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59頁)
當內科住院醫師第一年,有一夜,在加護病房值班時,急診室送上來一位心肌梗塞的病人...
從佛法的因果關係來講,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以前我也特別不理解,這個捨得...
佛法裡面講,我們的生命由於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會有這些業力,就會有這些能量,...
煙供,此修法主要利益鬼神,把很多殊勝的加持物和食品進行一定比例的粉末製作、調配...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這種三無漏學,戒又叫毗尼,波羅提木叉就是針對我們的煩惱、...問: 我這幾天修行很精進,為什麼還很煩呢?是什麼原因呢? 大安法師答: 修行精進幾天,你就沒有煩惱了?無量...問: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塵緣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願往生為人生皆大歡喜,那麼隨著佛法的興盛,現在很多中青年...問: 最近從北京來一位年輕的女居士,叫我們這些老居士多誦經少念佛,這種修行對不對,請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答...問: 弟子熏習道德教育多年,今方聞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慚愧。有三個問題想請 師父指正。 一、因在漢地文化中,...
學學問,要耐煩一點。 耐煩有什麼好處?將來修定有辦法。你心很細,容易入定。心粗...
2017年12月03日於五台山舉行上夢下參長老荼毗法會。次日明相出舉行上夢下參...
其實從佛的角度,沒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有一條路,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
為什麼佛陀敢施設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把握的。再看開權顯實,看第二...
業感緣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積極斷惡修善的價值之外,另外還建立一種趨向涅槃的價...
師初至佛隴,一日入坐,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諸魔鬼魅,一時俱現,狀甚可...
我們再看,《法華經》對果地的功德,佛陀講到什麼是佛。 當我們透過權實二法的操作...
我們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較利根,知一切法,當體全空,非滅故空,生死涅槃,同於夢...
人在世間應世,需要有很多的本領,「膽識」就是必備的重要條件之一。 所謂膽識,世...
原文: 或曰: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世界中念佛眾生,亦復無...問: 師父,我的身體不好,有人勸我去拜藥師佛,說這樣可以讓我身體健康,我天天祈求藥師佛,身體還是沒有起效,...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
圓瑛法師,俗姓吳,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韜光,又號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
杭州雲棲祩宏禪師(蓮池大師),字佛慧,號蓮池,俗姓沈,杭州仁和人。祩宏禪師十七...
一、禪觀入定,得睹遠師 法照大師(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蹟多不詳。有一說...
夫欲誦經滅罪,第一,先須盥漱,整肅威儀,別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觀:觀所坐之座高廣...問: 一、在修行的過程中如何讓自己一心不亂?二、怎樣才能增長智慧、增強記憶力? 宏海法師答: 首先一個一心...
前 言 諸位大德同修: 在結夏安居精進佛七期間,與大家共同討論《首楞嚴經大勢至...
前 言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 在東林祖庭,我們一道來研討阿彌陀佛四十八...
第一部分 背景資料的介紹 應劫而生的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是中國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
從接觸佛法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了。也因為觀察到眾生有種種苦、種種無奈而選擇出家...
語云一勤天下無難事,又說勤有功,戲無益;西諺也謂黃金隨潮水而來,也要早起去撈它...
《涅槃經》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因果,因就是原因,果就...
東林佛號要唱得深沉緩慢,它是可以對治這個時代的浮躁的。我們這個時代太快了,快節...
這是《閱微草堂筆記》裡的公案。一個鄉村有一位長者,家裡比較富有,為人也很仁厚。...
在禪修當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樣使自己的氣息調柔。氣息調柔是用功入門的關...
祖師們在《禪關警策》裡面記載了很多他們用功的情景。佛陀也在各種經典裡面一再強調...
佛經上告訴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意思就是說,修行的人、學佛的人...
如何才能解脫?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態不好,時時糾纏於煩...
只要皈依三寶,能念三寶,都是修行;能這樣的思想,這樣的用心,不貪財,不戀色,這...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生問題,了生死。了生死的法門很多,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
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也不是羽衣裳;更不是綾羅綢緞、貂皮大衣,而是慚...
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詢問,如何面對當前糾結的婚外戀。他告訴我他的家庭生...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個限度,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要是過了,勢必過猶不及。...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務中,應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種種煩惱、痛苦與障礙,有來自生活...問: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學修,弟子經常以他們的名義做功德,並替他們做迴向(他們不知道)這樣可以嗎? 宏海法...問: 請法師開示:對於初學佛者,應該怎麼安排較好?雖說念一佛名等於念千佛名,念一部經等於三藏十二部,可是最...問: 念佛是念六字佛號還是四字佛號,怎樣計數方便?弟子以前從沒有一天念過1萬聲佛號,有點擔心自己念不完。 ...
現在大家發心修,修的方式、方法、依照什麼樣去修,形式不同,效果也就不同。用心很...
