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講)

好,各位同修,那我們一起合掌。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

我們各位尊敬的楞嚴道友們,各位淨土蓮友們,大家上午吉祥。阿彌陀佛!隔了一年,我們說是一年,也其實就是一天、一念。那麼一下說十二點過了就是又到了今年。那麼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我們的聞思學修,特別是這個楞嚴法會,能夠大家一起來發心護持,能夠讓它以這個正法眼藏,依然我們能夠進行下去。今天是我們二零一五年第一講,也是第十九講了,應該是第十九講。那麼不管怎麼樣,我們來聽聞楞嚴法會,希望大家能夠信心不要倒,心不要退。想來想去,我也不知道說開年了從何說起。路上過來的時候,我也想到說回顧一下,我一個再給大家匯報一下,一個寒假在五台山,那從五台山那件事說起吧。

五台山這次去磕頭,但是沒磕滿,有時候是太累了。後來黛螺頂的師父又請我上去,又看見我了,有時候這個事情也是沒辦法。每天拜上去的時候我還繞著走了,偷偷地趕緊磕完迴向就往下走。結果到了那個點上了,人家那個住持師父就跟等在那兒一樣,我轉身,最後一天的時候回過頭來往下走,他從客堂出來了,笑眯眯地就迎面過來看到了。所以因緣,就說了說,法師讓住上來。那你想我上去也不能隨眾,慚愧地說住到常住裡面又害怕給人家添麻煩。後來正月上去住了五天,講了三天。講什麼?還是講體解楞嚴,把《楞嚴經》給這個常住師父們一塊兒分享了一下。當然可能還是照著我們原來的這個模式,但是因為是出家眾,所以偏可能再稍微高一點,講的深度一點。聽到這麼一件事,就是廟裡每天大家知道下午去放蒙山,是吧,早晚功課嘛。放蒙山在常住上每天出食,你們知道出食麼,就是把這個咒加持的這個米出去觀想,佈施給餓鬼道的眾生,讓他們來受用。出食的時候,這個出著出著,走出去,結果可能是一個異類的鬼道的眾生就突然間就趁虛而入,附在他體上了。附在他體上呢,當時就拿著這個口杯,就是那個大悲水的口杯,就施食的那個,然後不斷地在那兒舔,就做那個,我們常說的真實不虛,餓鬼狀麼,就渴得就在那上面就剩一點兒濕漉漉的在那兒舔。然後又廟裡的知客師父說給他拿了一個面包,就在那兒啃了,那個樣子真不是人吃的樣子。後來師父們慈悲,給他念了三皈依,還問他說你這是今天怎麼了,為什麼這樣的,這樣不好。結果他說,今天來得晚了,來得晚了呢,這個東西被其他的這個同類給搶著吃光了,他吃不著了。而且說你們道場裡面非常清淨,師父們特別慈悲,每天我們都來,能這兒受到這個甘露味。說今天是來得晚了,這就來這麼一下。而且還說到廟裡的法師們,他說也是有大修行人,說他看見一個師父他常看見滿頭都是光。最後師父們慈悲給他說,那你就這兒拜一拜,又給簡單地念了個三皈依,說那你走吧。他說我要走了。說那你走吧。這個小沙彌師父就轉身就出了堂,就跟騰空而起要往這個山門那兒跑,跑著跑著騰地一跤摔下去,他走了。醒來以後這個小師父說,說怎麼出食著出食著什麼都不知道了,回過來說,這剛才不是正在出食麼,這是跟睡了一覺一樣。當然說這事,我們都是資深居士了,六道輪迴是一目瞭然的,這都是不足為奇,不是說讓大家相信說確實有鬼。當晚我在講楞嚴的時候,正好講到第二講了,開這個大佛頂的法義。講得我自己也法喜,大家可能聽得也比較相應,師父們。誒我就起了一念,完了以後迴向的時候。我就想每次,大家想佈施呀,這是光針對餓鬼道的眾生,這就一道呀。那麼每次我們這個楞嚴法會一起,不管在任何地,這個法會一起,聽法它要比這光佈施的功德要大得多呀,它是遍佈六道的,乃至遍佈凡聖,都會來赴這個楞嚴法會的。你想想這麼多的大祖師,曾經跟楞嚴這麼甚深的緣分,那麼他們一定會來現場關照,來加持,更不要說諸佛菩薩、龍天護法了。

所以我想想呢,自己我回過頭來也想,哎呀真的是太殊勝了。我們現在能夠以人的身份得入這個楞嚴法會,可是十法界遍地都在講楞嚴。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雖然遍地講楞嚴,法界太多了,咱們這個法界,南閻浮提眾生還不是很多,能夠全體的就開這麼一部楞嚴大經。我記得我那個時候,給我師父匯報的時候,他都讚歎歡喜,說現在都是兩個小時的開示,一般。大家算一下,一部《楞嚴經》,我們這兒叫南閻浮提,咱們也不說了,就地球上這麼多國家,這是中國現在是佛教的核心,在中國大陸。在中國大陸,一部《楞嚴經》,我們也不是說,這個沒有褒貶的意思,你說在哪裡能夠隨時能夠開講呢?我記得最多的就是慧律法師,網上講了一部,大家一直在追著看碟片。那麼北京幾千萬人口,在哪個道場裡面能講楞嚴呀?這不是我們誇功說我說大家有這個,這因緣就是殊勝極了。你想想哪裡有講楞嚴?我們在講楞嚴。所以說從這點來講的話,真的是非常殊勝。現前就有得這個,凡聖同入法會,得聖加持。當然不管怎麼樣,我們雖然一直給大家領悟到這個楞嚴的這個大定,不知道你的心力能夠跟得上幾分。要知道一個苦修的人,一輩子就這點兒事,他就不斷地惦記惦記,不斷地就是忘我地去惦記,才像模像樣可能有個樣子。所以也是非常難的。你想我們從《楞嚴經》開講一年以來,我想至少我們的見地、悟性和業障,都會隨著這個增上緣該增的增,該消的消。這是必然的。但是我們也必須要知道,《楞嚴經》我們講的時候它是非常圓、高,但是包括我在內還是做不到的。這個你也不要忘了。所以說在這種圓滿、現成、沒有增減的大圓滿的見地之下,那麼我們還要用一絲不苟的行來填充。說實在的這是我的一己私見,我就希望《楞嚴經》做我們的往生資糧,就是僅此而已。所以說雖然一切的見聞覺知都是如來藏性,可是我們理上現在聽到這麼個理了,事上跟進不上來,那你就必須有什麼水平過什麼日子。你賺多少錢該多少就多少,不要吹牛,也不要故意吝嗇。吹牛容易怎麼樣呢?我也是有時候覺得自己在吹牛。那麼這樣的話,你見地圓滿了,你始終覺著步履跟不上,就等於說你正在腳踏實地走,你一不腳踏實地了,以為說整個就可以飛起來了,可是你沒有飛的功德,騰空一下子摔下去就摔死了,因為前面是空的,你沒填起來。所以我們還是要加功用行。希望這個楞嚴法會就伴隨著我們能夠做這麼一個指導。我也不知道大夥這一年,過了個年,假期大家用功用得怎麼樣,怎麼樣呀?有的在點頭,有的也不做聲。怎麼樣?還行,那隨喜大家。不管怎麼樣,剛才講到了一年又一年,你看我們雖然年年的過,可是我們大家過年的這個人有變過嗎?過年的時候大家走親串戚,走親戚串朋友,到這兒玩到那兒轉,那是心情一會兒歡喜一會兒低落;那不管心情歡喜低落,你的情緒的作用,會發生情緒作用的這功能有變過嗎?你會聽會講了,就是離開咱們維摩講堂,到處都是開講楞嚴法會,就是說不變的這個東西。

好,那麼我們今天新開始前,我們稍作一下回顧。之前大家還記得,我們開講是從七處征心不在內外中間等等,這個叫破妄顯真。還記得吧?後來我們又通過十番的這個顯見,我們通常叫做帶妄顯真,就是帶我們這個妄想,顯現這個真的境界。那麼現在我們開始講到這個會通四科了,就是講這個如來藏性常住了,哪兒都是了。你們這條線還記得吧?我們現在在講會通四科,四科是什麼東西呀?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四個解釋層次。那麼我一再地給大家講,我們千萬不要被這個教條的佛學術語給弄得複雜化了。這四個解釋層次無非就是我們常現在感受的精神和物質層面,他就要介紹、不斷地介紹這個真性全體都是我們當下物質和精神的體現。那麼我們在此之前已經講完到五陰六入了,就是前兩科,一科一科的科目已經講完了。

