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淨界法師文章(第11頁)

在生命輪迴中,你的心是變來變去的

所有的煩惱有一個中心點,就是自我意識。我們在剛開始是調伏煩惱,但是慢慢地,在深...

學佛以後,修行的三個重點

我們學佛以後,有三個重點可以修學:第一個是因緣,第二個是空性,第三個就是真如,...

「息諸緣務,一心行道」這個非常重要

先看總說,師修淨土,久而彌篤。這是一個總說,印光大師修淨土。有些人修淨土以後,...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差別

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是開悟,《法華經》是成佛。 《...

帶業往生是有條件的

這個事情是這樣:我們在無量劫的生命的流轉當中,經歷過很多很多次生命的經驗。有些...

念佛人為什麼要修習出離心

我們先談一談念佛的人為什麼要修習出離心,如果不修習會有什麼過失。 先看緣由。請...

平常顛顛倒倒,臨終很難有正念

諸位!你要知道,你臨終要能夠不隨境轉,你 平常就要訓練自己不隨境轉。 不可能說...

我們的人生,一句話就可以說完

我們的人生,只有一句話就可以說完了來無所從,去無所止。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

心性本來具足,但要靠因緣來成就

有人問蕅益大師說:大師!你老人家開悟了(蕅益大師二十五歲開悟,他自己承認了)。...

臨終的往生,取決於心中的愛取

在《高僧傳》講到唐朝有一個叫僧藏法師的。這個僧藏法師出家以後,白天修福,晚上念...

道秀法師嗔心墮為蟒蛇

在《高僧傳》上說:南北朝有一個道秀法師。這個道秀法師,在《高僧傳》上說他是博學...

妄想最怕時間的考驗

我們不是利根人,怎麼辦呢?先從不動下手,不要動。一般修《楞嚴經》的人有一個特點...

你是要面對太陽還是面對黑暗

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 是名菩薩廣大意樂。 這個...

入一無妄,彼六根一時清淨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所以佛陀...

無論打了多少妄想,我們的心都是清淨的

什麼是真如呢?它的體性,經典上給它兩句話,叫清淨本然,週遍法界! 清淨這兩個字...

念佛機能夠為亡者念佛嗎

問: 師父慈悲!剛剛提到念佛機的問題,就是《地藏經》也講人臨命終時,如果有人為...

【推薦】淨土宗的思考,永遠要把功德歸於佛陀

什麼叫皈依?就是:必須要空掉自我! 我們能夠往生,是阿彌陀佛的攝受,所以你要相...

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修六度

第一個,愛重。 這是對六度的功德特別的愛樂珍重。這個是偏重在自利。我希望離苦得...

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是「借」來的嗎

蕅益大師他在念佛的時候講三資糧信、願、行。 他說我們必須建立一種真實的信心,大...

真正的六度,重點在調整我們的心態

這個六度的功德,它每一個法在心中操作的時候都能夠滅惡生善。佈施滅除我們的慳貪、...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錯亂用心

我們在明白整個生命的道理當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跟涅槃兩種根本。這地方我們分...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來的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 講出一個譬喻說,為什麼有些人在眼睛看虛空的時候,虛空本來...

精進有什麼好處呢

癸四、精進 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

為什麼到淨土,不是去享受快樂的

諸位想想看,你為什麼到淨土去,不是去享受快樂的。你看《阿彌陀經》前半段,用快樂...

【推薦】人為什麼會發脾氣,原因在哪裡?

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發脾氣,但是我們還是發脾氣,控制不了。問題在哪裡呢?我們應該...

「好人」與「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說慈善家,他們也做很多慈善事業;你學了佛法以...

拜佛時除了念佛外,可以觀想阿彌陀佛光明嗎

問: 拜佛的時候,除了聽自己念佛的的聲音之外,可不可以觀想阿彌陀佛的光明在攝受...

修行要經多長時間才能圓滿

凡位菩薩的觀照,第一個階位是勝解行地。這個勝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資糧位、也包括內...

天台宗的判教為何受到歷代修學者的重視

在中國佛教一千五百年曆史當中,影響佛教最深也最受歡迎的,就是天台宗的判教。為什...

感應道交的先決條件

在大乘佛法的內涵當中,講到宇宙間有兩種力量是特別的殊勝廣大:一個是我們內在心靈...

你自己不想改變,誰也救不了你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你的生命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想要改變,沒有其...

