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印光大師文章
所言念觀音求生西方,有何不可。不觀楞嚴雲,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富貴得富貴,求...
此之十念,比平常十念,其猛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故得往生也。以地獄極苦所逼,其一聞...
當雲淨土法門,修有專圓。由眾生根器不一,致諸祖立法不同。善導令人一心持名,莫修...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六道中,無業不造。若無心修行,反不覺得有此種希奇古怪之惡...
你既然相信佛的光明,就應當依照佛的教導去做,才會有實際的益處。否則,雖然有信心...
原文: 佛弟子祭祖先,固當以誦經、持咒、念佛為主。焚化箔錠,亦不宜廢,以不能定...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
身為苦本 印光大師在出生六個月的時候,就有眼睛的毛病,乃至於幾乎是喪明,幾乎完...
一、戒殺吃素 肉食有毒,以殺時恨心所結故。故凡瘟疫流行,蔬食者絕少傳染。又肉乃...
色慾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僅中下根機的人,會被色慾所迷惑。即使上根利智的...
【原文】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人物雖異,心性是同。舉凡三乘六凡,如...
第四個偈子: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這個無禪無淨土,不...
印光大師,關中人也。宿具善根,幼志聖賢。光緒七年,時年二十一歲,發心剃髮於終南...
問: 弟子在《印光法師文鈔》中讀到說:至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萬萬不可...
【原文】 迴向者,以己所修念誦種種各功德,若任所作,則隨得各種之人天福報。今將...
汝但諦思,自知取捨。至於不能出家,即欲捨命,此念雖烈,此心實癡。今之尼僧,誰堪...
汝母何以病不見愈,蓋以宿業所致,殆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於此時以了之乎? ...
念佛念觀音,均能消災免難,平時宜多念佛,少念觀音。遇患難,宜專念觀音。以觀音悲...
殘經不能修補,燒掉沒有罪過。如果是還可以看,可以修補的,那就不應該燒。有不知道...
印光大師的故事...
【原文】 所言異疾,殆宿世之怨業。(怨,世每誤作冤。冤,屈也。怨,仇也。)怨業...
【原文】 人生世間,縱獲高壽,亦瞬息即過。倘不自勉力,則多多皆屬墮落惡道。欲再...
【原文】 須知淨土法門,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為平常無奇,遂以...
【原文】 按高僧傳三集,法照大師傳雲。大師於大歷二年,棲止衡州雲峰寺,屢於粥缽...
佛制亡僧焚化,原本是為了令其離開分段生死的虛假形體,從而證得真常法身。所以自佛...
【原文】 倘肯至誠念佛,決定冥冥之中,蒙佛加被,令不受危險也。凡有疾病,或遇凶...
【原文】 念佛之人,但能依佛所說之淨土三經,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固用不著又復展...
淨土決疑論 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則妙。在昔之時,人根殊勝,知識如...
張福泉嬸母劉氏,生性淳篤,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淨等所說而念佛。又加家人助念...
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屬,當以勤心照顧店舖為事。所言修持,隨人身份。若身無有暇,則...
【原文】 人每謂現生所享受苦樂吉凶者為命,謂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惡之...
【原文】 若事事皆一時即了,則便成無因無果之斷滅深坑。不觀天道運行乎,夏至一陰...
唐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者,敬信佛法。欲寫法華,金剛般若,涅槃等,無...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求其文簡義豐,詞約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篤...
【原文】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
【原文】 書信一事,關係甚重。若常用草體,或成習慣,久久或致誤事。馮夢華厚德君...
【原文】 當一切時,小心勤慎。且莫學說大話,不認真用心於小事。須知此種派頭,乃...
第一個,我們到臨終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開導安慰,以生正信。 你最好對這個亡...
近日,有位初學佛的賈居士講述了一件事。最初帶領賈居士學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
【原文】 人苦日在煩惱中,尚不知是煩惱;若知是煩惱,則煩惱便消滅矣。(心本是佛...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
德山棒,臨濟喝,開創了禪宗宗師的棒喝教學法。臨濟義玄禪師是臨濟宗的祖師,他早年...
【原文】 堂名大義,已為宣示。然欲利人,先須克己。倘言行或有不符,則尚難化及妻...
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名為通途法門;...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契理契機,至頓至圓,洵為利生唯一無上法門。唯現在...
印祖有一筆名常慚,一生自稱常慚愧僧。 常思己過,對不起自己叫慚,對不起別人叫愧...
【原文】 有權力者,救人救世則易,害人害世亦易。若以害人害世而得權力,以期救人...
問: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因為信佛之人,為...
【原文】 每日功課迴向,一一當與法界眾生。若此功課為此,彼功課為彼,亦非不可。...
古時候,長安百姓熱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在一個月黑之夜,出門捉蛐蛐,...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轉業之義。多少大聰明大學問人,弄得前功盡棄,...
【原文】 律藏不許未受戒者看,一則恐其未明遠理之人,見其因犯制戒之跡。不知乃大...
