裡。這裡為什麼佛,世尊舒的是「兜羅綿網相光手」,我們知道這個又是佛的三十二種相好之一,佛的這個手在他的五指的指端有這個,就是五指端有這個縵網之相,就等於說開的時候好像見了有一種,我們當然也不能說像,罪過的想就好像說這兒長住了一樣,那麼他的那種呢就是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種光韻,光和影的效果,這樣一種開指的時候則見,合住呢就無礙了,所以這裡故稱「兜羅綿網相光手」。世尊這裡開始要啟動一個當機者,來跟他配合說法了,那麼我們知道為什麼說《楞嚴經》它是根本法呢,這裡你看他把大家的思緒引回到哪裡呢,

「我初成道,於鹿苑中」,我不知道諸位有沒有去到這個鹿野苑過,鹿苑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的三七日後,首在波羅奈國的境內的這個鹿野苑開始遇到五比丘,初轉四諦法門。也就是在這個娑婆世界講法的第一地,第一個地方,首開法會,所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我們現在的佛弟子們如果去印度朝聖,都會到那個地方去朝拜,很大的一個磚塔,那麼這個地方是古代印度帝王專門養鹿的地方,所以叫這個,有時候因為里邊還住了好多仙人在那兒修道,所以有時候又把它叫做仙苑,是這麼個意思。

為什麼這兒佛說「為阿若多五比丘等」,這是眾所周知釋迦牟尼佛太子當時離開王宮的時候呢,國王為了,其實是護駕,就派了五個青年跟他去修行。但是這五個青年是以這個憍陳如,這裡叫憍陳那,有時候,那麼這裡後面是叫憍陳那,看到了吧,前面叫阿若多,這個憍陳那,這個阿若多之姓,就是他的,憍陳那是他的姓,阿若多是他的名,但是我們一般俗稱叫做憍陳如,還有四個像有一個跋提,還有摩訶男,還有阿說示,婆濕婆,這五個人,跟著太子去修行。但是為什麼後來佛又回到鹿野苑才度的他們呢。就是這五個人裡邊分了兩撥,前面有三個,就是說三個兩個,佛去修行的時候有兩個呢他吃不了苦,就先退了,這是兩個。

後來等釋迦牟尼佛雪山裡邊一直在那修苦行,完了回過頭來接受了牧羊女的供養以後呢,他又以為佛陀變質了,退了道心了,他又也看不上,又走了,這五個人都走了,他們自己在鹿野苑裡邊各自修各自的。但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觀這個因緣,這五個人生生世世緊隨著他,是常隨弟子。那麼就該得度的時候呢,就在鹿野苑裡邊,開始給他們講法。那麼你看他這裡說,為五比丘開始「及汝四眾言」,就是包括現前法會的四眾弟子,一切眾生之所以不能夠,你看,「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為什麼?就是「皆由客塵煩惱」所給耽擱了,所誤,所以你看這裡為什麼開始講到這個憍陳如呢,就是因為記住他是佛首度的第一個,五個裡面他也是第一個。

那麼就說明《楞嚴經》這個法門正在講到,到底是見塵還是見性的這個關口差別上,從這兒出來這麼一門,這一狀態上修行成就的人,出來介紹經驗了。你看下一段不是「憍陳如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嗎,就是大家都認為,我當時跟釋迦牟尼佛學法,已經明瞭啦,心開意解了,開悟了以後,因為悟客塵二字成果的,大家都稱他為長老。所以這長老這會他就要出來說話了,表什麼法呢?表明心見性之法是佛的唯一修行之法。你看,一開始他成佛就是成的這個法,他度首一、第一個弟子還是用這個法來度,這個弟子成道還是用這個法來成,是一脈相承的。這就是這個佛法微妙深邃的根本所在,也就是我們一路下來《楞嚴經》始終圍繞的這個關節點。

所以這個憍陳如呢,這裡就他開始打了個比方,你看下面呢他就打到,我們大概意思是這樣,說好比有一個出門旅行的客人投寄在旅館中,那麼住在那,吃在那,還依舊收拾東西往前趕路,是不是這樣的,這就叫做客。那麼這個客呢,他說到無暇安住,「不遑安住」,就說明說,比喻這個六識,我們的六識攀六面的塵境呀,有的時候我們妄想不是打的長嘛,對不對。那就等於說你這個客在這個亭子裡面住了一夜,有的時候妄想打的比較短,那麼就說打比方說這裡只是吃了一頓飯的功夫,所以叫做或宿或食,明白這個法義了嗎。那麼這個在這個情況下,但是這些他會不會常住在這兒呢,你看就說了,「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就是說如果是主人,攸就是所往的意思,就是如果他真正的是個這個旅店的主人的話,那麼他就根本不用說他要住還是要往,就是連這個分別都沒有,他始終就在這,連這個詞都不要提。

那麼這裡好比就是我們見的這個妙明真心常住不動,如同主人。這是他打的第一個比方。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他「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就是悟到這個客塵二字而見的性。當然他在後面又進一步把它發揮了,給講了一個,你看這個「又如新霽,清暘升天」,這個新霽就是久雨初晴的那個時候。就說陰雨連綿,下了好多天了,那麼太陽馬上要出來,比喻說一個人初開始要見道了、入道了。就是打這個比方,但是怎麼樣呢?「清暘升天」,清天,清暘就是說早晨的這個太陽,晨日,從這個雲中而出,比喻到說我們已經斷了這個三界內的見惑。上次不是在這講見思煩惱嘛,還記得嗎,記不記得啦,這個見惑比喻說就是已經得道、有這個智慧之因了,但是見惑斷了以後還有修惑呀,思惑還在,那麼下一句就是什麼呢,這個「光入隙中」,就是說這個智慧其實還是比較微劣的。

微劣的,所以是只能跟這個明心見性的,這個性的這個理有一點點相應。就像打開了一個小縫隙一樣,讓智慧的光照進來。對不對,那麼這裡其實也打比我們生活中,大家發現了沒有,窗口上一道光打進來不是一目瞭然嗎,許多塵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看,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就是發現了這個光打的這個地方裡邊有好多塵埃,是不是,這個空,「發明空中」就比喻我們的真心、妙明真心的本體之相。

但是「有諸塵埃」,就比喻是我們心中還有思惑煩惱沒有斷,這都是來表法的。那麼「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塵質搖動」就比喻說這個妙明真心的這個理,如如不動,像虛空一樣。但是這個「塵質搖動」,是比喻這個思惑的煩惱,微細的起滅像塵埃一樣。而這個「虛空寂然」,表示這個如如不動像虛空一樣,剛才說反了,這一段話是這麼一個意思。從事相上講,大家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吧。太陽照進來,到處都是塵埃,對吧,來回翻騰,不要說太陽照進來了。

前幾天我在法源寺吃完飯經行的時候,你們去過法源寺都不是知道前面有一個鐵的那個鼎嗎,對不對,旁邊還有一個大鐵的香爐,由於裡邊可能積攢了一些東西,旁邊都是樹,呀就看見那個上空上邊有許多蠓蟲 ,蠓蟲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覺,不是蚊子,蚊子飛的很慢,蠓蟲就是說那麼一點點,來回就像金蛇狂舞一樣那種感覺,然後就來回呼嗖呼嗖的來回就是那種律動的節奏特別快。但是雖然它在那裡結成一團,遠遠望去多極了,可是這個法源寺香爐上面的這個虛空完全不動。

從這裡就從這個比喻來「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你看,這是憍陳如給佛這樣來引這個法義,結果佛就如是,首肯了他,說你說的對。那麼大家想想,三界之內,有一法是不動搖的麼?有一法能夠停住麼?整個三界之法全部屬於客塵,如果能悟到它為客為塵,就能夠不起煩惱而成聖果。可是阿難一向是妄執緣影為心,正是迷這個客塵所起的煩惱呀。

所以我們修行要念念徹照這個無常、這個煩惱,就跟太陽光一樣,先把這一縷給它照清楚,以此慢慢的擴充,智慧就廣大,這修行就是這樣子。為什麼說認識《華嚴經》、識得《首楞嚴》,就是從此以後再不食人間這個糟粕味呢,就是《楞嚴經》這部寶典就從這個關口上,直接就是這樣的,你把這個搞定,一切搞定。後面的二十五圓通特別開顯這個道理。

那麼接著再往下這兩段話呢就是你看: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又是開始,由憍陳如引發這個法義,又開始面向阿難為當機者以及在場的大眾。那麼這兩段話其實就是佛開始兩番對阿難的印證,看他有沒有,有點悟性而舍去這個前面的對塵的執著,對性的領悟。所以兩番勘驗中果不其然,阿難全部及格。我們往下看。

第一勘驗就是從即時如來到佛言如是這一段,那麼大概的內容就是,如來把他的五輪指先握住,再張開、再握住,他就問阿難說:你現在看到了什麼呀?阿難就說我看見如來的這個百寶輪掌在眾中有開有合,那麼佛就問說、近一步問他說,你既然看到我的手有開有合,那麼我且問你,是我的手有開合呢,還是你的見的功能有開合?他來設問阿難。阿難就明瞭了,說佛的手有開合,我見如來的手自開合,不是我能見的見有開合。終於悟到這個外境的見性,真妄上取舍分別之處了。所以這裡的開合就表示我們的客塵煩惱,六根門頭,現實世界,這個見不動,就表示我們的妙覺明心如如不動。大家設想一下,我這也有手,也捏住、也展開,你的見性有隨著手開合麼?有動麼?所以你看為什麼說佛經如此之微妙呢。

這個佛最後言道說,「誰動誰靜」。又加了一句看到了麼?看到這個詞了沒有?那麼這裡就是更進一步,為什麼呢?「誰動誰靜」是對開合的更深、更闊的一個深入的理解。因為阿難現在不是說了麼,說「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呢。「尚無有靜,誰為無住」,這個話我們不要理解錯,因為一般直面上說,我的這個見性「尚無有靜」,就是我連靜都沒有,何況說動呢?無住就是動的意思,對吧。這裡的這個靜就是說,不是說沒有靜的時候,而是說這個見性不曾動過,根本就不要說有個靜,或者有個動,是這意思,聽明白了麼?這句容易誤會。那麼為什麼這裡把它昇華到一個動和靜的這個層面,而不說開合呢?

