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六道輪迴文章(第2頁)
一九七八年秋,霖染病,由獅子嶺返老山中學附近茅棚靜養,其後病情轉化,於南京市鐘...
佛經裡面常常講中陰身,這是表達什麼意思?中陰身是表達眾生臨死的時候,神識出來,...
問:淫慾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斷。但出世之法,乃身後事耳,晚年修習,未為遲也。周...
男中陰入胎,於母生愛,於父生瞋。女中陰入胎,於父生愛,於母生瞋。理則然矣,所據...
男女未會以前,從無產乳之事。一經配合,便有子女。試問彼投胎者,日在男女之傍,伺...
如來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皆令眾生修戒定慧,斷貪瞋癡。了幻妄之生死,證真常之心...
我們看《唯識學》是怎麼去解釋十二因緣? 第一個無明,跟前面的無明是一樣的,就是...
六道輪迴確實是我們業力凡夫的真實的生命現象,但我們在這個分段生死的過程當中,往...
淨土宗的帶業往生,諸位你想想看,淨土是一個清淨莊嚴的地方,你沒有修行也就罷了,...
這一大科叫作約因標名。這個因指的是眾生的五陰,叫作因。因為眾生的內心,他的這個...
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將推而極之,...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
癸三、濕生相 看第三段的濕生相。濕以合感,就是他對某一種東西貪愛,就產生一個和...
從一種道德文化的層面來看,這個輪迴和三世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道德的一塊...
關於這個所知依,我們當然是沒有辦法想像,阿賴耶識不是我們第六意識能夠心思口議的...
森林當中有一隻獅子,野獸之王嘛;它去吃了一隻鹿、飽了一頓餐以後,它這個鹿的骨頭...
第三個是畜生的苦。繫縛打殺,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兩種,一種是被我們人類所畜養的...
看第二個。餓鬼的苦,我們看這個飢渴寒熱,刀杖驅逼之苦。餓鬼道的苦,主要是飲食跟...
卵是因想生,就是說這個眾生過去生當中接觸六塵,他的煩惱是依止想而生起的。看經文...
我們已經聞到佛法了,無論老小,都趕緊修行是要緊,要放下身心來修行。修行大家都想...
【原文】 若事事皆一時即了,則便成無因無果之斷滅深坑。不觀天道運行乎,夏至一陰...
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
今天已經是農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過一個月就要結夏安居了,四月十五結...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不能夠絲毫錯了因果,否則將來...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夢是不是還知道用功,夢中有七八分功夫,你病中是不是還有功夫?...
問:福善禍淫,不過生時受報耳。若人而既死,則形神消滅。縱有罪業,何從受報?周安...
有這麼一個笑話:說有一位技藝很好的廚師,經常被人請去幫做酒席。這位廚師有個好佔...
那麼正念真如這一塊,什麼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我們看後面的一段說明。 佛教...
我們開始不再隨順我們的感覺而走,我們一個修行者,你真的要行菩薩道,你要放棄你的...
【原文】 所謂貴人者,非爵尊位顯,學富五車之謂也。謂其能去乎賤態也,謂其能去同...
無朽問:云何仰酬祖父?菩薩曰:世間所謂孝者,以何為上?曰:能敬養,能為善,以無...
好色之士,後世每墮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慾海回狂》 這是好色每墮女身疑,這是跟...
世事紛紛如閃電,輪迴滾滾似雲飛;今日不知明日事,哪有工夫論是非。 這段詩偈出自...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應該要先建立二種大乘的正見,第一個是所知依,就是你要先了...
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火宅。 這個是根本無明。我們為什麼一念清淨心墮入到三界...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婦人,跑到河邊準備要跳河自殺。正當要跳的時候,佛印禪師一看趕...
【原文】 醉生夢死,恆言也,實至言也。世人大約貧賤、富貴二種:貧賤者,固朝忙夕...
問: 佛陀在火宅喻中並沒有提出消滅火的方法,而是要我們趕快離開。出離很瀟灑,滅...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禪師,天台德韶國師之法嗣,福州人。出家後,於天台德韶國師座下...
在三界的修習叫做分秒必爭,你必須想辦法在墮落三惡道之前出來。這樣講就簡單了。如...
在《法華經》的思想,天台教觀有三種方法離開三界,會有三種不同的結果,我簡單說明...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丙二、別明,分二: 一、輪迴真相;二、對治方法。...
參禪人,頓修戒、定、慧,即滅貪、嗔、癡,並不離參,而另去除貪等習。真道心人,身...
省庵大師在《淨土詩》裡面常常點示我們: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方不是我們真正的故鄉,...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
無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別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這生死是從哪來的?今生是從前世來...
你要我們這種一天到晚,在三界裡面打滾的人直接內觀真如,的確是有困難。當然,佛陀...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華嚴經淨行品》 又要搬家了,算起來,...
我們學佛是為什麼?是真為生死來學佛。對於佛教徒來說,他面對的,就像沙門者,學死...
【原文】 寧國府涇縣水東鄉民,忘其姓名。居常修善,齋僧佈施無虛日。偶因病暴卒,...