在家閑居,當以淨土法門,為雙親認真講說,俾生正信以得往生,則功德大矣。 雖讀大...
自古高僧,無論是古佛再來,還是菩薩示現,都以凡夫自居,決沒有說我是佛、是菩薩的...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難世道。雖曰念佛能滅宿業,然鬚生大慚愧,生大怖畏,轉眾...
名觀世音者,以菩薩因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果上由觀眾生稱名之音聲而施救護,故名為...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迴向往生西方,切不可...
【原文】 凡皈依者,必須志誠懇切,修持淨土法門。若仍用外道煉丹運氣等工夫,則成...
【原文】 至於保病薦亡,今人率以誦經拜懺做水陸為事。光與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
印光大師對葉福備居士說:你父親既然已經同意你出家,你就應當至誠懇切,一心念佛,...
原文: 來書發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實為至當。然教兒輩,又須反覆為論。若止一往...
彌陀因地 《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錠光。次名光遠。次名龍音...
世相無常,誠可嘆悼 相見以來,忽然已經有六年了。不但歲月更替,就是朝代也出現了...
一、少年闢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師(公元1861-1940年), 諱聖量,字印光...
【原文】 如來憫念眾生自力了脫之難,於是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淨土...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自喪其德。雖具佛心理體,其起心...
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當今之人,欲於現生了生死大事者,捨淨土一法,則絕無希望矣...
念佛發光,乃屬魔境。勿以為是,久則自息。當教彼一心念佛,除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之外...
【原文】 念佛宜小聲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聲著力念。否則必致受病。當靜心淨念...
【女人但當篤修淨業,專持佛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自然現生親證念佛三昧,臨...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助亦歸主。若泛泛然無所分別,...
公元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大師生於陝西省郃陽縣(今合陽縣...
所言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實攝心,則內無妄念,...
原文: 聞有貴恙,想日見痊癒矣。世間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而芸芸眾生,迷真逐...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淨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觀無量壽佛經》開示淨業三福...
光近來得一攝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片,此法實易為力。當念佛時,...
至於某某外道,所偽造之書,吾人只好任彼所為,各行各道。若與彼盲無目者辨別黑白,...
【原文】 靈峰之勸人夜禮觀音,不可死執,便謂定須夜禮。不過以夜靜心淨,最易見效...
馬契西居士對佛法深信不疑,對印光大師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為大師立傳,被大師狠狠...
原文: 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習氣。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有修行愈力,習氣...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誠者,能得其全。其餘則隨其誠之大小,而各有大小益耳...
原文: 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親在,則善巧勸諭,令其持...
好,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我們今天呢,...
原文: 戒律之不傷一草,則不許吃菜,以吃菜為殺生,此種話,皆是阻人吃素,勸人吃...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
原文: 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務遠,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
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母,志誠念佛,則感應道交...
( 第一講) 好,各位有緣,南無阿彌陀佛。 斷疑生信,印祖的開示講給大家聽。 ...
原文: 倘惑業未盡,道果未成。縱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經生死,進少退多。以道不勝...
原文: 又學道之人,凡遇種種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會。逆來順受,則縱遇危險等事,...
印祖當年還請許止淨居士,專門編了一本《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頌》,很厚的一本,大家...
印祖說他剛出家的時候,在做照客的時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曬經嘛,在曬經的時候他就得...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謠言。己所知者,不可不提倡,所不知者,何可妄...
【原文】 則從此以後,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即便生大慚愧,猶如裸露於...
中國傳統文化裡每年一度的清明節,佛弟子應如何祭祀祖先?淨土宗十三祖師印光大師開...

