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六道輪迴文章(第4頁)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覺

一位國王,為了抵禦鄰國侵擾,而訓練一批精銳的良馬,鄰國自知不敵良馬而退散。 國...

人為什麼會到媽媽肚子裡呢

六道眾生都在生死輪迴中,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一般人只知是從媽媽肚子來,不錯,...

一切眾生,生死相續,以淫為首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所以一切眾生,生死相續,...

念佛心不夠懇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將被水沖火燒,無所救援之想,及將死...

要真為生死,而發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講起來很多,現在說一總綱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切願,持佛名號。我...

生命從哪裡而來

這種妄動跟業力的流轉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眾生的別業妄見,第二種是眾生的同分妄...

色身從何而生,又從何而去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優波尼沙陀過去的修...

在生命輪迴中,你的心是變來變去的

所有的煩惱有一個中心點,就是自我意識。我們在剛開始是調伏煩惱,但是慢慢地,在深...

七天報恩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吉祥。 歡迎大家來道場白華庵聽法,結這個殊勝的法緣。今天給大...

人間如劇場,個個是演員

要出家就沒有遠和近,就要發起心來,慈悲喜捨四等心遍佈在一切眾生身上,這樣出家無家才能以大家為家,以眾生的心...

唯有慈悲才可以止息怨恨

世間的怨恨無法止息怨恨,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這是永恆不易的古法。 從前有位信徒的太太不能生育。她害怕因此...

生死關頭,切切不可被恩愛綁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學,不能窮究佛經,暢談諦理。人們都認為他很差勁,...

不求生西方淨土,將何以堪

人生的苦境在當代表現得尤為顯著。現代人造惡的動機與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

念佛一法,頓得成就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斷一份惑,證一份真,它有修行的很明晰的階...

凡夫眾生都有這五大難處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

別把般若妙法轉為世間福報

《楞嚴經》裡面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說你這個發心不正的話,你的發心不是為...

《楞嚴經》中的十種仙道

佛說:又有一處從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覺而修習定慧的正三昧,卻懷有妄念而別修一種法...

面對生死,捨身就能歡喜解脫嗎

最近,一段關於安樂死的家庭錄像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沒有哀傷,更像是個小小的慶典。...

伐樹撅根的故事

今天要給大家講一個伐樹和撅根的佛經故事。就是講到說,在一個很漂亮的花園裡邊,有...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來的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 講出一個譬喻說,為什麼有些人在眼睛看虛空的時候,虛空本來...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發來生之願

原文: 淨土法門,以深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不可發來生及生生世世之願,有此願,便...

神奇的誦經聲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著一個比丘僧。比丘對佛法真可謂精進持戒,毫不懈息。 從日...

何曾生過,又何曾死過

眾生的心是很複雜的,實際慢慢地就能體會到,不管我們來上課學習,或者到念佛堂去念...

靠這個來了生脫死太難太難

《淨土十要》裡面登了一個這樣的例子,禪宗在江西一帶自古以來是非常興旺發達的,很...

食肉有什麼過失

汝等當知,食肉之人,縱得心開,有多聞的智慧、少分的禪定,皆大羅剎。---《楞嚴...

為何你要甘受輪迴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曠劫至今,曾無省勵。故示...

淨業行人要有覺知,要在今世了脫

問: 密宗與淨土都是從淨門入,二者之間有何區別?是不是密宗有次第,一步一步,而...

吾人之身體,不但今生關係密切,還會影響來世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法說: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法華經》比喻,在...

如何超出天道而得到究竟的解脫

引言 天在人們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含義,它是美好、自在、富足、遠離苦難的代名詞。同...

餓鬼--奔突在飢渴與恐懼中的魅影

世人無論見不見鬼,都常說見鬼;無論怕不怕鬼,都樂於看到鬼之傳奇的上演。在上古時...

通向涅槃解脫的八種正確途徑

人生八苦是眾生輪迴六道所受的八種苦果,也是四諦中苦諦的主要內容。 生苦:人初出...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前世今生

轉世因緣 據《五燈會元》等禪宗史籍記載,五祖前世原是一位栽松道人,住在破頭山中...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是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去經營一個不可改變的因...