我們這人吶,都是從母親這個陰門鑽出來的,鑽出來什麼也不知道了,還有什麼沒忘啊?...
昔日,佛在波羅奈私國弘化。當時,國內有一位大富長者,名叫越難,擁有眾多珍奇珠寶...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當時有一國王名旃陀越,...
世間人入大海采寶,會遇到七種危難:一者,強風從四面同時刮起,會將船隻吹倒翻覆;...
我們來看看,佛陀講十二因緣,是怎麼能夠讓一個人悟道呢?我們簡單地把十二因緣的整...
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 所以我們...
復有十二支緣起,是名分別愛非愛緣起。以於善趣惡趣,能分別愛、非愛種種自體為緣性...
死亡像什麼呢?等於我們搬家一樣。我們這一生搬家搬得不是很多嗎?到了很多地方嗎、...
過去,在一海岸邊有樹林,方圓數十里中住了五百多隻獼猴。有一次,海水上有聚沫,高...
過去有一本書很風行,叫作《前世今生》,裡面講到一位凱瑟琳的故事。這位凱瑟琳她內...
這個地方是第一個,火宅喻。其實火宅喻是包括了兩個部分:一個是三車一車,還有一個...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玉琳國師的前生是個最苦惱的和尚,相貌長得相當丑,也沒有人供養他,衣服破破爛爛,...
我們現在是活在無始的妄想中,那要怎麼轉成真如而趨向於大佛頂呢?這就是楞嚴經所要...
唐代有一個叫李源的,他的父親是東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的。當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把他...
人有六根,有六塵,有六識,這是我們身心的一種組合。六根就是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
《清涼山誌》裡有一個故事,能說明因果的真實不虛。 隋朝代州有一位大富人叫趙良相...
在通途教理當中,靠自力在這個濁惡的穢土修行,別說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修...
欲者貪慾,淫食二欲強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為欲界。此界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四洲...
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眾生燕雀處堂,罕思出離,惟逆境當前,庶...
佛在過去生行菩薩道時,曾經是帝釋天,雖居崇高顯榮之位,而恆常作苦、空、無常、無...
我們在修學菩薩道的過程當中,我們第一個工作就是要發起菩提心。換句話說,我們在凡...
神明不滅,就是這個神識不會隨著身體的朽滅而朽滅,他是相似相續。他還會循著他的業...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或一歲二歲,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
解脫生死,念佛怎麼解脫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事情...
【原文】 人初未嘗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體上得之。何則?以神之來而托於此,其形...
又將沒時,造善造惡,或下或上,所依漸冷。若不信有阿賴耶識,皆不得成。 這個地方...
你自己精進,就會捨這個輪迴、這個南閻浮提的塵途。 塵途這個概念注意五欲六塵的客...
依三界施設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禪分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分為四地,共為九地。 一...
這修行人哪,要有一番苦心,今生不成,來生也要繼續! 虛雲老和尚見過十幾個前生做...
即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我們前...
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在諸位心中,你現在的念頭多分來說是正念比較多,妄想比較少,但...
活一百歲跟你活七十歲又有什麼差別呢?你財富的多少,最終臨死你一點都帶不走。再加...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
昔日,有一位闍夜多尊者,一天,尊者帶領著弟子們入城。來到城門口時,尊者流露出悲...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辦,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門。因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願力...
帶業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橫截諸惡趣。這個橫,注意了!我們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豎...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這個地方就把為什麼...
其實眾生跟世界會相續,主要的是因為有業力的相續,才有這個所謂的果報的相續。業果...
這個娑婆世界,我們依賴生存的物質世界,包括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房屋,車水馬...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迴向往生西方,切不可...
我們來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麼形成的,它有一定的過程。先看第一個,識。這個識是一個...
我們對於痛苦應該持什麼態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斷除,你只要了知就好。佛教對於...
一般來說普通大眾對佛門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為是跟影視劇裡邊說的送你上西...
四空定,佛陀對它是訶責的,因為它是暗鈍。所以智者大師給四空定一句話,說是為三昧...