今天我們要開始講到十二處。那麼我們講到十二處,這十二處幹什麼呢?就是破相顯性的。大家還記得前面的五陰六入的時候,每一句後面都會調一句說,觀相原是虛妄,觀其性則本是非因緣非自然的如來藏性。還記得吧?就是說每講完一段,他一定會下面列這麼一句。後來有的同修我還記得問過我。這一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總說,說所有我們現見的這些都是虛妄之相。那麼如果你一旦把這個相給破了,擺平了,折合到一起圓融以後,不加分別,那麼自然而然見的就是性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雖然你見到說五陰色受想行識,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等等這些,如果從相上來講,它是這麼一個規律,從性上來講,它就是這個非自然非因緣有的如來藏妙真如性的體現,當下就是。這個脈絡還記得吧?能跟得上啊。

什麼叫做破相顯性呢?你看我這裡要喝水了,這碗水是溫的。那如果拿到五台山的話,這水即刻就成了固體了,就成了冰了,明白吧。如果再放到鍋裡燒一會兒,嘩地就化作霧,又化了,飄了,是吧。那麼冰、水、霧都是相,明白吧。我們認定了冰就是冰塊兒,我們在看見冰的時候,基本上都想不起水了。特別是我們看到霧的時候,有幾個人能想起水呢,都說這是霧。那麼這就叫見相。如果你把這些相擺平,見到它這些東西都是潮的濕的,見到它的濕的性,這就叫性。我們打了多少次的比方了,戒指、耳環、項鏈都是金子嘛。那你覺得戴在耳朵上的是耳環,戴在脖子上的是項鏈,手上的是戒指。把這個相破了,見到的就是它的金的性。記住啊!我們現在一直在做這個工作,講這個道理。那麼有意思的是什麼呢?前面還記得嗎,講到六入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那個時候破這個相是怎麼破的呢?大家回憶一下。是就緣破的,就是就外在的塵,所有呈現出來的外在的世界,就這個塵緣而破的,沒有局限本法,就是沒有破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廣破外緣,還記得嗎?比如說破眼的時候,眼的這個相、妄相的時候,他就說外在的要麼是明的、要麼是暗的兩種境界,對吧。破耳朵的時候是從外面的聲音來講,一會兒動一會兒靜。都是從這兒來破的。這個裡面有個訣竅是什麼呢?就是說我們想撲這個火,滅這個火,但是所用的方法不是去滅火,而是去抽薪,明白吧?就是就外緣破,耳怎麼來的,眼怎麼來的,見色聞聲呀,所以他就在這個色塵和聲塵上面大做文章,把薪一抽,火就自滅了。所以我們還記得吧,講到六入的時候,只是就著外緣破的,說這個聲音是怎麼來的,這個色相是怎麼見的,明暗之間的關係等等。

那麼這裡開始的十二處開始,要十二入怎麼破呢?他是根塵互破。為什麼呢?因為十二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對吧,眼對色,耳對聲,相互攪在一起的。這個時候就是從根從塵兩處地方去下手,因為二法是相依而有。在這個祖師講到的時候有個非常恰當的比喻,打個比喻是什麼?就跟蛟龍跟水一樣。我們現在見不到這種情形了,大家知道蛟龍就是生水的,水就是養蛟龍的,這是確實真的,現在我們已經肉眼凡胎看不見了。這兩者如果多了的話,古時候常說的就會生水患,一般水患就是蛟龍在作浪。所以要破這個患的話,其中一個方法驅蛟,把這個蛟龍給趕走,那麼它就生不了水了,就絕了水的這個生起之本了,根本了。這是一條,對吧。再一個泄水,就是把這個有水的地方給它泄掉,那麼這個蛟龍所居之處就沒有了,那它就必須也進行不下去了。所以這就是說,驅蛟絕水之本,泄水破蛟之居,所居的地方。所以這樣進行分析來擊破我們現前的幻境,就是從這十二入上來進行的,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

好,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裡的經文裡邊總標了一句。這個等一下我們再念吧。說「復次阿難」,找著了嗎?「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那我們講到這裡的話,等一下我們再讀經文,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為什麼這裡叫十二處呢?沒關係,經文找不著,我們先再講一下這個處。下意識的我們說,今天來這個維摩講堂,這在居士林,這是一個處所,對吧。待會兒法會散了以後,你們又可能要到齋堂去轉這個食輪,那又成了一個處所。大家發現了沒有,就是我們不停地得有靠,有住。有處就有住,你就一定定在那個地方。所以你看我們的十二處,你看我們就覺得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好像一定得在內,是不是?在自我的感覺上,這就在我的身體之內一樣,這是我們的常規自我認知,對吧。那麼這個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好像一定是在外,是不是?那好像內外是不是一個處呢?內外之處,就有別了。如果再從這個眼耳鼻舌身意的話,我們一定是覺得眼睛只能對色,就給它這麼一個定性了,這是不是一個處呀?耳朵只能聞聲,這又給它定了性了。內外六處加起來,所以叫十二處。那麼這個十二處還有一個名字叫十二入,這個大家曉得嗎?十二處又叫十二入,進入的入。為什麼呢?從我們根取境的這個層面來講的。我講的這個大家能聽得懂嗎?用根取境,就是說則是這個六根入六塵了對吧。我們下意識地覺得說,好像用我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一定是用好像我的眼睛是看,看到,看到了,到了那個地方了,對吧?所以就感覺上好像是以根入塵了。這個就是通常我們常說的叫做執取,執著,了別。這就是感覺說,哎呀用我的六根入到這個六塵之中了。那麼這是一個層面。從受境而言,剛才是取境,就是執取這個外境。就是從納受外界、接受外在的呈現而言,我們又感覺到好像是外塵入了我的內根了,對吧。你看我們說,一會兒說哎呀一覽無遺,一會兒又說盡收眼底,對不對?這種常用的成語詞語,表達的全是我們的幻化世界的這種妄境。說盡收眼底的時候,就好像就是塵入了根了,一覽無遺的時候,好像就是根趣了塵了,對不對?都是幻相。一個是執取,一個是呈現,那麼六根六塵都可以稱為能入,也可以稱為所入,對吧,所以這裡叫做十二入。聽明白了嗎?

