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學佛修行文章(第15頁)

星雲大師:小,不能忽視

一般人皆貪多求大,即使在目前日新月異的時代裡,世人以短小精薄為美,也多從其眼前的實用利益著眼,例如:小書易...

修行的十大要點

一、孝養父母 佛教以孝為本,孝養父母是佛門的最大根本,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要件,試想連烏鴉尚知反哺報恩,如果我...

傳喜法師:當今社會怎麼修佛法

問: 當今社會怎麼修佛法? 傳喜法師: 當今社會更好修!這個社會處處在顛倒,人心在顛倒,人相、眾生相啊到處...

慧律法師:要站在別人的立場著想

心理學家說: 我們一定要了解別人的立場,人與人之間會衝突、會不愉快、會爭執,是因為我們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

傳喜法師:要常常依止善知識

往往一個好的念頭出來的時候,壞的念頭也會出來跟你談判。當你想學佛的時候,會想學那個幹嗎?那是老迷信,現在是...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從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維摩詰經》說:「菩薩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

修七支供迅速積累福德和智慧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過得更好,最主要的是要增加自己的福德,許多人命運不好,煩惱多都是因為福...

比風水更厲害的命運改造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當然...

白雲法師: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識,是理論上的見聞。修養,是實踐中的體驗。 學佛法行者,固然須要有淵博的知識;但是,見聞知理,如果不能融...

濟群法師:多聞熏習

我們無緣生於佛世,但佛陀所開示的解脫之道,盡在三藏十二部典籍中。經典雖只是文字般若,卻是通向實相般若的門徑...

宣化上人:光陰的寶貴

光陰是過得非常快的,在不知不覺把暑假的時間就過去了。在中國孔子說過,這個人生就好像流水似的,川流不息,過去...

行善才能得福報

一位風水名師,為人看墳斷宅非常準確,經過調理的宅墓許多人都成了富貴。但他自己的兒孫們都不富裕,也沒有一個當...

佛法的真實受用

佛法是覺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內心達到寧靜,祥和、智慧、慈悲,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實際上,許多人學佛多年之後依...

素食是修行順利成就的秘方

身陷在充滿各種污染源的現代人,有著設備多樣與華美潔淨的醫院,卻包裝著一項可悲的事實,現代人百病叢生、病苦不...

見忍法師:如何發心

如何發心這個問題,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屬普賢行願品,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是關係到我們能否求生淨土,學佛有...

往生彌勒淨土的修行方法

一、廣行佈施 《大成佛經》中講到,彌勒菩薩在人間成佛之後,在華林園龍華樹下,為大眾說法時,特別講說了往生彌...

林則徐:十無益格言

1、【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一個人,假如連父母都不孝,縱使每天三炷香也是沒用的,神明也不會保佑。 2、【兄...

星雲大師:修行的真義

現在的人常說要修行,其實只不過是將修行當作懶惰的代名詞而已! 印順長老四十年前剛從香港來到台北時,曾經對我...

夢參老和尚:狂心頓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廚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勞動、聞法、聽法壓根就沒他的份。六祖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是個...

氣質的培養

一:沉穩: (1)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2)不要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 (3)在徵詢別人的意見之前...

宣化上人:吃飯前三念五觀

出家人用飯前有三念,首先用調羹吃三口湯,每一口作一念觀想: 第一念是願斷一切惡。 斷惡,包括吃飯時不生分別...

宣化上人:修行要及時

我們眾生與佛的一念真心,是無二無別的。為什麼佛早已成正覺,而我們仍然輪迴六道,昏迷顛倒,整天愛呀、愛呀愛的...

本煥長老:修行,功夫,開悟

佛法是平等的,不論你年紀大小,動步早就早回家。當年高明寺來果和尚有個侍者,只有十幾歲,還是個孩子。他跟來果...

宣化上人:他非即是我非

無論哪一位,來到萬佛聖城,一定要謹言慎行,把好名好利的心收拾起來。不要目空一切,認為自己了不起,把自己舉得...

