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五不赴請

[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毗柰耶] 根本毗柰耶雲。有一長者。請佛及僧。就家設供。比丘皆去。惟世尊獨留在寺令人取食。...

如來五種說法

[出思益梵天所問經] 一言說言說者。以言音而說法也。謂如來或說過去未來現在之法。或說世間出世間法。悉為化導...

五種甚深

[出法華論] 甚深者。即如來所證真如理智境界也。以此五法深妙難解。非聲聞緣覺之所能知故也。一義甚深義甚深者...

五所依土

[出圓覺經略疏鈔] 一法性土謂如來清淨法身所依之土。以真如為體。然此身土。體無差別。不變不遷。離相寂滅。是...

五法

[出楞伽經] 一名名即假名也。謂一切聖凡。情與無情。若根若塵。各有自相。逐體稱呼。是為名也。(根者。眼耳鼻...

百法五位

[出顯揚聖教論] 百法五位者。謂色法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法五十一。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無為法六。總成百法。各...

五類說法

[出華嚴經疏] 一佛說佛說者。謂一切經法皆是佛說也。然華嚴一經。亦通菩薩聲聞等共說。此言佛說者。如阿僧祇品...

五人說經

[出大智度論] 一佛說謂如來出現於世。為度眾生。廣說種種諸經。但自金口所宣者。是名佛說。二弟子說弟子即聲聞...

五種不翻

[出翻譯名義] 翻即翻譯。謂譯彼梵音而成此華言也。不翻者。以此五種不可翻故也。一秘密不翻微妙深隱曰秘。互不...

華嚴五週因果

[出華嚴經疏] 一所信因果謂華嚴第一會菩提場。說如來依正果報法門。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顯舍那...

華嚴五為

[出華嚴經疏] 一正為華嚴出現品雲。此經不為餘眾生說。唯為不思議乘菩薩說。又云非餘境界之所能知。普賢行人方...

五種般若

[出金剛經纂要疏刊定記] 一實相般若實相即般若體也。謂明瞭一切諸法皆空。離一切虛妄之相。故名實相般若。(梵...

法華五重玄義

[出法華玄義] 天台智者大師。凡釋諸經。皆立五重玄義。所謂一釋名。二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故此法...

修大涅槃得五事

[出大涅槃經] 涅槃。梵語具雲摩訶般涅槃那。華言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此即大乘涅槃也。一不...

天台五時

[出天台四教儀] 天台五時者。乃天台智者大師。以如來所說一代聖教。判為五時也。謂如來成道最初。為大菩薩說華...

五味

[出涅槃經] 如來因無垢藏王菩薩。稱嘆涅槃法勝。乃說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華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師。因此約...

五部律

[出翻譯名義] 五部律者。即如來所說律藏也。而分為五者。世尊成道三十八年。真赴王舍城國王齋。食訖。令羅睺羅...

五攝論

[出法寶標目] 攝論者。即攝大乘論也。謂收攝一切大乘聖教法門要義。集而辨之也。此論乃無著菩薩所造。天親無性...

五藏

[出六波羅蜜經] 藏即含藏之義。謂經律論等。皆能含藏無量法義故也。一素呾纜藏梵語素呾纜。即修多羅。華言契經...

五種藏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如來藏藏即含藏也。謂真如法性之體。不離一切眾生色心。具足圓滿染淨諸法。是名如來藏...

五覺

[出起信論] 一本覺本即真性。覺即智慧。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即是如...

五行

[出涅槃經] 一聖行聖即正也。謂菩薩依戒定慧所修之行。故名聖行。(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二...

五種菩提

[出大智度論] 一發心菩提梵語菩提。華言道。謂十信菩薩於無量生死中。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而發大心。名為發...

五種性

[出四教儀] 種者能生之義。性者不改之義。性有三種不同。有理性之性。有性分之性。有數習之性。此之五種。乃數...

五性成佛

[出華嚴經疏] 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者。根性不定也。謂若近聲聞。則習聲聞法。若近緣覺。則習緣覺法。若近菩薩...

寄位五相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寄位修行相謂善財初見文殊。寄十信之位。智明生信。發菩提心。依此而起淨行。參諸善友...