在此我們打個小斷吧,你看為什麼這裡,體悟一下十二處又叫十二住,又叫十二入呢?就是我們有處就有住。大家現在的我們的存在感來源於什麼?也就是我們現在,我們常說我們是破我執的嘛,大家覺得我執聽起來是很抽像,我執在哪裡呀?我執的具體體現全都在六根門頭呀,對不對。那麼這六根門頭一旦結合成功,世界情形就跟著啟動,這就出現了處,處所呀,十二處嘛。我們凡夫就是以三界內的外在的依報和自我的正報,感覺我在這兒,這就是我們的處,對吧,這是真實不虛的。那麼如果是像阿羅漢,迦葉、阿難一樣的話,他們的依報莊嚴感覺就在方便有餘土,以前給大家講過四種國土嘛,他的那個住和處就直通在那個時空法界了,但是還有處,還有住。像這個登地的菩薩們,他就是以實報莊嚴土為處為住,他的感覺又在那兒。那佛就以常寂光土為處為住,那難道佛還有住?佛的這種處和住是無處之處,所以他的感覺不是九法界以回的有感有覺了,而是正感純覺。我們現在凡夫的感覺,一感就有覺,一覺十二處馬上相互牽引,不斷變現,這就是我們的三界內的國土。所以十二處,其中的一處就是一住,一住就是整個世界,萬法唯心。是不是這樣的?那我們現在就是一切取決於我們的感。就看為什麼我們說感覺感覺?你感,你感的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必然要對色聲香味觸法,那覺就在這裡,就在我們現場,就在這個世界了,就只能呈現這個水平了。所以大家這個隨捻一法仔細體悟,十二處怎麼叫個十二處,又叫十二入?我們現在就轉這個妄想而見如來藏性,就是要直通常寂光,一旦入常寂光這個本位的話,就是所有國土都一樣的,無住無處,遍地都是,這就叫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說我有時候,也許這個擔心是多餘的,我就害怕大家在這個聽法的時候不得要領,然後聽法師講的也在例行公事,不斷地說這個破妄顯真,帶妄出真,現在又會通這個如來藏性,從五陰色受想行識,一下就背出來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十二處,又覺得說這麼教條的哪哪都要說一番,說這麼多。可是大家要知道,為什麼要哪哪都要說一番呢?因為番番都是下手處。你會下手了,就不斷地呈現,不斷地講法,不斷地領悟,不斷地證果。那這樣想想你看,坐在這個法會裡面多殊勝呀!因為只有這個地兒能夠提醒我們,所有尋以為常的狀態離不開我們的這個處和住。但是稍微有一點點研究,就發現它完全不成立,下面就給你開始講,一點兒都不成立。你說我們被騙得慘不慘。那為什麼我們現在走不出來呢?大家發現了為什麼?就是福報不夠,明白吧。你想我們《楞嚴經》聽到了,聽不懂,或者說聽得懂了,有一點感覺了,為什麼轉頭就打失,一會兒就忘卻呢?就是因為這個方面的福報不夠,字字句句都是覺,但是我們現在就遺失的太久了,就覺不了嘛。所以才稱之為積功累德。那麼給大家講了這麼多,大家也發現了,就是十二處十二入也罷,大家一定要記住哪哪都是下手處,不要把它教條化;一旦教條化了,煩惱就來了,是非就起了,那你就聽的也不對,講的也不舒服了。這都是你自己的事。為什麼說福慧雙修,福慧雙修?福報不夠呀。福至則心靈。所以說這個就是我們說講了十二處,給大家打個小斷。下面我們就要翻開經文,大家一起來讀一段了。從「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開始。找著了麼?好,這個大書在多少頁?一百五十六是吧,好。好,大家一起來。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阿難。若複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就到這裡。這一段開始呢,我們就要邁入十二入了。十二入大家發現了沒有,它還是從六個小段來講的,就是說把這個眼和色合起來講,叫做眼色處。這一段講的就是眼色處了。首先你看這裡講到的說,問阿難說,為什麼說十二處本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呢?一個設問引發了下面眼跟外在色的真實關係。你看,說「阿難,汝且觀此」,就是阿難呀,你看看這些,你看這些,「汝且觀此」這句話代表的是什麼呢?就是眼處,對吧。「祇陀樹林及諸泉池」,這是代表什麼呢?色處。眼色處就羅列出來了。說你意下以為如何,這些情景,那麼他就問阿難,到底是因色塵而出生的眼見呢,還是因眼根出生的色相?看到這句話了嗎?「色生眼見,眼生色相」。因為在這個,我們大家不是在學,有時候了解一點唯識嗎?眼的這個色生眼見,就是由法生故而有種種的心生,對吧。因為外在有法嘛,引發了我們生了好多,心裡有感覺嘛,所以說由法生有種種心生。這個眼生色相就是由心生而種種法生,外在的所有的法的呈現。他就是說,其實說白了就是,客觀生主體呢還是主體生客觀?明白了嗎?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佛就反征阿難,他就給他出難題了。下面的這段經文的意思是什麼呢?我給大家貫一下,大概你看,「阿難,若複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說你的眼根能生出外界的山河大地,那麼你的這個眼根就有了生色之性,就是有了這個功能、這個性質了,對吧,你的眼根可以生外在的山河大地。那麼你不要忘了,你的眼根還會見什麼呀?往下看是地球,一切的世界。往上看是什麼呀?是虛空。虛空顯現在眼根的時候是沒有色相的,對吧,就看不見色相了。那麼這個能生色相的這個色性,就是既然能夠見,能生色相,那麼你具有生色之性了。但是見到虛空的時候就沒有色相了,那麼你生色之性也應該銷亡了,對吧,就沒有了嘛,因為它是相輔相成的,色也沒有了,那你生色性的這個功能也沒有了。那麼銷亡下,一切色相都歸於無了,這個色相都沒有了的話,誰來襯托以顯明有空呢?你現在確定說你看空的時候沒有色相,對吧,那麼沒有色相,誰來顯空呢?空色是相對而有的,對色而說空。所以這就叫做,「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這個祖師大德們翻譯經典你看,這又來了句亦復如是。空亦如是大家可不可以嘗試著把它再設想一下,解釋一下呢?誰能夠解釋一下舉手,看看你到底伶俐不伶俐。這個空亦如是就是說倒了個個兒,把空換成色來講,就是說,如果說這個眼根能夠生外界的空相,對吧,那麼這個眼根就具有生空的這個性質了,可以生這個虛空。那麼眼根不要忘了它還會見色相,一低頭就是這麼多的色相。那麼在這個時候見到色相就沒有空相了,對吧。沒有空相的話,生空的這個空性也應該銷亡了,銷亡了就一切都沒有空相了,都歸於空了。空相沒有,誰來襯托以顯色相呢?你想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這個感覺,如果沒有看不到摸不著的空,怎麼顯現看得見摸得著的色呢?對不對?所以我不知道你們聽到這段經文的時候,想起另外一個經典了嗎?你看,為什麼這裡說空亦如是呢?這裡但破色相,為什麼還要破空呢?大家想一想,為什麼這裡除了破色相之外,還要破空呢?為什麼?因為空也是色,生則俱生,有色一定會有空,它是相輔相成的,其實都屬於色。那麼破一定要俱破,都不對了才能夠無礙地盡顯本性。所以為什麼《心經》裡面大家想,色不異空,還得回來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之空如同空之空,空之空如同色之空。談玄說妙,可是它特別接地氣,它要面面俱到。在這樣的情況下,那麼就說明說這個眼根生色相是不對的,對吧。那麼再往下看,「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什麼意思呢?說如果說是由外在的山河大地的色塵而生的內的我的眼根的見性,眼的見,那麼這個色就叫做能生了,對吧,外在的物質叫能生;眼見為所生了,對不對?那麼這個時候大家不要忘了,觀空的時候就沒有了色相,對吧?沒有了色相,那麼能生眼見的這個色塵已經滅了,所生的眼見也應該跟著滅呀,是不是?能聽得懂嗎?所生的眼見也滅了,見都滅了的話,你怎麼去看空看色呢,對不對?你怎麼去見這個空,明白這是空,這是色?因為你的見沒有了嘛。為什麼見沒有了?能生見的外在的色沒有了。為什麼說色沒有了?因為你看的不是光有色,有時候你會看空。倒回來講,是不是?所以追尋這個又不成立,那麼由此而知,色生眼見,就是外色生眼見,跟眼見生色相,全部都不能成立。既然不能成立,就等於說燒火的這個柴沒有,是假的,你怎麼點火呢?你點不起來火,那麼眼見色的這個眼入見色入,十二入的頭兩入不能成立,是假的。因此,你看後面又來了一句說,「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就是說你上哪兒找定性的一個能見和所見的色相呢?

你說這不是為難咱們嘛,太難信了。明明這如此的歷歷在目,你這會兒非說它沒有一個定性處所。所以他就告訴你,這個色塵與眼見這兩處皆是虛妄的幻相,如果你要究其體性,它才當下是本非因緣非自然而有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就是這段話的大意,就是破這個眼入跟色入相結合我們能夠見色,現在把這個見色無非兩種情況,由見生色,由色生見,怎麼生起來的,兩邊都生不起來,生不起來你還生什麼呀?爹媽都不具足,哪來的兒女呀?這個道理能明白嗎?那好吧,今天上半場稍微少講一點,待會兒講到聲塵的時候,可能我們就更為明朗了,因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但是你也別為難、抱怨,因為《楞嚴經》就是要你高水平地聽,你聽不懂了,到這地步聽不懂那就確實沒辦法了。好,大家休息一下,我們下半場再回來。阿彌陀佛!好,到十點整。

