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六道輪迴文章(第5頁)

三途一報百千劫,復生人天了無期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當求所以了生死之法,則可悲者,轉為可樂也。若不求了生死之法,徒...

今生的際遇,是前世修來的

佈施的道理,古往今來很多賢人哲士,都會用種種不同的方式來詮釋,來傳播。中國的話...

生死長遠,厭患捨離

佛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日,一位比丘前往世尊處,恭敬頂禮佛足...

對世間有多少興趣,就會有多少執著和罣礙

正見輪迴是苦,我們才能生起解脫的意願,才能對世間的一切完全放下。否則,即使暫時...

頓超三界樂悠悠

寒山頂上月輪孤,照見晴空一物無, 可貴天然無價寶,埋在五陰溺身漚。 因眾生不...

輪迴中有哪六種苦

說到解脫,首先要有解脫的意向,也就是出離心。怎樣才能生起出離心?這就必須真切意...

念佛人不可求來世人天福報

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處處指點,苦口婆心,慈悲之極,再三叮嚀我們要信願稱名,求生...

生命就在這樣的重複中不斷輪迴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需求和貪著。有的人偏向財富,有的人偏向事業,有的人偏向權力。...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設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時,語子孫曰:舊聞地下眷屬,臨終時一一相見,今...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輪轉的一種狀態

敬愛的親人們!人生在世,相聚總是匆匆,繁忙之中偶爾有機會相聚時,我們卻沒有就人...

太子出城遊歷,照見世間老病死

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為悉達多。太子日漸成長,阿私陀仙人曾...

為何世俗的快樂會帶動生死輪迴的痛苦

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在內心的深處都有一種天生的本能,那就是離苦得樂。為什麼我們...

高僧轉世為高官給我們的啟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王十朋是由嚴首座轉世而來之事,是中國佛教史上比較...

把迷夢叫醒,向自心中喚

有兩句俗話:什麼人說什麼話,三句話不離本行。因為晚學是個做夢的人,所以好說夢話...

男女相愛的前世今生

這個女人追男朋友,想不到那個男朋友是自己的爺爺,或者祖父,或者太爺爺、曾祖父,...

你死的次數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麼樣不死呢?學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脫道,就不死了。死了到什麼地方去呢?這是個...

情動入胎和臨終接引

情動入胎。沒有斷見、思惑都應該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情的有情識的,他這個情一動就...

積功累德,後代一定會有好的果報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的肉身渺小得就像一粒微塵,我們在世間停留的那幾十年與宇宙相比...

信願的力量要敵過貪戀塵勞的愛力

只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雖重,自然漸漸輕微,亦當往生...

念頭不起則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勸你們都要吃素,都要念佛,為啥呢?既然大家都是佛弟子,都是修行人,理應按...

念佛人要準備些什麼事情

淨土宗到底要準備些什麼事情?簡單講一句話就夠了:有志於往生的人,你必須要把握一...

他的身業全都倒向了世間的事情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

汝年已衰老,當斷愛慾了生脫死

近來身體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兒孫甚多,當以家事號事,交與兒輩經理。自己作一...

吃素的原因來自兩個最起碼的認知

我們不要以為這些飛禽走獸、海里生物、家養牲畜就理所當然地應該被人類吃,不是這樣...

前世一念之迷與淨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們都忘記了。雖然我們在娘胎裡那個苦啊,我們每個人都體驗過了,是非常苦的,...

十八界空,才能了生脫死跳出三界

《地藏經》講: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如果不覺醒、不懺悔、不改變的話...

依攀緣心隨逐生滅,故得生死流轉

《楞嚴經》卷四中,佛陀敕羅睺羅尊者擊鐘,以此引導四眾破除妄念,這鐘聲是有生有滅...

為什麼我們會莫名喜歡或討厭一個人

如果有一個人,我們沒有惹過他,但他一直給我們出難題,那我們就應當生慚愧心,請諸...

淫殺二業,乃一切眾生生死根本

淫殺二業,乃一切眾生生死根本。最難斷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殺。 二者之中,淫則稍知...

生死大事未明,如喪考妣

示石鏡一禪人 古人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弔影單棲,專為究明己躬下事。故云:大...

老實念佛,漸離生死

怎麼漸離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現量觀察這個世間的無常、國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往昔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國神祇恆河水邊時,世尊告訴所有比丘:譬如摩竭國中愚...

