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佈施離五種法

[出優波塞戒經] 一不選有德無德謂菩薩行慧施時。平等普濟。不擇冤親。於有德人。生愛敬心。於無德人。起憐愍心...

施食獲五福報

[出施食獲五福報經] 一施命謂人七日不得食則死。若能以食施之。即為施命。其施命者。得世世長壽財富無量報。二...

施果感五不死

[出付法藏經] 經云。毗婆屍佛時。有一比丘患頭痛。薄拘羅尊者。持一訶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因施果故。...

五戒

[出增壹阿含經] 一不殺戒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

五戒配五常五行

[出仁王經疏] 一不殺配仁慈愛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於仁仁則不殺。故以不殺配仁也。二不盜配智邪正明瞭曰智...

忍辱五種功德力

[出法集經] 一能忍所打謂菩薩以得如響平等智力。雖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報也。(如響者。謂如空谷之答眾響也...

修忍五相

[出菩薩善戒經] 忍即安忍。菩薩為化度一切眾生。而諸眾生雖以種種諸惡加我。悉無嗔恨。故有五種相也。一眾生相...

說法五福德

[出賢者五福德經] 一長壽謂前世說法時。上中下語。一一皆善。若好殺者。以聞法故。而能止殺。是故今世得長壽福...

菩薩聽法五種想

[出瑜伽師地論] 一作寶想謂菩薩聽法。當念正法尊貴。希有難得。是名作寶想。二作眼想謂菩薩聽法。當念此法如眼...

聽法五種不作異意

[出瑜伽師地論] 論雲。謂諸菩薩。欲從善友聽聞法時。於說法師有五種處。不應作異意。當以純淨心。屬耳而聽也。...

五心

[出宗鏡錄] 一率爾心率爾猶卒然也。謂人一念之心。初對於境。卒然任運而起。未分別善惡。是名率爾心。二尋求心...

治五種染

[出華嚴經疏] 一持戒治破戒染謂修菩薩行者。能持諸戒律以淨身心。制伏過非。則離一切破戒之污染也。二入禪治貪...

修淨土五念門

[出無量壽經論] 一禮拜門謂修淨土之人。清淨身業。面對阿彌陀如來。一心翹勤。恭敬禮拜。願生彼國。是名禮拜門...

五種懺悔

[出小彌陀懺] 普賢觀經云。若國王大臣欲懺悔者。當修行五事。即是名懺悔也。一不必禮拜應常憶念第一義空謂不必...

懺悔五法

[出圓覺略疏鈔] 懺。梵語具雲懺摩。華言悔過。今雲懺悔者。華梵兼稱也。謂比丘有罪。須請大比丘為證。具此五法...

五悔

[出天台四教儀] 五種皆稱悔者。以其皆能滅罪故也。懺悔。則滅峰口意所作之業。勸請。則滅波旬請佛入滅之罪。隨...

禮拜五功德

[出增一阿含經] 一端正謂因見佛相好。發歡喜心而生竭仰。以此因緣。來世即得相貌端正也。二好聲謂因見如來相好...

內五法

[出難提釋經] 經云。佛於俱舍犁國坐夏將竟。難提以久不見佛。特往瞻禮。佛告難提雲。汝若見我。若不見我。常當...

五種善根發相

[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一息道善根發相謂修禪之人。由先數息而修止觀。故得身心調適。妄念皆止。因是自覺漸漸入...

孝順五善根

[不孝反此] 一少病少病者。謂諸眾生若能孝養敬順父母。則感病苦不侵。身得安樂也。二端正端正者。謂諸眾生若能...

瞻病五德

[出四分律] 僧祇律雲。有比丘久病。佛因見之。躬與阿難為其洗身及衣。又為說法。問雲。汝曾看病否。答不曾。佛...

五道

[出正法念處經] 五道者。天人地獄餓鬼畜生也。若言六道。則加阿修羅。此不言者。以阿修羅一道。攝於天人畜生餓...

方色喻五道

[出圓覺經略疏鈔] 經云。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以其體性瑩淨。絕無瑕類。以喻圓覺淨性。在於...

五無間獄

[出地藏經] 五無間獄者。謂法界有情眾生。隨所造業。受此苦報。無間斷也。一趣果無間趣即向也。謂諸有情。不問...