好,各位同修,那我們繼續下半場的聽聞。在講《楞嚴經》第十九講,講到十二入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這個幻相都可以體現它的本性。那我們修行的最後就是需要明心見性,到極樂世界也是為這個。大家到過道場,聽過敲那個我們有時候俗稱叫火點嗎?你們到廟裡邊去拜的時候聽到有打板,要上殿了要打板,打完了比如說要過堂,還會在這個齋堂門前掛一個銅的那個鳴板,就是會敲,明白吧。這個是從佛陀時代一直這樣轉繼承過來的,這個在佛陀時代就有。下面我們要開顯的就是耳跟聲處。耳朵跟聲塵之處,這個其中的奧妙,釋迦摩尼佛非常圓融的智慧,他沒有像前面那麼去試問,也沒有像後面鼻舌那樣一些方法,他在耳朵上面特別做了一下文章。待會兒我們在講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為什麼說耳根特別容易入道?因為它最靈敏,容易覺知。但是下面我們來先讀這段經文,說「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找到了嗎?好,大家一起來。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就到這裡。這就是講到,你看多麼生活化,當時釋迦摩尼佛就一千二百五十個弟子,天天該吃飯吃飯,該休息休息。一到這裡你看,這想必是當時的情形是什麼呢?到這個飯食辦好的時候,先是擊鼓召眾,就是大家一聽鼓聲,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廟裡面的打板。然後你看師父們過堂,坐定了以後才開始敲這個,鳴這個銅板,就是銅的這個,有時候我們叫敲火點,就是這個一敲,配著裡邊的引磬,就開始念供養咒了。所以這個時候就是說,大家集中在一塊兒開始撞鐘應供,這是先敲鼓再撞鐘。就是用了這麼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信手拈來,就現前給阿難講這個耳聲之處的奧妙。

那麼你看這裡佛就問阿難了,說你聽到這個飯食辦好的時候擊鼓召眾,這個眾集到了以後又撞鐘應供,那麼這個鐘和鼓的聲音它是同時的,又前後相續的。這是阿難,結果他說,反問,下面的經文說,如果說這個聲音來到你的耳邊,阿難你如果說是這個聲音來到你的耳邊呢,還是這個你的耳到了聲音之處?就是圍繞著還是從兩邊夾攻來問他。所以你看。

第一個層面是如果你認為是聲音來到你的耳邊,那佛就要難為他了,說如果說聲音來到你的耳邊,就好像我,佛就指自己說,我是聲音的話,對吧,我要進室羅筏城,是當時的這個大都城,那麼祇陀林是佛的所在地,我進了室羅筏城,那麼,這個托缽乞食的時候,祇陀林裡邊就沒有佛陀我了,對吧。

那麼同樣,如果我是聲音,聲音到了阿難你耳邊,下一個結果會怎麼呢?其他人耳邊就沒有聲音了,這是一個道理,對不對?

這個說的就是說,一身不能並至二處,那同樣,一聲,前一個身是身體的身,這個講的聲是聲音的聲,豈能遍至多耳呢?對吧。所以說你說這個是聲音來到你的耳朵,那麼就相當於我到了城裡邊,我就不在這兒了,聲音到了你耳朵,必然就不在其他人耳朵了,可是為什麼打鼓敲鐘的時候,目犍連和迦葉都能夠同時聽得到呀!這一千二百五十個常隨眾也能同時聽得到呀!那這是怎麼回事呢?怎麼能夠通?因為他們都是同時聽到了鐘鼓聲,才同時來到用餐處的,過齋呀。所以你現在說聲音來到你耳邊,這首先不能成立,對吧。

其次,如果說是你的耳朵到了聲音邊上,那麼反過來,就像我從室羅筏城回到祇陀林了,那室羅筏城就沒有我了,你的耳朵到了聲音邊,那麼假如你阿難的耳朵,現在正在敲鼓對吧,敲鼓,(耳朵)到了鼓了,鐘響起來你怎麼聽到的?因為你的耳朵在鼓上呀,鐘響起來怎麼聽到的?大家設想一下你們就是阿難。何況在吃飯的時候,你看這裡還何況這個其中象馬牛羊,還有像有馬有牛有羊,這種種的亂叫一通,他都能聽得見。他怎麼聽見的呢?這就是不成立。所以說可知你聽聞的聞性不是到聲音處,也不是聲音處到你耳邊來了,只有這兩種可能,現在沒有啊,那你怎麼建立的耳根聞聲音?最後你看說,到象馬牛羊種種音響以後,問完了說。

「若無來往,亦復無聞」,就是說假如你要說這個聲音不來到耳邊,耳朵也不來到聲處,那麼根塵兩個就不到;不相到,你怎麼能夠聽聞呢?就聽聞不到了。為什麼呢?你想我們現在好比說,大家各住在北京城裡邊,那麼如果說你現在不到他家裡邊,你能見到他嗎?見不到呀。就好像這個燒火的柴跟火各住一處,你就點不起來呀。所以說如此來看,耳根的聞性和聲塵,你看最後說,阿難你應當知,圖有虛妄的名相,究竟其真性的話,是非因緣非自然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你想就這麼一個你都建立不起來。所以大家在聽到這個時候最後總是套這麼一句,「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那大家要悟,這什麼叫虛妄呀?大家聽到虛妄,我在講,你在聽。我在講虛妄之相,你千萬不要說哎呀,法師講了一個虛妄之相,那麼就到處去捕捉虛妄之相。諸位,現前就是虛妄之相。你要隨文入觀。我說現前就是虛妄之相,包括我就又在說的時候,全是虛妄之相。這個就叫後腳跟跟上了,明白嗎?後腳跟跟不上,一說虛妄之相就捕捉去了,那我們說一說,你捕捉的在哪裡呢?你撂開現前的虛妄之相,又去更覓虛妄之相,那你上哪兒找去呀?這同樣屬於心外求法,跟求真求妄都是心外求法是一樣的。莫向外求。所以大家從這個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什麼叫做相是虛妄的,性是真實的。就一樣的一個情形,耳朵聽聲音,當從相是妄著的角度,你看我們剛才說了半天,說到底是聲音來了還是耳朵去了。如果從真如的性上來講,有來有去嗎?你說來說去本來就是戲論了,你還在這裡面矯情半天。那麼從相妄的角度,大家看,我們的聽力,記住啊,我們現在的聽的功能和聲音的顯現,各自都是週遍的,你能找到說現在宏海法師講法的聲音,不要說傳到外面的,就咱們屋子裡面,你能給我拿出來具體在哪兒嗎?這個聲音具體在哪裡呀?居無定所就是說明他是虛妄之相,他就不是一個真實的我們國家的公民,不是一個定性的,沒有登記在冊的,他居無定所,你說你非得去普查這麼一個人。大家要悟啊這是從相妄的角度上來講。那麼聽跟聲的兩個自體都了不可得,你還說它有來有往,在兩個地方,從這兒到那兒,從那兒到這兒,這都是虛妄的。那麼反過來為什麼又說二皆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的如來藏性呢?從真性的角度來講,聽跟聲難道真的沒有此法嗎?我在講你在聽,有呀!它顯現的是什麼呢?如來藏的妙真如性而已。你不要用來和往,你就當體悟這個空性。由於我說你聽都是假的,你就要悟這個假的,悟到假的就見到真的,衝破假的就顯現真的,假的本來就是真的。就這麼一個,套來套去。所以你看為什麼說此方真教體,清靜在音聞呢?

大家想想,一個鐘聲響起來,敲鼓和敲鐘,為什麼說遍一切處都能聞,沒有一個缺處呢?你要悟這個。當然我們半天在搞這個聲音,怎麼傳出來,怎麼入進去,可是你為什麼不想想,這個聲音傳出來,遍法界都能聞,這就是性。你的耳根豎起來,整個法界都能收在我耳朵裡聞,這同樣也是性,遍一切處的。從能聞的耳性、耳根,到聲音的聲性和聞性,哪一個不是遍一切處的呢?這不是性嗎?這個妄上就現前就是性呀!聽明白了嗎?那麼你就悟一悟這裡邊,既然一個聲音傳出來了,一切處都能聞,一個聲音起來了,一切耳都能收,所有的聲音,就是說連牛馬、鐘鼓、牛羊的聲音都起來了,一個耳就能聞,這是不是無漏呀?是不是圓滿呀?是不是週遍呀?那你想想,我們現在就以為說,就是娑婆世界,等於就是說,佛問阿難說只有你的耳朵把聲音拿走了,其他的應該聞不到,就相當於說我們只有人道,不知道有六道,只有三界內,不知道有十法界一樣。那一千二百五十個人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清淨海眾,同時都在一念清淨法界,明白嗎?這牛馬,什麼像馬牛羊的聲音就如同兜率內院、東方琉璃、西方極樂世界,是遍法界都是,同時你都可以在你心中。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就是耳根特別好下手,容易往上開悟。你看見性,待會兒講到鼻舌身意處我們就比較澀了,為什麼?就因為咱們這兒的耳朵靈。你看我講經說法還要靠嘴,你們靠耳朵聽呀。我不知道講的這個大家聽明白了沒有?就是從週遍的這個角度上來講,不管是鐘聲出來了,一切的人都能聞,這就說明它遍一切處無漏的。那麼不管什麼聲音都響起,我聞性都能聽,就說明聞性也是遍一切處的。這就叫做如來藏,非因緣非自然的妙真如性,明白嗎?你在這個聲音上面作意說,到底是聲音來,我往我聽見了,他沒聽見等等,這就叫陷於虛妄相中,就迷失了真性了。這段文就給我們交待的是這個法義。好,大家拿起書來,我們經本再往下貫。講到這個鼻香處,找著了嗎? 好,一起來。