我們大家仔細想想,琢磨聞思。首先,如果說開合,手的開合對不對?那麼這個手只是暫時開合對吧,手的狀態也是無常的,暫時這會兒你說它有開有合,可是手它有不動的時候,就是還有沒開合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到底說它是靜還是有動呢?它只是暫時靜,它還有動時。而這個見的無開合它是從來都不動的。所以這裡要佛問說誰為動靜,就是令知誰叫做永動,誰叫做永動,永遠的動和永遠的靜。這裡阿難才說,說「佛手不住」,這個「佛手不住」呢,不是說我們剛才說的佛手不住就是他不斷地在這一會開一會合,對不對,大家要知道這個合,佛手不住就是這會兒是開合,可是開合前和開合後,始終佛的手都是不住的,明白了嗎?就是佛,只要是佛的手,這個色身之手,他本來就是不是不動法,是動法、是無常法。

所以你現在只把開合拿出來,那麼還有不開合的時候難道它是靜的麼?這個是微細之處,大家要領悟啊。所以說這裡說的不住就是說這個開合,除去這裡用了動,說明這個手,佛手是真動,是永動的,永遠的動。而你見性的這種說是真靜,就是為什麼「尚無有靜」,見性它是真靜呀,對開合的動才說無開合的靜,對不對?而這個見性從本以來從來都沒有動過呀,你對誰說去靜呢?動靜的二相根本就不在它此列,不在這個,見性的這個從來不動,了無所得,那麼這才叫做永靜,才叫做真靜,永遠的靜。明白這個就是首楞嚴大定。這麼講聽得懂麼?這是第一勘驗喲。

那麼進入到第二次勘驗就是說,如來又開始從這個輪掌中,又換了個方法,你看他從輪掌中飛出一道寶光,一會兒在阿難的左邊,這邊給阿難放了一個瑞,結果阿難就趕緊扭過頭來看左邊,這邊有佛光。又放在右邊,阿難就又扭過頭來看右邊。完了以後呢佛就又問阿難說,你這個頭何故又左顧右盼呢?那麼阿難就說,我見佛手出光芒,在左在右,所以左顧右盼,頭怎麼樣呀?搖動,記住啊,這裡又出了一個動相,頭在搖動。那麼佛說,你看下面佛說,「汝盼佛光」,就是你看見這個佛光,所以才左右動頭,那麼是你的頭在動呢?還是你的見在動?阿難說了,在我左顧右盼看,大家做個試驗,你左看一下、右看一下,你說你的見的這個功能作用,你擠擠眼睛,有動麼?左顧右盼之間,好像這個見是充滿整個現前境界的,是不是這樣的,它是週遍性的,它是週遍性的。

今天的課程呢,非常容易讓你生起這個原來所悟不到之處,可是也特別容易讓你聽不上去,大家仔細悟,這裡你看一層一層的遞進,從開合到動靜,而這裡既然你是動靜,他又給你換了一招,你的左顧右盼的時候,你這個見的見性有沒有動呀?所以阿難說,哎呀我的頭在動,我的見性尚無靜可得,何來動呢?佛又說如是。那麼我們這裡就要開始了悟這個一下,外境動,剛才是,手不是在開合麼?對不對?這屬於手屬於外境,是吧。那麼一般我們外境動的時候,你給你提醒說,你的見性沒有動,我們還是容易了知的,對吧。可是,自己的頭動而見性不動,這就比較難以發現了,為什麼呢?因為世間人總認為眼才有見麼,這已經是我們習慣的一個妄想了。

那麼在眼才有見的情況下,我們下意識就會說,只有臉上這面才有見,輻射出去能見到,這個時候你臉在哪裡呀,臉在頭上,那麼頭動的時候就好像眼睛跟著動,好像你見就跟著動,這個時候就說明說,難以覺察。不像前面的手開合那麼好說明了,你看就一步一步往深層次演。所以這裡阿難知道這個見是不屬於眼的,它是離開眼獨立的,所以他覺得湛然的盈滿在前,哪裡有個動呢,他不上當,說沒有動。

那麼這就可以從這裡來看到啊!這裡以上但舉這個佛手的開合和頭的這個左右這兩處境界,其實是為一切境界的代表。大家想想,一個是外境,對吧?一個是自我的感觀,都連上了。那麼既然知道他的開合左右,不管他的手開合,和臉的左右都跟這個見性無關,那麼一切萬法、一切世界諸相,任其紛擾紛擾,紛紛擾擾,可是與見性有關係嗎?大家記住,一點兒關係都沒有,這就叫如如不動,這就叫本來面目,這就叫世上本無事,所有的萬相都是空自擾,那麼以這種為一個例子而言的話,不但我們的見性,還有我們的聞性,還有我們的嗅性,所有的六根之性,就是意識的這個會分別的這個分別性,就是能分別的分別性,它都是,六根門頭都是一個,上次給大家講了,一個,圓通,就這一個,所以這就是我們禪門裡面說的,六根門頭有一位無位真人,每天我們都見到他,可是每天我們都認不得他,你看這個法微妙不微妙?通指這個歸於這個靈性的妙淨明心,他就是這個,只不過這裡是從見的層面分了十個版塊,給大家不斷的把這些無明萬相捅開。

所以在這個禪宗史上有這麼一則公案,就是當時這個汾州,汾州有一個無業禪師去參馬祖和尚,眾所周知馬祖道一就是,不是說馬祖建道場、百丈立清規嘛,是最有名的六祖門下一系的弟子,那麼有一次,有這個汾州禪師、無業禪師去參他的時候呢,見了之後就問說: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呀?以前這個禪宗的話,都是開悟的大祖師坐在那,那麼十方參學的來了就問話,這個問話的人都要有資格的,就是已經在某一個道場裡面一直在苦參密究,不得力,或者已經綿綿密密感覺到有點呼之欲出的時候啊,他就要去參學了,要去讓善知識往那點,在這種情況下他就去問這個馬祖說,什麼是祖師西來意?祖師西來意就是什麼是佛法大意?讓祖師給他這個秘傳心印,結果這個馬祖就說了,說大德正鬧在別時來,這是公案裡面這麼一個,就是這個時候人太多了吵,你就別時來嘛?就是你換一個時間,沒人了你再來,給這個無業禪師說,我都想起跟西遊記裡面就,孫悟空的師父不是把他敲了三下,又把手一背,就是半夜三更去給他傳這個七十二變法嘛。

結果呢,這個無業禪師就當真以為祖師讓他沒人了再來,轉身就走,大家記住這個動作,轉身往門一出走的時候,突然間馬祖招呼說大德,就這麼喊了一聲,因為他不是往出門外走的,這祖師一喊,他得怎麼啊?得回頭是不是?回頭看說叫他幹什麼嘛?可是等這個無業禪師正在往出走是臉朝外,往回看祖師的時候,這麼一出一回,頭不是動了嗎?結果馬祖就問說,是甚麼?就三個字,是甚麼,因為無言之教呀,說你覺了嗎?你悟了沒有啊?就是這個嘛?就是往出走的時候看見前面,往回看到你,可是往出往回能見的這個見,就這個性,就是這個,言下就大悟了,趕緊就禮拜,這個馬祖還說,你這個鈍漢,有什麼好磕頭的。你看這就是禪宗裡面就把楞嚴這個法義,現場活潑潑的用上了,開悟了,明心見性,這是一個佛教史上的公案。

那麼我們把這裡,總歸前面的手的開合,和這裡的頭的搖動,我們來把它再合在一起來看的話,大家發現了嗎?手的開合就代表我們內在的根身的一切部位,對不對?那手嘛,那我們還有腳呀,還有胳膊還有腿呀,還有你的身體呀!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一切根身,那就說明你的身來、甚至身往,還有甚至身生、還有身死,就是你的這個根身,全部屬於根身動的代表,手動,我不知道聽明白我的話了沒有?就是擴大以後就是說,你身來身往,從紐約到北京,從巴黎到上海,乃至你從這個界死,從他方界生,他方國土,就是統而言之,就由手開合代表,在這樣代表一切身的動,身體的動,可是就這樣的動,不要忘了,我們的性從來沒有動,所以了生脫死就是明心見性,一旦這個性打開,為什麼諸佛菩薩能番番生番番死,分身散影度化而不失這其性呢,正因為有了這個性,他才能無所在而無所不在地到處去分身散影,就是已經生死之動在他眼裡已經完全如如不動了。

那從我們凡夫來講你想想,不要說生死,身來身往了,你看搖個頭現在都動的受不了嘛,你坐個車你不行了都要暈車,就覺得動啊,就什麼?心一直隨著妄想走,那麼這個頭搖動、手開合表示身體的動,頭搖動就代表一切的變化之相,一切的變化之相包括,最恢宏的就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呀!那就說明整個所有十方國土,所有的這些國土的依正這種情形,此起彼伏、此壞彼生,整個十方法界的生住異滅還不妨礙這個性從來不動,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的?既然這樣的話,那麼我們在這個外相的紛擾之中,突然間你如果窺到一念,不動之性的這個恆常不悖,我們還會被外界的境界所奪嗎?能被奪掉嗎?會上當嗎?還應該念念在上當,在這個塵勞中去瞎折騰嗎?所以想想大家,是多麼妙啊!真是頂禮首楞嚴王,寶山常在,我們空手,這就是這個第二次堪驗。

這兩次阿難都沒有上當,所以你看最後,佛在這裡,「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你看,以搖動不定的就叫做塵,以這個不能夠安住的就叫做客,那麼阿難,「汝觀阿難」,你看這阿難「頭自搖動」呢,他的見性沒有搖動,你再看我,我的手雖然有開合,可是你的見沒有舒卷,舒卷就是,不是說雲卷雲舒嗎?就是還是動的意思,所以說你現在為什麼今天到這裡?