五停心

[出天台四教儀] 停者止也。謂修此五法。止其五種過失之心也。一多貪眾生不淨觀多貪慾之人。於男女身份互相染著...

五忍

[出仁王護國經] 一伏忍伏即隱伏。忍即忍可。又安忍也。謂地前三賢之人。未得無漏。未能證果。但有智故。能伏煩...

觀身五種淨

[出析玄記] 一種子不淨種子不淨有二。一者內種。謂觀此身。從昔煩惱業生。二者外種。謂攬父母遺體而成此身。以...

五蘊

[出大乘廣五蘊論] 蘊者積聚之義。謂眾生由此五法積聚成身。復因此身積聚有為煩惱等法。能受無量生死也。亦名五...

五種僧

[亦名五僧差別出顯宗論] 一無恥僧毀犯禁戒。不守真風。形預僧流。行過俗務。是名無恥僧。二瘂羊僧謂於三藏教。...

五種不應施

[出法苑珠林] 一非理求財謂不順理所得財物。是不淨物。故不應施與人也。二酒及毒藥謂酒及毒藥。能令眾生狂亂失...

五蘊實相

[出大般若經] 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也。蘊者積聚之義。謂由積聚色等五法。以成色身也。實相者。真如無妄之理也。即...

五蘊喻

[出大莊嚴經] 五蘊。色受想行識也。蘊以積聚為義。謂一切眾生。皆由此五法積聚而成身也。故佛為瓶沙王說世間諸...

轉五蘊成五分法身

[出請觀音經疏] 蘊即積聚之義。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之義。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

轉五蘊成三德

[出攝大乘論] 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也。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脫也。法身即真如之理。般若即會真之智。解脫即自...

色蘊有五種相

[出顯揚聖教論] 一自相自相者。即色身諸法自相。謂堅是地相。濕是水相。暖是火相。動是風相。各別不同故也。二...

五受

[出析玄記] 受者領納也。謂六根之識。領受六塵之境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

五根

[出法界次第] 謂修行之人。修四念處觀。雖善萌微發。根猶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壞。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以...

五力

[出法界次第] 止觀輔行問雲。名同於根。何須更立。答。善根雖生。惡猶未破。更須修習。令根增長。根成惡破。復...

又五識

[出起信論疏] 一業識業識者。即根本無明之惑也。謂本覺心源。初無動相。以不覺故動為業識。論雲。依不覺故心動...

五通

[出大智度論] 一天耳通天耳通者。謂於世間一切眾生。苦樂憂喜種種音聲。悉能聞也。地天眼通天眼通者。謂於世間...

五種通

[出宗鏡錄] 一道通道即道理。謂證中道之理而能起用。無心應物。緣化萬有。猶如影像。水月空華。無有定體。是名...

五神通

[出菩薩處胎經]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心。徹照無礙。故名神通。經云。妙勝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修習何...

五後得智

[出攝大乘論釋] 後得智者。菩薩行滿化他之智也。謂菩薩起行度生。分別顯示。擊能覺了通達諸法。憶持不失。立正...

五輪三昧

[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輪有運轉摧碾之義。梵語三昧。華言正定。謂行者修習禪定三昧。亦必勇猛精進。摧破惑業...

五因

[出涅槃經] 一生因生因者。即業惑也。謂諸眾生因業惑而生此身。如諸草木種子依地而生也。二和合因和合因者。如...

五種果

[出顯揚聖教論] 一異熟果謂諸眾生。現世作不善業。則招來世惡趣之果。若作有漏善業。則招來世善趣之蛤。以其異...

現在五果

[出華嚴經疏並演義鈔] 謂以十二因緣。分為三世因果。無明與行二者。是過去之因。愛取有三者。是現在之因。生老...

解脫有五義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生死不能縛生死即五陰起滅輪轉之相也。眾生為生死所縛。菩薩不為生死所縛。故云生死不...

賢首五教

[出華嚴經疏] 賢首國師。唐則天時。於王宮講華嚴經。感五雲凝空。四華垂地。因賜以賢首之號。師以如來所說之法...

