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學佛修行文章(第2頁)昭化道簡禪師追隨雲居道膺禪師學道很久,雖已得到老師的印可,仍繼續留在雲居山分擔寺務,因其戒臘最高,人稱堂中...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所要講的是現代青年應有的人生觀。 一個人的生活,首先要注重的是物質生活。當物...「世間上,不論是富商巨賈,或是販夫走卒,每個人對自我都有一些期許和信仰。一般人除了信仰宗教以外,有的人相信...過去,有的人在路上點一盞路燈跟行人結緣,有人做個茶亭施茶與人結緣,有人造一座橋樑銜接兩岸與人結緣,有人挖一...習慣、迷信、感情、權勢、慾望、業力雖然能控制我們的命運,但是命運並不是定型而不可改變。因為一切的習慣乃至業...禪門裡有這麼一段故事: 有一天,信徒問禪師:什麼是佛? 禪師十分為難地望著信徒,說道:這,不可以告訴你,因...我做事的原則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而不要用金錢去堆砌一切。因為智慧才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凡...如果不能覺察自己的偏執,就會被自己的好惡所蒙蔽; 也就會理直氣壯的拿著自己所執著的價值標準,去衡量外在環境...大悲咒修持儀軌...毗尼日用切要...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醫能為製藥。行者無量世界長嬰...
問: 我非常相信在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我是個非常內向,容易走極端...
問: 愛不重不生娑婆。作為有家庭的在家居士,是不是應在可能的情況下,斷除愛慾的...
《楞嚴經》講這個顛倒妄想,其實顛倒妄想是很多很多。但是從淨土宗這一塊,我們只要...
這一段佛陀指示修學圓通的一個正行。圓通是怎麼修學的呢?先把它的內涵標出來。我們...
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
第二個是重點,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觀。這個假觀其實是法華三昧的關鍵。...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它對我們身心世界最大的一個作用,簡單地講就是破...
問: 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誠然是古德對後世學者之警語,佛子應如何策發自己不生退...
古德說:身安則道隆。飲食會影響我們的根身,心識依止根身生起了別,所以根身有障礙...
問: 兩個孩子特別頑皮,常常我為此生氣,打他們、罵他們。其實我也知道不對,可就...
佛教經文上也說過厭離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難破戒的故事。那麼,佛教也重...
可以跟大家說,除了淨土門,我們這個時代,大家都作為佛弟子來修行,如果不依淨土,...
南謨薄伽伐帝,鞞殺社窶嚕,薜琉璃,缽喇婆,喝囉闍也,怛陀揭多耶,阿囉喝帝,三藐...
這個佛號的操作,是在一個什麼情況之下操作呢?我們在兩個情況之下念佛:一個是靜中...
們知道一個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當中但除迷情,不除其法。就是說,你不要去改變外境...
當雲淨土法門,修有專圓。由眾生根器不一,致諸祖立法不同。善導令人一心持名,莫修...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六道中,無業不造。若無心修行,反不覺得有此種希奇古怪之惡...
佛法難聞,善友難遇,道場難興,人身難得;現在四樣樣樣具備,平安吉慶、吉祥如意。...
淨土宗臨終的人要達到正念,要有三種的力量出現,且缺一不可。這三種力量都跟智慧有...
當然,從佛法的角度,完全讚歎、完全訶責,都不中道。佛法的意思,應該這兩個法門都...
我們常常說要福慧雙修,修福也要修慧、修慧也要修福。結果是怎麼樣?結果是修福的多...
念佛人體驗佛力,就如游泳者體驗水的浮力一樣。末學承受大眾深思,實在沒有什麼可以...
我們看智者大師。天台宗要修止觀之前,一定有一個道前基礎,除了修皈依以外,一定要...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
修行人想知道念佛和參禪如何下手,如何成功,那首先必須了解這兩個法門的道理。就像...
一九五七年雲居山有一位星明師,四十八歲,原是軍人,後發心出家,來真如寺參學,他...
何謂修,何謂行?修就是要改,改脾氣,改不好的習氣。改到什麼程度呢?改到六祖在壇...
問: 請問如何修自性空觀? 妙境長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自性空、什麼是自性有...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說我也是願意滅除煩惱,怎麼樣才能滅除煩惱呢? 答曰...
鏡子本來有光,只因被灰塵蒙住了,經過磨擦磨擦,轉凡成聖,把髒東西習氣毛病除掉了...
你在修道當中遇著一些個障礙,這個障礙也有順緣、也有障緣,你怎麼隨這個緣? 咱們...
淨土法門他是怎麼揀擇種性的?他不在三乘或者不定種性上揀,他是揀擇的是決定種性。...
圓頓止觀就是頓觀。如果你覺得人生怎麼處理都不是辦法時,佛陀會建議你先不要處理,...
問: 請問師父,修不淨觀如果說觀到內臟腐爛的話,會不會生病? 妙境法師答: 修...
修智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前邊的文是約智慧解釋什麼是縛、什...
出離心的栽培的確是應該經過一個時期的栽培,我們才會有出離心。怎麼樣栽培呢?應該...
大家都知道我們念佛的方法裡面有一個叫做系緣念,這種系緣念呀,就是比如說咱們現在...
所謂的事持和理持的差別在哪裡呢?並不是在念與不念,必須念,這才叫執持。差別在哪...
善導大師他的行門裡邊有一個特色,就是正行與雜行。 什麼叫做正行雜行?正行和雜行...
我們一開始在安住真如的時候,第一個先離一切相,先找到一念的清淨心,它是沒有相,...
【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得念:得到正念,總持就是說總一切義,總一切義,持一切法...
智者大師把我們從凡夫到成佛的修學分成兩大部分,這當中是以初地做一個界標。就是在...