六道輪迴,淫為其本;三界流轉,愛為之基

至於六道輪迴,淫為其本。三界流轉,愛為之基。阿難尊者為眾生示現,歷劫修行幾難免...

錯失良機的吳引之

民國時,蘇州有位吳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考第三名狀元、榜眼、探花。此...

輪迴故事:晉代名將羊祜找到前世遺物

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晉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 羊祜博學能文...

一切皆捨,了脫生死

現在佛教在世界上,大體都在弘法、宣傳,雖然很普遍,但是真正要修行很為難。較早的...

犯淫戒與持不淫戒的果報

毀犯淫戒果報,三塗果報。餘報:一、生死熾然。二、障諸聖道。 持不淫戒果報,得生...

截斷世人生死路,別開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們講講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訂西方公據》後面,收集的幾則往生事例。 旅亭和尚...

人身到底「難得」到什麼程度呢

佛教裡有一句大家都聽慣了的話:人身難得。到底難得到什麼程度呢?《法華經》裡就說...

不求現世長壽康寧,唯求臨終往生淨土

仲春來山,瞬息半載。縱壽百年,彈指即過。一息尚存,當求出路。毋使臨終,悔之無及。每憶經云,人身難得,中國難...

倘欲即生了脫,當專主淨土一門

閣下欲了生死大事,況復年臨知命,來日無多,又無知識益友之可親近,而不專修淨業,...

打坐中險些投胎成豬的故事

在他年輕的時候,在成都五擔山有個文殊院大叢林,後面有片楠木樹,再後面有養豬的地...

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都是罪

那談死亡問題,生命的終結一定要從他的一生的過程去談,那一生的過程要從他的根性、...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墮生死欲坑

你很喜歡做月下老人?喜歡做月下老人,這完全是凡情,不是佛陀正信弟子的事,做月下...

誰在輪迴?如何輪迴

平靜的水面,是平的,這不等於水是平的。水可成峰,成谷,成容器之狀,亦可成氣與冰...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無量諸苦

《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

人在三界,出離要緊

《法華經。警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愄,常有生老病死憂患...

一時心軟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尊者祇夜多帶著弟子,向西北方雲遊。 忽然,尊者停住腳,抬頭望著樹上,一隻烏鴉停...

關於宋儒闢駁因果輪迴

宋儒竊取佛經心性奧義,以宏闡儒道。深恐後人學佛,以致儒教門庭冷落,遂以得於人者...

超脫四食,斷生死流

昔日,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一切眾生以四...

人為何受輪迴?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為何受輪迴?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整天就是為財色名食睡,煩惱也...

是什麼牽引我們進入未來世呢

每個人在飽嘗了一生的苦樂之後,都不可避免地要趨於陌生的後世。到了彌留之際,身心...

暇滿人身最難得

生活在有機會聽聞佛法的地方,這樣的人身是無價的珍寶,超過世間的一切珍寶。為什麼...

十二因緣--輪迴中的連環鉤鎖

什麼叫做十二因緣呢?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

此生就是來了生死的

今天一天又過了,你們的功夫怎麼樣呢?有沒有進步呢?話頭多還是妄想多?念佛是誰?...

為什麼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這樁大事,很難很難。我們凡夫,根機劣,知...

在禪定中看到的三件怪事

過去有一個高僧證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門,在禪定中看到了三件怪事。 一個農夫在耕地...

五祖弘忍大師的轉世輪迴

五祖弘忍大師,俗姓周,蘄州黃梅人。據《五燈會元》卷一記載,他的前世是破頭山中的...

莫因無知而無畏

在《道次第》中,念死和念惡道苦雖然是下士道的修行內容,但對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

淨土法門不談風險很大的轉世

通途佛法談到菩薩道慈悲心的問題,可能有人會發願要生生世世在這個世間行菩薩道,度...

輪迴路險,用功鬚生處轉熟

古代趙州禪師,三十年不雜用心,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他這極熟啊!晝夜六時功夫都...

三界的果報都是不安穩的

橋陳那比丘先講出一個譬喻說:世尊!這就好像是一個從事長遠旅行的客人,他經過長遠...

一別成永訣

一直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身邊的人是會走的,就在所有人都沒有準備的時候,那麼偶...

生為一個人,先求認命再求開創

佛法對生命的觀察,是一種無量生命的觀念。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陀對生命的描述,是說...

五濁惡世,非念佛法門不能得度

我們要深信在這個五濁惡世,捨去念佛法門,絕對不可能得到救度,要有自知之明。 通...