【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
【修已於輪迴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起時是生出離心。】 我們無始...
若不念佛求生淨土。雖發心廣大。自救尚且不了。安能救度眾生。 惟有念佛修行。專心...
要知道由聞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對此獲得定解之後,不會認為聞思和實修沒有關係。...
當代佛門耆宿夢參長老,於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時30分在五台山真容寺安...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話,這句話你就會有答案。當你還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說明你信仰還...問: 我們念佛時沒有雜念,不念時還有雜念。這是工夫不到家,那麼繼續念佛,能否達到不念時也不起雜念呢? 大安...問: 怎樣對治輕生的念頭? 大安法師答: 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日常的生活學習當中,有雜念有煩惱是正常的,因為...
如果你在臨命終時還會想家親眷屬,說明你這個厭離娑婆這個厭離就沒有做到。你又怕阿...問: 年壽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體也健康了,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臨終時是否有能用? 大安法師答: 它是可...問: 念佛人本應得菩薩護佑,為何有的念佛人卻有災難? 大安法師答: 首先我們要了解念佛人,他所謂的災難是什...問: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記數呢,記數不是分心了嗎,請師父開示:念佛是記數好還是不記數好啊?印光大師開示念...
現在年輕人面臨著很多的誘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存的壓力,各種攀比、各種來自...問: 請問大安法師!如果心裡還留戀世間的財產事業,妻子兒女,美食或他自己很貪愛的東西但同時也很想往生極樂世...問: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師答: 大家都知道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的第二福小乘的戒福,這個[受持三皈,...
可能我們學哲學,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或者是唯心。但實際上這個物...問: 請問法師,接觸佛法以來經常聽到這個人是法身大士,那個人是菩薩再來,現在有這麼多的佛菩薩在世間為什麼還...問: 末法時期淨土法門是非常殊勝的法門,但有些居士改學密,開始持咒,說是淨密雙修,這樣修行是否如法?我們與...問: 佛法大意將某人絕食7天就見到阿彌陀佛,能否倣傚? 大安法師答: 千萬別去倣傚。所謂的打餓七,是無利益...
善人和善根人,什麼叫善根人他曾經修過行,曾經見佛聞法持戒,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漸養成有定課的習慣。但一開始也不要多,因為現在人的心普遍虎頭...
《佛光菜根譚》說:戒是安樂的根本,無戒則紛亂必起。戒不是束縛,而是規則;戒不是...
那各位我們現在大家先定定心。今天因為有十幾到二十位佛子來進行三皈和五戒的儀軌。...問: 弟子聽過一個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閉關修行,自認為到了一定境界修行成就了,於是準備下山,下山途中...
學院在每年都會打四次佛七,當我們開始過得安逸、懈怠、散亂時,佛七的開始,提醒著...很多時候我們是把修行的 外相當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先通過對佛法教理的聞思,改變錯誤的思想,斷除煩惱產生的溫...
當我們學習一樣東西時,如果心力不能專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則對所有的見聞覺知,都...
黃龍慧南禪師說世間有五種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易。三變生為熟者不易。四端坐...
當年,一男子落水,呼救,拿破侖聞聲過去,見男子正在水中掙扎,但是,那河其實並不...
在世的時候,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在睡覺的時候聽見兩個大臣在爭執...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就是要我們知恩、感恩、報...
禪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傳之旨,以《楞伽》四卷印心。...
人做人的時候,是由第八識先來的。這個第八識,就是這個想,這個第八識是去後來先─...
對自己沒有要求,或不希求未來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務而已。這種狀況一方面源於...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規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同樣會遇到生病的問題。下面學...
我們興隆寺一個居士。他在黃河以北一個工地上,給人家看攪拌機。在工地上看機子,平...
時維丁酉(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十七點二十分,德亮法師於廬山東林寺安詳示寂。世...
好逸惡勞或懈怠,可以說是人的通病。由於貪圖安逸,往往導致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四十二章經的第二十五章:慾火燒身,經裡說了,佛言:愛慾於人,猶...
具有多疑心態的人往往帶著固有的成見,通過想像把生活中發生的無關事件湊合在一起,...
這個地方講到多欲為苦,就是講我們對慾望越執著,就會越痛苦。而且還有一點,就是當...
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只要念一句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可以感應到,消除罪難,...
前面談到的全是我們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熱鬧一樣,以為在說別人,其實就是講每個人...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師《復高邵麟書四》,是指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
談這個信心的功能作用,我們也常常會引用《華嚴經?賢首品》那段偈頌,在偈中也確實...
四十二章經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這個心寂滅了,自然而然就除滅了。其實佛教說的是...
淨土法門就由於這樣的至簡至易、至頓至圓,又是從佛的果地上建立的,所以通體是大不...
起信之障,我們先談這是個難信法。佛在很多經典說,這是一個極難信之法。那極難信之...
安樂國是極樂世界的另一個稱呼。極樂世界又被稱作安樂、安養、清泰,這些都是極樂世...
整個一心三觀有三個重點:第一個,內觀,就是安住清淨心。從今天開始,不管發生什麼...
原文: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讚歎出家,...