張福泉嬸母劉氏,生性淳篤,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淨等所說而念佛。又加家人助念...

圓霖老和尚: 我親聞的事實,足可證明六道輪迴真實不虛

「中陰身」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出世法是身後事,何不等晚年再修習

男胎女胎形成的依據是什麼

生命入胎疑

靠自力了生死之難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

相信六道輪迴會給我們什麼樣的觀念呢

你憑什麼離開三界

為什麼會有十二類眾生

世間人為什麼懷疑善惡因果的存在

為什麼會有望夫石這類「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的無想相眾生

為什麼會有「神鬼精靈」這類眾生

為什麼會有蚯蚓這類含蠢蠕動的濕生眾生

相信因果輪迴,不怨天尤人

望前名果,望後名因

平安就是輪迴對你最大的賞賜

畜生道之苦

餓鬼道之苦

為何會有「魚鳥龜蛇」這類卵生眾生

想了生死必須要念佛念到底

陽間誤殺雞,陰間有記錄

娑婆眾生吃飽不是奔走塵務,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輪迴的業

人的壽命真的很短促啊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佛陀世世生生隨逐於眾生心無暫捨

你這樣去想,心驚膽戰啊

人死形滅,縱有罪業,何從受報

習慣成自然

主導我們生命輪迴就是行蘊

你對「感受」還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離開三界

所謂貴人者,謂其能去乎賤態也

親得離塵埃,子道方成就

好色之士,後世每墮女身,何以故

世事紛紛如閃電,輪迴滾滾似雲飛

生命的根源在哪裡

一念清淨心為何會墮入到三界輪迴

去聖時遙,人根陋劣該如何解脫

放棄主宰,因為一點好處都沒有

朗然獨醒,大丈夫當如是矣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離開

遇安禪師的生死自在

必須要在墮落三惡道前就趕快跳脫三界

要用哪種思考模式來離開娑婆世界呢

輪迴的真相——十二因緣

今既披緇,豈敢再隨身轉

暫居此地非吾土,遙憶西方是我家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你從什麼地方來

人生是業力說了算

再搬最後一次家

真為生死來學佛

你有多大的福報?竟奢望此一高位

男女之事忘不了,這就是生死

慳貪的果報

須陀比丘之宿緣

入海采寶七難喻

生死輪迴的根本——無明

有情眾生的生命為什麼會相續

大乘生命緣起正見的兩個重點

死亡猶如搬家

獼猴入海喻

妄想如果要有實體,那誰也斷不了

整個《法華經》譬喻品就講這兩件事

眾生輪迴的三大根本原因

玉琳國師前生是個苦惱的和尚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義

三生石的故事

凡夫的六根就是輪迴的根源

兩兄弟前生今世的因果循環

修悟兼顧蓮品上上

佛學之宇宙論——欲界

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

只隔了一世見面,就彼此不知不識

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

人化獸,獸化人,這確實是輪迴中的真實情況

觀苦空無常而修淨土

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

淨土法門不可不修

在生命相續中,阿賴耶識是非常重要的

走在五欲六塵的客途上,滿面塵埃身心憔悴

佛學之宇宙論——九地

曾國藩和草鞋老師公

極樂世界的這個特色,是諸天做不到的

分段生死對我們的修行障礙太大了

唯了生脫死才是生命裡的大事

殺生吃肉想出輪迴,那是不可得的

闍夜多尊者嘆生死久遠

第二十願--繫念必得往生願

能夠這樣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脫死

橫截諸惡趣

主導六道輪迴的親因緣、增上緣

三界輪迴的三大業因

我們這個世界人的來歷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今生的生命是怎麼形成的

把三界的苦「觀」出來

極樂世界可以活著去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