你看:「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就是你們阿難,包括你們大眾為什麼現在還以變動不停的這個幻軀為實身呢?真身呢?以這個變動不停的六塵境界為實境呢?這樣這是反責嘛,那麼從始至終念念只認得生滅不息的這個境界,這種幻相,迷失了本具的真性,顛倒行事,顛倒行事嘛,那麼如果本具的真性一旦遺失,那麼就會認為四大妄以為有個我的身,地水火風組織的這塊肉就認為是我,四大外面現的山河大地這個妄境,就是我所觀的境界,輪迴於妄身妄境之中,自取生死流轉不得解脫呀,大家記住這句話了嗎?認物為己,輪迴是中,為什麼叫做自取呢?他不是神差的,也不是鬼使的,明白吧?是我們自己不動本性,自取流轉之業相,業力。所以說你看,相對凡夫而言,真的這個性實在是看不到摸不著,很難體會,所以我們說,見相容易見性難呀!你還不願生西方淨土中。所以說這一番就是顯見不動。

下面我們要開始第三番,這個非常精彩。如果大家聽得能夠相應的話,是真的是各個層面,對於我們生活中以後出現這樣的這種境界的時候呢,特別有用。特別是匹配我們的念佛。煩惱猛烈的時候就用這個一破,馬上就用這個性,一旦入到這個性,相就作用就淡了。如果你真正安守這個性的時候,這所有的外相,馬上它對你的干擾,對你的束縛就淡下來了。

所以第三個回合,我們要開始叫顯見不滅。為什麼要顯見不滅呢?因為你說它如如不動,大家覺得說這會兒不動,可是過一會兒他就覺得,你動的時候他就錯認為這個性滅掉了,沒了。所以這個時候,就佛又要開始又演了一場,而且又引出來一個主要角色。

那麼我們這裡來開始再讀經典。「爾時阿難及諸大眾」,找到了沒有?我這沒有法本,跟你們不一樣,你們找到了報一下多少頁。六十七頁。「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找著了嗎?好,那我們還是一起來,節奏平穩。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王聞是言。信知身後舍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好,阿彌陀佛!這是第二段經文。大家念得累嗎?也算讀經了。那麼這一段開始呢,你看阿難與現場的諸大眾,因為他也說實在的也學聰明瞭。前面一直受到如來的呵斥,說他用這個緣影呀,妄想呀,不是真心。所以他驚怖得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嘛。一開始不是七處征心嗎?對吧,那麼又聽到。這個妄識離塵無體,就佛告訴那個二種根本的時候那一段法義。那麼更加地不知所措了。說他你到底是見性呢還是見塵?進而又聽到佛說,盲人他也有見。見暗與見明都是見。見性就是真心,特別是前面再聞了說,了知原來客和主,塵和空的關係,篤定了說哎呀,原來見性確實是常住不動的,不隨著外面的根塵,外塵和根身的動搖而生滅。

他明白了這個理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這裡有兩個詞兒。「身心泰然」。你看這我們說為什麼就說你這安心安心呀,佛法叫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呀,一切恐懼都是幻相。當然盡管我們現在還控制不住。為什麼?當我執生起來,下意識所有的就是覺得對我不利。一切的害怕別人全部屬於害怕對我不利。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阿難就好比說轉危為安,化險為夷了一樣。因為以前全體是凡心麼,你看這個時候還是體現的是凡心,所以他就「身心泰然」了。這個心安然了,身就安泰了。那麼念無始以來,這是說哎呀,追責自己過去的錯誤認知。那麼今日開悟,又慶幸自己聞法所得新的這個法喜利益。這些詞兒都是這麼來過一遍。

那麼為什麼這裡說「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呢?這都是有相對性的。前面有一個比喻叫做如窮子舍父。對吧,這裡說如失乳兒遇母,是相對應的。所以再次合掌,願聽如來講說身心中的真實和虛妄。就是佛說的,現前的生滅與不生滅中,讓他開發顯明哪個是虛妄生滅無常的性,哪個是真實常住不動,這就是說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那麼在這個關口,一個新的人物就出場了,波斯匿王,那麼這段雖然我們讀的比較長,但是它的意思其實非常流暢,我們這麼貫一遍,大家明瞭就好了。因為這個法會的緣起是王宮裡邊不是請佛應供嗎?所以這個國王波斯匿王他是一直在場的,就跟阿難一起來聽佛講開示的,他也聞到了大眾中思維的法義,但是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為什麼要讓波斯匿王他關係到這個呢,發現了沒有,顯見不滅這一段的內容,富貴修道難,為什麼?就是因為他覺得福報好,想繼續享受下去,那麼他自然而然會怕什麼?怕什麼?怕死。死就是什麼,有生有滅,滅嘛。所以你看這時候又是開始起步了,好像給從初機開始說法一樣,意思是這時候聽到這個前面講到了借客,借這個客塵顯主人是不動的。

借這個塵,就是塵埃,顯這個空,虛空是不動的。那麼說這個空,就是說這裡的寂,寂滅,寂靜,這個主就是我們說的常住佛性如來藏,這已經講得很明瞭了前面的比喻,對吧。但是因為太久習慣這種斷滅,大家想想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是天生的斷滅見呀,為什麼要勸大家信呢?因為太多的習慣這種斷滅了,你有生就有滅,所有的都是戲論妄想,統治得太久了。人人皆如此嘛,所以說猶如久亂之民,他就受不了、受持不了這個國泰民安的穩定狀態,大家知道嗎,他亂世亂得太久了,亂世多了,所以在這個見性沒有動搖和舒卷之處呢,他這個寂,就是寂滅的這個義理,就是感覺到似乎你說的不動是對的,是吧,寂,我們說的寂靜的寂,寂的這個義理他好像能夠碰到一點兒,觸摸到一點兒。

但是常的這個狀態他還不能夠全情領會,發現了嗎,所以這裡把波斯匿王引出來問佛,每一場請佛都有他的表法之意,因為他覺得常,難道真的是常的嗎,見性怎麼會是常的呢,而且佛大量的講這個無常之意,比如說,為什麼讓波斯匿王來講呢,來問呢?第一個,匿王已經垂垂老相了,正好適合現前表這個衰老變化之法,對吧。而且,你顯這個色身之無常,哪怕你是貴為國君也不可逆,哪怕你貴為國君也不可免,這就是說這個就著此情此景稱性發揮來問答,所以我們想呢,佛陀真是一個極偉大的教育家,非常靈活生動,現實生活緊緊的扣著,又可以把我們引帶出這個超情離見的凡夫眼視野,這就叫度化。就叫度。

那麼這裡一開始講到了兩大外道,大家看第二段裡面這個波斯匿王就起立白佛,他好像跟我們現實生活中許多同修犯的一樣的毛病,你看見了吧,大概意思就是說,我那會兒還沒有遇到您的時候,我常聽這種話,說我那會兒還沒聽您講法,然後怎樣怎樣,又說什麼以為神呀鬼呀,就給你來了一套。但是這個波斯匿王他說的是,我那會兒,你看,未曾承諸佛誨敕的時候,就是說還沒有遇到佛您給我講法的時候,曾經親近過兩個大外道,迦旃延和毗盧胝子。這兩個人呢,當時在印度有最有名的六種外道,這兩個就是其中之一,那麼這個外道六師裡面的比如說這個迦旃延,他就是一個大自在天信奉,這樣一種教義。

他就說一切眾生,我們一切眾生的苦樂都是由大自在天決定的,大自在天今天高興了,所有的眾生就高興了,就受這個樂報;如果大自在天今天生瞋恚了,那麼眾生就受苦惱,一切眾生的罪福都是大自在天所做。就有一點兒類似於現在的什麼吧。這個毗盧胝子他是說,人的這個苦樂等報過去沒有因,現在也沒有果,純粹無因無果。就是這麼兩個人,雖然他們的教義不一樣,但是他們總歸有一個共同的邪見,就是人死如燈滅,就全部說人死了就好了,而且他們的涅槃,為什麼你看這裡,涅槃它我們通常來講,它是以不生不滅為涅槃的根本內涵,對不對。那麼這裡,其實我們現實生活中有時候的確,哪怕是我們明白這個理,然後聽到有一個老和尚也說,不用死,說是圓寂了,說是舍報了、滅度了或者涅槃了,但是我們往往下意識地還是會想到,那他就是死了,就是死了,沒了,見不到了,還得哭兩鼻子哀怨一番。

所以我記得本煥老和尚那會兒圓寂的時候,有人寫了一句話我特別受用,他怎麼形容,他說本老今年多少多少,最後終於色身融入法界。寫得讓人非常的相應,這麼一句話。那麼我們不是說不能說圓寂滅度,我們以後一定要明理,他真的不是死了。

但是你看,這兩個外道就給人家這國王就說了,說死後就斷滅了,就叫涅槃,所以他說我雖值佛,今猶,現在還有疑慮,乞願佛告訴我什麼叫做心不生滅地。他關心的就不是說,管你動不動、是不是心呢,他就不想死。所以下面的這個一大段就是圍繞著這個,到底有沒有前生後世一樣。大家想想弘揚佛法,我們現在都要首先讓別人相信因果輪迴。而這種不信因果的這種邪見,不知道輪迴的這種茫然,已經成為、已然為社會的主流的這種自然認知呀,所以要認識到我們現在是一個法的什麼狀態,什麼時代。東晉的時候就開始已經進入到這種時代,很嚴峻了,不然為什麼慧遠大師寫了一本叫《形盡神不滅論》呢,就是他專門寫了針對當時的這些儒學嘛,等等這些所謂的學界,就批判,民間的小老百姓說兩句沒人信呀,那些大文豪,那些大所謂的學者們,他說幾句能害死人的。我們現在有時候還迷信學者呢。所以慧遠大師就是說到說,火之傳於薪,猶如神之傳於形,形就是我們,就打了個比方就是,火嘛,點了一團火,雖然這個柴燒完了對吧,可是再放上新的柴,火還是這個火,就等於說我們的神識,這個靈魂,投胎轉世的這個執持的阿賴耶識,那麼他就等於說就是前形傳後形,這個軀幹,身體雖然死了,他下一個身形還會用這個神來連接起來,所以他說火之傳於異薪,薪就是薪水的薪,就是砍的那個柴,薪火,火之傳於異薪, 猶神之傳於異形,它是一個道理,所以他論定說神不滅。