佛陀跟我們的差別

佛陀的生命是萬德莊嚴的,我們的生命是充滿著痛苦。當然這都是有原因的,因為佛陀的...

食肉有什麼過失

汝等當知,食肉之人,縱得心開,有多聞的智慧、少分的禪定,皆大羅剎。---《楞嚴...

「帶業往生」是否應該說為「伏業往生」

問: 請法師慈悲為弟子們詮釋帶業往生的義理,是否應該說伏業往生? 淨界法師答:...

為什麼有些人越用功煩惱越重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說: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煩惱反而更重...

在身心世界中找到一個不變的理體

我們的本來面目有兩個相貌:第一個是不變性,第二個是隨緣性。我們凡夫失掉了不變,...

【推薦】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為何念他的名號不能往生

問: 請法師慈悲開示,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輔佐阿彌陀佛普渡十方眾生離苦得樂,...

日常所有的障礙,都當做臨終模擬考

我覺得,一個人到了五十五歲,你日常生活就是一個戰場,知道吧?最晚到六十歲。你每...

我們為什麼要買一個房子

從安樂道提升到解脫道,這個檻很多人邁不過去。這個檻你邁不過,你就很難往生了。你...

人生經驗的痛苦能否激發往生力量

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會往生的。你說,欸,我雖然沒有了解這個經典,但是我人生...

【推薦】念佛法門的專修與雜修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剛好是第十九願的印證,你看蕅益大師的一生,他二十四歲就開悟...

感情重的人應該看哪部經

問: 師父好,剛才師父說,四諦、十二因緣是對重感情的人,就是說是一個治病的良藥...

【推薦】平常沒什麼感覺,臨終時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個人,他對過去的業都沒有處理沒有處理的意思,從唯識的角度就是隨順它。 你...

一心三觀和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問: 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淨界法師答: 這個臨終的正念,臨命...

依生滅法而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當我們發了菩提心,所要處理的,就是內心的問題。發菩提心只是設定一個目標,在過程...

生命的「倉庫」---第八識

第八識等於是我們的一個倉庫。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回到第八識;當我們生命開始的...

修楞嚴經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對錯

這個地方講如實不空義,這個講作用。 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 結解同所因,聖凡...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是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去經營一個不可改變的因...

【推薦】應該怎樣觀察我們的色身

我們的生命是沒有開始的,要是說生命有開始,那生命就沒辦法結束,有真實的因,你就...

【推薦】往生淨土,你最好能夠抓住一些重點

我想我們淨土宗的目標在往生淨土,你最好能夠抓住一些重點。就是有些東西在臨終的時...

為什麼邪見的過失,比散動還嚴重

丑三、治失壞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隨釋此因 寅一、明立定慧 為欲對治...

如何判斷真心與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們凡夫是永遠混在一起的。我們現在修行人的問題在哪裡?有時候我們安...

身處生死輪迴,我們該怎麼辦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先了解什麼是真妄。首先我們看...

當妄想逼出來時,會產生一個反彈的作用力

分別真妄、返妄歸真、修學位次,講到這個地方,其實首楞嚴王三昧全部講完了,《楞嚴...

極樂世界的蓮花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阿彌陀經》講三種莊嚴:池水、宮殿、蓮華,它的重點在蓮華莊嚴。因為你到極樂世界...

心無自體,它是緣生緣滅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這個牒字,就把阿...

打佛七時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彌陀佛快來接引嗎

問: 請問師父,打佛七的時候,一直哭泣很悲傷,祈求阿彌陀佛快點來接引我,可以嗎? 淨界法師答: 你這個地方...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們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個例子,再正式破斥。看立例: 癸一、...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見性了解真妄

古德說:不識本心,修法無益。我們的法門有很多選擇,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

生死輪迴的根源

我們再看第二段,用諸妄想。這是關鍵點。 我們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安住在清淨的光明的本體,而安住...

【推薦】一念攀緣心到底是怎麼生起的

佛陀先征問阿難尊者當下這一念攀緣心到底是怎麼生起的,生起以後又在什麼處所。把攀...

今天去造業,是外境錯還是內心錯

佛陀在講道理之前,先講出一個譬喻,譬喻容易了解。從譬喻當中再回歸到道理,說明降...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業力沉澱下來

當我們面對過去的業力時,諸位!你就不能用業感緣起了。我們講過,在造業的當下,在...

【推薦】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

在楞嚴經當中就是說,你整個修行的起跑點,第一個出發點是很重要。起跑點錯了,你整...

