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靜波法師文章
佛在《佛說大名經》中說: 受皈依者,先要懇切懺悔,生恭敬心、清淨心,長跪合掌,...
佛法中關於宿命通的一些看法,應該說,這是所有佛教徒尤其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學了多...
《維摩詰經方便品》中說: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維摩居士也有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又...
佛教在說八正道之第五正命的過程中,相對應地說了五種邪命。我願意相信,肯定很多人...
當我們給人以好處,做有利於人的事情的時候,不要存在受人讚揚、得到回報的心理。 ...
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無不稱遂,似如意珠一切隨心。 所謂...
對於自身的健康方面,不要總是希望永遠沒有病苦。 身體的四大不調就會有病,因為有...
我們這種身體存在的現象,是由什麼來組成的呢?地、水、火、風四大組成。 每一個人...
所謂補處上蓮台,這才叫成佛、覺悟。佛是什麼?醒來了,智慧嘛!有智慧就看明白人生...
大家要明白,佛教反對五種邪命,哪五種? 第一種乍現奇特,第二種自讚功德,第三種...
問: 人生生來有殘缺,乃至身材矮胖、長相丑陋,乃至聰明才智、學歷資歷、家世背景...
當我們被人誤解而受到壓抑的時候,不要總是希望通過申辯來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諒解。當...
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應該知道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因為眾生的共業所招感,才是苦的...
《諸經要集》引用《寶性論》說:三寶有六義,故須敬也。 我們為什麼要尊敬三寶?希...
記得在北京的時候,五台山流傳下一本書《現代因果實錄》。據說,五台山有一位妙法大...
佛法無量義,一以淨為本,意思是:佛法雖然有無量無邊的意思,但是一定要以清淨心為...
蘇軾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通過跟三寶學,你就是世間的楷模,就是菩薩。攝律儀戒,你要守法,守戒;攝善法戒,...
總而言之,做人做事不要有情緒,情緒就是無明的業力。 所謂無明的業力,就是業障深...
通過跟三寶學,你就是世間的楷模,就是菩薩。菩薩容易當嗎?容易。為什麼容易啊?攝...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樂的同時,又會為了不能每一件事都滿足和對擁有的東西永保不失...
在小乘的《俱舍論》中,有三種無為法。大乘的《唯識論》中說有六種無為法。 《大乘...
能積集廣大福德,得大富貴,如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
如果我們就未來的因果報應而言,會把自己的快樂凌駕在別人的煩惱之上。損人利己是表...
問: 心情起伏不定,如容易生氣、衝動,面對這樣的情緒不穩定,如何化解呢?佛教徒...
我們有了障礙、煩惱怎麼辦?應該要用佛法來戰勝它。這個佛法是什麼?就是改變我執和...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能夠把別人放不下的東西放下了,為了擔當學佛和弘法的...
佛經中說四大苦空。這就是《八大人覺經》的第一覺四大苦空。我們要出離,不要去執著...
有人說可怕的是痛,痛得非常難過,如果病了不痛,病也不是很嚴重的問題。 人生病了...
我們佈施給別人:別人正是需要的,我們來幫助他;我們所恭敬的對像,供養他,那當然...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
有時候,我們考慮問題只是考慮自己。曾經有這樣的故事:一個人跑到集市上,看到人家...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
最近幾年,佛教界流傳,不誦《弟子規》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常奇怪!且不說,佛...
很多時候,得不償失,好好想一想;很多小偷,很多損人不利己的人,或者是損公肥私的...
我們現在的很多人恐怕已經很麻木了,已經不知道六和敬的內容了。六和敬的內容是: ...
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知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
所謂欺罔共財,就是欺騙蒙蔽共同的財產。比如兩人合夥做買賣,本來掙了十元錢,其中...
不理解佛法自做自受這樣的一個原理,說來說去不是佛救我們,是我們自己救自己!正信...
不因預設成見而輕信:不要因某事與個人預設的觀念或理論相符,就予以相信。個人的看...
佛法告訴我們的是:向佛陀學習,常隨佛學。現實需要提醒自己:我們是在跟誰學佛呢?...
所謂豪貴學道難:意思是,富貴的人,他不關注無常,不會為生活所困,會整天陶醉在娛...
我們被人家欺負了,被人家辱罵了,被人家誤解了,不瞋恨實在太難了。所以它是我們修...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信仰者陷入了一個誤區,什麼樣的誤區? 慧思大師在講解《法...
從來硬弩弦先斷: 縱觀憨山大師的一生,經歷坎坷,人生曲折,這是他的心路歷程因緣...
有的知道求皈依,卻誤信邪師外道。有些人知道皈依,但是為什麼會誤入邪師外道呢?因...
《佛說四十二章經》之第十章:喜施獲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
所謂意三者:嫉、恚、癡:十善業中身業我們說是:不殺、不盜、不淫;口業就是:不兩...
忙裡偷閑亦在人,人生誰滿百年春。送迎畢竟無時了,悲喜交煎逐日新。休念功名唯念佛...
我們很多時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還是要執著現實,所以徒增煩惱!如果我們有抵抗和...
面對現實,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誰又不死呢?沒有學好的佛教徒也怕死,所...問: 居士可以炒股票或者理財嗎 靜波法師答: 那要看什麼樣的居士,菩薩戒弟子不應該,作為三皈五戒,他在社會...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