這個斷滅見的這個外道的危害呀,這裡順便說幾句,真的太大了,特別障解、障行、障道。大家想想說,如果你認為死後一切都沒有了,首先一個,咱們也不說因果上,就比如說一個修行人一旦生起這種邪見,生起這種,為什麼我們死的時候恐怖呢,就是因為我們完全不知道馬上我們怎麼樣,就以為說馬上我要沒了,可是我活了這麼一輩子,有的只能活半輩子或者小半輩子,他就覺得已經養成慣性,我如此的存在,我如此的佔有,我現在沒了,怎麼辦呀。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面對死亡,特別是重病啊或者垂死這種老者,你給他灌輸這麼一個斷見,他的心就亂掉了。很可能一念亂就遷到三惡道了。再一個,如果你說是斷滅見的話,大家因果怎麼確立?沒有因果了,本來修善的也沒有希望了,不修了。本來不造惡的,這下可以造了,因為沒果了呀。你想想,特別是斷滅見這種邪見對毀我們修行人的這種對佛法的正見,比如說緣起性空的正知見,這是一切大乘佛法的種性的一個標誌呀,緣起但是性空,性空還要有緣起呀,他斷滅見就是沒有緣起,沒有緣起說明你對性空的領悟還是走偏了,完全領略不到佛法的內涵。

所以在這裡必須由這個波斯匿王來出場,來問佛,那麼這一段經文的大意就是你看啊,我們就開始貫一下,很有意思,這佛就問這個大王說,你現在身體還健在,那麼我現在問你,這個肉身,你是像金剛寶,這裡說到的這個金剛常住就是,世間不是說金剛寶、金剛鑽嗎?說是一樣常住不壞呢還是會變壞?結果這個大王說,我現在這個身體終究會變壞的,現在衰老,一定要這個衰朽變化的,而歸於壞滅的。那麼佛又說,說大王你的身體並沒、現在還沒有死,你怎麼知道將來一定會壞滅呢?反問了那麼一句。大王就說,哎呀我這個無常變壞之身,雖然現在還沒有滅,但我現前念念都在不斷的遷變謝滅之中,這個一念心生起來了,前一念就轉為舊念了,後一念又成了新念了,念念這樣新舊交替,新舊交替,那麼前新跟後新是剎那不住的。

你看這裡是講到的「新新不住」,什麼叫「如火成灰」呢?你們在家都上香吧?香一點著往那一插,燒著燒著就成一段灰了是吧?這一段灰啪地掉了,好像又那個火又看見紅一點了,再燒著燒著燒著又掉了,這就叫做好比香頭火化成灰,灰落火星,不一會兒火又成灰,香就漸漸漸漸這樣地隕落了,就是最後燒完了嘛,剎那剎那不成形了,一定要等到香燒完了,這個火才熄滅。因此,他說我通過這個道理我就知道,我將來的身體也要歸於滅的。佛就說你說得對。那麼結果這個波斯匿王他又問了說,那大王你現在的年紀已經衰老了,那麼你現在的容貌和童子的時候相比,小的時候,想想有什麼不同呢?大王就說了,說我在孩童的時候呀,我的皮膚特別的潤澤,後來年年漸漸長大了,就血色充滿了血氣,結果現在到了頹廢的年齡了,就等於到這個衰耄之相嘛,耄就是這個字,就是老字下來一個毛字,這個就是說人一般到了七十稱、叫做耄。所以說你看,這個已經就是快到了這個,他都六十二了,所以說容貌之乾枯憔悴,「精神昏昧」,而且頭髮也白了,面也皺了,恐怕要這個,怎麼說呢?「逮將不久」,就是恐怕要快離世了,怎麼去還可以跟年輕的時候比呢?

那麼佛又反問了說,你老人家的這個臉呀,不是說一下子變成這麼老的吧?結果波斯匿王就說了,說世尊,身體的生滅變化,它是潛移默化,默老的,我誠然沒什麼覺察,但是寒來暑往,隨著光陰的流淌,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這是佛又說了,那麼自己又解釋說何以故呢?說我二十歲的時候,那會兒號稱年少,其實我的相貌已經比十歲的時候就老了,那麼當到了三十歲而立之年呢,又比二十歲老了,可是我今天已經六十二了,回觀我五十歲的時候都要比現在強壯多了。那麼所以他說世尊呀,我發現我的這個身體,它是潛移日趨衰老的,雖然現在這個,此生的這個盛年已經慢慢地流逝過了,但是這種其間的變化,就是我剛才只是說十年十年為一個大略而言的,如果仔細地,我微細思惟的話,不是說,何止十年二十年呢?

你看這裡說「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呢?就是這種變化,何止一紀二紀。一紀屬於十二年,一紀二紀也是說差不多你看十年一個單位,實在都是年年都在變,又說豈止年年都在變呢,日日都在變化,又說何止日日每日都在變化呢? 再更深入地諦察的話,實際上,剎那剎那、念念之間都在不間斷地老化。所以悟到我的身體終究有一天會消滅,以此類推。那麼佛就又反過來問大王了,說你的這個身體有變化,這個現象剎那變化,不停,那麼你就悟到了說你的身體會消滅,那麼現在我問你,你有沒有見到在你身體念念消滅的過程中,你身體中還有一個不滅的特徵在其中嗎?他就開始問了,反問了。王說我實在不知道呀。佛就這裡開始說了,我現在開始指示你了。

「波斯匿王合掌向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跟得上嗎?那麼佛就說大王,你多大年紀的時候曾見過恆河的水?波斯匿王就說我三歲的時候,我的媽媽攜著我去朝禮這個,這個叫什麼,這個,謁,不是,這個謁就是朝拜的意思,耆婆,這個耆婆神呢,是印度又叫做長壽天,為什麼印度的風俗就是兒子到了三歲的時候,一定要拜這個神這個天呢,就是因為他是長壽,一般都求子的時候都會去他那兒去求,那麼得了子了長到三歲又會去拜。他是帝釋天的這個十大天將之一,就是這個耆婆神。那麼波斯匿王就是說,我母親帶我朝禮這個耆婆神的時候經過這條河,見過恆河的水。那麼佛就說,大王,如果你剛才說二十歲老於十歲,乃至今天六十多了,隨著日月的推移,念念都不停地遷流變化中,那麼我問你,這段話就開始表顯法義了啊。

當你三歲初見到這個河的時候,至十三歲的時候再見到這個河,這個河水有變化嗎?這是用恆河的水喻這個所見的水不異,而引發他能見的見沒有變。下面就說,王就說,哎呀我三歲的時候見的跟十三歲的時候宛然沒有變化呀,乃至我今天已經六十歲了,見恆河水還是那個樣子,沒有什麼變化。佛就進一步說,你今天自己傷感說你的頭髮也白了,面也皺了,當然你的面就會皺於童年,但是,你現在看恆河水的這個看的這個見性,和童年時代看的見性相比較,有從這個光到皺的區別嗎?聽明白了嗎?結果王說,說不上來,說沒有,這就是顯見性不滅。想想我們少年的時候,看到個什麼東西,現在重複再看,年齡這麼大了,可是看的這個作用你說有損減嗎?這就叫性不滅、性不滅。所以說佛說,就又說大王,你這個面雖然皺了,但是你這個見精,其性沒有皺過,皺的在這個變異中,不皺的就不會變異,就是你的這個性。

最後你看佛說了,說你這樣的話,你為什麼還要去聽這些外道,這個末伽梨,末伽梨又是一個外道,也是自然外道,他屬於自然,他認為一切都是自然的,沒因沒果,也是六師之一。你為什麼聽他的話,都說死後就滅了嗎?果不其然,這個波斯匿王聽了這番開示以後,信知此身死後不至斷滅,舍去此生,趣向來生,於是就和現場的大眾,你看到了吧?「踴躍歡喜,得未曾有」。就是覺得他死不了了。你看,為什麼說波斯匿王,如果阿難稍微一句說錯了,沒有說到那個見性的那個點上,佛就呵斥他,說他這個愚癡顛倒,波斯匿王就一下子覺得自己死不了,歡喜成這樣,佛都默默無聞呢?大家想想,這就是弘法的訣竅喲,他有的人能吃得消,有的吃不消呀。有的只在門外,有的已經登堂入室了。

所以說這個,我們有時候想想,學佛呀,我們這輩子修學佛法,真的就這個生死啊,修得最次最次的時候, 我們也說你現在沒有那個福德,還不能夠全盤信受西方淨土,你沒有這福德這輩子修得如如不動。那麼至少你死的時候你要相信我死不了,就是說已經到了這懸崖上了,非得跳的時候,你就別死拽著那個根本起不了作用的草不放了。明白嗎,就主動就跳下去,跳下去也死不了,下面還有下一輪在接著呢。這是修學最次的水平了,相信因果呀。所以說,這就是只是換個房間而已,我們生死之際。所以你看,就這裡從波斯匿王這個根性上來講,恰恰巧妙地表達了,顯見性沒有滅過。可能我們自己也想想說,怎麼能說沒有滅呢?

