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故事文章(第21頁)

少施獲大福報的僧福田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淨住說法,當時城中有九十六種外道,各自擁有祠祀道場及許...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國設首婆羅山的鹿野深林時,有位一百二十歲的年邁長者,名叫那拘羅。由於...

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選一則舊時的故事給大家:從前有一位書生,姓焦名雄,與數位同學赴京趕考。 有一天,他們將船停在岸邊,正好遇到...

她不知佛,但一舉一動卻離佛很近

《葛藤集》中說南嶽懷讓見馬祖一心一意地想坐禪成佛,於是就拿了一塊瓦片在馬祖面前...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一位學人聽說世上有一種移山大法,於是他就決定要學這種大法。但他拜訪了許多名師,...

把寬容留給折磨你最深的人

有一群兒狼,經常到一個牧場叼羊,牧場主用了整整一個冬季,請獵手圍獵兒狼群,隱患...

金地藏與九華山的故事

佛陀住世時,有四大菩薩協助應化人間;他們分別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悲觀音、...

你聞過世界上最妙的香嗎

有一天,尊者阿難請教佛祖一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是否有這種香,遇逆風也會香,遇...

佛母摩耶夫人的故事

釋迦牟尼世尊,當其在兜率天未降生人間時,早已是一生補處位的最後身菩薩,名叫護明...

心志專一 事有所成

年輕時的慧遠禪師喜歡四處雲遊。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極愛抽煙的行人。兩人走了很長...

塞住井水的婆羅門

佛陀在世時同遊恆河兩岸,傳揚佛法。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末羅國的某個村莊,由於當地...

世界上什麼事情最痛苦

佛陀在舍衛城講解佛法的時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聽完他的講解,結伴來到一個僻靜...

心靈的佛堂

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輪到縣城,然後乘了兩個多小時的...

彎腰拾起的尊嚴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過海到了法國,他要報考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考試的...

搶不走

一日,臨濟禪師跟隨老師黃檗禪師一同下田工作。臨濟禪師走在黃檗禪師的後面,黃檗禪...

淡然面對一切

關於清政府任命劉銘傳為台灣總督,有一段小故事: 當時李鴻章並沒有直接把劉銘傳推...

心如虛空,量周沙界

韓國代表佛寶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過的袈裟),擁地兩千餘甲,另一代表法寶的海印...

三種人生比喻

有一位老師有一天帶學生坐船,當船行到湖中央時,他問學生:「有一種東西,跑得比光...

這裡本來就是地獄

無德禪師收了不少青年學僧,大家慕名而來跟他學禪,禪師叫大家把所有一切都不准帶進...

被貪慾的念頭所繫縛

過去,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摩訶迦旃延尊者住在跋蘭那聚落的烏泥池旁邊。 當...

盲龜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從海中探出頭來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上頭有一個孔洞;它浮在海上,...

不樂於五蘊則解脫

昔日,佛在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有四十位比丘住在波梨耶聚落,他們精勤修持苦...

遞出善良與真誠

夫妻倆在樓下賣粉已有時日。簡易的攤檔,熱情的笑臉,吸引了不少顧客。我去得多了,...

白居易的知足常樂思想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詩人,虔誠的佛教信徒。...

誰是禪師

佛光禪師在參禪的生活中,經常忘記自己。一些從各方前來參學的禪者,要求拜見禪師,...

佛視病人如親子

佛住在舍衛國時,有一位長者,請佛及眾僧去受供養。那時比丘們都去,佛沒有去,派人...

暗施慈悲與後人--白居易

中國古代信佛的官員中,唐代詩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信仰和最有慈悲心的地方官。他在官場生涯中,始終心懷無限慈...

不看他對我如何,而看他對別人如何

一次,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對老師說:東格拉底這人很不怎麼樣! 蘇格拉底問:這話...

切莫貪圖享樂而浪費光陰

生命短促,切莫貪圖一時享樂而浪費光陰。修行因緣難起,護法護教更應及時,唯有精進...

小主人尋寶記

天地萬物無常,人也是一樣。在平靜的時候就是平安、美好的境界;境界一不調和,人就...

這才是最大的財富

在非洲的一個偏僻山溝裡,有一個小村子,四週全是高山峻嶺。雖然群山為這裡的居民擋...

別把自己看的太重

一隻駱駝,辛辛苦苦穿過了沙漠,一隻蒼蠅趴在駱駝背上,一點力氣也不花,也過來了。...

蓮池大師和蜈蚣

大約400年前,有一位叫蓮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見有個人拿著攛在竹條上的一串蜈...