宣化上人:修行人要經得起考驗

學佛法的人,一定要把自己自私自利的心消滅殆盡,不讓它作怪,擾亂定心。應該將它變成一個為法忘軀的心,只要求得...

印光大師: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難免沒有魔來。魔有內魔,有外魔;外魔易退,內魔難降。如不能降...

五個【不要緊】與十個【無論如何】

五個【不要緊】: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應,不要緊; 如果您的禮敬換來了無禮,不要緊; 如果您幫助他人卻不被...

修行是否進步的五個參考標準

一、智慧有沒有增長、煩惱有沒有減少? 果然有進步,心地會一天比一天清淨,煩惱自自然然一天天減少,智慧天天增...

濟群法師: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執

問: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執? 濟群法師答: 情,來自無盡生命的積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執,必須從勤修戒定...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人品以正直為貴,心...

解脫者的風骨

一個真實修行的人,畢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碼他應該如同儒家所講,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由修行人而成為解脫...

宣化上人:四攝法

淺言之,善知識就是有智慧的人,惡知識就是愚癡的人。善知識有正知正見,惡知識有邪知邪見。合乎佛法就是正知正見...

淨土法門四忌

修淨土法門的,在一心念佛的時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放鬆不得.矜喜不得。這四句包含著八種意義,應分四層來看...

親自去咀嚼

有這麼一個學生,他向老師請教,怎樣才能夠學會老師所有的智慧? 老師笑了笑,從桌上拿起了一個蘋果,放到嘴邊,...

廣欽老和尚:關於念佛與修行之精要開示

一、 念佛也不是簡單的,必得通身放下,內外各種紛擾,都要摒棄,一心清淨稱佛名號,然後才能相應。要能將一句六...

宣化上人:要真真實實去修行

能說我有境界,聽到虛空中有人在說話。那簡直是著魔,不是入定。修道人,要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

學佛要怎麼學

第一是嚴守戒律,讓自己外在的行為和內在的心念都清淨,因為佛與眾生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佛是清淨,而眾生不清淨...

淨界法師:對惡法的態度

當我們修習四念處以後,接下來要修助行四正勤。 四正勤有四個法門,使令我們不斷的進步,這四個法門可以會歸為二...

濟群法師《論自力與他力的融合》

學佛修行有兩大途徑:一曰自力,一曰他力。有人重視自力,有人強調他力的作用。然而學佛究竟依自力,或依他力,抑...

濟群法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

在座下時,我們又應當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流水一般,連綿不絕。我們的每個念頭和妄想,都不是無緣無故...

讓女人氣質改變,態度優美,一切如意的辦法

佛陀住世的時候,有少女名叫寶女,特到佛陀之處,請問如何修養品格及說話時的態度,怎樣才能使言辭清淨。 佛告寶...

傳喜法師:修行人的五個助緣

作為一位修行人,有五樣助緣必須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得清淨, 必須作到隨犯、隨懺、隨淨。錯了之後,馬上就要...

傳喜法師:修行是死亡之前的死亡

當業力成熟的時候,你想逃出去,逃得出去嗎?你做夢,比如說一個夢境,或者你現在是人,現在你欠債,然後別人跟你...

佛說八種大悚懼的事情

這八種大悚懼的事情就是要經常思維八種使我們感到害怕和悚懼的事情,這種悚懼可以使我們能夠盡早地脫離生死,讓我...

淨界法師:寧可在山中睡覺,也不要在都市辦道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小國家,這個小國家有一個獵人,他在森林當中打獵,捉到了一隻六牙白象,他就把這只白象獻給國...

佛弟子修學的四點建議

人生如大海,如何從痛苦的此岸到達快樂的彼岸,必須依靠佛法的慈航普渡。所謂欲無痛苦須學佛,各有因緣莫羨人。每...

憨山大師費閑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閑;世事塵勞常罣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難,信願全無總是閑;淨戒不持...

在家學佛的八點建議

一、學佛就是學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 佛教是適應救度一切人的智慧與慈悲之法。把它理解為某一種或某幾種...

不要貪戀世間生滅的福報

過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聽佛陀開示時,必先脫下隨身的莊嚴飾物,虔誠頂禮後再請法。一日,佛陀為波斯匿王...