「阿難。汝又嗅此爐中栴檀。此香若復燃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若生於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就到這裡。這又開始用到鼻子和味道了,香味。那麼首先給大家講一下,可能我們一般都知道,我們現在有時候手上也拿一個栴檀珠子,就覺得說我這是老山檀的。咱們這兒的香質量太差了,大家知道嗎?這裡講到的這個香確實是比較珍貴,就我們這兒的什麼水沉也比不上,為什麼呢?這個栴檀一般在教典裡面記載,叫做牛頭栴檀,是香中之王。牛頭就是牛馬的牛,頭上的頭,牛頭栴檀。為什麼呢?不在咱們這個世界,這個香產於北俱蘆洲,就是聽聞不到佛法,可是福報很大的那個世界,能活一千歲人也不會夭折,不生病。那個世界在牛頭山中產這個香,栴檀香,所以叫牛頭栴檀。可是沒有通的大聖人,沒有神通的聖人或者有通的眾生他到不了那兒,只能有通的鬼神什麼的有可能去,能夠一四天下地這樣去轉悠。所以咱們現在沒能力取,但是轉輪聖王出世的時候,他的福報所感,鬼神就會取出來這個香獻給他。那麼當時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這個祇陀林,靈鷲山,可是因為有天龍八部護法,所以他們曾經取的這個香來供佛,可能在印度曾經有流通吧。在《法華經》裡邊也講到說,這個牛頭栴檀香呢,此香六銖就價值這個娑婆世界了,就跟我們這個世界一樣值錢。六銖呀,就這裡不是講到的這個「此香若復燃於一銖」嘛。古代的一銖是多少?古代的一斤是十六兩,一兩二十四銖。如果按照古代的這個計價現在算來的話,每一銖這個香相當於現在的一克多一點,也是論克賣的。所以說這個牛頭香是特別珍貴的。其實在這個漢武帝的時候,西域的使者就進貢到朝廷裡邊,進貢了像雞蛋大的這麼四枚。但是當時漢朝他有一個法令,就是說這個附屬國進貢的東西,不足一斤的就不收,覺得說你太目中無人了,這個天朝帝國你不尊重。其實這個香很好,後來沒辦法,這個使者就私自去了,把這四枚他在城牆,當時的城牆上點了就像黃豆大的這麼一塊,就掛在這個宮門上,結果整個長安城四十里就聞到了。就這麼好的,經於一個月以後才飄散。後來長安好像說瘟疫流行,就是使者請了這個香燃了一枚以後,四十里內就所有的病災都沒了。所以你看這就叫福報。正報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走嘛。那我們在佛陀時代托佛陀的福,從北俱蘆洲能夠弄點兒到南瞻部洲。現在呢?沒人有本事去了,去了也不給你拿,為什麼?你沒有福報,拿一塊兒馬上就把你給折死了。要相當呀,正報依報要相當。

那麼這裡,這一段經文大概給大家貫一下。大概意思是什麼呢?佛就問阿難說你意下如何?說這個香氣,你既然說點起了這個香氣室羅筏四十里都能聞得到,那麼我就問你說這個香氣從哪兒來的?從旃檀木來的?還是從你的鼻子來的?還是從虛空中來的?你看剛才講聲塵的時候就沒有這麼問。其實也可以問,說你的聲塵是從耳朵來的?還是從嘴巴來的?還是從虛空來的?還是從鐘鼓上來的?對吧。他就為了顯這個性週遍。那麼這裡就是又換了一種方法。那麼他就說。

如果這個香氣是生於你的鼻根,從你的鼻所生的話,那麼應該從你鼻子中出香氣,對吧?可是你這個鼻子不是這個旃檀木,誰的鼻子能出香氣呀?沒人能出嘛。所以說怎麼鼻中會有旃檀氣呢?這是不可以的。再一個,如果說你的鼻孔能聞到這個香氣,那麼這個香氣當是從你的鼻子裡面,就是我們聞東西不是要吸進去嘛,對吧。現在動不動玩個香道還得湊上去這樣扇一下聞一下,品茶也要湊到鼻子旁邊。就吸進去,這是人之常態。你現在說這個鼻孔能出香,那不是香飄出來了,反其道而行了嗎?是這麼一個道理。這是其一,生在你的鼻孔裡面是不對的。

其次,如果說生到這個空,如果說生到這個空中的話,那麼生於虛空,可是這個空性是恆常的,虛空是常在的,對吧,那麼你的香應該也常在,匹配嘛。你的香是點著的時候有,不點就沒呀;燒著正燒的時候有,燒完了又沒了。應該常在呀!而且如果常在的話,為什麼還要假借在這個香爐中,弄一塊木頭在這兒生起來才有香呢?常在它就是常在。

再一個,假如這個香是從這個點旃檀的木頭來的話,那麼你一定是把這個木頭點熱了以後生起煙了,對吧。那麼這個鼻子聞到這個煙了,就是把這個煙氣也聞進來了,才有這個香。可是你不要忘了,這個旃檀香點著,香煙才騰空了這麼一點兒,馬上味道四十里內都變了,它不是隨著煙走的。這段文裡邊你看。

「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為什麼四十里內即刻都能聞得到呢?煙又沒有到那兒。你就算煙能到,頂多就方圓一米就散去了,那三十九里、三十八里它去不了呀。大家想想這些現象,我們生活中也是這樣的,為什麼我們都沒有懷疑過?在這兒稍微一論就說不通了。

再一個,說如果說你的這個香氣是從虛空、鼻根、旃檀木到處都找不著,那你這個香氣是從哪兒來的呢?既不是鼻子,也不是木頭,也不是虛空中的。僅有可能就這三個地方,你沒有,那麼你應當悟到,這個能聞香的鼻根與所聞的香氣沒有一定的處所。大家有時候想一想,到底我聞到的味道是在我鼻子這兒呢,還是在這兒呢?你吸一下,你感覺一下。這裡有意思的很。所以說既然沒有自性,徒有虛妄的名相,究其體性是非因緣非自然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如果你是好聞香的人,你就從這兒去下手。後面有一個香嚴童子得耳根圓通,就是看見別人點沉香的時候他起的觀,觀這個真性。這是這一段。下面我們再往下,看這個舌味二處。找著了嗎?那麼大家一起來讀,一起來。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若生於空。汝噉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咸。必無所知。云何名味。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這就是講到了舌味二處。那麼在印度有一種工藝,可能我們現在去了它(還有)。醍醐大家都知道,在佛教裡面把什麼比喻為醍醐?那你們不是說哎呀,聽法師開示如醍醐灌頂嗎?你們讀過《法華經》吧?那還記得那個法華偈子裡邊嗎?把《法華經》比為這個怎麼口角怎麼流香來著,我也記不起來了。就是在佛法裡面當時判教,叫做從牛出乳。就是牛,印度不是牛多嘛,那麼牛擠的那個乳,就是最開始的叫做乳;從乳加工就成了酪;從酪就開始出這個生酥;又開始從生酥到熟酥,熟酥還是熟酥呀;最後最高級的精煉的叫醍醐。當時在佛教史上,就把五時判教就用這個來比喻。就是說打比方說,開始講《華嚴經》的時候大家都聽不懂,所以就後來判教的祖師們就比喻說從牛出乳,這個乳非常營養美,可是問題是什麼呢?它是生的,沒有加工,好多人就吃了以後就拉肚子,也有可能的,所以就比喻說華嚴大法。後來沒辦法了,再後從乳出酪,就是從《阿含經》,最後從酪出這個生酥,就是方等,從生酥出熟酥就是般若,般若最後提煉的是法華涅槃,叫做醍醐灌頂。這叫做約教相生,這是一個名詞。所以當時的印度在這個比喻,後來佛的教法就當時用了印度的這個情形,為什麼呢?可見這個食品當時在印度是非常普及的,我們現在去了也能吃得到。這裡呢,佛就用這個醍醐上味來應阿難的這個舌和味二處。你看。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或遇就指的是舌,對吧,有人說你今天運氣好了,那麼化緣的話,有人就給你供養這個酥酪醍醐,就是說你今天這個運氣好嘛,就給你吃頓,我們那個叫什麼?吃好的叫什麼來著?你們北京叫打牙祭,就是這意思。所以這裡講到的說,遇到這個醍醐上味,那麼我就問你說這個上味,你覺得好吃的這個口感是從哪兒來的?從這個空中來的?還是從你舌頭上來的?還是從這個醍醐中來的?我們現在仔細想想從哪兒來的?待會兒我們要吃飯了,吃蘋果的時候是甜的,吃酸梅的時候是酸的,吃辣椒的時候是辣的,酸甜苦辣也不知道從哪兒來的。說你意下如何,說如果這個味道是從空中來的,這個是生於空中的,還是生於舌中的,還是生於這個食物中的?你如果說這個味道,我們首先不講空中。

