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六道輪迴文章(第7頁)
在人生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觀念要正確,能夠如此,道路就不會有...
劫是梵文劫波的簡略。劫波,翻譯成中文叫時分,是一種時間的概念。這種時間的概念用...
也許你們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我一上來就跟你們介紹木魚和佛號。可能你們對此並不感興...
有時候,我可能只是比別人多忍了十分鐘,結果就不一樣了。這十分鐘裡,我會想到此生...
對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學只是勸:沒事念念佛吧!反正只有好處,沒壞處嘛!如果上...
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是為了成就聖道,一般來說,你初地以後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麼...昔時,佛在舍衛國為天人說法。當時舍衛城中有一位婆羅門長者,雖財富無量,卻不好佈施,慳貪不捨。每到用餐時間,...佛住在波羅奈國鹿野苑時,一日早晨到城裡托缽,看見一位比丘也到城裡乞食,他坐在路邊的一棵樹下,對所乞的食物起...
一 總說: 論云:第二思惟死無定期者,謂今日已後,百年以前,其死已定,然此中間...
有一天,佛告訴阿難:我看天地萬物,各自都有他們的宿世因緣。 阿難見佛跟他說話,...
我們一般人很難被勸諫,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煩,你對一個人講話他聽不進去的,因為他...
編者按:本文選自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第十八章之科學的問難,本題目為編者所加。...
佛所說一切法門,雖高深玄妙,圓頓直捷,皆須斷盡煩惑,方可了生脫死。若斷而未盡,...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認識自身這一堆的色、受、...
釋尊對西方淨土依正莊嚴的描述,為我們建構起一個至極真善美慧的妙參照系,俾令眾生...
蘇州人吳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眾。民國十年,朝禮普陀山,會晤印光大師,自稱前...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辦了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問: 出離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標準? 達照法師答: 出離心有狹義和廣義的。狹義的出離心就是我要了生死。這人在...
一、暇滿的體性 暇是閑暇。脫離了八種無暇,就是所謂的有暇。八無暇包括地獄、餓鬼...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經常念這句話。希望大家也能多念無常迅速,多念...
現在如果到中國,你作一個問卷調查,相信有輪迴的、有三世因果的,估計比例不是太高...
無伴過患,就是在生死關頭無依無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了知如是過,願取三福燈光明...
佛陀出家前是一位王子,在宮廷享受著錦衣玉食、不知人間疾苦的生活。但在一次出門游...
歷代開悟而沒有了生死的,他就必然要輪轉。有可靠的資料來證明,一些大禪師,他們最...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就會面臨佛在大小乘經典所說的,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
每百年才能從海中探出頭來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上頭有一個孔洞;它浮在海上,...
人死後到底有沒有生命的延續呢?如果有,是怎樣延續的呢?如果沒有,能否給出令人信...
人豬合體 看看人和人的關係:當年恩愛,今作怨家。昔日寇讎,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
剛才有個道友問我:如何能夠保持著我們這個菩提心不退?如何保持大悲心不退?那靠你...
淨土行人要努力讓自己念出的這句阿彌陀佛,如沉舟溺子,聲聲呼喚娘親的救度,念佛時...
悠悠泛泛,對生死心不切。有點時間就念一念,沒有時間或者有很多理由為自己開脫:今...
凡夫眾生要住在五濁惡世度化眾生是不可以的,這就好像一大塊的冰塊,你想用一小碗的...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法國百貨公司的店員,有一天,他在經濟蕭條的時候被裁員...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內容為念死、念惡趣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中士道的內容...
我們要思惟到,我們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這種得人身之困難,佛陀用種種的比喻來比況...
眾生由於妄想執著,起惑造業,豈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而且招致種種業報,沉淪生死海...
多生多劫我們負債負了眾生的命債、情債、這個錢債,這些都要去償還的,哪個債主的力...
有了信心以後要發願,淨土的願是二個:第一個厭離娑婆,第二個欣求極樂: 我們相信...
唐朝的曹山本寂禪師,是福建泉州莆田人,從小學習儒學,十九歲在福州靈石山出家,法...
佛住世弘法時,有一位住在彌絺羅國中的婆羅門婦女名叫婆私吒,因為第六個孩子剛剛喪...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羅衛城的尼拘律園中。當時,佛陀的叔父斛飯王之長子摩訶男來到...
有一位大長者,年事已高且家財萬貫,擁有無數的田宅僕役,他那令人稱羨的豪宅,從平...
有兩個人來到陶匠的工作坊,他們對陶匠製作陶器的過程非常好奇,所以放下手邊的事,...問: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來說,是因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嗎? 慧律法師答: 不要這樣講,一輩...
一、厭離心來自智慧的關照 信、願、行,願這個科目就是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兩種...
我們上一堂課強調了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是為什麼我們會不斷地死亡以後,為什麼我們會...
凡夫之心總是不斷生滅,只是自己不曾察覺,也不會去注意。一般人對生死大事平時也無...每個宗教對人的身後,各有獨特的見解;有些宗教認為身後求生天堂是永生之處;又有宗教祈求身後回歸天道的。種種的...眾所周知:六道輪迴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羅道、 畜生道、 餓鬼道、 地獄道;除《大佛頂如來密因...【然平日則區區趨名競利,雖百錢之物,亦不肯棄捨,而不自愛其身,何哉?或責以盜竊,或呵以禽畜,則怫然而怒,有...一日,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前來請法。國王恭敬地向佛陀頂禮問訊後,於一旁坐下,並且請示佛陀:...現在我們修行為什麼很難成就?煩惱重,一念佛就昏沉,一昏沉就控制不了,想一想:拉倒吧,正好昏沉還能夠睡一覺。...由於我們的目光短淺,我們通常都看不到更遠的地方,我們只看的見眼前的蛋糕,而看不到更遠的地方有大餐。我們通常...問: 為何《無量壽經》把人道、天道也判為惡道? 常敏法師答: 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惡鬼,畜生,這六...在人間,父母、子女親情難以割捨,面臨生離死別之時更是苦痛難言。人生在世,首先要體悟的道理,就是「苦諦」: ...問: 先有業力還是先有六道輪迴? 