如果自己沒有佈施,見他人佈施,要生起歡喜心。 如果我們能夠這樣的話,那就是與佛...
有一些人,他怎麼去罵我,怎麼誹謗我、誣陷我,我也會坦然,也不會再煩惱。因為這很...
唐朝有一位叫樂休的禪師,曾經作過這樣一首詩: 幾見春來幾見冬,又值歲慶轉運中。...
來到極樂寺,都是有緣人,佛說緣起甚深甚深!為什麼說甚深?因為緣起無自性,沒有實...
關於《楞嚴經》,來之不易,是一位叫般剌密諦的法師,冒著生命危險從印度把它帶到中...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 出家人是不容易的...
中國東北,高僧輩出。天台宗三老倓虛長老、定西長老、樂果長老,及住錫香港的覺光長...
我們依誰學佛?依三法印來學佛。 若有佛教徒十幾年甚至一生都在學佛,但是不知道三...
佛說了八萬四千種法門,就是針對八萬四千類眾生,對治八萬四千類煩惱。要多聞多思,...
佛教對生命實相的觀察、透視,無非是讓我們知道生命存在的痕跡是可變的,也是不可靠...
惹禍只因閑口舌,世人為什麼惹禍?喜歡說人閑話,舌頭滿天飛,說來說去,就有後遺症...
古德法華偈頌云: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意廣含藏,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氣憤、會瞋恨、會討厭、會嫉妒等種種的情緒。面對現實,我們要...問: 劣根眾生應以上求佛道為要,下化眾生隨緣去做? 靜波法師答: 什麼是劣根眾生?就是不老實,不能腳踏實地...
《梵網經菩薩戒本》說:人命無常,過於山水,壯色不停,猶如奔馬。其中的道理就是:...問: 現在有人說,末法時代在家成就女眾比男眾成就的多,有這樣的依據嗎? 靜波法師答: 這不是定法,可能女眾...問: 當前非法的佛教場所很多,合法的寺院也會搞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其內容和他的身份不是很相符,但也的確讓一...
憂患意識 在佛教的經典中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末法時代。我所理解的末法是人們不相信...問: 如何看待福德與功德對現實生活和修行的意義?修行者應該如何追求福德和功德? 靜波法師答: 福德,福就是...
我們現在人所謂的神通都不過是阿貓、阿狗的彫蟲小技。《楞嚴經》裡有五十種陰魔,那...
人性的浮躁與懶惰往往使我們不能堅持和忍耐。 如唐代溈山靈佑禪師去江西百丈山參百...
我們反思、反省,我們捫心自問,這麼多年來我們都在做了什麼?都在身外求法,都在滿...
在浴佛法會的時候,我們要誦一個偈子,我今灌沐諸如來:我們通過外在地去浴佛,淨智...
佛菩薩慈悲,所以才有施食法門。宋代的時候,不動上師在四川的蒙山創建了施食法門。...
第一種,我們要感恩。感恩就必須要明白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因緣幫助...
我們講第一個問題:世俗諦與真諦對生命問題的看法。什麼叫世俗諦? 就是世間人一般...
僧人,就是獨身,第一個是獨身;第二個是住在被縣、市、省三級宗教部門批准的合法的...
開光就是開智慧 一直以來,人們對開光有著頑固的、強烈的誤解,以為開光就靈,是不...對於社會上存在的假和尚以化緣、看病、算命等方式行騙現象,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哈爾濱市極樂寺...如何學佛?我們要依六度來學佛。 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就是菩薩成就佛道的身體力行的工具...關於輪迴與解脫的問題,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即便是大家學佛,對於這個問題也不是特別明瞭。正是因為如此,今天...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應該說在佛光寺舉辦的第三屆佛教常識培訓班是非常殊勝的一件佛事.那麼在這樣一個培訓班中作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承蒙慧雄大和尚的盛情邀請,來到新加坡毗盧寺跟大家交流、探討《維摩詰經》中的入不二法門...一、佈施的意義與種類 佈施,梵語dāna,意即佈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給予他人福祉與利益之事。《維摩經》中說:...各位功德主: 極樂寺今天早晨搞了次齋天法會,《華嚴經》說身為佛子,當做佛事,所有的佛教徒都應該是佛子,為什...一,蒙山法會的緣起 感恩佛陀,大家辛苦。今天是我們哈爾濱極樂寺第二次來做蒙山,這個蒙山的因緣其實是來自焰口...第一常懷感恩之心 大家辛苦了,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裡大家來拜懺,首先我們感謝佛陀,我們都是三寶弟子,我們不能忘...靜波法師講《修心訣》語錄筆記 1.業障是什麼?習慣。足夠的智慧。足夠的定力。 2.修行就是改變心,回歸心。...尊敬的市宗教局的領導、市婦女聯合會的領導、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女居士: 今天是國際三八婦女節一百週年的紀念日...站在世紀之交的分界線上,與大家一同暢談佛教在二十一世紀的神聖使命,心中自然而然生起一種責任與壓力之感。要知...前語 釋靜波:現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哈爾濱極樂寺住持。1963年生,1986年到...您對南華禪寺舉辦禪悅行夏令營活動是怎麼看待的? 我覺得作為六祖道場的南華禪寺,應該擔起這樣的責任。因為他是...學佛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也是一件艱難的事。當我們從佛的字面意義上去理解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佛是由人和弗組成...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同學: 能夠再一次和大家結緣,我感到非常高興。我所講的佛教中的悟,只能是一種知...感謝上淨下慧大和尚,感謝柏林寺常住,給了我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和大家結一次法緣。《華嚴經》講:生為佛子,當...非常感謝淨慧大和尚給了我這個機會與大家結法緣。實際上,學佛有趙州禪師說的喫茶去一句話就夠了,喫茶以後就行腳...