首先講這個舌根,按這個次序,先在舌根了,那麼在你的口裡面,每個人只有一個舌根,誰還有兩條舌頭的,誰見過呀?那麼如果你在嘗的時候,這個舌頭這個時候已吃了這個酥味,就是這個醍醐,那麼你已經只有這一個味道了,你再遇到黑石蜜,黑石蜜其實有時候,石蜜就是冰糖嘛,在印度,黑石蜜可能是用這種甘蔗糖、紅糖做的黑糖。那麼在你遇到這個黑石蜜的時候,你的舌根就不會說,吃了這個醍醐可能是那種奶嘛,就是奶的那種有點膻味,那你遇到甜的,你就不會再轉移說你能嘗到還有甜味,因為你的舌頭只有一個呀。如果一個,你是這個舌根能夠生味道,那你生這個味道,那你們兩個就是一個型的,再來了一個型你就不應該知道了。那麼如果說你的這個舌頭的嘗性有變移,不對了,因為你的味道是你舌根生的,生了這個生不了那個。如果你說不會變移,也不對,為什麼呢?那你就不能知,舌根是幹什麼的,是知味覺的,如果你都不能名之知味的話,舌根只有一個,那你怎麼能知道多種味道呢?在同一個舌根上我們都能知道呢?那說明又是可以變移的。那你變移與不變移都弄不清楚,那你怎麼辦呀?就說不過去了。

假如再換一個角度,這個味道是生於食物,大家想想,我們吃的東西的這個味道是來自於這個食物本身,那麼食物本身有沒有分別的識呢?就是它的意識能不能分別呀?食物有嗎?它本來是一個無情的東西,它怎麼能夠自知呢?假如這個食物能夠自知的話,那就跟其他人吃一樣,與你的舌根有什麼關係?你怎麼現在能夠嘗到這個醍醐之味呢?這是假如說這個味道生於食物,第二點。

第三點,假如說這個味道生於虛空,這就更有意思了。你看,「若生於空,汝噉虛空,當作何味」。那麼你再嘗試著你把虛空,我們的口張開攪一下,這有味道嗎?有沒有?你一定要說這個虛空有味道的話,那假設說這個虛空我們說它是咸的,對吧,那麼大家不要忘了,我們有時候不是說虛空中瀰漫著一種味道嗎?這個味道哪裡來的呀?假如這個虛空是咸的,那虛空是週遍的,你舌頭伸出來舔一下虛空說它是咸的,它不但能夠咸到你的舌頭,還可以咸到你的面孔,還能咸到你的身體,那我們等於就天天在鹽裡邊泡著,都被腌起來了。你看這裡說,滿世界的人則同海里的魚一樣,「則此界人,同於海魚」,大家都成了鹹魚了。我也不知道你們,咱們北方不吃鹹魚是吧,海邊的人不是吃鹹魚嗎?你們這麼精通,是不是常吃呀?我都沒吃過什麼叫鹹魚。既然這樣的話,你常受咸味的話,那你就成了鹹魚了。既然你常在咸味裡邊活著,那麼你曾經根本就不知道有淡,對吧,你就這麼一個味嘛。如果你不知道有淡,你怎麼知道有咸呢?既然不知道淡,不知道咸,那麼一切的味道你根本就無從談起,你怎麼還能說明你的舌根在嘗味呢?所以說從虛空中生起也是不可能的。既然這樣,「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咸,必無所知,云何名味」,你看就建立不起來了。

所以能嘗的舌根與所嘗的味道都沒有一定的處所,它們都是虛妄之相,徒有其相,不顯其真。所以說若有其體的話,是本非因緣非自然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是舌嘗味。那麼大家發現了沒有,這個舌味二處他是怎麼破的呢?是怎麼破的?前面不是講了嘛,火裡抽薪。那麼這個鼻和香,舌和味,它不是什麼呀?這個蛟龍和水,相互泄水驅蛟,這裡就是約塵破的,就是就著這個香和味來破的。這個方法,破的方法又變了,大家發現了沒有?我不管你什麼鼻子舌頭的,我不管你,我就問你這個味道和這個香是從哪兒來的?那沒有,沒有的話,你鼻子和舌對於這個味道和香,不是兩個相依在一起,對吧,就跟兩個木塊依在一起一樣,我不管你這塊木塊,我不管,我只把你的另外其中的一塊給你推倒,對吧。兩個木塊相依立起來,推倒一塊,等於兩個全推到了。大家發現了沒有,鼻香跟舌味這兩個板塊就是用的這個方法,用的相依,推倒一,另一個一也倒了。好,那麼我們再往下看。因為下面要到這個身和觸,和這個意和法塵了,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就剩下最後兩個回合了。大家一起來再隨著經文往下貫。你看都是一樣的規律。能聽得懂嗎?好,那麼我們再往下貫這一段,身觸二處。一起來。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這段是這樣的。可是這個觸好像對於我們來講,就是有時候確實心思好像很少用在這兒。你看我們最用得多的是眼和耳,對吧,它排在前面,怪麼。那麼我們身體的觸就是,大家你看,我這個手跟桌子一碰,在這相互之間只要一摩擦,這就是我們說的觸覺了。為什麼這裡,佛在這裡都這麼地生活日常化地來說法呢?因為當時佛制弟子一天要三次摩自己的頭,出家弟子啊,不是你們,在家的那摩不到了,摩不利索。出家弟子一日要三摩其頭,還要默誦這個偈語說,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這是當時佛就是教誡弟子,每天要三次這樣,就是不要忘了自己是幹什麼的。在《遺教經》裡面也講到說,汝等比丘,當自摩頭,以舍飾好,著壞色衣。就是你不要想著穿好的,你還渾身要抹香、掛花環、打扮等等,不要這些。你天天摩一下頭,你是幹什麼的。所以就就著這個而產生什麼呀?我們摩頭的時候不是有觸覺嗎?就著這個,這裡講到的說身和觸二處,兩個處所。但是我們發現了沒有,這裡的觸跟我們平常的觸塵不一樣。因為我們一般的觸肯定是以有知之身,有知覺的身體,碰無覺之物,對吧。那麼大家想想,這個觸到底是怎麼來的?這裡面的這個,在這段經文裡面講到的觸,他是以有覺之手觸有覺之頭,他是在一個根身裡邊,並沒有向外塵去觸。那麼有沒有一個定性的有覺之身和無覺之塵呢?大家看一下。

我們打個比方吧。比如說一件衣服,一件衣服你如果沒有穿在身上,放在這個,你今天去逛商場,放在人家商場的這個展櫃裡邊的時候,它是什麼呢?它是什麼塵?我們說六根六塵呀,是屬於哪一塵?色塵,它是色塵,對吧。可是一旦衣服你往身上穿的時候,你肯定有摩擦呀,這是什麼質量,這個布料舒適不舒適,這個時候這個衣服又成了觸塵了。那大家想想,有一個定性的色塵和觸塵嗎?如果定性了,它怎麼從衣服就前後就轉化了呢?從色塵就轉成觸塵了。推此及彼,六塵也是一個,根塵也是一個,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統統都是一個,就是《楞嚴經》講的這一個。是不是這樣的?所以這裡為什麼要更能說明問題,佛就很巧妙地用了這個有知之手觸這個有知之頭,這樣就更能夠究竟純粹地說明問題了。所以這段經文大概意思是這樣,我們從這個法義上給大家貫一下就行了。時間關係,今天我們把這個十二處給講完。說你以為如何?