「我見」是怎麼產生的

這個見就是我們凡夫種種的知見,當然以我見為根本。這個我見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個地...

煩惱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們看第三段的煩惱濁。煩惱濁是由想陰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於境取相,施設名言。我...

境無好丑,你怎麼想就變成什麼相貌

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有一個老母親,老母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

一個人開始內觀時,他就是在開顯寶藏

中道又分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諸法。見但中者,接入別教。 二者...

站在本來就沒有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依止空正見跟發心,他開始修行了。 第一個,安心如空之止觀。整個通教最核心的思想...

斷除業力的相續,尤其淨土宗更重要

外道,我們看經典上,尤其是《阿含經》,其實它這個外道不是我們現在的外道了。現在...

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安穩性

前面是破壞,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壞的妄想全部停下來,把生命歸零。...

為什麼偏空涅槃只是個化城

然此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

什麼叫作佛號安住呢

整個生命的改變來自於修習止觀,這個止叫五停心,四念處是觀。淨土宗也有止觀,淨土...

平常起煩惱忘了佛號,臨終也自然會忘了

我們剛開始建立佛號時,是在沒有煩惱時建立佛號,你不能夠說我一開始就去歷練,不可...

降低罪業的勢力,因為罪業會讓你臨終痛苦

建立佛號,引導佛號,調伏煩惱,這叫正修。 折伏現行煩惱是修行要務。但是你要知道...

越到晚年,觀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來說初學者要多修止,因為你觀慧薄弱。一開始先念佛拜懺,事修多一點。等到你的...

順境時用精進法,逆境時用忍辱法

我們看下面的九跟十,講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內外諸障;十、不於似道,而生法愛...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業疏》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是以大聖樹...

我們是時候該看清楚生命的真相

佛陀在經典裡面講一個譬喻說,他說有一個做生意的人,做生意的過程當中有人跟他借了...

我們要遠離魔境,只有一個方法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迷則成害 眾生...

「無常」道破整個人生

二乘人的切入點,第一個是無常。要是感受不了無常,那你娑婆世界就很難放下了,因為...

【推薦】厭離娑婆,要厭離全面的娑婆

學習,佛法的專有名詞叫作熏習。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不斷地把這個法義在心中就像沉...

輪迴就是這樣來的

作為一個淨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個清潔的功夫,就是你每天打坐都觀想: 色畢竟...

用什麼簡單方法處理24小時的妄想

問: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兩個小時,我不可能一直念佛下去,我怎麼面對人、事、物,把它沉澱?比如說,任何刺激,...

可以幫對方把業懺悔掉嗎

問: 替小孩子拜懺,可是在夢中的時候,那個好現象出現的時候,卻是自己的母親口吐穢物出來,請問這個是消哪一位...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兩個指標

《阿含經》講三個法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陀講三貼藥。 第一個觀察...

人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為人道的眾生,相對於三惡道的眾生,他...

是什麼樣的因緣而墮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麼意思呢?他內心愚癡,而不能夠自己獨立的生活,要仰賴眾...

地獄的惡報從六根而出

訟習 訟,爭訟,意思是說,我們自己有了過失,但是我們不想把過失發露出來。那怎麼...

鬼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二、示惡鬼趣 今天講到七趣當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畏,因為鬼道眾生長時間缺乏...

把每一句經文消歸到身心世界

我以前在讀《楞嚴經》的時候,我大概也是,十卷讀得很辛苦。 海公說,你再讀《楞嚴...

念了一輩子,也沒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時 這個是在講菩薩修善。一個人沒有成就心中的妙法,是成就不了善根的,他只...

什麼是無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輪迴是有根本的,佛教講:每一件事情會在我們生命出現事出必有因。我告訴大家,...

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我們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有關名號的功德,簡單的提出五點: 一、消除業障: ...

【推薦】不要低估無始劫來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就好,幹啥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強大的生死業...

佛弟子應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問: 弟子熏習道德教育多年,今方聞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慚愧。有三個問題想請 師父指正。 一、因在漢地文化中,...

所有的法門都是成佛的資糧

其實從佛的角度,沒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有一條路,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

佛法的力量不會消失掉,它會不斷引導你

為什麼佛陀敢施設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把握的。再看開權顯實,看第二...

人生雖苦,但也是積集資糧的好地方

業感緣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積極斷惡修善的價值之外,另外還建立一種趨向涅槃的價...

智者大師的破魔方法

師初至佛隴,一日入坐,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諸魔鬼魅,一時俱現,狀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