慧觀五教

[出華嚴經疏並演義鈔] 上元道場寺僧慧觀。以如來所說一代聖教。約施化次麼。而立此五種之教。是為慧觀五教也。...

波頗五教

[出華嚴經疏] 波頗。梵語具雲波頗蜜多。華言明支。中天竺三藏沙門也。唐貞觀年間。於大興善寺。譯星陀羅尼經等...

劉虯五教

[出華嚴經疏] 齊朝隱士劉虯。以如來所說一代聖教。始自成道。終至涅槃。亦約其漸頓淺深次第。立為五教。故名劉...

不分教五意

[出華嚴經疏] 不分教五意者。唐清涼國師。推原佛教。有此五種意也。一理本一味殊途同歸謂佛所說諸法。理本無二...

大乘五位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資糧位謂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位。(十住者。發心住。治地...

菩薩有五種生

[出地持經] 一息苦生謂菩薩以願力自在力。於饑饉世。受大魚等身。以肉救濟一切眾生。於疾病世。為大醫王。救治...

菩薩五種相

[出莊嚴經論] 一憐愍相謂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是為憐愍相。二愛語相謂菩薩...

菩薩五種自在

[出大寶積經] 菩薩悲智並運。行滿足。其於壽命受生等事。故得自在無礙也。一壽命自在謂菩薩成就法身慧命。了無...

五怖畏

[出百法論鈔並毗婆沙論] 一不活畏謂初學菩薩。雖行佈施之行。而不能盡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過活。是名不活畏。...

小乘五位

[出天台四教儀] 一資糧位資糧位者。如人遠行。必遍糧以為路資也。其位有三。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若...

五事生人中

[出辯意經] 謂諸眾生能行此五事。則得於人中受生也。一佈施謂人常行仁慈。不恡財寶。賑濟貧窮。是名佈施。二持...

初度五人

[出翻譯名義] 謂佛初出家。入山修道。父王思念。乃命陳如等五人。尋訪隨侍。及佛成道。因念五人。當先度脫。故...

五種聲聞

[出法華文句] 一決定聲聞謂久習小乘。積劫功圓。而證得小果。是名決定聲聞。二退道聲聞謂此聲聞本習大乘。積劫...

五性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定性聲聞因果不易。名曰定性。聞佛聲教而得覺悟。名曰聲聞。謂惟習聲聞之因。而證聲聞...

五種阿那含

[出涅槃經]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又云不還。謂不還來欲界受生。即第三果也。以其根有利鈍。行有勤怠。於證阿...

五果回心

[出涅槃經] 五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所證之果也。謂此五人。經劫不等。斷盡煩惱。回心向大。證取...

五分法身

[出法華玄義釋簽]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齊。法者。戒定慧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諸法者。...

五論師

[出翻譯名義] 一阿濕縛窶沙論師梵語阿濕縛窶沙。華言馬鳴。摩訶衍論雲。過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輪陀。有千白鳥...

五種法師

[出法華文句] 法者軌則也。師者匠也。法雖可軌。體不自弘。弘之在人。是故五種弘經之人。皆得稱為法師也。一受...

五種阿闍黎

[出四分律] 梵語阿闍黎。華言軌範。謂其能為人軌範。故云阿闍黎也。一出家了阿闍黎出家阿闍黎者。即比丘剃度之...

五種大師功德

[出瑜伽師地論] 一戒行無失謂比丘於如來所制戒律。常能堅守執持。無有毀犯過失。具是功德。方宜為人戒法之師也...

僧五淨德

[出諸德福田經] 一發心離俗謂出家之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習佛菩提。而能懷佩道妙。為世福田。是為初淨德也...

比丘入眾五法

[舊名入眾五心出四分僧羯磨] 一修慈愍物謂比丘入大眾中。應修慈心。憐愍於物。岩淨律儀。整束身心。精勤學道。...

五眾

[出翻譯名義] 一比丘梵語比丘。華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謂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色身。淨...

乞食遮五處

[出顯揚聖教論] 謂比丘乞食。此之五處。當避嫌疑。不可往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一唱令家唱令家者。謂歌...