痛苦是把雙刃劍

眾生的疾病都是來自於長久的、外在的和內在的不和諧。佛陀就說過:如果你長期心裡面...

此間猶如火宅,趕緊移民極樂

信願持名的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阿彌陀經》中為什麼要三番勸願,不斷地勸...

把每一天看成生命裡的最後一天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認為我們的生命一直處於倒記時中,只有當我們希望盡快的結束自己...

希求涅槃之樂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有位梵志,名為生漏,來到佛所,向世尊作...

對來生的輪迴有所期待,該怎麼辦

如果我現在已經養成一種對來生有所期待,怎麼辦?那我們看下面一段,我們要思惟輪迴...

把厭離心徹底地提出來

原來我在佛學院講淨土課的時候,比較年輕的學生說,哎呀!我們這麼年輕就讓我們念佛...

打開生死痛苦之門

什麼是痛苦之門呢?《楞嚴經》講主要就是我們攀緣的心。我們向外攀緣,所以我們打開...

佛以大悲出此法門橫截生死

救世最急者:末世眾生,根鈍障深,解脫禪定,甚難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門,橫截生死...

心外有法,生死輪迴;心外無法,生死永棄

夫不體道本。沒溺生死。處胎卵濕化橫豎飛沈之類。於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

人身難得如爪土之稀

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游化之時,一日,世尊以手指抓取地上的土後,問比丘們...

輪迴真相與處理方法

眾生有兩種緣起。佛陀在大乘經典中,把我們生命的緣起分成兩大塊:一個是清淨的緣起...

十種仙未斷輪迴妄想,仙福報盡墮六道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游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

八萬劫後,未脫鴿身

八萬劫後,未脫鴿身,這也是一個佛經典故了。有只鴿子,被老鷹所追,正好碰到佛與捨...

帶著前世記憶的一品高官

清朝初年有一位記得前世經歷,深受順治、康熙皇帝賞識的大官,他名叫李燁,字景焱,...

五濁惡世唯有靠淨土法門帶業往生

劫濁,劫是一個時間的概念,一切濁惡之法聚集的一個時代。 那麼處在這樣的一個時代...

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脫死出離三界

世間人為了傳宗接代,夫婦之道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以佛法來講,無邊的大苦都是因為有...

識神隨業走

《大智度論》裡面有個偈子:鳥來入瓶中,以縠掩瓶口,縠穿鳥飛去,識神隨業走。這個...

輪迴的世界真的美好嗎

當我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少數年輕氣盛、富足高貴的人也許會罵我癡人說夢,在他們的...

攀緣善法,本身也是一種輪迴性

大乘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首先,我們剛開始是成就一種善業力;其次,再提升到正...

往生的關鍵在你的心理素質

這一點當然古人講了很多,就是說,要往生你必須感應道交。我們是怎麼跟佛陀感應道交...

鹿頭梵志的得度因緣

佛陀在羅閱城的時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隨用功學習。有一天,世尊從靈鷲山下來,在路...

淨土這個法門最直捷、圓頓

佛陀施設教法,我們可以分成實法跟權法,好比我們今天要過河,河的彼岸是我們的目標...

寄於殘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

不服不食眾生肉,是人真解脫者

你去吃眾生的身體,還有它的部分,什麼叫部分呢?那個皮啦、毛啦、牛奶等等,你就跟...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復重來生與老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 拂除塵垢無煩惱,不復重來生與老。 (法句經)...

發願生西方,永脫生死輪轉之劇苦

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從妄想中走出來

怎麼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個,他讓我們看看我們的過...

修習淨土法門是最上的福報

念佛人稱之謂淨土行人,淨土行人必須要把我們淨土這一法知道的差不多,這個理路你弄...

仗佛慈力,於此了生死大事

◎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嗔、癡...

為什麼會有生死輪迴

為什麼有生死輪迴?其實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我們本來是清淨本然,我們內心當中本來...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報之心

何以世間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無深信切願,但求福報,希圖來世...

三界如糞坑 應早求出離

如果今生錯過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無量劫都難以再逢到。因為一失人身,就萬劫難復。...

十二因緣法

作為修行人應當知道十二因緣法緣起法的真理。我們生命的輪迴,流轉門是什麼現象?煩...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黃龍慧開禪師有一首詩偈,廣為流傳。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

可怕的是死亡之後事情還沒解決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