這個摩頭,就是你手摩頭的時候,所生的知覺,就是這個觸覺,頭跟手同時都有。那麼這個頭知道,手摩頭的時候頭知道摩的是頭,對吧。手同時也有感覺說,我這個手摩的是頭。那麼我就問你,究竟誰是能觸的根身?就是說我們一般的話不是用這個根身觸外界的色塵嗎,對吧?那麼我現在就問你說,手和頭誰是能觸呢?因為要產生觸的時候一定要能觸和所觸嘛,對吧?那麼這誰是能觸?能觸的根身到底是手還是頭?如果說,你看有的人說了是手,如果說是根身的這個知覺,就是觸覺產生出來的摩擦的感覺在於手,那麼手就是能觸,頭就成為所觸之塵了,對不對?那麼如果你是所觸之塵的話,你應該是無知的,我們觸的話,有知之身觸無知之塵嘛,對吧,你這個頭就應該無知;可是現在你手摩頭的時候,頭也有知呀,那如何能說手是為能觸,觸這個所觸的頭呢?因為頭也有知,頭也有觸覺的感知。那麼就說明說知覺在手、能觸為手是不對的。反過來說,如果你說知覺在頭,就是說頭是能觸,手是所觸,對吧,頭跟手能碰著,那麼這種情況下,手就成了所觸的話,那麼既然是所觸,那手就應該沒有知覺作用了,可是你手觸頭的時候,手同樣也有作用。那麼為什麼手有作用呢?因為手它知道所摩的是頭呀。大家聽得明白嗎?聽不明白你就自己也摩一摩,這樣就現場試驗。它知道所摩的是頭,那麼你怎麼能夠說手沒有覺知作用呢?既然手有覺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所觸之塵了,因為它有知呀。那就不管說是於頭於手,你求這個能觸所觸,沒有定性,了不可得。對不對?

那麼下面你看,「能為在手,為復在頭。」現在是既在手又在頭,就說不明白了。那麼沒辦法的話,下面又一句,「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它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就是說,我們通常大家都知道,一個身體只有一個知覺,對吧,這是一個常情。我們說現量、比量、聖言量,和這個現見,現量包括就是我們現見的量,大家都明白是這麼一個道理。你現在為世間共許的東西,如果你說頭和手各自都有知,那麼你阿難就有兩個身體了,對吧,因為我們明明知道一個身體只有一個知覺,能觸之覺嘛。所以這就是說,「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這一句話的意思。大家找著了嗎?這個是另外的一個意思。下面說。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這個是什麼意思呢?說如果你認為說,這不是說只有一知嗎?可是手和頭都有知的話,你如果非得要說這個手和頭的知覺是一個觸覺所生,一觸所生,那麼手和頭的覺知既然是一觸所生,那麼它們的覺知就應該是一個,對吧,是一體的嘛。既然一體的話,它是離能和所,對吧,絕對待,你和我。可是現在明明是你用手觸頭,它好像是兩個東西。如果這個知覺是一體的,那麼就要絕待地離能所,那麼你的能觸所觸的這個觸塵和所觸的這個根身,相對法就建立不起來了。一體法中怎麼去相待呢?對吧。這塊兒就比較教條了,大家要從這個教理上要契入。這樣的話就沒辦法了。如果,你看又下面說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假如頭和手的知覺是為兩體,剛才不是一體說不通嗎,對吧,那只好再遷就你說,如果是兩體的話,那麼則有兩個能觸之體了,就是手和頭都是能觸之體,那麼所觸之塵在哪一方呢?如果在能摩的手上,那麼就不在所摩的頭上;如果在所摩的頭上,那麼就不在能摩的手上。可是現在是頭和手都有知,都成了能觸了,那麼就沒有這個所觸之塵了,你總不能說虛空是你的所觸之塵吧?這不是現在這裡講到說,「不應虛空與汝成觸,」你總不能說是這個手和頭是跟虛空在觸,那現在手和頭都是能觸,找不著所觸呀。

所以就這麼一系列說下來,最後又總結了一句,因此你應當悟知,所覺之觸與能覺之根身沒有一個真實的處所,是假的。若觀其性,究其體性是非因緣非自然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聽來聽去就這麼一招。但是就是在這個六根之中,你能夠來回變換過來嗎?你來回變換的過程中,你又能把它還原過去,覺得它是一個嗎?你看我們剛才就這個衣服,一會兒是色塵,一會兒是觸塵。現在我們就定格定久了,就不斷地這樣條條是道,所以現在我們就你是你我是我,心佛眾生本來三無差別,現在三有差別了,人我相眾生相。就是說來說去確實就是這麼個道理。好,最後我們把下面一段也貫完,就是意法二處。找著了沒有?好,大家一起來。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哎呀這個的話就是更抽像了。第六意識我們常用它來大做佛事,孰不知第六意識,它收集的全是我們前五塵落謝的影子。大家能理解到這個,以前也講過,還不知道記得幾分,什麼叫前五塵落謝的影子呢?記得一個詞叫做獨影境嗎?還記得嗎?我在這裡講過不止一次獨影境,獨自的獨,影像的影,境界的境。這裡意識所緣的就是獨影境,就是當我們意識跟我們的前五根對外在接觸的時候,我們一直以為說意識跟前五塵是同步的。可是它一定會有次第,怎麼樣的一個次第呢?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對色聲香味觸,生眼識、耳識、鼻識,這個前五識生起的時候,它是遍緣前五個塵境的,就是外在的色聲香味觸。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再被這個第六意識吸進來,吸進來吸到意根,就是說第六意識開始啟動、感覺的時候,其實我們所看見的,就是我們以為感覺到的、看見的、聞到的,已經是前五塵落謝的影子了,已經就是說到了第二步了,明白吧?就是說太陽照著我們,太陽照我,有影子,已經到了有影子的這個地步,這個次第上了,所以說叫做獨影境。那麼他的前五識提供給我們的如果是善緣境界的時候,我們意識中顯現的就是善性影子的現起;如果是惡緣境界,我們意識中顯現的就是惡性影子的現起;如果是不善不惡,就叫無記影子的現起。善惡無記生成法則,這裡叫作法塵之定則。就是我們第六意識的感覺,針對落謝的影子的法塵,始終我們有一個善、惡或者無記的感覺。這是我們的判別,這個已經成了我們的定則了。我們現在不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嗎?學佛你還得隨順著第六意識起步,在妄趣真嘛。那麼這裡就用這個意根跟善惡無記的三性,他作了一個相對設問。他這就問到說阿難,這個法塵,就是我們意識所緣的境界,特別難這個,因為我們意識老是主觀的,就認為肯定沒有一個客觀的對境,其實我們的第六意識是有對境的。那麼它這個所緣的境界的這個法塵,就是善惡無記的這個生的這個影相,是從意識的根,意根的這個心生起呢,還是說,這個是能生的這個心有知,還是所成的這個法塵有知?他下面的設問是這個,為什麼呢?他就是問到說,這裡大家看到第一句了嗎?「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就是說你意識落謝法塵是意根心生起的,還是離開意根心另外的一個地方的?我們現在搞不清楚。意識你看,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意識,就是我們的這些想法,看見的這些物質,是意識生起的呢還是他提供的?外在提供的還是我們主觀意識變現的?是怎麼來的?如果說主觀意識生起的,是一種情況,是外在,離開了主觀意識的,另外有方所提供,那麼就是我們對它的領略。就除了這兩種情況,沒有了。所以這裡這個佛就說,你看,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這是列了這兩個,就是說大概意思說,假如這個法塵是意根心所生的,記住,這是列了兩條,又在第一條裡邊又列了兩條,明白吧?首先我們說,假如說是意根心生的,那麼能生的心有知,所生的法塵也應當有知。因為意根心生的,意根是有知覺的,我們都有一個自我感覺嘛,那麼所生的法塵也應當有知。如果這個法塵有知覺性,那麼它還能稱之為塵嗎?大家知道六根跟六塵,六根有知覺性,六塵沒有知覺性。如果你這個法塵是意根心生的,那麼既然是意根心生起來的話,意根有知,生的法塵也有知,如果有知就不是塵了,它就不是外在的這個色法或者這個不相應(行)法了,它是心法了,對不對?有知覺的心法了,那麼就不是意根心所緣之境了。不是意根心所緣之境了,它還怎麼能稱為意根所緣的法塵之境呢?又不能多說了。對,這是一個,第一個,如果說意根心生的話,是成立不了的。