我們這次淨土宗的修學,有三種憶念,就是你必須要去觀照三個: 第一個,憶念真如。...
我們《占察經》講完了,附帶著跟大家解釋一下這個用占察輪的占察法,還有拜懺的懺法...
如何養成圓頓種性?只有一個方法──多聞熏習,如理思惟。這樣子的熏習,遇境逢緣你...
我們看戊三的結嘆六度功德。我們如法地透過理觀來帶動事修,事修來修學理觀、幫助理...
追求來生的感受。這種人一般來說,是今生福報比較差可能身體有病痛,可能今生比較貧...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
隋朝天台智者大師有《五方便念佛門》一文,其介紹念佛門的修法有五: 一、稱名往生...
我每次講呼吸的時候都講到,呼吸就是我們生命的源泉。有呼吸才有生命,沒有呼吸就沒...
為什麼般舟三昧這麼勇猛,見效這麼快呢?實際上他這裡邊也要有因緣條件的。在《般舟...
禮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修行功夫。我們在禮敬諸佛菩薩時,除了身、口、意三業...
佛號提不起來,首先你要常思惟生死之大患,這要常思惟,你一會兒不想,你一會兒就麻...
痛念無常,要下定痛心,十分現實的觀照到無常。十分現實,再提醒一下,就是你不要在...
一、戒殺吃素 肉食有毒,以殺時恨心所結故。故凡瘟疫流行,蔬食者絕少傳染。又肉乃...
思惟罪業之後,要做三件事情: 首先, 特生厭賤: 對於我們所造的罪業,表示我們...
色慾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僅中下根機的人,會被色慾所迷惑。即使上根利智的...
《梁皇寶懺》中說:仇人皆從親人而來。這確實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話。在生命的路程中,...
淨土法門一直講到說是感應法門,這個成就不是靠你的禪定,不是靠你的功夫,不是靠你...
【原文】 學佛者無用莊嚴形跡,只貴真實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髮之...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在無量的生死當中,心態已經是錯誤了,叫作顛倒...
佛法的修學啊,當我們開始從教理的學習而生起一種智慧的觀照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個原...
無常的道理,對初學者來講,是很重要的觀念。比方說,我們從學校畢業了,到社會上謀...
十番顯見的道理,就是在說明我們一個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一定要牢牢地記住兩個原...
今天我們修行要記住,要感念一切境界,用感恩的心來修行。在很短很短的時間,你就會...
我們要懺悔業障,必須生起十種善心,從後翻破之,以為對治法門。 第一要 明信因果...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當我們開始觀察名...
天台宗將止觀(定慧)的修行分為方便與正修兩種。方便指正修止觀法門之前的預備功夫...
我們念佛,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他有兩個,一個是念佛的力道,一個是念佛的引導,引...
八解脫,在沒有修成就的時候,叫做八背捨;修成功了的時候,得阿羅漢果以上的時候,...
問: 弟子修行將近二十年,至今還是毛病多多,是否業障深重,還是修得不相應? 大...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
第六意識就是說:當這個果報也變現了,自我意識也產生了以後呢,它開始去明瞭外境、...
第一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一般對初學者,我們比較不談空性的道理。先講有,先...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
問: 現代人生活忙碌,有時覺得想要修持佛法,心有餘而力不足,請問您有何提議和建...
至於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為兼帶,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門,雖亦不可...
漢傳大乘法門裡面所講的六度萬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以這個...
如理作意非常重要,什麼因緣會決定我們如理作意呢?《成唯識論》講到有四種力量成就...
如果你是凡夫,你用任何理由生氣,情緒有能、所,就會讓你的法界失去圓滿!為什麼守...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餘何適,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天...
十不求行:一念身不求無病,二處世不求無難,三究心不求無障,四立行不求無魔,五謀...
有一個老禪師帶著一個沙彌在山中修行。這個沙彌跟著老禪師久了,慢慢地心中也有一點...
從這裡來看,很多淨業行人要注意了,我們自己做沒做到專修?很多居士你不能不說他沒...
過去有一個人他很會駛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專家,他見人就講:來,來,坐我這艘...
對於慢,凡夫總認為我們的生命體、五蘊身心中有一個我,是我來受用我的身心世界──...
這個不害,我們上學期研究小止觀時,有談到:有些人修行從最粗重的散亂心,到欲界定...
佛法的修學,跟我們一般世間做的學問,在過程當中有一點類似,但是它的目標是完全不...
人應互相幫助、彼此關懷。我們看看這個人字,恰好只是兩劃,而且互相倚靠、不能間離,或是少一畫,否則就不像人了...
【推薦】星雲大師《不爭人我》
【推薦】星雲大師《現代青年應有的人生觀》
【推薦】星雲大師《命運的主人》
【推薦】星雲大師《廣結善緣的幾種方法》
【推薦】星雲大師《改變命運的方法》
【推薦】星雲大師《我是佛》
【推薦】星雲大師《以智慧來代替金錢》
【推薦】聖嚴法師《覺察自己的偏聽偏執》
【推薦】【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推薦】【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推薦】【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修行總是進進退退,該怎麼走下去