那我們年少的時候眼睛很好,好像見的花花綠綠的一目瞭然,現在已老眼昏花了,必須要戴個眼鏡呀。大家發現了沒有,你老眼昏花不是見性衰老了,是眼根衰老了。那麼為什麼,如果見性衰老了,戴著花鏡也不起作用的,可是這個眼根衰老,戴上花鏡,調整一下叫什麼屈光度是吧,馬上就依然能見了,所見的見性還沒有動呀,還沒有滅呀。佛不說這個道理,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就在我們的六根門頭。大家想想,為什麼阿那律尊者眼根壞了,七天精進不懈,修得天眼通,遍觀三千大千世界,就跟掌中一樣呀。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這個見性不但是這個心,就是見性是心,不但它不動,不但它不滅,而且它是週遍的,遍一切處的,跟法身是一樣的。所以這就是見性週遍,不生不滅最好的證明呀。我們證不到那個,一定要信。你聽了我要是不信,還在那覺得說太玄了吧,那你就業障太重了,比一般的人強一點,至少你還能坐在這兒,可是比坐在這兒的人你就業障太重了。好,那麼時間關係,我們已經超了一刻鐘了,我們再休息十分鐘,到七點五十五的時候回來,大家一起繼續我們下半場的講解。阿彌陀佛!

好,諸位同修,那麼我們繼續我們下半場的楞嚴法會。在上半場我們講到了顯見不滅。波斯匿王一直怕這個身體老是垂垂老去了,六十二了,那麼他貴為國主,就是有點兒不想死的意思,終於從佛這拿到了聖旨了,拿他來講,他是覺得說,「信知身後舍生趣生」,而真正佛要做的法義,佛要講的這個法義是指這個見性不滅,從來都是不生不滅,把不動引發的又一個可能,說既然不動、可是過會兒就會滅,那麼阿難在這個時候,又開始啟動他的凡夫妄心,還是沒有會過去,就好像這一會兒一會兒地起伏跌宕的過不來一樣。那麼我們再來看下面一段經文,找著了嗎。「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找到了嗎?好,大家一起來。今天的節奏我覺得還非常勻,而且也能夠貫得過來。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精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好,就到這裡。這一段,這一段的文意比較艱,而且裡面的這個法相也比較多,那麼我們稍微要把它就是用點兒心吧。這裡的阿難又從座起了,每次請法這是必備的禮儀,你看阿難就是多聞第一,天天在佛面前,他也沒有疲厭,該怎麼樣怎麼樣,問一句話還要「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這是對法的恭敬。為什麼呢?因為他又生起了疑情了,不是一般的這種乞問,所以他得長跪。為什麼呢?因為按照前面的說,應當說見和聞,這裡還加了一句,「若此見聞」,不但有見性,還有聞性,他已經悟到是一樣的。那麼無所遺失,為什麼你世尊老是說我們這些人,一會兒說我們遺失真性,一會兒說我們顛倒行事,為什麼?既然不滅,不是就不會失、走嗎。對吧。不滅就是永遠在,你怎麼能說我顛倒行事,遺失真性呢。阿難的理解就是,既然佛你說我遺失了,那麼它就肯定滅了。對不對。可是你前面佛說沒有滅,那麼我這裡就執疑在念,就是這個念頭裡邊又起了這個疑心了,所以塵垢障心,願佛為洗塵垢。他又產生了疑情,貫不過去了。

那麼在這個時候,如來就又開始「垂金色臂」。佛再一次以身示教,用手臂的這個正和倒來表示下面的這一段教法,來做這個教材,做這個工具。那麼這裡有一個詞叫做,「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你看剛才是一個兜羅綿,這裡就成了母陀羅了,母陀羅漢語譯為印,就是我們蓋的那個印。什麼意思呢,就是佛說的時候不是會結法印嗎,有時候是說法印,有時候說這個,有時候說那個,有時候說陀羅尼,有時候講法。那麼,這個表跟他現在所說的法相應的,結了這麼一個手印,而且也有這個加持之意。所以說佛手有時候我們又叫做寶印手,除了兜羅綿,母陀羅,還有寶印手。這裡阿難老遭到佛的呵斥,他也學聰明瞭。

你看佛這就問他了,說將這個五輪手垂指於地,就是手垂下來,這樣子的,給阿難示說,你見我的這個手是正呢還是倒的呀。就是我們一般的概念裡邊總歸是相對二元的嘛,對吧。有個向上呢還是有個向下呀,向上稱之為正,向下稱之為倒,可是阿難被呵斥了一路了,他現在學精了,他說世間的眾生以為這種狀態叫做倒,但是我實際上不知道哪邊為正哪邊倒。就開始這個鑽空子一樣。這裡佛就告訴阿難了,說。「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就是說,如果說世間人把這個手臂朝下叫做倒,那麼世間人將以什麼為正呢?那麼阿難又說了,說「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這是世間人的,跟我阿難還沒有關係。

大家這裡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就是歷史上祖師們註釋的時候,這裡也有出了偏差的,後來又被糾正過來了。蕅益大師和交光法師就破了這一段,就是一開始有的在註釋的時候就發現,我們不是一般地說這樣是正、這樣是倒嗎,就把正和倒大做文章,結果忽略了後面首尾相呼的法義。這裡說正說倒,在理解上我們這裡理解這個正倒,不是這段經文主要表達的。他是借這個正倒要表達手臂,記住啊,要表達手臂。不是說正是手臂是不失的,或者倒了手臂就失掉了,或者說正了說明你就是在這個妙明心上,倒了就成了顛倒妄想了。不是這一層。是用這個正和倒,因為我們眾生都不是認為手臂朝上就是正,對吧,手臂朝下就為倒嗎,用這個淺顯的道理來喻知佛要講的這個深理。因為淺顯的這個人人都知道。

所以你看這裡,這是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一倍瞻視就是說,明白了再明白不過了,大家都知道,就是清楚又清楚了。就是一個疊詞,疊嘆詞。所以這裡,你說,佛就給說了,這只是把我的首尾、胳膊相換一下,往正的時候,上邊是手下邊是尾,對吧,往反的時候呢,上邊是尾下邊是手,首尾相換了。那麼首尾相換,往上叫正,往下叫倒。這是所有的世間人都一目瞭然,都清楚的事,這句話是這個意思,聽明白了嗎。那麼隨順著世間,這個胳膊、這個臂、這個手臂,對不對,雖然倒,也有時候正,那麼我們這樣的話我們就認為倒,雖然正和倒,可是他這個胳膊有增減嗎?會少一個指頭或者多二斤肉嗎?沒有吧。

以這個來比喻,因為這個呢,人容易明瞭。但是,人的這個妄想在倒的時候,或者如來在正的時候,如來悟到這個妙明心了,在正的時候,那麼凡夫被這個妄想所染,在倒的時候,這個不失,就是這個法身,我們講的妙覺明心沒有失,一般人不知道。所以阿難這裡不是就以為說失掉了嘛,你不是說我往日,老說這個顛倒妄想,遺失明性嗎。那麼我就失掉了,你怎麼說它老是不滅呢。這是這個問題的焦點,聽明白了沒有。那麼我們就要明白,說正和說倒,手臂是同一條,就是說正說倒手臂沒有減少東西,佛用這個來作意,讓阿難以容易理解的去理解那個不容易理解的。就是顯這個真性,在佛,盡管也叫正遍知,它也沒有增,在阿難,也叫性顛倒,它也沒有失。只不過是因為眾生顛倒、迷而不覺,所以才這裡本沒有失,而假說成為一個失。所以這就是回答阿難的,你不是說我說你遺失真性嘛,我是假說你遺失了,其實這個性,就是剛才見的不滅不動的這個心性,它是沒有散失的。從來沒有失去的,永遠都在,這就是直白的告訴阿難這句話。

那麼如此來看,這個,你看佛後面就說了,所以你身佛身,就是說你的這個身體,你如來的佛身,我們這裡不可以色身來理解了,要理解成清淨法身。那麼他說,既然你的身體和佛的身體,那麼如來叫做正遍知,就好比說手雖沒有增和減,但是它是向上指的。那麼你凡夫,汝等是性顛倒,向上指的時候頭是頭尾是尾,對吧,舉世都叫做正,你剛才不是說了嗎,世間人都叫做正。可是你們凡夫、阿難你和在場的眾生都叫做性顛倒,譬如說這個胳膊雖然沒有減,但是向下了,就把頭當做尾,尾做頭了,舉世都知道這叫做倒。可是不論正還是倒,它只是頭尾調換了,胳膊沒有動,是不是。就讓阿難明白說,雖然我呵斥你說顛倒妄見、迷失本性,可是,其實你的本性從來沒有(都)在,迷不迷失都在,從來都在,不是沒有在。是這個意思。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話,阿難他就聽不懂了嘛。大家看到這句話了嗎。

「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他就開始反問了,佛反問阿難了,說這個,這不是「隨汝諦觀」嗎,找到這句話了沒有,這句就是佛給他說了以後,說明了說,不是說真正的失去了,而是在你顛倒的時候還沒有失去。那麼在這個時候,佛又讓他進一步給他解誤,那麼就說你自己諦觀一下,你的身和佛的身,你的身我剛才說了你叫做性顛倒,對不對。那麼你這個性顛倒,既然你說性顛倒的話,你這是顛倒,它有個名字吧,你看「名字何處,號為顛倒」,就是說,你既然說叫顛倒,你有個名字,那麼你就要告訴我哪裡?這個東西、顛倒這個東西在哪裡?你給我找出來。「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精不瞬」

什麼意思呢?又沒有,又不知道從哪說起了,又懵了。大家懵了沒有。我怎麼覺得你們有點懵呢,懵了嗎。我再講一遍,再把它梳一遍。就是佛的意思說,凡有東西、有物,一定有名有相,對不對,那麼它是不相離的,名和相是不相離的,所以現在依你這個名,你要給我把這個相給我拿出來。就好比說,好比說我們說你黑,黑這個東西是個名,有黑這個名字,那麼相對於白的物體,必然有黑的東西可見。那麼現在,你仔細觀照你的身與佛的身的法身,佛的法身而言,你的身稱之為顛倒,既然有顛倒這個名字,相對於正遍知,就有性顛倒這個名字,還要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到底在你的身體裡的何處,稱之為性顛倒呢?明白了嗎,你給我拿出來。這時候又把他問住了,阿難就迷懵不解的看著佛,眼也不會轉了,不知道身心中的顛倒在哪裡。