龍五不能隱形

[出僧護經] 經云。佛與眾僧在給孤獨園。有海龍王變為人形。來求出家。諸比丘不知是龍。即度出家。時龍比丘攝心...

破戒五過

[出四分律] 一自害毀戒之人。身口意業悉皆不淨。常受貧窮。福不歸身。善神遠離。是名自害。二為智所訶謂毀戒之...

犯戒五衰

[出釋氏要覽] 一求財不遂求財不遂者。謂犯戒之人。既違佛制。梵行全虧。所求貲財。皆不遂意也。二設得衰耗設得...

五逆

[出華嚴孔目] 一殺父母謂父母養育。恩同天地。為子者。當竭力孝養奉事。以報其恩。部分行殺逆。若行此事。是為...

五篇配五刑

[出翻譯名義] 一波羅夷配死梵語波羅夷。華言極惡。此即根本極惡之戒也。謂修行之。若犯此戒。道果無分。死墮地...

五結

[出阿毗達磨集論] 結即繫縛之義。謂眾生因煩惱妄惑。造諸惡業而為眾苦繫縛。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云結也。(...

五上分結

[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上分結者。即色界無色界之結惑也。一色愛結色愛者。即色界思惑也。謂色界眾生。雖無慾界粗...

五下分結

[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下分結者。即欲界之結惑也。一貪結貪者。貪著無厭也。謂欲界眾生。於順情境上。起於貪心。...

五住地惑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五住者。謂三界見惑為一住。三界思惑分為三住。根本無明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

五利使

[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利即快利之義。謂此五種妄惑。動念即生。造次恆有也。使即驅役之義。謂諸眾生。為此五種妄...

五鈍使

[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五鈍者。鈍即遲鈍也。謂此五種妄惑。由推前身見等五種利使而生。對利說鈍。故名鈍使。一貪...

五欲

[出天台四教儀] 止觀雲。五塵非欲而其中有味。能起行人須欲之心。故言五欲。常能牽人入諸魔境故也。(五塵者。...

又五欲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財欲財即世間一切貲財也。謂人以財物為養己之資。故至貪求戀著不舍。是為財欲。二色慾...

五蓋

[出法界次第] 蓋即蓋覆之義。謂諸眾生由此貪等五惑。蓋覆心識。而於正道不能明瞭。沉滯三界。不能出離也。(三...

五慳

[出成實論] 一住處慳謂有眾生。心作是念。於此之處。唯獨我住。不容餘人。是名住處慳。二家慳謂有眾生。心作是...

五心裁

[出成實論] 一疑佛疑佛者。謂眾生心。作如是念。佛為大耶。富蘭那等為大耶。由此疑念。不信佛是智人。惡口讒謗...

五妄想

[出楞嚴經] 一堅固安想堅固妄想者。即色陰也。謂諸眾生。體因想生。心因想起。命因想傳。諸想交固。以成色身。...

土有五種

[出華嚴經疏] 一唯性土唯性者。即如來所證法性之體也。謂如來之體。身外無土。土外無峰。身土不殊。唯一法性。...

五果

[出翻譯名義] 律戒比丘不啖生物。謂如棗杏等果。必以火熟之方食。膚殼之果。須以刀去其皮。然後食。故說此五果...

土體五重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真如真如者。乃真實無妄之理。即法性土之體也。此清淨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無相。土...

大劫五喻

[出大藏一覽] 一草木喻謂大千世界。草木皆寸斬為壽。人間百年。但取一籌。取盡此籌。乃為一劫。是名草木喻。(...

末世五法令正法不滅

[出十誦律] 一尊重正教謂諸比丘唯依正教進修。遠離小乘及諸外道偏邪之說。是故能令正法不滅。(梵語比丘。華言...

五五百年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五五百年者。乃如來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數也。謂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今...

依次五百年

[出毗尼母律] 五百年者。像法後末法初之五百年也。此五百年中比丘。雖云無修無證。亦有解脫禪定。持戒多聞佈施...

五濁

[出法苑珠林] 一眾生濁謂眾生多諸弊惡。不孝敬父母尊長。不畏惡業果報。不作功德。不修齋法。是名眾生濁。二見...