七佛以來,猶為蟻子

七佛以來,猶為蟻子,蟻子就是螞蟻。這是一個典故,在建祇桓精舍時,眾人正在挖牆角...

臨終是超凡入聖,還是繼續輪迴

民國十二年陰曆五月廿八日,大師收到會稽道尹黃涵之居士來信,知其夫人病重。大師回...

放下對死亡的擔憂

面對現實,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誰又不死呢?沒有學好的佛教徒也怕死,所...

身處生死輪迴,我們該怎麼辦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先了解什麼是真妄。首先我們看...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麼

在《法華經》裡面佛陀告訴我們,釋迦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他來到這個世間,...

濁亂惡世成就易往卻非易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升道無...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如來金口無虛語,歷歷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師《勸修...

生死輪迴的根源

我們再看第二段,用諸妄想。這是關鍵點。 我們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安住在清淨的光明的本體,而安住...

情慾如水,因果輪迴如堤壩

原文: 譬如長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橫流。人情如水,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事如...

鬼道的眾生有哪些呢

在中國民間,將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鬼節,要祭祀祖先,思親報恩。而在佛教,也會在...

何謂十二因緣

好,阿彌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說說,又一個佛門常見的概念,叫做十...

古人最初發心,真為生死大事

古人最初發心,真正為生死大事,決志出離,故割愛辭親,參師訪友,歷盡艱辛,心心念...

身心皈依阿彌陀,從此不做輪迴客

廬山東林寺2018年8月上旬閉關圓滿 古德云:上士閉心,中士閉口,下士閉門。末...

慳貪吝嗇轉世為盲兒

當佛在世的時代,印度有一位慳吝的越難長者,他家裡非常有錢,而且富有的程度已到富...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的有緣,大家吉祥。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一個話題,就是萬...

少了這兩塊基石,一切道德理論都流於空談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感就愈...

六大根本煩惱牽引著我們輪迴

我們講業障通常包括了三大類,哪三大類?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我們經常在做佛事...

倓虛法師智斗閻王死而復生

一、到陰間去了 在當時,鬧時令症的人最怕鬧肚子,只要肚裡一響,瀉幾回肚,不幾天...

這只野狐到底聰明在哪裡

原文: 野狐黑夜入廚房,飽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竄,乃佯死而待人棄去。未幾,果有欲...

淨土法門是了生死之大法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

輪迴就是這樣來的

作為一個淨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個清潔的功夫,就是你每天打坐都觀想: 色畢竟...

跳出輪迴的苦

在這個三界輪迴,最好的是天,再麼人,再麼阿修羅,阿修羅是在天道裡邊的,但是很凶...

能夠弘揚因果輪迴觀念,他的功德是巨大的

為什麼清末民初的知識分子那麼痛恨儒家?實際上它最遠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學。宋...

六道眾生皆是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

人唯知道有來春所以留著來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從哪裡來,死向何處去。因為對這個前生後世生命的輪轉過程,...

鑒空和尚頓悟前身的故事

釋鑒空,俗姓齊,俗名君房,吳郡人。少年時,家庭貧窮,他雖然勤於學習,但卻難以持...

淨業行人萬萬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

修淨業人,斷斷不可求來生人天福樂,及來生出家為僧等。若有絲毫求來生心,便非真信...

藐視淨土臨終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淨土若穢物,恐其污己者,臨終多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其...

人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為人道的眾生,相對於三惡道的眾生,他...

是什麼樣的因緣而墮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麼意思呢?他內心愚癡,而不能夠自己獨立的生活,要仰賴眾...

鬼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二、示惡鬼趣 今天講到七趣當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畏,因為鬼道眾生長時間缺乏...

善導大師:水火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

貪執睡眠以待來日墮落

佛陀在舍衛國傳法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心智昏鈍不明,完全不能體會佛陀苦心的教導。他...

今世修福慧,後世得富貴

命終之時,若想帶著自己所積蓄的錢財、寶物至後世去享用,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畏懼...