慧律法師答: 這句話就是妄想。講先有業力也不對,講先有六道也不對,因為業...一天,只夜多尊者與弟子入石室城乞食,進城門時臉色突然憂戚哀傷起來,等到乞食結束,要出城時,又悲傷不已。弟子...問: 做善事只是修福,跟解脫生死沒有任何關係。這個觀念是否正確? 慧律法師答: 許多人弄錯了,光聽經聞法,...要學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學好,則冤孽不會來找;愈想學好,冤孽愈來找,欲把債務算清。因為從無量...一天,佛和弟子們在羅閱祇城外的一顆大樹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見正,心里正在琢磨一個問題:佛說人死有...生命的真相是什麼?生命不過是靈魂隨業流轉而不斷生生死死的歷程。 什麼叫業?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語、所...有兩種世間法,有兩種出世間法。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益自己,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有兩種世間法:一...問: 輪迴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 濟群法師答: 輪迴,其實是內心迷惑的顯現,根源就在我們的心。換言之,...從前有戶人家,除了耕種維生,還養了一群羊。這家人認真工作、克勤克儉,畜養的羊只都是送到市集出售,從來捨不得...馬祖大師未出家前有幾位老朋友。聽到馬祖開了大悟,到處說法,有問必答,皆大歡喜。大家都感到非常稀奇,心中只是...近年來,色-情氾濫,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時有所聞。 男女色慾,本是凡夫眾生多生多劫的習性,若是...中國自古即有善惡因果報應的思想。如《易經》中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說。佛教傳入後,業的思想與此因果報應觀念結...有一次,文殊菩薩示現人身,路過一個屠夫家門,看見有好幾個人正在試圖擒住一頭豬,準備將它宰殺了。那頭豬四處狂...問: 什麼是眾生輪迴的因相、果相? 濟群法師答: 因相即我們每天的舉止動念。我們每動一個念頭、每做一件事情...問: 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證嚴法師答: 凡夫從無始以來,「一念無明生三細」細小塵埃不斷累積,終能囤積...曹山本寂禪師的《語錄》記載:一次,有僧問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請您老人家替我醫病。曹山禪師回答說:我不醫。僧...在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一個癡呆的人。他雖癡呆,但他知道勤儉,喜歡積蓄黃金。癡人為了能多積些黃金,到外做苦...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是最可憐的人,這種人就是惡人,為什麼是惡人呢?因為從佛教的三世因果的角度講,在死後會...當我們看到呱呱墜地的初生嬰兒,可曾想到這個小生命從何而來?當我們瞻仰剛剛去世的親人朋友,可曾想到他將去向何...五祖大師弘忍,前生是破頭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祖道信禪師,便祈求能在他座下出家,道信禪師嫌他年紀太大,...眼 我們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覺地注視著這個世界,有時即便是在夢中,也要把一切看個真切。這個世界充滿虛幻的色...有一次,佛陀回故鄉迦毘羅衛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樹園中。 這天,佛陀的堂弟摩訶男居士來禮見佛陀,對佛陀說...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佛陀這樣的聖者也有敵人。 活著,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批評,因為,你再用心、慈悲,也無法盡...我們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多數不知道在做什麼,糊裡糊塗地生出來,又糊裡糊塗地死去。在生和死的期間,為名而顛倒,...很多人不曾意識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為我們此生是以這一身份來到世間,似乎做人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殊不知...問: 因果觀念、六道輪迴是道德建設的必要前提,那麼這僅僅是理論假設呢,還是真有其事?聖人為什麼要以神道設教...《三主要道》中,形容每個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沖。這四種瀑流,就是慾望、煩惱、見和無明的力量。慾望,就是對財...《親友書》中,將輪迴苦總結為六點。 其一,為無有決定。 在輪迴中,我們時而生天享樂,時而墮落地獄,什麼業力...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能夠救人?下面提出五個重要理由。周安士居士是闡釋得非常得正義,非常深刻。 第一、...莊子有一天做夢,夢到了蝴蝶栩栩如生。所以醒過來之後,他就迷惑了。是我莊周夢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莊周,到底那個...一個年輕的戲子跟著師傅學藝,並到處演出,也參與演了很多角色,有時演學生、商人、農夫、乞丐,有時演文人、官差...《親友書》云: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及其返此而死歿,故於生死全無定。 《親友書》說:父親轉為兒子...問: 有人說往生西方比來世做人還容易,是否對? 大安法師答: 這個話是對的,這也不是有人說,這是印光大師說...問: 今生有幸聞到佛正法,遇到善知識,發大菩提心,依法修行,信念堅定。我想生生世世都能聞佛正法,遇到善知識...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當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來生。你今活了幾十年,不知經過多...圓覺經云: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諸位同參!淫慾是生死的根本,是輪迴的原動力,是障礙佛道的病本,...持名念佛是末法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法門,所以現在一般人普遍都相信念佛法門。 你不要看輕這念佛法門,永明壽禪師念...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此苦海甚深無底,廣闊無涯。因摸不著苦海之邊,故難出苦海。若摸著邊,即能出矣。吾人於此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輪迴現像在到處詮釋。例如風起雲湧,凝聚成雨,雨水被太陽蒸發後變成雲,雲再聚成雨,這種周...黃庭堅,字山谷,江西省修水縣人,他的詩書畫號稱三絕,與當時的蘇東坡齊名,人稱蘇黃,黃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什麼是輪迴 輪迴又稱流轉、輪轉、生死輪迴,意思是眾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車輪一樣轉動不停,循環...佛說六道輪迴,很多人曾經告訴我說:地獄看不到,餓鬼沒見過,天神太幻覺,修羅無所知,畜生本來有,人死如燈滅。...眼 我們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覺地注視著這個世界,有時即便是在夢中,也要把一切看個真切。這個世界充滿虛幻的...知道前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今生該怎麼做。如果了解前世能使我們發起不造惡業或出離輪迴的決心,這樣才是...