貪圖享樂為障道根本

一日,目連尊者因弟子生病,於是上忉利天詢問神醫耆婆醫治的方法。當時正好遇到天人們入歡喜園,目連尊者只好先站...

修行人四種障道緣

1、任務觀 念佛誦經只為完成功課而用心。不知如何親身體證佛自心之法;功課結束後,不知如何念佛;日常生活又不...

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

(一)實相、觀相與持名 實相念: 念佛並不是專指口念,心念也是念佛,所以念佛法中,除持名念之外,尚有實相念...

修行人要放下這六種畏懼

在修行人中,許多人由於各種畏懼心理,反而被障礙的寸步難行。 一、畏懼生活 整天為眼前的生活和未來生活顧慮重...

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母親的再三告誡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直到16歲的...

在生活中磨練自己,在違緣中堅定自我

什麼是違緣?違緣就是我們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意有障礙的事。違緣也可以說是一種逆境、一種挫折。 我們生...

出世與入世

無相禪師行腳時,口渴尋水,這時看到一個青年在池塘裡打水車,禪師便向青年要了杯水喝。 青年以一種羨慕的口吻說...

星雲大師:修身與人際關係

《大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身修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修身看似個人的事,其實卻關係國家社...

宣化上人: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學楞嚴咒,就是佛的化身;不但是佛的化身,還是佛的頂上化佛。楞嚴咒每一句都有無量意義,每一義都有無量功能。想...

內心的中道

中道二字,並不是指我們的身和語,而是心。當我們不喜歡的一個法塵升起時,它影響了心,並且有了迷惑,當這顆心已...

星雲大師:如何做人處事

做人處事是人生的一門大學問,有的人活到七、八十歲,卻一輩子也學不會,所以現在有人專門研究人生哲學、處世哲學...

懂得體貼他人的窘境

英國王室在倫敦為印度當地的領袖舉辦一場宴會,宴會進行很順利,當最後一道餐點結束時,侍者為每人端來一盤洗手水...

謙虛十要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外貌。外貌乃內心之窗;心有所思,必形諸外。前人有云:觀人於臨財,觀人於臨難,觀人於忽略,...

學習動物們對待生命的態度

在美國新澤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學家,勸告人們向動物學習,學習動物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學習動物們的生存智...

慧律法師:什麼事都加上一個【無】字

教你一個大智慧,一個無上的法門,一個字,你什麼事都掛上一個無字,記住!無就是不執著的意思。你回去碰到一些是...

口誦而不解其義

從前有一個大富翁的兒子, 與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采寶。這位。大富翁的兒子會背誦入海駕船的方法,如果船在海中...

淨慧法師:修行要抓住當下這一念

學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煩惱少一點,智慧多一點,覺照多一點;也就是要練習怎麼向內...

培福修福的十個法門

第一、孝親 百善孝為先,所以孝親為修福第一要務,人間第一福德。文昌帝君曾作《元旦勸孝文》稱孝為人間第一事,...

宣化上人:修行要忍耐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福修慧的時候,經過三大阿僧祗(無量數)劫,才成正覺。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訓練心

如果我們有了錯誤的知見,那麼即使是住在一個深暗的洞穴或是高空之處,我們都會在混亂中,而當擁有正見時,心就能...

真正修行的人應該做什麼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裡。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現實。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

修福與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類的宗教,不論什麼種族,什麼階級的人,都可以得到佛法的救度。但因人類的根性不一,佛陀為要適應各...

八風的考驗

俗語說:動則生風,這即是風的來源。在修行中,常提到八風吹不動這句格言。佛家的所謂八風,指利、衰、毀、譽、稱...

慧律法師:學佛要發三種心

第一要有長遠心: 以前,師父在念逢甲大學的時候,有一位剛進入普覺佛學社的學長,大一剛進來,就發心說要出家,...

星雲大師:為何要學習

學無止境!人生該學習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本身即是一連串的學習。學習有很多的方法,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各...

菩薩八法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重點指出八所以,即我們之所以求獲八法,是為了眾生,為了利他;看似自利,實為利他。世尊...