大家想想確實難找呀,我們這會兒這麼一問,沒有佛說也搞不清楚。從本質上來講為什麼不知道,這裡從三個層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不知呢,這個顛倒的這個名雖然在阿難之身,對吧,佛不是問你身上給我找出來一個顛倒,可是它的本意,就是顛倒的這個內涵,它是從心的,是不是這樣,由心起顛倒嘛,所以從身上你能夠找一個顛倒的相出來嗎。這是第一重。

再往深裡悟,這個顛倒的這個東西、這個相,還不在心呀,心本來就沒有顛倒呀,怎麼呢,而在於我們的執著、妄想,這個顛倒在執著妄想上,起迷起執了才叫做顛倒,而這個心不會依照這個妄想而真的成為顛倒。所以說,由心上你也找不出來個顛倒的相呀,所以阿難就懵了嘛。

再往深裡悟,這個心的這個顛倒它不可以以一個相見的呀,只能用這個法,無上甚深微妙法的法義來辨,就是因迷執而說這個顛倒。那麼這個迷執也不是一個有相之物呀,你能夠找出來它嗎,就是我們的這個執著,你能定形地就找出來這個執著這塊,顛倒的這塊,你從身體就抽出來,跟抽血一樣抽出來一罐子嗎?做不到呀。

所以說不知身心顛倒所在,為什麼。大家說說為什麼?因為顛倒自性本空,就是妙明真精之物呀,下面就開始佛要開示了。大家想想為什麼,為什麼說就是妙,當我們找的時候就找不著了,那它確實真的存在過嗎?本來就沒有呀,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還天天勤拂拭,這就是頓法。當然我們行為上就要天天勤拂拭,要不然你永遠到不了何處惹塵埃。所以這裡,佛就把這個阿難問的瞠目結舌,這就到了當機之口了,佛就開始娓娓道來了,把這個其中的然和所以然,這段特別重要,也是首楞嚴的剖析性相最為切要的一段文章。我們要仔細聽一下,你看說。

「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落了一段不對,前面還有一句說,「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這裡其實也就是說佛興這個無緣同體大慈大悲。為什麼說發海潮音呢,大家知道佛說法呢就像這個海潮一樣,比喻說圓滿週遍,佛的這種獅子吼在《地藏經》裡面大雲雷音,大獅子吼音,然後在經文裡面不是還有一句叫做這個震海潮音,霈大法雨,就是說海潮音跟下的這個法雨,整個這個都是森羅密佈,也比喻就是說表這個楞嚴,首楞嚴大定到處都在,處處都是,就跟你跑出去以後,到處都下著雨你能逃的開嗎?這個聲音傳出來,所有的角落都傳遍了,你能躲的過嗎。所以說震海潮音,就是要把他震醒,這個直觀的來理解是,那麼佛就告諸同會就是,這個不是對阿難說了,因為這段話太切要了,告諸所有大會的人說:「我常說言」,佛在過去的時候就老說,說我曾經老說過,這個引平日佛說的常法,要會通今天所顯的真性。

所以說,這個說到阿難你尋這個顛倒相到底在哪裡呢?佛就開始講了。我常講到的大乘了義法裡面,我們常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段話下面的四句話,一個「色心諸緣」,二一個「及心所使」,第三個「諸所緣法」,第四個「唯心所現」。這是把、這四句話把他整個佛過去講的教法進行了一個總結。最這個明顯特色,明顯的顯現在哪裡,就是唯識宗裡面了,大家聽過吧,上次不是在前面講的時候也給大家帶過一點點唯識,你們都知道百法嗎?《百法明門論》,聽過這本書沒有,全部聽過啊,沒有完全不懂的,有嗎,舉一下手我看看。

《百法明門論》裡邊,我現在也不能了,因為那本書也可以講一年,今天就給大家一概,一言以蔽之。百法就是把整個宇宙萬法,精神物質層面定了一百個格,所有我們看的見、摸的著,整個這些萬法,色心,就是包括精神層面、物質層面的,把它都可以劃在這一百個種類中,所以叫做百法。你看往生到極樂世界是哪品哪生來著說,一旦往生,立馬就現證百法明門,百法明門就是空性嘛,顯示出萬法都是從這一百個法臨時組合緣起的,所以馬上就證性空嘛。讀過《觀無量壽經》吧,是在《無量壽經》還是《觀無量壽經》裡面講到這麼一句,那麼這裡講的百法,又叫五位百法,這一百個法又把它劃了,比如說,

什麼叫做色法呢?看得見的,摸得著的,還有想得到的,這全部都叫作色法。

什麼叫做心法呢,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還有末那識,還有阿賴耶識,這叫八識心王,一共有八個。

色法有十一個。八識就比喻就跟八個國王一樣,最主要,最上頭國王中的國王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每天都變現這個根深器界,就是我們山河大地,我們自我的認知,外在的交往,全是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你說我們現在遺忘的太久太久了,居然凝固成現在如此真切,而把本來的東西覺得那麼的遙遠。那麼這個阿賴耶識和前七個識它屬於心王,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思想層面的王,它還有五十一個心所法。心所法就是說,心王這八個識啟動作用的時候,一定有那些東西來匹配,就是跟說一個主子出來跟著一堆丫鬟,抬轎的,前邊這個拿拂塵的,捧香盤的等等,就是整個就宮裡面不是出來,所以那就叫做心所法。

比如說裡面有這個煩惱,煩惱有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癡慢疑,這八個識只要啟動作用,就其中會有貪,會有嗔,還有中隨煩惱,就是慚呀,愧呀,無慚無愧。那麼還有這個,再有一些次一點的,不是明顯的,就是忿呀、恨呀,惱呀,諂曲,虛偽等等這些心所,這些微細的心理思緒,全部給你一格一格分開,然後把它明明瞭了交代。所以我們在修百法的時候就是說,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我的執著其實都是一格一格的組合,就有這個作用。

所以佛在這裡他主要要講那個什麼呀,「色心諸緣」就是指的色法和心法,這個「及心所使」就是指的心所法,五十一個隨心的,一些跟進上來的心理作用。那麼「諸所緣法」就是指的還有二十四個不相應法,就是它既不屬於色法,也不屬於心法,又微細的把它判了,比如說我們說的時間,時間你說它是屬於心呢還是屬於色呢。還有空間,還有數字,一二三四五這種次第,還有我們說的文字,我的語言,宏海,宏字,海字,等等這些,這都屬於二十四個既不跟心相應,也不跟色相應,這就是這裡的「諸所緣法」,大致如此。你聽我的就記住說,統而籠之就是所有的世界萬法,佛在這裡要講到一個就是說「唯心所現」。

佛在這裡講到,我過去老說到這個道理,「唯心所現」,但是呢,眾生隨類各得解,他理解的還不一樣,有的人聽到「唯心所現」,他想到的是業造所現,業感緣起。在二乘,小乘法裡面就只講到業嘛,我們的輪迴是善、惡、無記業的推動,對吧。我們以前在講業的時候也有這個定業呀,不定業呀,善業呀,惡業呀,有漏業呀,無漏業呀等等,就是業感來推動,這是初機的。再往上走的,有的人就叫阿賴耶緣起,就是唯阿賴耶識所現,就是剛才講的第八阿賴耶識,儲藏了我們前一輩子所有的影像,然後帶著把它儲藏成壓縮餅乾一樣,投胎以後下輩子又開始泡起來,開始顯發,這就叫阿賴耶識緣起。那麼最終的還有一層就叫真如緣起,就是佛這裡講的,妙淨真精,妙明真精就是真如,我們的佛性如來藏,就是如來藏緣起,這就更深了一個層次了,如來藏、一念無明相互合和,然後再轉成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本身是清淨無染的,就是我們的佛性的體現,大概相似的這麼說。

那麼,可能大家還聽過一個叫做法界無盡緣起,真如緣起和法界無盡緣起它是一體的兩面。真如緣起是從緣起上講它的性,法界無盡就是這個無盡性體,無盡緣起是講它的相,就跟《華嚴經》裡面講的事事無礙,層層疊疊,無窮無盡,是從相上講的,這兩個是平等的是最究竟的,所以佛在這裡就講到說:我過去常說,「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這就佛開始首先講到的說,我老說了,一切「唯心所現」。那麼我講的,告訴你,你今天所有你的色身,你的起心動念,全是這個本有的真如佛性,如來藏,妙明真精的這個心裡邊所顯現的物。

大家這裡要會一下。你看為什麼叫妙?離名絕相,對吧。如果你有一個粗淺的語言。大家只要想想,只有我們這個世界、中國才有漢語。那你就用妙明真精,就把它表達得完全跟它的境界一樣的話,它能叫做妙嗎?那到了英國它就聽不懂了,就不妙了。對吧,到了他方國土,那有的用鼻子做佛事,有的用眼睛做佛事,我們這用耳根,那就更搞不清楚了,那就不妙了。所以說離名絕相,恰恰體現的就是它到處都通用。這才叫妙,這個法性,記住,到處都通用,所以叫做妙,就是離名絕相。你不可以給它概念設局。一有概念就局在這兒了,到不了那了。洞徹靈虛,就叫做明。不是說有這個燈打開,太陽升起來了,我們才看得見。那就不叫徹了呀。因為有時候就沒有啊。對吧,所以這叫做明。體無偽妄,那就更達不到了。我們現在所有的第六意識妄想,念念都是妄,所以叫做真。性無雜染叫做精。就是從四個方面,整個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妙明真精這個妙心中所顯的物。

那麼既然是如此,你看佛就說了,「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呢?看到這句了沒有?這個微細處呀,我們還真是得究一究,要不然你對於這種,就是這個如來藏的這個清淨無染,哪怕是我們妄想意識中的一種推比度量,至少它是在我們心中,它有一種觸摸難說的這種絕待境界,這個感觸你要生起來。

那麼怎麼認知它的這種圓融,這種無礙,這種不散不失,這種妙明真精呢?你看佛在這裡,這句話我們就特別要把它表達一下。「云何汝等」就是說,我已經說了一切萬法都是唯你的心所現的。那麼你們,包括你的身和心都是這個心裡面所現的,為什麼你們現在遺失掉了。

遺失掉什麼呢?第一個,「本妙」,大家發現這個話了麼。「本妙」是什麼意思呀,「本妙」就是說,現前的這個見,見的這個不失不滅的這個心性呀,妙覺明心的這個性呀,它不是從修來,不是從證得的。知道吧。「本妙」就是本來就有、本來就是這樣子的。你再怎麼修,你修到天上,也不是你修來的。你只是明白了,到這兒。修的功用就是你明白,不是這個東西是你修出來的,對不對?所以說這裡叫做「本妙」,用本來修飾這個妙。這是第一重。

那麼「本妙」的這個「圓妙明心」和「寶明妙性」,哎呀我都讀得都繞口了啊。為什麼叫做「圓妙明心」和「寶明妙性」呢?

