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學佛修行文章(第13頁)

末法時期修念佛還是參禪

問: 現在末法時期,是修念佛法門比較好,還是參禪比較好? 本煥法師答: 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治我們眾...

習氣剛形成時怎樣對治

問: 習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當習氣剛剛形成時,怎樣察覺、怎樣對治呢? 濟群法師答: 佛教所說的戒定慧,就...

講話也是修行

王陽明有一次跟學生出遊,路旁有兩個人在吵架,一個罵道:你沒有天理!一個反駁道:你沒有良心! 王陽明就對身旁...

圓滿人身的修養

一、做正信的學佛人 既然我們大家學佛,我們要明白,釋迦牟尼講的是認識宇宙真相的道理,問你到底從哪裡來,將來...

「快餐式」的修持

淨土念佛法門的理念與修持方式,最契現代社會之時機。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競爭性強,無暇有專門的時間用來修持佛法...

出家憂道不憂貧

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能秉持這個目標而精進辦道,貫注精神,一心一意,安住如來正法...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學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視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是向內求。 一位老太太覺得自己很虔誠。早晚課是每天必做的...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許多學佛修行的居士們,在思維上犯著一個毛病,那就是以為學佛是出世間法,生活是世間法;學佛是個人的修持,家庭...

千錘百煉,身心皆益

橫逆困窮,是鍛煉豪傑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煉,則心身交益,不受其鍛煉,則心身交損。洪應明:《菜根談》名言 窮...

境無好壞,好壞起於心

境緣無好壞,好壞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豈實有?達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願乎外...

守護六根

今天講守護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護就是不叫它放逸。 先講五根不要讓它染五塵。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

醫生的處方

有一個病人到醫生處求診。醫生檢查後,開了一張處方箋給他。這個人對這位醫生非常有信心。他回家後,在祈禱室供上...

不動心才是真修行

某處鬧著災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盡些濟助之心,因此就商請一個歌舞團,表演歌舞,籌募一點經費,某一寺裡的禪...

莫把「小資情調」當佛法

我的一個朋友學佛有一段時間了。她很熱心,到各種公益團體去做義工,也經常參加一些佛學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她說她...

達摩大師「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達摩大師來中國以後,為了教育其弟子創立了達摩禪,還特別立了四道行,要求弟子時時刻刻鍛煉自己,在生活中體驗、...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個學生子路向孔子請教如何侍奉鬼神也即祭祀鬼和供養神靈要注意哪些禁忌,孔子意味深長地回答子路...

跟佛菩薩討價還價

一個居士說:師父,我發願誦1000部《地藏經》,迴向給我的事業,希望調一下工作崗位,您說行不行?師父表示讚...

虛雲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一步,如果方向錯了或出了偏差,後續的修行一定會遇到不少障...

明賢法師的修行因緣

我追隨了一個大眾很少了解的群體:他們的價值觀鄙視名利之欲,他們穿著復古的服裝走在現代的人群裡,他們多數是青...

永遠都是自己的錯

我們的生命中,可能還是有很多眾生、有很多緣並不是投我們覺悟的讚成票的,我們要面對這些緣。這些緣的出現,也是...

以什麼心來做事,最終就會成就什麼

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數人對自己的心行並不了解。尤其在做事時,往往落入外在結果,只在乎寺院蓋得多麼壯觀、...

在生活中轉煩惱為菩提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沒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飯、人來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動念都是生活的表現。處在迷惑的狀態...

「修」心養性,端正「行」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時,很多人會說:「太早了!我現在還要擔負家庭的責任,必須等到責任完成後才能修行。」也有...

修行不在於找「境界」

修行學佛,重要的不在於找「境界」,最主要的應是「自然」。每個人來到世間,都帶有一分很美的自然之美;只要多數...

斷惡修善就能趨吉避凶

佛在鹿野苑三轉法--輪,為五比丘說法,講的是四諦法苦、集、滅、道。四中真諦中,第一真諦就是苦諦。 我們來到...