《大品般若》說:菩薩摩訶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吉藏大師在《大乘玄論》裡邊的解...

盡形壽皈依三寶

如是因如是果,還要去問誰啊

出家在家因緣不同,切莫強求

五種邪命值得我們去認真反省

應切實佈施於別人,揚棄沽名釣譽之心

如何念誦准提神咒

病苦是對治我們貪慾的良藥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擁有

心態決定命運,不要把法當作定法

佛教反對的五種邪命

自卑的人如何用佛法調整心態

從來就沒有障礙,只是我們想不開罷了

不屬自己的東西絲毫不可強求

學佛人為什麼要恭敬三寶

不要再去問因果,再問就很傻

佛法無量義,一以淨為本

角度不一樣,看問題也不同

在世間上要完成四個緣

情緒就是無明的業力

在世間上要做到這四個緣

慾望永無止境沒完沒了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皈依三寶,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損人利己是表面現象,其實真相是什麼

如何化解情緒不穩定

內心有障礙有煩惱該怎麼辦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能把放不下的都放下

不能悟得「空」,必然會起情緒變化

有病方知身是苦

積蓄的終會散失,享受的就此沒有

心裡有正念,就能夠抵禦外境的誘惑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天魔嬈佛的故事

不要把別人的因緣套在自己頭上

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是為向前

佛門中這六條你能做到嗎

何苦還要戀戀不捨

佛教徒不可欺騙蒙蔽共同財產

堅持堅守和遵守,必定就有解脫的結果

不因預設成見而輕信

拔苗助長急功近利,都是有副作用的行為

豪貴學道難,英雄到老皆歸佛

心生瞋恨,我們就上當了

見壞法者能呵責,當知是人真佛子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

禁不住誘惑,就會誤入邪師外道

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

別讓這三種煩惱障礙你

忙裡偷閑亦在人,人生誰滿百年春

常懷生死之心,方有解脫之機

放下對死亡的擔憂
居士可以炒股票或者理財嗎

為什麼有人越學佛越苦惱

見他人佈施,要起歡喜心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

七字詩句說出了我們的本來面目

因為有貪心,所以才會上當受騙

【推薦】《楞嚴經》是末法破邪顯正的斬妖劍

觀音菩薩能不能讓彩票中獎

東北的大仙跟佛教有關係嗎

依「三法印」來學佛

學佛最重要是親近善知識

正因為不斷地變化,才不斷地充滿了希望

惹禍只因閑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別人錯了,我為什麼要生氣
劣根眾生該如何修

觀音菩薩為何會示現成面然鬼王
末法時代女眾比男眾的成就多嗎
光圖熱鬧恐怕你永遠都走不進佛門

當代佛教徒要具備這3種意識
如何看待福德與功德對生活和修行的意義

一旦遇到高級的魔,你就會迷失方向

浮躁往往使我們不能堅持和忍耐

佛法的興衰取決於我們知見的正邪

通過外在的浴佛,來改變我們的內心

從施食中學到解脫的方法

佛教徒的五條準則你做到了嗎

世俗諦與真諦對生命問題的看法

真和尚不真,假和尚也難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