精誠的道心

有一位修行人自小不曾娶妻,父母雙亡後,更是拋家散財,到深山沒有人的地方,以茅草搭了座屋子,以蓬蒿為床席,日...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觀察他人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不要以為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為自己無足輕重,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居士,我們的...

真修與假修

你是真修還是假修呢? 我聽經聞法,吃齋念佛,當然是真修羅? 君不聞佛口蛇心的故事嗎? 佛口蛇心,這話怎講?...

不要輕慢愚人

過去我在觀宗寺時,聞諦老人有一器生的學僧持律法師,外號人都喊他曬蠟的法師。大家知道,這個名字並不是恭維他;...

印順法師:為在家居士說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為兩大類,就是出家與在家的分別,出家人集合在一起叫出家僧,在家學佛的組織,叫居士林。這兩...

徹悟大師:淨土宗修行綱領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

淨慧法師:做人的六條標準

學佛的最後落腳點在什麼地方? 我想,落腳點就在實際的做人做事當中。我們學佛就是希望做一個好人,希望人生過得...

人生道路中的三個不怕

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我常常用三個不怕幫助自己看破放下,煩惱也就煙消雲散了。 這三個不怕就是:一、不怕討飯;二...

虛雲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謂一切聖賢,能轉萬物,不被萬物所轉,隨心自在,處處真如。我輩凡夫,因為妄...

修行這條路沒人能夠代替我們走

印度北方有一個叫做舍衛城的都市,佛陀有一個供大眾內觀及聽聞其說法的中心。有一位年輕人每個晚上都會來聽佛陀說...

學佛要實修實證

《大莊嚴經》裡有這麼一段記載:從前有兄弟二人同時出家修行,其兄精進修行,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位,神通具足,弟...

滿了嗎

徒弟去見師傅:師傅!我已經學足了,可以出師了吧? 什麼是足了呢?師傅問。 就是滿了,裝不下去了。 那麼,裝...

修行人二十種病氣

怯弱氣認為自己根淺慧薄,無力勝任大道。應發大願,立大志而向上發心也。 孤僻氣生性孤僻,心量狹窄,不和合於大...

本份事

石榴禪師有一次看到侍者拿著缽盂往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問道:你到什麼地方去呀? 侍者回答道:到齋堂去。 石...

多撿一些

鼎州禪師與沙彌在庭院裡經行,突然刮起一陣風,從樹上落下了好多樹葉,禪師就彎著腰,將樹葉一片片的撿起來,放在...

文珠法師《人應有的責任》

各位法師,居士,今天是全世界最吉祥而又最喜慶的日子,因為今天,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降生於娑婆世界的紀念日...

吾人反省十二問

人,必須時刻躬身自省,才能過修德進業。以下十二個問題,都是吾人應該反省的問題,不知你是否問過自己? 一、我...

修行中常見的三個毛病

談到修行,首先要具備兩種條件:一種是內因,另一種是外緣。 內因是暇滿人身,這是我們能夠修行的主因。我們今生...

學佛過程中的最怕

學佛、修行就是將不正確的一切行為修正過來,把不正確的行為修正好了,如此才是學佛;否則就算學佛學,也僅是學問...

忙的沒時間老

佛光禪師門下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正在法堂裡向佛光禪師述說此次在外參學的見聞種種,佛光禪師總以慰...

烏龜與野狗

有一次,釋尊在舍衛國祇園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個修行道人在河畔的樹下修行了十二年。雖然他修行了這麼久,始終不...

降伏內心淫念慾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賓陀羅婆羅陀闍在婆磋國游化,住在首府拘睒彌城東南瞿師羅富家長者所佈施的林園中。 一天,婆磋國優...

修心十德

1. 若聞譏諷 心能堪忍 不管別人的嘲笑,譏諷,打罵如何厲害,堅決忍受,要把這些看成是我們的父母恨鐵不成鋼...

十種逆境為道場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慾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為良藥。 二、處世不求...

昌臻法師《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我們今天講的題目是: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是淨土士宗第十二代祖師清初的徹悟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