居士如何處理好修行與愛慾行的關係

我們的顛倒妄想有這兩個要處理

圓通是怎麼修學的呢

初入禪調三事的方法

觀心是成佛的捷徑,觀心時有十個重點

修行最大的忌諱就是亂動

如何策發自己不生退心

有志於修行者,一定要注意飲食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麼辦

女性修行應該注意什麼

如果能明白所處的現前因緣,反而能在泥濘裡更好地綻放

念經念佛與念咒,多少有些不同

念佛人修行的三個次第

不是它障礙你,是你自己障礙自己

專修、圓修、雜修、正行、助行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法

悟公上人:修行直指

臨終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你要做三件事情: 內觀真如、離相清淨、借相修心

為何修慧比修福更重要

痛中念佛時,此心常念「痛」多於念「佛」

這輩子要修一次懺法

念佛行人,須敦倫盡分

念佛和參禪如何下手

動靜不斷用心,一年多後工夫得力

何謂修行?何謂入道

如何修自性空觀

欲除煩惱,當行正念

無明煩惱的根沒有拔掉,一遇境界就做不得主了

做方丈當執事,看著是好事,實際是障緣

當信、當願,剩下的就是盡形壽念佛

先超越妄想,再面對妄想

修不淨觀會不會生病

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如何培養出離心

系緣念的念佛方法要怎麼修

事持和理持的差別在哪裡

正行雜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還是有差別

把每一念照顧好了,你臨終就不用擔心了

明心見性並不難,悟後起修才是個大問題

初地之前的修學是從假入空追求安穩

念佛有兩個重點

如何修地藏占察懺法

如實空跟如實不空,如何進行調配

修學六度的功德

用攀緣心來造善業,譬如美食夾雜毒藥

不要惱亂修行者

五方便念佛門

修行禪定,保持呼吸的暢通是關鍵

這四事能夠達標,就能速得三昧

禮佛拜佛時應該如何觀想

修不起來,根本上還是因為道心不夠,俗心太濃

痛念無常,用心真切

六大免除障難方法

思惟罪業後要做的三件事情

如何以三想來對治淫心

沒有永遠的親人,也沒有永遠的仇人

沒有信願,持名不是真效果;沒有持名,信願得不到真感通

念佛只貴真實修行

修行要先建立這三種心態

如何調伏對三界的愛取

初學者怎樣保持道心不退

如何將中道之理運用於實際修行中

用感恩的心來修行,智慧就會一直出來

懺悔應具足十心

怎麼念佛呢

天台止觀二十五前方便

如何憶念極樂的莊嚴以及四十八願的功德

何謂「八解脫」

修行將近二十年,至今還是毛病多多

修此五念門,畢竟得生安樂國

生命要不要改變,是你自己說了算

修行有三個階段

四十八大願——(第44願)修行具足德本

發財重要還是修學聖道重要呢

念佛為主,持咒為輔

真能念佛,即是現前修行六度萬行

以四力成就作意:境界力,憶念力,希望力,串習力

如果沒有業力的存在,你會積極修行嗎

漸漸從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為同參道友

把這十種障礙轉成助道因緣

假借眾生的因緣來開顯自性的功德

念佛含攝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練,這種才是真功夫

我慢是修行的大障礙,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已

不要惱害眾生,你以後修行就沒有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