那麼假如法塵是離開意根之心,別有一個方向處所,你看這裡說別有方所,對吧,別有一個方向處所,那麼這個法塵就應該有自性,因為他自己獨立,就跟我們說他分開單住了,單住了他得有房子,沒房子你還是跟父母親住一塊兒,這不知道這個比喻有沒有(聽懂)你們?就是說,如果說單住有自性,那麼這個法塵的自性是有知呢還是無知呢?又開始問了,又列了兩條。有知的話,還是叫做心。那麼既然跟你的意根是別有處所,可是你又說它有知,那麼它又不是塵,那麼這個就跟別人的心一樣,跟你有什麼關係呢?因為它別有處所,它又有知,現在它又,既然有知了就不能是這個無知之塵、根塵了嘛,根塵根塵,是有知之根,就不是無知之塵了,那就是別人的心量,跟你有什麼關係呀?跟你沒有關係。

如果你一定要執著說離開心,不是你的意根心了,而且又有知,還是法塵,那麼即是在你身上,是你的心,那麼為什麼你的心不合二為一呢?你們大家看到了嗎?「云何汝心更二於汝,」就是說,「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就是說我說的這一切你都不承認,那麼好吧依你,這個法塵是別有處所的,可是它還有自性,有知覺,而且又是法塵,那麼這是他人的心了,與你何關?你一定要執著,這都不成立的話,那麼這個能知的這個即是在你身上,是你的心,可是你已經有了一個心了,你現在又別有處所的一個心還在你身上,為什麼這兩個不合二為一呢?合二為一。那麼相對於你來講,沒有合二為一就是有兩個你,就有兩個心,這是不正確的,一個人怎麼有兩個心呢?但是經文裡邊的這一句特別特別澀,大家看到了嗎?「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更二於汝,」就大概說,如果說它另外有一個處所,又有知,那麼你的心裡也有知,現在跟你又在一塊兒,你在知,它在知,同一個知,那麼這就說明你有兩個心了,你一個人兩個心是不正確的呀。這是說有知不對。對不對?說這個法塵有知不對。法塵有知不對是從哪兒來的呢?是從這個法塵別有方所不對來的。現在別有方所不對,又說別有方所是有知還是無知,剛剛說了,有知不對,明白吧。下面開始,假如說無知,這個法塵別有處所,而且無知的話,那麼它既不是色聲香味,因為它別有方所,無知嘛,那麼它不是色聲香味,色聲香味都有知的,我們的眼耳鼻舌就是知道這個色聲香味的,對不對?我們的離合、冷暖都是有知的。那麼你現在這個法塵都沒有知的話,就哪兒都,可以說是哪兒都沒辦法承載它。那麼這虛空等相都沒有了,連虛空我們都是有知的,那它在何處呢?就沒有一個處所了。所以這裡講到的說,「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就沒有了呀。

下面一句話更表達的有點怪。你看,「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就是說現在從色法和空法內都沒有一個表示,就是說誰都不搭理他,都找不著,那麼你總不能說這個,在我們這個人間除了空或者色,就是除了物質和虛空之外,還有一個地方為法塵所在之處,你總不能白白地捏這麼一個出來吧?肯定不行嘛。所以說「心非所緣,處從誰立」呢?如上推,就一步一步地推解了法塵找不著一個地。找不著個地方,那麼你這個心也沒有所緣之境,則意根和法塵又從哪裡相建立起來的呢?大家發現了沒有,意跟法在一起他是約什麼呢?約什麼破?約什麼破呀?剛才身體跟觸,這不是我們現在在破相顯性嗎?身體跟觸覺,能觸和所觸,觸的時候是什麼呀?肯定是約什麼破的?約根破的,對吧,我們的這個根嘛。手跟頭在哪一個根上面?在意根?在身根上面,身體的根。身觸法塵,所以說約根破的,是把根給推倒了。這裡的意跟法塵是約什麼破的?約塵破的,把塵給破了。大概就是這麼破來破去。

反正六對、十二個方面,遍法界都找不著一個真的東西。由於找不著這個真的東西,那麼遍法界就是一個法界,就是真的東西。這就叫本非因緣非自然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大家想一想,你看我們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講了半天,聽明白了沒有?如果你沒聽明白,來一個力挽狂瀾。南無阿彌陀佛就把十二處一網打盡了,明白吧。信願行就再度鎖定現前的根身器界,不管它來也往,聲音來也往,眼到物不到物,色法有知無知,都不管;信那兒,願那兒,念那兒,就此一真法界就在那兒。你看嘛,這個淨土法門遍法界都是。楞嚴這個如來密因,這個如來藏性,哪兒哪兒都顯現。咱們現在在幹什麼呢?一點一點地往上增,一點一點地往上緣,往開展,慢慢地覺也滿,行也滿,覺行圓滿。所以今天我們又添了兩個小時,又往進去塞。你想想我們正在討論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我們就把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把它已經洗了一遍,清了一遍,虛相又給認清楚了一遍,真性必然會顯一遍。這就是我們聽經聞法,聞思修的意義。

好,今天大概講的內容就是說十二處,會十二處為如來藏妙真如性。說一點吧,因為《楞嚴經》你們一定要知道,最精彩之處、玄妙之處還是七處征心,八番顯見。那麼再下面再往下講,因為這麼厚的法本它就是這樣的法義,如果你聽起來是很枯燥,你不要想著整天都談玄說妙。那麼你能悟到一點點,那麼我們就進行一點點,還是依然如故地來聽。

下面再我想說一下,就是說不要把我們的功夫和功課給撂了。這個功夫功課除了從數量上來講,大家還在修十念法嗎?有嗎?四十八拜打保票嗎?那就好。隨喜諸位同修。慢慢地我們也要把心往開了擴。你像我們,比如說我們今天,我自己有這麼一個感覺吧最近,就像我們在,比如說極樂世界淨土法門吧,還是說這個老調兒,那麼我們一般都是說,極樂世界我要信願往生,對吧,它是有憧憬感,有這個將來感的。可是大家想想,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講到的,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極樂世界去此不遠,阿彌陀佛當下就現給他看。就是我們慢慢地要把他演練成為一種伴隨感、現前感。因為你想,我們的這種解脫訓練,不斷地在想往、憧憬的時候,它中間還是有距離的。我們現在所要的功夫就是要用佛號來莊嚴,其實就是為了縮短距離,去除距離。所以當我們大家如果說你平常心地裡有用過功夫的話,你稍微觀想一下,就一尊你認知的本尊阿彌陀佛,有時候我們把他推到我將來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接引,好像中間就無意中給添堵了一樣。你索性念念都不忘,南無阿彌陀佛當下都在。你稍微作意一下,你就相信他始終都在。就跟這個聲音以為我一個人聽進來了,那麼或許說,我相信了有一個道理說這個聲音可以傳得很遠。但是不如你相信說,不但我一個人心進來了,千二百五十個都進來了,都聽到了。那麼這些聽到跟我一樣,當下現前就聽到了。阿彌陀佛我們也是人人都見到,現前就在。你就不斷地相續這個感,那麼將來就能夠覺。這也是一種感覺。可這個時候如人飲水。我自己有一點點長進了,有時候我也是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就是說,你稍微作意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就這種信心和願力它就又清晰、又現前了一些。甚至這種真切,這種感覺真的是確實是不可思議。這種加持,這種仰靠,就是說真的是子母相憶,這種子母相憶分外親切。這個法喜充滿呀,就是有時候自己你就躺在那個,我記得在五台山躺在炕上,看著外面的山,看著看著就覺得,阿彌陀佛、西方三聖就是在,就呼一下就來了,顯現了。那兒你的意識,大家仔細看,做一個實驗,你的意識那兒顯的時候,現前境界就隱了。那麼你一回神過來,現前境界出現,那兒就沒了。這就叫真和妄。你看我們也是,那念還是現前一念,永恆的一念,就看你隱顯之間了。所以希望大家把這個淨土法門,全方位地把它鞏固起來。妙不可言。好,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