該如何用功

問: 請法師開示修習《道次第》需要注意的關鍵。對於其中的法義,雖然有所了解,卻無法建立勝解。這樣的情況下,...

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問: 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濟群法師答: 當我們說到出世修行時,往往會聯想到出家這種修行方式。若是...

學佛的兩種用心

佛學是一種心理學,最著重心理訓練和修養。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這因地,正指學佛初發心時,先把用心搞...

提不起就放下

經過幾天禪修,大家應感到自然安定,不會太浮躁。一般有五六天的禪修基礎,心就慢慢開始回收,不會太散亂,應能比...

學菩薩精神,走菩薩路

既然要學菩薩精神,走菩薩的道路,就必須時時立下善的心願。若有人問我:師父,新年您發什麼願?我還是和往年一樣...

修淨土最忌諱夾雜

大凡修淨土人,最忌是夾雜。何謂夾雜?即是又諷經,又持咒,又做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禪,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神...

做人的四個基本條件

應笑而不笑,應喜而不喜,應慈而不慈,聞惡而不改,聞善而不樂。 《增一阿含經》 在十法界中,人居於上升下忱的...

學要謙虛,修要虔誠

我們佛教徒,這個也是基本功啊!我們有沒有,會不會向觀音菩薩祈禱?會。平時把心靜下來,把不安的心靜下來,要學...

把自己變成黃金

慧日寺也是像夢一樣,如夢的慧日寺,編織出一個我們精神的家園。經過我們一次一次的來慧日寺,在整個學佛過程當中...

修行不是為了得到,而是為了放下

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痛苦和快樂,兩者都放下。快樂的欲求從...

濟群法師的修學經歷

今天在這裡,主要是和同學們談談心。同時向大家介紹一下,我近年都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包括這些想法的產生基礎...

參禪必修的課程

有一學僧元持在無德禪師座下參學,雖然精勤用功,但始終無法對禪法有所體悟,故有一次在晚參時,元持特別請示無德...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精進的修行者,他們有人當生證果,但也有懈怠的人,于于悠悠緩縱,空過時日。當時,佛陀領眾...

欲往生極樂所應修習的三種福業

為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亦為了確保在往生時,不發生障礙,一切志欲生西的人,除了念佛之外,還要多多注意「善根...

修行會遇到的八種逆境

第一種不利於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熾盛。 在此種情況下,瞋恚、貪執、愚癡、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強烈地湧現。雖然我們...

學佛者面臨的嚴峻考驗

作為學佛者,真正要把一個宗派,乃至一本經論學好,都需要扎扎實實地下上幾年功夫。但在這樣一個充滿誘惑和喧嘩的...

四念處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觀,即時時刻刻要保持的四種正念: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作為學佛的人,如...

為何惡習未改?只因心未勇猛

一、三歲孩童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據說,晚年的白居易對佛法生起了很大信心,於是不辭勞苦,到深山老林中去拜...

廚房也是修行的道場

佛教不但把煮菜、燒飯的工作視為一項修行,還把廚房當作是一個道場。但願天下的母親,都能在廚房的道場裡,成就自...

娑婆世界道難成

【娑婆魔外事縱橫,寂滅無如安養城。苦樂雙忘名極樂,死生俱盡說無生。佛無彼此皆同體,地有東西是假名。何事勸人...

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才不至於走彎路

問: 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才不至於走彎路? 大安法師答: 首先我們要了解念佛法門對我們的重要性,尤其對於末法的...

學會不在意

我們常常為一些應當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擾而失去理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幾十個年頭,然而我...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王太太覺得自己很虔誠。 早晚課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念誦佛經;晚上臨睡前也要打坐一小時。...

淨宗修學的基礎

希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應當修持淨業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

避免跟人對立的竅訣

我們現在還很難達到真正的無我,但要盡可能地弱化我執我見。怎麼做?竅訣就是轉換中心。通常,我們所有的表達都是...