日行五風

[出起世因本經] 經云。佛告諸比丘。日天宮殿。縱廣五十一由旬。上下四方。悉皆正等。牆壁欄楯。皆以金銀琉璃所...

世間五種難得寶

[出四分律] 世之珍寶。雖世間希有。求之易得。若值佛出世及聞正法。又能聞法信解。如法而行。展轉教化。人能信...

五種眷屬

[出法華玄義] 五種眷屬者。謂如來說法。必假彼緣。緣即受道之人也。人受道已。因法為親。即成眷屬。譬如父母遺...

五精舍

[出翻譯名義] 釋迦譜雲。息心所棲。故曰精舍。行者精練之所也。一給孤獨園給孤獨長者之名。以其仁而聰敏。積而...

五種結界相

[出善見毗婆沙律] 一種結界相者。乃是如來制比丘結界之法也。謂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薩。若建塔寺。或於空地。...

掃地五種勝利

[亦名掃地五德出根本一切有部毗柰耶集] 根本部雲。給孤長者。每於晨朝往逝多林。禮世尊足。禮已。掃寺內地。後...

五體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凡禮敬三寶。必須五體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誠故也。(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五種淨肉

[出楞嚴經會解] 一不見殺謂眼不曾見殺者。是為淨肉。二不聞殺謂耳不曾聞殺聲者。是為淨肉。三不疑為我殺謂知彼...

五塵

[出法界次第] 塵即垢染之義。謂此五塵。能染污真性故也。一色塵謂眼所見青黃協赤白及男女形貌等色。是名色塵。...

母六親

[出善見毗婆沙律] 一舅舅者。即母之舅。乃外祖母之兄弟。於己為舅公也。二姨姨者。即母之姨。乃外祖母之姊妹。...

六種夢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正夢正夢者。謂內心無所感動。而自形於夢也。二噩夢噩夢者。謂因內心有所驚愕。而形於...

出世五食

[出華嚴經疏] 謂世間之食。但能資益生死之身。修行之人。於世美味。心不貪嗜。常持正念。以禪悅法喜等為食。則...

五種淨食

[出根本有部毗柰耶集] 佛制諸禁戒。令諸比丘勿啖生氣。若有草菜瓜果。當以火刀爪等。先淨之。方可得食。故有此...

五辛

[出梵網經] 首楞嚴經云。是五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舐其唇物。常...

五明

[出華嚴經疏鈔] 一聲明聲即聲教。明即明瞭。謂世間文章算數建立之法。皆悉明瞭通達。故曰聲明。二因明因即萬法...

五眼

[出大智度論] 眼即照燭之義。瑜伽師地論雲。能觀眾色。故名為眼。眼是總名。從用分別。則有五種。一肉眼肉眼者...

五夢法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熱氣多見火謂如人鑽火得火。復理火事。以暖相分多。暖想即生。故夢於火。是則熱氣多而...

五奇特夢

[出過去現在因果經] 世尊往昔因中。在山修道。號善慧比丘。得五種奇特夢。走白普光如來。請為解說所夢之相。(...

五種樂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出家樂出家樂者。謂世間之人。多諸業惑煩惱。出家達道。永斷是苦也。二遠離樂遠離樂者...

五位無心

[出成唯識論] 無心謂無分別識心也。非全無心。但分別識心不行。故言五位無心也。一睡眠謂眾生睡眠之時。六識昏...

洗浴五利

[出十誦律] 十誦律雲。佛在舍衛因。時有比丘癩病。求治於藥師耆域。耆域告病比丘言。汝可洗浴。病即得瘥。比丘...

五不應答

[出法苑珠林] 一試問不答謂此人心懷輕慢。或先自曉了。而作念言。我且設問。試彼為解不解。若作此試問者。不應...

五力不可到

[出諸經要集] 俱舍論雲。若人舍命。應至無量世界外受生。此中陰識神。游空而去。俄頃即到所生之處。皆由業力所...

五種比量

[出顯揚聖教論] 比量者。謂思惟抉擇。推度境界。定其理也。一相比量謂隨其所有相貌相屬。或由現在及先所見推度...

五種色法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色即質礙之義。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五也。(依正色法者。依是眾生依報。即山河大地屋宇之...