寫錯了,不好意思啊。昨天我還給人家說起,跟法師們說起,我說我都快入了這個說食數寶三昧。天天講天天講,就是講得我現在也挺好的,什麼事也幹不了了,只能講了。每天就是大量地備課,大量地看祖師的註解,大量地在那兒編排這個課件。還挺好的。可能這個入了說食數寶,還真能入三昧吧。可能這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入。那麼現在就這個《圓通章》,《楞嚴經》,《地藏經》,就已經把我給壓得喘不過氣來了。還有好多的弘法任務已經排出去了。所以你看這裡又給大家閃失了一下。請大家見諒。這也是我的習氣和大家的共業招感。

這個「圓妙明心」和「寶明妙性」呢,是可以說一體的兩面,就是形容這個如來藏。那麼從圓來講,它是通融無礙的,對不對。那麼所以說這個圓妙明。為什麼這個叫妙在前明在後,那個明在前妙在後呢?它就是一個東西。但是一個東西它有兩種表達。比如說這個妙明,既然說離名絕相,它不是個死的,它還可以什麼呀?洞徹靈虛,對不對?就是它還有功能作用。不是說塊然一物。或者吧唧地摔在那,就一個死咔咔的東西不動,它是靈動的,不昧的,始終都是隨時可以起無盡的這種,層出不窮的殊勝功用的。所以妙就叫做不動,可以叫做寂,寂滅的寂。明就是說可以無限的靈動。所以我們有時候又把它叫做照,觀照的照。觀自在菩薩不是照見五蘊皆空嗎?照就是這個智慧始終是一個靈動的,始終在的。不是說吧唧地就貼在牆上了、就是一塊死的東西。所以從這點來講,「圓妙明心」的話,就是表這個妙明心的用的相狀。所以才把妙在前、明在後。

那麼「寶明妙性」呢,是指這個妙明心的體的相狀。所以說雖然它是靈動的,但是透過靈動,它的本質是如如不動的。所以這裡說從妙起明,叫做用的相狀。即明而妙,它是體的相狀。一個是用,一個是體,但它是一個東西。那麼實在你再聽不懂了,就發現了,打個比方,摩尼寶珠。這個是摩尼寶珠放的光,這個是摩尼寶珠本來的體。明白嗎?所以說圓就是通融無礙,寶就是清淨堅實。你看它的體呢,著重就著它的清淨堅實來講的。好像是有一個金剛不壞的東西,對吧?它的用呢,是用來圓、這個通融無礙來講的。就發現說它是到處都無處不在的。你看看,佛說法已經說到極致了。那麼這個般剌密帝法師,還有這些潤色的大法師們全是菩薩再來。要不然你說,一句話就從本妙開始,八個字兒就把整個這個,理論上把這個如來藏就形容得如此到位。這就是我們本有,每個人的心性皆是如此。

可能現在我們還達不到。我要告訴諸位,包括你開言吐語,睜眼閉眼,吃東西,吃喝拉撒,全是摩尼珠光。你敢信嗎?就是摩尼珠光發揮的一個層面的用。只不過我們現在執著到這個層面了,所以就不妙了。但是它的明永遠在呀。我們現前就是、吃喝拉撒就是,都知道呀,這個很難貫。你自己去想。不到那個境,語感語境不到那個地方的時候,有時候覺得說,這也太牽強了吧?吃喝拉撒難道上廁所也是圓妙明心嗎?當然是了呀。上廁所我們的性失掉了嗎?這講了半天了,沒失掉呀。

既然,為什麼,首先佛講啦,這不是,回到我們現場吧。阿難現在就問說,這個東西你不是說我失掉了麼?我為什麼失掉了,顛倒的時候就失掉了嗎?佛就要給他解釋,什麼時候是顛倒呢?什麼時候是這個,就是這個,這是不是用了一個,前面的這個胳膊。說這個正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倒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不管在正在倒,但是它這個東西從來沒有變過。

所以說你看,那麼下面的佛就要講到說,為什麼你阿難呈現出這麼一個狀態。所有的眾生呈現出這個,「遺失」掉這個「本妙,圓妙明心」和「寶明妙性」呢?他是在「認悟中迷」的。記住這句話,在「悟中迷」的。所以下面的經文就是,「晦昧為空」,是吧?

「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這一句話呢,這一段話呢,我們就不給大家逐個地去貫了。大致意思你們一定要把這個,就是這個,有時候我們很多問題糾結就是這個層面過不去。為什麼我們眾生的世界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們在這個三界內流浪生死呢?為什麼我們現在在染呢?不是說本有的佛性不動嗎?怎麼動起來的?這個如來藏如如不動,那麼它是怎麼動起來的?這裡就開始啊。說這個妙明心呢,它是現成的。但是呢,你們不能體認,當念遺失,就是由於不覺故,所以叫做「認悟中迷」。

「認悟中迷」是什麼概念呢?你看,從這裡開始啊,「晦昧為空」。晦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隱晦不明嘛,對吧?愚,癡昧不朗嘛,就是,晦昧就是你一下子把這個東西,我們設想就跟罩住了一樣,對不對。或者是蓋住了一樣。從哪裡蓋住呢?由於我們的本來真有的這個佛性,有一念無明,大家首先把這個問題放在這裡,待會兒我們再給大家往下,往開揭。一念無明從中做主,就把我們每個人本來的這個本覺性海,晦昧成一個頑空,一個業相。所以這裡叫做「晦昧為空」。但是大家理解這個空可不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畢竟空呀。就是我們宇宙看見的,似乎這個虛空是一個東西。是不是?一定要往這裡好好地用心啊。為什麼我們看見虛空是個東西呢?

我們始終覺得虛空好像是個東西。既然虛空是個東西,這個時候,一旦有東西,就會有所看的東西和能看的東西,對不對?就開始,無明就開始翻騰了。一念無明就掰成兩半兒。在掰成兩半兒的時候,無明的這個功用,就是無明的這個力量開始放大它的功能,功效,越來越厲害。在這個頑空晦暗中呢,就開始有能見和所見了。就是業相,就是我們這個虛空頑空本來是不可見的,它也是一個塊然的東西。可是這個時候呢,本不可見,可是有一個妄想,就是妄見,迷的這個妄見出來了以後,他就執著一定要有一個東西為我所見。這是迷情所自然冥生出來的這麼一個東西。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見一個東西出來。久而久之由於能見的功用不斷地膨脹,就相匹配,所見的東西就要來跟進給它見。就是我想吃了,必須有東西讓我吃一樣。我們的無明就是從這生起來的。這個時候,久而久之就凝固成一個真實的境界了。虛空何嘗不是這個真實的境界呢?那麼虛空成了真實的境界以後。到這一步了,下面又有一句話。

「結暗為色」,結暗就是我們的山河大地呀。這個東西是怎麼出現的呢?就是由於無明更加堅固地一定要認個東西,就虛空是一塊,又結暗為色就出來了一個四大凝固成的妄色,就是我們腳下踩的大地、所謂的世界。能聽得懂嗎?現起了山河大地的這種依報的這種外色以後,那麼,外邊的外色雖然現起了,可是無明是從妄想生起來的,對不對?既然它是妄想,它就是妄色,妄色又排雲倒海地引發妄想。妄想和妄色再相不斷地結合以後,摶取,就是在整個大的這個妄想裡邊又揪起來那麼一點點少分的四大之色,而現為我們的正報,就是有我出現了。就跟說一大堆稀泥,然後你揪了一點兒出來,就是以為有個我。外面的一大堆稀泥,就跟由稀泥裡面揪的這個一點兒稀泥,以為說我在認識這一攤稀泥一樣。我不知道我打的比方恰當不恰當。你們依稀彷彿,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裡叫做「結暗為色,色雜妄想」。就是妄色和妄想又結在一塊。

然後「想相為身」。這個,有了這個自己身體的感覺以後,開始「聚緣內搖」。就是自己的根身和外面的整個山河大地的器界相待為緣,牽引起什麼呀?我們的粗重的八識。八識就開始出現了。人的功能呀,在這種情況下,念念分別,相續不斷。「內緣」,就是這八識往內執著的時候呢,是我們五根接觸外五塵五境,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觸色聲香味,碰撞了以後,落下來的那個影子,那個影像,我們往「內緣」,就是我們的妄想紛飛。明白吧?那麼搖動不息。往外緣的時候呢,又是眼耳鼻舌身緣這個外面的五塵之境,分別明瞭向外奔逸不止,這就是這裡講到的,「聚緣內搖,趣外奔逸」。那麼既然內心也妄,外境也妄,妄與妄又相對,又向內妄,向外妄。那麼大家想想。