血肉施蟻的烏龜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憍陳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羅漢果,八萬天子得到了聖果。眾比丘禁不...

惜福從惜食惜衣做起

禮拜天,父親看著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兒子,心想:今天帶孩子到哪兒去玩呢?結果,他...

丑臉人與丑臉比丘

自古以來,天下父母都是愛護子女;但是卻也有少數人違反常情,不愛自己的孩子,甚至...

給人感動也是一種佈施

有一個婦人,年輕時就歡喜打牌,幾乎到了一天不打牌,日子就不能過的癡狂地步。一個...

老做小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裡拜訪住持。這位年輕的住持對身旁站著的一位年老的和尚說:去,...

供養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賢愚經》記載著有關洗浴供養的因緣故事。 有一位天人下到佛陀的住處,祈請佛及憎...

中了二隻箭

法國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家境清寒,長大後嫁給一個公務員,對她的家庭而言,這已經...

他「死於」53歲,但一直活到98歲

約翰D洛克菲勒在33歲時賺到了第一個100萬美元。43歲時,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

該放下的放下,該捨棄的捨棄

人們常說,聰明人就是能夠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而愚蠢的人往往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供養燒餅的女孩

佛陀僧團裡,出家人必須每天出外托缽乞食,表示上乞佛道,下化眾生之意。有一天,一...

外表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

在遙遠的西藏雪域高原上,住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喇嘛。有一天,老喇嘛救起了一隻小老...

女童勇伏大蛇

古時候的人很迷信,例如從前在一個小地方常有大蟒蛇出來作怪,當地的人都認為蛇已成精,所以常常祭拜它,並且每年...

積習難調難伏

曾經有一位商人,從出生地北天竺來到南天竺作買賣。停留在南方的時日愈來愈久,因緣...

釋迦牟尼佛的婚姻家庭

1、佛陀與父親淨飯王 《菩薩睒子經》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學。濟神離...

口說愛語可助我們攝化眾生

善護口業,不出惡言,可令我們內心保持清淨無染。口說愛語,可以幫助我們攝化眾生,...

期待父親的笑

在外人的眼中,我的父親是粗獷豪放的漢子,只有我們做子女的知道他心裡極為細膩的一...

潛伏在你身邊的「菩薩」們

宋朝太平興國年間,有一位法名辨聰的僧人,遊方到五台山,時值仲夏,便於清涼寺隨僧...

黑豆白豆

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為了順應眾生根機而施教。 優婆掬提以黑豆和白豆的增...

駕馭浪潮,在人生的風浪中前進

人的一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它就好像是大海上的波浪,起起落落,有高有低。偶爾到...

培植善念-童子改命

袁尚寶的朋友養了一位童子,非常清秀,而且十分機警。袁尚寶為這位童子看相,認為對...

對父母做了少許不善,定得大苦報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誡諸位比丘說:供養父母哪怕僅僅一點,也能夠獲福無量,即使是...

羅睺羅出家記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見佛,因為那時佛要度羅睺羅出家。國王得到消息,也趕去參加盛會。...

佛為比丘破前世情愛

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時,一位比丘出外托缽乞食,遇見了他出家前的妻子。前妻一...

站著被燒焦的鳥

1996年3月,一則極為感人的有關動物的新聞在全美播放:紐約市區一棟荒廢的建築...

孝順父母有三個等級

郁多羅是一位品行端正,年輕有為的優秀青年,尤其他孝順父母,尊敬長上,早已為鄰里...

原諒別人等於解脫自己

我的一個朋友,這麼多年來,一直生活在憤怒、沮喪、仇恨和痛苦之中。其實只是一件很...

開發出自己的潛能

禪宗有許多文武雙全的高僧大德,釋方老和尚就是這樣一位道行深遠、武功蓋世的禪宗大...

從有形看到了無形

為什麼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輕人問。 因為有的人心太小,小到只能容下自己。大師答...

恩愛生悲惱

舍衛國有位很富有的婆羅門,年老得子,但孩子長到六歲就死了。想想老年才得子,在幼...

在家居士的四法寶

昔日,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有一位婆羅門青年名叫佛移,前來問訊頂禮後,...

天人受三皈免墮癩子豬

有位天人天福享盡時,五衰現前,自知不久將亡。第一,他頭上戴的冠花自然枯萎;第二...

一念虔誠 因小果大

有一回,佛陀來到全是婆羅門種的一個國城。城主聽說佛的攝受力很大,受教化的人很多...

長者智教敗家子

古時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業開創得很好,累積了許多財富,而這些努力無非都...

我只看我有的,不看我沒有的

有一位牧師的女兒,她天生就是一位腦性痲痹患者,全身不能正常的活動,且無法言語。...