鄰虛五塵

[出決定藏論] 塵即色塵。謂眼耳鼻舌身五種勝義根。及色聲香味觸等法。乃至禪定中所發之色。識心緣想過去未來之...

薄伽梵六義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梵語薄伽梵。亦云婆伽婆。名具六義。佛地論雲。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

六即佛

[出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六即佛者。約事故明六。約理故明即。即者。其體不二。名之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顯...

六念法

[出別譯雜阿含經] 一念佛謂念佛具足十號。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無量。能拔眾苦。我以清淨質直之心。得親近...

六慧法

[出菩薩瓔珞本業經] 一聞慧謂別教菩薩。於十住位中。堅固耐用聞中道之理。知一切法。離二邊相。故名聞慧。(十...

六堅法

[出菩薩瓔珞本業經] 一信堅謂別教菩薩。於十住位中。修習空觀。信一切法。皆即真諦。無能毀壞。故名信堅。(十...

六忍法

[出菩薩瓔珞本業經] 一信忍謂別教菩薩。於十住位中。修習空觀信一切法。皆悉空寂。能於空法忍可忍證。故名信忍...

六受法

[出大集法門經] 一眼觸受觸即觸著。亦對也。受。領納也。謂眼與好惡之色。相觸對時。即生苦樂之受。是名眼觸受...

六觀法

[出菩薩瓔珞本業經] 一住觀心會於理為住。謂別教菩薩。於十住位中修習空觀。故名住觀。(十住者。發心住。治地...

六行觀

[出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謂厭下苦粗障。欣上勝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觀。一厭苦觀謂思惟身中所...

法華六瑞

[出法華經文句] 謂法華一經。妙理玄微。人難信受。故先以瑞相警變常情。常情既變。而牛渴仰。則聞法染心。妙道...

父六親

[出善見毗婆沙律] 謂佛令比後避於譏謙。不得於非親之女及比丘尼洗浣故衣。若父母之親。可使洗浣。故說父六親及...

六垢法

[出華嚴孔目並顯宗論] 垢。穢也。謂此六法。皆能穢污真心。故名為垢。一誑誑。虛妄也。謂以不實之言。欺己欺人...

三十六物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外相十二謂發。毛。爪。齒。眵。(尺支切。)淚。涎。唾。屎。尿。垢。汗也。二身器十...

妄盡還源觀六門

[出華嚴還源觀] 此觀門者。乃唐賢首國師。以華嚴大經之義。富博宏深。覽之者詎究其源。尋之者罕窮其際。由是統...

六事明經意

[出五苦章句經] 經云。佛有三達之智。來今往古。靡不通焉。佛經眾多。以虛空為量。佛智弘深。以無造為原。經中...

六離合釋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謂一名之中。有能所等互相混濫。故須明此六種之釋。復以依主等皆有離合之意。故云六離合...

六種本跡

[出宗鏡錄] 本謂根本。如樹之有根也。跡猶足跡。如人依處則有行跡。故名本跡。一理事本跡謂從實相真諦之理為本...

六成就

[出華嚴經疏] 六成就者。即如是我聞等六事。乃諸經之通序也。佛將入滅。阿難問雲。世尊滅後。諸經之首。當安何...

又六事成就

[出莊嚴論] 論雲。菩薩為成就六度故。決定應行六事也。(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六度者。一佈施...

六度

[出六度集經] 一檀那梵語檀那。華言佈施。施有二種。一者財施。謂以飲食衣服田宅珍寶及一切資身之身。悉能施之...

六妙門

[出法界次第] 妙名涅槃。門名能通。修此六法。則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門。前三是定。後三是慧。定愛慧策。能發...

六神通

[出法界次第] 瓔珞經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一天眼通謂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

六聚戒名義

[出翻譯名義] 聚者集也。由眾生罪有重輕。故佛制諸戒。結罪不一。因隨其重輕。集分六類。故云六聚也。一波羅夷...

六種性

[出瓔珞本業經] 種性者。種別性分也。種即種子。有發生之禰。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義。瓔珞經。對別教十住十...

六相

[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六相者。謂一真法界之體。而有六種名義之相也。然法界體同。本無異相。由法入於義。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