所有的這些都是「昏擾擾相」。一旦你已經陷入到這個「昏擾擾相」的時候。你保準把這個昏擾擾的虛妄之相,還在那兒摸索,探求,推度,以為是本有的妙明覺心。這就是我們現在,包括諸位聽法,誰也逃不出這個狀態,是不是這樣的?那麼一旦迷為心以後,決定,你看,「一迷為心、決定惑色身之內」。我的心就在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和外界到山河虛空大地都是本有的那個真如,如來藏中之物,所顯之物。我們下意識地,肯定就是,一旦迷了心性,決定就認為心在我色身之內呀。這就是佛給阿難在講呢。

那麼就好比說,佛又打了個比方就是說,澄清了就是說,整個這個我們的妙淨明心,就像整個劫水彌滿世界的大海一樣。那麼這個大海,我們每個人本來的這個清淨,我們現在沒有顧及到清淨的無邊際的大海,反而認了海上的一個小泡沫,這就叫浮漚體嘛,「唯認一浮漚體」,就認為是全部、海的全部。大家想想。每個人把我認為的時候就是以為海的全部。可是我們稍微作意一下,給大家說見性是心。

見不失、不滅、不動的時候就發現,原來這個性真的是,感覺都是週遍的。這哪兒哪兒都是呀你看。看得見嗎?一定要悟。所以說你看,汝等就是說,「目為全潮」嘛,「窮盡瀛渤」。瀛就是指的這個大海,渤就是說大海,你看連岸邊那個海灣都沒有落下,渤就是說,有的海不是,可能外海中間有個小小窄的東西,中間又有一個內海一樣,海灣,就包括全部給,「汝等即是迷中倍人」。什麼叫做「迷中倍人」呢?就是你認為一浮漚,把這麼大的清淨廣大的海認為是一浮漚已經是一個迷了,而且又把這個浮漚認為是大海的全部,那麼你不是迷中倍迷嗎?如此來講的話,你與我的首尾倒置、垂臂向下,雖然手臂沒有所滅,但是舉世皆知這就是倒,你現在就是倒。因為你迷了呀。所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這就是這一段的大概意思。

這一段,其實十番顯見的最重要的開示就是要顯見不失。我想這麼排,好像排雲布雨一樣講一番的,大家都又回不去了,從開始大家要知道顯見不失是什麼意思?就是阿難問佛說,你開始不是顯,開示、給這個波斯匿王開示這個見性不生不滅嗎?那麼為何又說我阿難跟大眾都是說遺失了這個真性呢?這是阿難的疑情。那麼意味說,既然不滅、就不會失,就是就這個而問的這樣。所以佛在這就開了一刀,顯現這個見性雖然在顛倒,我叫做你已經迷了。但是卻從來沒有失去。就是圍繞著這個主題。所以說眾生雖然內外都是昏擾的嘛,但是以此為昏擾的這個相為心性,而不知道說,其實這不是心、不是性。一旦迷了以後,這為什麼?這裡講到說,「汝等皆是迷中倍人」。上面又說,「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就是一旦你迷了這個心性的話,沒有一個不這樣的,就是沒有一個,決定就是任何人都是那樣。那麼惑為色身之內,而不知色身和外界都是這個妙明心中之物呀。

大家想想,再設想一下,什麼叫做正遍知?萬法唯心是正知。就是說心為,我們說萬法,心為萬法。就是心包羅了萬法,這叫做正知。但是還要明白,萬法當體就是心的體現。這叫做遍知。你這兩個一明達就叫做正遍知呀。所以大家想想,成昏擾擾相,你成了昏了,則迷掉了這個妙明性,你擾了,則迷掉了這個明妙性,昏就是內昏,這個擾就是外擾嘛,但是雖然我們妄認為昏了的這個、就是我們昏的心,昏擾擾的這個狀態下,到處找心都以為這個,錯認這個元妙明心,但是不要忘了這個元妙明心從來都沒有昏過,對不對。妄以為擾的這個,向外擾的這個又這兒去找心,可是這個明妙明性從來沒有擾過,就是這樣的。就好比說大海雖然到處都是這個浮漚泡沫,然而海體常在,從來沒有失過,所以說見性不失,從來都不失。

但是問題是什麼呀,最後這裡顯現的問題就要回歸到,我們在這裡再把它引申一下吧,問題就是說如來不論從這個不動也罷,不滅也罷,不失也罷的勘這個方位來指、來呈這個見性,就是明白這個妙心,就好比說指大海全體呀,這就是大海嘛,這就是大海嘛,你看見了嗎,但是呢,如果一旦我們、就包括阿難、只要有分別計度的潛狀態,就是他也想不這樣,他也想聽佛說的形容的那樣,可是他下意識的就是這樣,這就是凡夫一味我執,對吧。一念無明,剛才講到的,那麼如果被這個潛狀態給所局限,那麼就無一例外的還以為說,這個心在這兒,或者在那兒,就找去了,所以《楞嚴經》後面叫做知見立知、知見立見,都是不對的,不能去找。這樣的話就是迷心了嘛,就好比說手垂下,舉世都知道你們是倒的,雖然你現在阿難這個手臂,就像手臂一樣,你的這個妙明真性沒有失掉,可是你已經朝著下了,首尾已經錯亂了,所以稱之為可憐憫,是這個意思。

那我們一般啊,大家都在學佛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今天講到的這個問題,我首先問一下,剛才這段你能大概有個明瞭嗎?能不能聽得懂?可能有的夠嗆啊,(問:師父感恩您,能不能再把那個就是浮漚和大海的關係幫我們再理順理順好嗎?)浮漚和大海,(對,就是這個。)我們現在呢,大海就比喻這個妙明心性從來都在,大海就是存在那樣的,我們凡夫呢就是,一念無明就等於說,從這個大海上就認了這麼一個浮漚,就等於說認為我嘛,誰不是認為我當下就是世界的全部呀,至少世界是以我為核心的,對吧。那就等於說一念無明翻過來,把大海給忘了,就認這一漚了,知道嗎,這是淺層、就是淺層次的說我們常態的迷。再往深裡一層說,我們不但把大海忘了、就認這一漚,還以為這一漚都是大海,明白了嗎。阿難現在的問題就是說,他已經遺失掉這個大海,忘了認為自己的妄想執著,性顛倒,已經是認了這個漚了,現在佛給他講這個大海的時候,他還以為這個漚就是大海,倒騰不過來,你們倒騰過來了嗎?就是這意思,明白了嗎。所以說以這個做喻,整個大海就是我們的妙淨明心,這一浮漚就是我們的妄想執著,你這妄想執著一懵,就以為說所有的妙淨明心就是當前妄想執著呈現出來的狀態,就等於說,以為這一漚就是所有大海的狀態是一樣的,再講多了你們就更不明白了,回去複習,聽這個視頻。

那麼我們現在再往深一下、大家再體悟一下,今天可能多用一點時間,我們不是常說,一般都講無始以來,盡未來際,又說一念無明啟動了,這個妄想就緊緊跟隨,顯現成現前這個境界。那麼好像就是說,從時間上來講的話,那一念無明到底是從哪一刻開始的,你們想過嗎,這無明從哪一念、哪一刻開始的,或者說從什麼時候它進來的,?無始是什麼時候,從哪兒開始的,既然無始無終,那麼,說對了,既然無始無終,那麼大家想想,如果沒有現前一念,怎麼講這個無始無終的無明啊,無始無終的無明在哪裡呀,是不是現前一念呀,那麼無始無明就是現前一念的話,那麼說明一切都是一念呀,我們現在無明中的一切都是一念呀,明白了嗎。

離開這無明,哪裡找一念,離開這一念,何處體現無明呀。一切的不可說無量阿僧祇劫,一切的盡未來際,一切的久遠時辰,都是要一念中、要搞定一念。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佛就讓阿難跟大眾拾取他現前的這個,就要讓他悟到這一念的本來面目,所以才從見,從聞相,不斷地給他下刀子嘛,一會兒說不動,一會兒說不滅,就是要他突破這些口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要說一念相應、一念就是佛,你千萬不要左顧右盼、瞻前顧後的,一旦瞻前顧後,全屬於心外求法,是不是。你既然想想,一念相應一念佛,就這一念已經守好了,你還哪裡去找一個說無始以來,無盡的無明還聚集在一處,還把它捉拿過來,你把它斷掉嗎。所以狂心頓歇,歇就是菩提。學楞嚴你要學到這兒,別要越想越想不開了,本來想就錯了。

所以說呢,我記得那會兒在雲門寺的時候,佛源老和尚的涅槃的塔面前就寫著:生死涅槃渾如大夢,狂心歇處雲布慈門(遍地慈雲),就是阿難這裡講的,什麼性顛倒,什麼正遍知,生死涅槃從表達上這是我們這樣的講說,根本實際的理地中卻渾如大夢啊,你記著這些就永遠、就等於說拽著這浮漚一樣,徹見不到大海,所以說狂心歇了,就是現前把你所有凡夫的現前的知見滅掉以後,才能夠像觀音菩薩一樣,雲布慈門、無有障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妙明真精才顯現。所以為什麼說行取就解決了,我們現在還都在生死,還不得涅槃,然後念念狂心沒有歇的時候,但是聽了楞嚴這個法義啊,大家知道像是這樣的《楞嚴經》,楞嚴法,特別是現場已經很少你能這樣去得這個法的加持,盡管我也是照著祖師們,也是磕磕碰碰、步履蹣跚地給大家講,那我們現在共修的時候,你想想我們平常就要把這個東西來用呀,作意思維呀,正當活的萬般投入的時候,猛地你要學會擰個脖子下個腰呀,就是迴首看什麼是真相呀,你全情投入的時候你得猛回頭呀,就像祖師一樣,往出正走的時候突然回來,要往那個上面會呀,是什麼呀,念佛念不起來的時候,有時候也得用這個來作為小補,往起來提佛號,所以大家想,既然如此的話,什麼一念,盡未來什麼,全部是此念的關係呀,那麼既然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全部鐵定,唯西方極樂世界是途,唯南無阿彌陀佛是念,這就叫做現前息狂心,當來入涅槃,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