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緣經》中的故事──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一位婆羅門長者,他的妻子產下一個男兒...

阿那律尊者天眼通的因緣

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陀,他在過去生未修行前,曾是一位貧窮的農夫。當時天下饑荒,農作...

牛舌與啞巴

《法苑珠林》記載著一個故事。 說在唐朝武德年間,在大寧的地方,有一個叫賀永興的...

製售淫書黃碟的報應

他專門精於繪製彩色的色-情畫,憑著這一手技術就到省城去謀生。由於他畫得非常逼真而且特別妖艷淫蕩,因此很快便...

「一捂一悟」的啟示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輕士子,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由於受他母親信佛的影響,放棄了科...

佛門素宴悟心境

我獨自在外打拼,經歷不少坎坷,心高氣傲的我,看到周圍許多人有房有車,事業有成,...

解脫名利束縛,喚起心中陽光

有一則故事說:從前有一位酷愛音樂的國王,派人去請一位著名音樂家來皇宮演奏,並對...

只偷一次

石屋禪師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暢談之下,不覺天色已晚,兩人因此投宿旅店。半夜,...

不再為世間所囚縛

唐朝的曹山本寂禪師,是福建泉州莆田人,從小學習儒學,十九歲在福州靈石山出家,法...

賊不偷窮人家

唐代的只林禪師,得法於荊州永泰寺的靈湍禪師。他得法之後,在湖南一帶弘揚禪法。只...

新參四問

一日,一名年輕的學僧前來參問大珠慧海禪師,學僧一見面就問:如何才能住於正法? ...

你無法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

大學階梯教室裡,一場演講會即將開始。主講人是蜚聲海內外的知名教授,海報兩天前就...

真正的大孝報恩

子女對父母的情,經常是薄如紙張,他們有需要時,認為父母給他們是理所當然的,而他...

福為善眷屬

過去,有一位國王以正法治化國家,深得人民敬仰,卻因沒有子嗣而愁憂不已;聽聞佛陀...

尋找真正的快樂

這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對眾比丘們提起過去的一段因緣: 有一天,阿修...

善良,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

撒哈拉沙漠,又被稱為死亡之海。 進入沙漠者的命運:有去無回。 直到1814年,...

覺悟不能代替

臨濟禪師將圓寂時,曾開示弟子道:我入滅後,你們不可將正法眼藏也隨著滅卻! 座中...

耆域的感嘆

西晉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來到中國。這位耆域有神通,在歷史上留...

認知的三個境界

人對事物的認知有三個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先提升認知的境界。 桂琛禪師...

三千億無形財產

有位勤政愛民的國王,有一天出宮巡視人民的生活。一到城中,他放眼望去盡是漂亮的樓...

兩聲口哨換來50年牢獄之災

近在網絡上看到不少去死吧、你是豬之類的不文明用語。雖然網民們只是一時情緒,並無...

天地廣闊,不要畫地自限

天地廣闊,人不能只想著自己佔有一席之地而自尋煩惱。 佛光禪師有一次見到克契和尚...

為心靈敲響木魚

暑期中,一群小學生參觀了一所聞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莊嚴雄偉的大殿前,一個充滿稚...

付出,不是發給東西就好

南非治安不佳,不少慈濟志工都曾遭遇搶劫。有一次,一位志工回台灣告訴我他被搶劫的...

把握時間付出良能,發揮生命價值

人的一生中,年少力壯只有一回;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輕,就得等來生來世。所以,我們一...

被煩惱賊掠奪

從前,有兩個人結伴同行,希望在旅途中彼此有個照應。一日,經過曠野,急於趕路的兩...

遇善知識難

過去,有一個小孩在路上看到了一隻大烏龜,把它抓來玩。初時,還玩得很高興,但玩著...

放下我執偏愛 永離苦惱束縛

佛住世弘法時,有一位住在彌絺羅國中的婆羅門婦女名叫婆私吒,因為第六個孩子剛剛喪...

善順善成就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羅衛城的尼拘律園中。當時,佛陀的叔父斛飯王之長子摩訶男來到...

火宅三車喻

有一位大長者,年事已高且家財萬貫,擁有無數的田宅僕役,他那令人稱羨的豪宅,從平...

除滅瞋恚得無憂

昔日佛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羅門女,很有善根,見到佛法僧...

觀作瓶喻

有兩個人來到陶匠的工作坊,他們對陶匠製作陶器的過程非常好奇,所以放下手邊的事,...

窮子喻

過去,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長者,家中倉庫盈滿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真珠等珍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