姑蘇南濠街,有一人常作陰隸,每數日,輒往值班。鄰有一人語曰:能帶我至陰間遊戲乎...

苦難輪迴不堪 心靈深處探求解脫

理解劫運的概念

眾生輪迴的習慣與體制化

欣求極樂勤念佛 厭離娑婆修忍辱

沒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阿彌陀佛幫我們遠離了分段生死
跳脫輪迴識因果
貪念惡念感召生死輪迴苦

為何日日鬚髮今日必死之心

佛教你看前世因緣

被眼前的妄想誤導

劫運下的悲慘世界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西方淨土的欣慕行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不向閻君去報到,直生西方得解脫
出離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標準

珍惜暇滿人身

多念無常迅速,度生死苦海

最管用的觀念就是輪迴和因果

生死關頭苦無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佛陀的出家是為了什麼

惑業未盡的高僧也難出輪迴

如何處理生死問題

盲龜值浮木

不知生,焉知死

宿命通一看,你還敢結婚嗎?還敢吃雞嗎?

順生死流的十種心

念佛是眾生出輪迴的捷徑

這種人不叫有淨土

今生是流浪的最後一生

是今生重要還是來生重要

發出離心 捨凡夫心

我們生命的真相

生死苦海六道輪迴

離開阿彌陀佛,難靠自力了生死

在娑婆打滾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難

不再為世間所囚縛

放下我執偏愛 永離苦惱束縛

善順善成就

火宅三車喻

觀作瓶喻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靠佛號加持,真發厭離心

妄想就像工畫師,畫你來生的相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