沙門受食五觀

[出大藏一覽] 梵語沙門。華言勤息。謂勤行善法。息滅惡事。凡受食時。先作五觀。然後方食。故名沙門受食五觀也...

五種邪命

[出大智度論] 謂以此五種邪法。用求利養而自活命。為比丘者。當深戒之。(梵語比丘。華言乞士。)一詐現異相謂...

五法不得授人戒

[出四分律] 謂比丘當深信因果。常生慚愧。戒行精進。法義無忘。方堪授人戒法。若不能如是者。則不可也。(梵語...

五不退

[出起信論疏] 一信不退謂十信位菩薩。發大信心。篤信中道圓妙之理。常住平等。不遷不變。信行滿足而無退轉也。...

五法退菩提

[出涅槃經] 一樂在外道出家謂人之出家。當從正法。修習善業。成菩提果。若從外道。則增諸邪見。作不善業。而菩...

五乘

[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一佛乘佛。梵語具雲佛陀。華言覺。乘即運載之義。謂如來以一乘實相之法。運諸眾生同到...

又五乘

[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一佛乘佛。梵語具雲佛陀。華言覺。乘即運載之義。謂如來以一乘實相之法。運諸眾生同到...

始生天有五種相

[出正法念處經] 一光明覆身相謂人初生天時。光明覆身。身無衣服。心作是念。勿令他天見我裸露。即於念時。他見...

五淨居天

[出楞嚴經] 五淨居天者。謂聲聞之人。斷欲界九品思惑盡。證第三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還天。若據俱舍圖言...

初禪天定五支功德

[出法界次第] 支即支分。如樹之根干是一。枝條有異。禪支之義亦。從一定心出生五支故也。又支持之義。謂定心淺...

三禪天定五支功德

[出法界次第] 一舍支離喜不悔之心為舍。謂行者欲離二禪時。以種種因緣訶責於喜。喜既滅謝。三禪即發。若證三禪...

欲天五淫

[出天台四教義集註] 一地居二天形交成淫謂四天王天。居須彌山腹。忉利天居須彌山頂。故名地居。此之二天。男女...

五種梵音

[出長阿含經] 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聲。而有五種清淨之音也。一正直音謂諸梵天。禪定持身。無諸欲行。而其...

五種不男

[出法華文句記] 法華經云。菩薩不應親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正謂此五種也。一生不男謂人從生來。男根不滿。...

天大五衰相

[出法苑珠林] 一衣服垢穢謂諸天眾。銖衣妙服。光潔常鮮。福盡壽終之時。自生垢穢。是為大衰相也。(銖衣者。十...

天小五衰相

[出法苑珠林] 一樂聲不起謂諸天音樂。不鼓自鳴。衰相現時。其聲自然不起。是為小衰相也。二身光忽滅謂諸天眾。...

國王五種可愛樂法

[出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 一恩養蒼生可愛樂法謂國王能布德施仁。利濟群生。使各遂其性。咸歸治化。是以普天...

生淨土五不退

[出淨土十疑論] 大悲攝持不退謂眾生得生淨土者。以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不舍。故得不退轉也。佛光照燭不退謂...

人有五苦

[出法苑珠林並五苦章句經] 一母人懷姙從死得生謂人托胎。居母腹中生髒之下熟髒之上。近迮倒懸。苦痛無量。及至...

眾生五事恃怙

[出出曜經] 恃怙猶倚賴也。佛為愚癡眾生。恃怙所有。不念世相無常。恣意放逸。不求出世無為之道。故說此五事以...

五人非器

[出華嚴經疏] 謂此五人。皆非受道之器也。一無信非器謂有眾生。溺於邪見。聞於大經而生疑謗。墮諸惡道。是為無...

女有五障

[出法華經] 法華經中。謂舍利弗不知龍女是大乘根器。宿習圓因而得成佛。以為例同報障女流。故說女人有五種障也...

結胎五位

[出析玄記] 一揭邏藍梵語揭邏藍。華言雜穢。謂人於胎位中初七日內受質之相。狀如凝酥。是名揭邏藍。二頞部曇梵...

修行五門

[出起信論疏] 一修行施門施有三義。謂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舍自慳貪。令彼觀喜。即資生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