有痛苦才能使意志更加堅強

人生的痛苦永遠多於快樂。一個人的降生意味著痛苦的開始,而一個人生命的結束,則是痛苦的終結。人的一生,就是不...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處理

《維摩詰所說經》的〈佛道品〉中,記載普現色身菩薩與維摩詰的一段問話。 菩薩問維摩詰說:你有父母妻子,也有親...

如法修行,人天恭敬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開示︰有一次,天帝釋提桓因欲前往遊戲園,令駕車人摩得梨準備一部用千匹...

忍辱波羅蜜與阿Q精神

當你碰見一個人無理的咒罵你、譭謗你,也許與你素無瓜葛,可是他無緣無故的就來殘害你,你應該怎麼辦呢?沒有學佛...

在順逆境中不為所動

佛陀說睹境不動難,意思是:身在順逆境界之中,而能不被它所動,確實不容易。 有一次慈濟委員聯誼會,數千人潮來...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做人如水:能適應任何環境,就像水一樣,能包容萬物,本身卻非常的純靜; 做事如山:要踏踏實實的做事,像山一樣...

廣欽老和尚100句行持語錄

1、我們修行主要是專心於佛號,心心念念不離佛號,四體作務都是隨喜作的,掃地也阿彌陀佛,煮萊也阿彌陀佛,念念...

佛前十不求

火線軍中一小卒,菩薩了脫不還俗。 菩提種子勤撒播,清涼寂寞過戒河。 笑迎一切順逆境,逆水舟中也穩坐。 一不...

防止著魔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候。 發心真誠 現在是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

待人處世的「三好四給五和」

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五和:自心和樂、人我和敬、...

修行路上的三個注意事項

1、不貪名聞利養: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身體上下功夫:身為苦本,法性常樂; 3、不陷入人情世故...

微笑會給你帶來好運

一天,布恩去拜訪一位客戶,但是很可惜,他們沒有達成協議。布恩很懊惱,回來後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經理。經理耐心...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開的

回顧中國兩千年的佛教歷史,我們會發覺中國佛教在這兩千年當中,出現了很多祖師大德;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大乘思...

印光大師談女性的做人與修行

一、篤盡己分 1.女人本分在於孝親相夫教子 所言盡職分,在女人分上,實有最大之關係,而且了無形跡。世之治亂...

有虛偽心,修行永遠得不到利益

我們這個世間眾生修行的一個普遍的現象,不真誠,虛偽。虛偽是凡夫眾生都具有的。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實心。 《觀...

鴦掘摩的身心考驗

作惡多端且殺生無數的鴦掘摩,在皈依佛門、加入比丘群後,知道過去所做的惡業必定要接受上天的磨難,於是請求佛陀...

修行的三點開示

第一點,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為我們修行的理路,這一點要切記。禪宗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心調好了,對生活待人影響深遠

我常強調「調心」,因為心調好了,自然語言行為就會表達出來,所謂身、口、意三業平行,所以起心動念,對日常生活...

群處守住嘴,獨處守住心

這兩句話實際上是兩句教人如何立身處世的話。 第一句,群處守住嘴。是要人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注意自己的語言。...

如何才能獲得好人緣

人緣,其實就是指著一個人的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人際關係狀況是否良好,是否有好人緣,直接影響到工作,學習,生活...

禪修需調五事

禪修需調五事:第一,調飲食;第二,調睡眠;第三,調心;第四,調身;第五,調呼吸。 第一,調飲食。 在我們初...

星雲大師自己受用很大的「十句話」

我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學院就讀時,有很多人的話影響了我的一生,今天就將對我一生受用很大的十句話轉送給大家,...

修福要怎麼去修

首先來看修福。一個修行人要修福,怎麼去修?從哪裡下手?這些需要討論。菩薩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淨土法門的淨業...

如何對治淨業修習中的進進退退

問: 淨業修習總是進進退退,這其中有何因緣因果,如何對治這一煩惱? 大安法師答: 其原因還是生死心不切啊!...

若想真修行,就不要打妄想

老子說: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如愚始見奇。我們要學愚癡,但要學愚癡並不容易,因為境界時常來告訴你不要愚癡,所...