所言念佛念觀音,均能消災免難,平時宜多念佛,少念觀音。遇患難,宜專念觀音。 以...

念觀音可得往生西方嗎

五逆十惡之流臨終十念與平常十念有何不同

專修、圓修、雜修、正行、助行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法

煩惱如沙石,彌陀是巨航

佛弟子應如何對待錫箔紙錢等

念佛行人,須敦倫盡分

印光大師歸心淨土的因緣

六大免除障難方法

如何以三想來對治淫心

印光大師示戒殺之要

「無禪無淨土」會怎麼樣

印光大師苦行略記

印祖為何反對女眾出家

迴向之義,大矣哉

出家作比丘尼的障礙

為何玄奘法師臨終亦有病苦

凡一切醫不能治之病,均以此一味阿伽陀藥而治之

殘經與破損佛像的處理方法

【佛學漫畫】印光大師

己心不誠不正,非佛法之不靈不驗也

人生世間縱獲高壽,亦瞬息即過

世之好高務勝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

文殊普賢,指歸念佛

印光大師:臨終舟楫(白話文)

除念此六字外,了無一念當情

汝若死得下癡心妄想,決定會現生往生西方

印光大師文鈔論集

印祖舉往生事例示人死六驗

在家庭工作中修行

天豈有厚於彼,而薄於此之命令乎

陽間誤殺雞,陰間有記錄

印光大師講《金剛經》感應故事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勸持《阿彌陀經》

賢愚壽夭,富貴貧賤,皆可自作主宰

字體潦草易誤事

凡做大事的人,於小事決不肯輕忽

印光大師提出的臨終三要

念佛人為何還會遭遇車禍

萬境本閑,唯心自鬧

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應勸彼念佛求生西方

印光大師的棒喝教學

欲利人,先須克己

不可用通途教理,衡量淨土法門

略釋天台六即義

抱著慚愧二字,可作入聖階梯

富貴使人迷惑,有權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吃素念佛之人為什麼也會遭受苦難

每日的功課都應迴向法界眾生

若能作不淨觀,慾火當下冰消瓦解

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

隨心造業,隨心轉業

天下萬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雖讀大乘經典,仍以念佛為正行

有人妄稱自己是古佛再來可信嗎

泛泛然念佛,則功過不相敵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及普門的含義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什麼樣的人不能皈依佛門

念佛的利益超過拜懺水陸太多了

真能這樣做,決定可生西方極樂

居士對待僧人的「十六字訣」

淨土經論擷要

境遇不好,應當退一步來想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畫傳

只要真信切願必定往生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

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

念佛放光是何種境界

念佛是要大聲念,還是要小聲默念

火裡蓮花,女中丈夫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印公畫傳》紀念印光大師往生八十週年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現是什麼原因

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雜念

【推薦】印光大師對老年人的勸誡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

具此三福,則淨業大成,往生上品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狗要吃屎理他做甚,魔力強勢不要爭鋒

蕅益大師為何勸人夜禮觀音

印光大師痛斥弟子少管閑事

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

超薦父母,當發真實之心

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學習《印祖文鈔》的重要性

以吃菜為殺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說

若現生竭誠盡敬,則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

萬修萬人去是有前提的

斷疑生信—印祖講故事

俯提劣機曲護初心,唯此法門最為第一

至誠念佛可以轉業

虔念觀音聖號,化除刀兵厄

印祖念佛治眼疾

專靠地理,不如專靠心德

三業不清淨,念佛就沒有功德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