要出生死,必以此為第一義

道學人,往參老人於曹溪,特為發明金剛般若宗旨。 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智,生...

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

增長生死有二種法,膽大欺心膽小偷心

出生死有一種法,名為直心,亦名信心;增長生死有二種法,膽大者欺心,膽小者偷心。...

為了念佛求生而示現在世間上的祖師們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畢此生平後...

枉受輪迴之苦,難道不悲哀嗎

文鈔原文: 迨至眾生機盡,如來應息,而大悲利生,終無有盡。由是諸大弟子,分佈捨...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人身難得而易失,三途時長而苦重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修念佛求生淨土...

什麼是無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輪迴是有根本的,佛教講:每一件事情會在我們生命出現事出必有因。我告訴大家,...

業力帶著你去旅行

佛法裡面講,我們的生命由於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會有這些業力,就會有這些能量,...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門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

關閉惡趣門踏上菩提路

從接觸佛法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了。也因為觀察到眾生有種種苦、種種無奈而選擇出家...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醫

良醫之門病者多。世間人有了病,都要到醫生那裡去,你患什麼病,醫生就給你什麼藥;...

念佛法門只是老太婆修的嗎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生問題,了生死。了生死的法門很多,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

輪迴與轉世

第一節 人死並非如燈滅 在大乘佛法的顯宗教理中,是將整個生命與物質的存在分成勝...

從佛經中看前世記憶消失之謎

《佛說見正經》白話譯文: 一天,佛和弟子們在羅閱只城外的一顆大樹下休息,有一位...

跳脫愛慾輪迴苦

佛陀在羅閱祇耆闍崛山弘化之時,國內有一位名尸利躓的豪富貴族長者,家中七寶盈溢。...

人是如何來投胎的

人做人的時候,是由第八識先來的。這個第八識,就是這個想,這個第八識是去後來先─...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有這個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我們閻浮提眾生對淨土法門產生...

為什麼要你放下今生

問: 師父在課堂中提到,面對業力今生能夠改變有限,應該放棄而寄託於來生。然則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念念在行為上...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

在劫初時期,世界將要形成之時,福報將盡的光音天天人,化生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以歡...

今欲脫離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說三界唯心,一切唯識。 以真心隨緣,而成妄識,妄識分別,而起諸惑,依惑起業,...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復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者,諸國王大臣之類是也;有...

比丘命終之後趣向何處

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佛陀告訴比丘們:當天子在天上的壽命即將結...

凡學佛法,必須先要為了生死

凡學佛法,必須先要為了生死。今之在家居士,稍聰明者,多多皆欲做大通家,冀在稠人...

佛法宇宙觀之劫與世界

在此之前,我們講過了這麼多的國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們要講一下它是怎麼來的。...

佛法宇宙觀之四大部洲

這次我們再打通了整個欲界來講,咱們作為人,在四土的凡聖同居,三界的欲界,六道的...

佛法宇宙觀之欲界六重天

在我們欲界,與人類共屬於欲界範疇的,還有六重天的世界。也就是說,雖然他們是生在...

今生可能是你無量生命裡最美好的一次

阿賴耶識它是怎麼樣?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壽命,或者幾天,或者...

佛法宇宙觀之六道

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的一個概念,接著上一次的三界,我們在欲界,那麼我們把這個欲界...

佛法宇宙觀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們跟大家分享了一個概念,叫做四土。那我記得我們講到了,凡聖同居土是我們所在的位置,今天我...

怎樣印證因果輪迴是真實存在的

問: 佛教說人世間都有因果輪迴,但是對於今世的我們,既不記得前世,也無從預見來生,怎麼能印證因果輪迴呢? ...

是什麼力量讓輪迴相續的

業力是第六意識造作,果報是第八識釋放。本來是獨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麼把業力跟果...

高僧斬斷最後貪念逃過一劫

學佛,就是學得我們的心定,要發大心,立大願,這必定要有定力,並非今天立願,明天...

縱能名滿天下,還能以此了生死否

光無狀,自光緒七年離家,至今已五十年,依然故我。業障未消,道業未成,無面目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