生死自由的六大宗旨

我們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多數不知道在做什麼,糊裡糊塗地生出來,又糊裡糊塗地死去。在生和死的期間,為名而顛倒,...

最殊勝的法

證悟無我之義的人即是最殊勝的智者。 最殊勝的持戒即是心相續調柔; 最殊勝的功德即是具有饒益之心; 最殊勝的...

管理好我們這顆心

有一種內觀法門,在座的可能有人參加過。修內觀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在十天當中,每個人一句話都不要說,都向內觀照,...

閉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現在很多人學佛,往往流於形式,喜歡聚會、趕法會,自己真修的少,有些同修,也不知道如何實修。或者,有些人知道...

《十種逆境為道場》譯文

【原文】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慾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為良藥。 二...

在家修行,不要誤入誤區

居士的居,是居家、在家的意思。居家學佛,在家修行,這是居士的一個最顯著,也最重要的特點。也正因為這個特點,...

小事做不來,大事難成就

俗語說:小事做不來,大事難成就。此是從小事上可反映出一個人的思維以及辦事的態度。因小事是成就大事的基礎,無...

用自己的力量來度過難關

遭遇困擾和不幸時,不要把原因推到別人身上,而不反省自己。真正面對現實,就拿出自己的力量來,適應環境,度過難...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佛法修行有動有靜,動靜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功,要做到完全沒有雜念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了雜念可以調伏,...

虛心接受別人的責罵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意思是說,善良的人比較容易吃虧。 以我自己來說,我也比較喜歡麻煩好人,...

學會忘記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誣陷的朋友,吃飯時,朋友接了個電話,我聽出來是有人要告訴朋友誣陷他的人是誰,朋友...

首愚法師關於修行的開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應的法門很不容易,並且修行就是要修得與法相應,修得有效果,這最要緊。個人過...

說一丈不如行一寸

人有二耳、二眼、一口、雙手、雙腳,此中道理:是要人多聽、多看、少說話、多做事。修行貴在身體力行,說一丈不如...

修行人為什麼要少語止語

一、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使自己能盡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業,積累往生的福德資糧。 同時可以防止辛苦修積...

如何突破困境

1967年,佛光山剛開闢時,一片刺竹荊棘,到處深壑崎嶇,可謂地無三尺平,竹比三丈高,許多人見了都卻步搖頭。...

要想往生須破三疑闖四關

破三疑 一、疑自己業障太重,恐不能往生: 經云: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只要深信切願一心念佛,一切...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麼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覺悟心和願力心。菩提心,即自覺覺他的心,自利利人的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

戒淫九想觀

本節的九想觀,如能修持觀想成熟,可體悟人死後無比淒慘,因而斷絕愛慾,更能不被世間一切假相所執迷: 第一:新...

每天一定要定功課

我們做功課通常都是散持。 我問老菩薩:一天念多少?她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有空就念。那麼,沒空呢?沒空就看...

如何讓生命中每一刻都變得有意義

寫在前面的話: 昨天一個佛友對我說她的困惑,因為收入有限,當佈施或者供養的時候,覺得自己很不好意思,囊中羞...

勸君早辦修行路,莫為兒孫做馬牛

在明朝,有個人叫羅洪先,他特別有才華,二十多歲就高中狀元。(以前中狀元極不容易,比現在考上清華、北大還難。...

功德迴向他人,責任歸於自己

在團體中,要掌握「功德迴向他人,責任歸於自己」兩大原則,有功的時候不要居功,要把功德迴向給別人;凡是遇到事...

看看你學佛之後是否走對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長 1. 在初地菩薩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個重要指標,初地後才會考慮平等心的問題。學...

居士修行與弘法中的幾個誤區

佛制四眾弟子,出家眾以修習梵行、弘法度眾為要務,在家眾以護持三寶、為要務,各有側重,其最終目的都是行出世之...

不忘初心,實踐佛法

我們趙、錢、孫、李,百家姓,問你,你為什麼姓趙?你都不知道你為什麼姓趙了。你為什麼姓李?其實中國人的姓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