梵語舍利,亦云設利羅。(此名現絕不用)此雲身骨。此約佛涅槃後,焚身化作八斛四斗...

無藥可救的心梗病人為何奇跡生還

布施越多福報越多

業力帶著你去旅行

在家居士簡易又有效的煙供儀軌

淨業行人的戒律觀
為何煩惱很難斷
在家的淨業修行人,應把握哪種心態
多誦經少念佛這樣對嗎
佛弟子應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耐煩有什麼好處

夢參老和尚舍利照片及分揀情況

所有的法門都是成佛的資糧

佛法的力量不會消失掉,它會不斷引導你

人生雖苦,但也是積集資糧的好地方

智者大師的破魔方法

佛陀是隨時存在的,要掌握感應道交的方法

人生的快樂是跟因緣借來的

「膽識」是人生必備的重要條件

為何彌陀一身能接引百千萬億眾生
天天求藥師佛,為何身體還是沒有起效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門

獨步楞嚴的圓瑛法師

淨宗八祖蓮池大師

蓮宗四祖法照大師畫傳

欲誦經滅罪,當做此觀心法
如何讓自己一心不亂,增強記憶力

大安法師: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講記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講記

大安法師:一函遍復講記

關閉惡趣門踏上菩提路

無益於世,此不名為勤勞

但行善事,莫問前程

東林佛號的意義

古人的仁慈之心

怎樣使自己的氣息調柔

把精進努力放在正確的地方

學佛要從做好身邊小事開始

怎樣從源頭根除煩惱

要想解脫一定要看破財色

念佛法門只是老太婆修的嗎

最美的服裝與最好的化妝品

如何面對當前糾結的婚外戀

凡事都需要有一個限度

度過人生種種難關,要做到這四點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們的名義做功德迴向嗎
對於初學佛者,應該怎麼安排較好
念佛是念六字還是四字,怎樣計數方便

破戒還可以懺悔,破了見很不容易挽回

再沒有比這更簡便易行的法門了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臨終越難離開

念佛求生淨土以報答四恩

以佛法來指導自己的身語意

一代高僧夢參老和尚於五台山安詳示寂

人生怎樣活才有意義
不念佛的時候能否達到不起雜念
怎樣對治輕生的念頭

相信阿彌陀佛是唯一的救助力量
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到臨終時用
念佛人所謂的災難是什麼
念佛為何要記數,記數不是分心了嗎

念佛能得到命中沒有的福報
阿彌陀佛能加持臨終者不貪戀娑婆嗎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極樂世界是物質世界還是心靈世界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薩再來
淨密雙修這樣是否如法
可以打餓七來見佛嗎

善人與善根人的區別

修行要養成有定課的習慣

為人四要與行為四戒

宏海法師:三皈五戒開示法會
對境煉心才是真修行

觀死無常,勤念彌陀
每天念經拜佛為何還是煩惱

禪修可以幫助大家提高學習效率

世間有五種不易

自己要把握好自己的命運

依於業力而活著

知恩感恩報恩的人生觀

憨山大師示參禪切要

人是如何來投胎的

為何每天勤修卻進步不大

印光大師論念佛人如何對待疾病

念觀音聖號免命難

德亮法師往生見聞錄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進波羅蜜

愛慾於人猶如執炬,必有燒手之患

多疑心理產生的原因與對治

【推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只念一句觀音聖號,菩薩就可以感應到

生重前行,死歸淨土

念佛的修法

信心就像如意寶稀有難得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心靜欲自消

淨土法門的難信與仰信

淨土法門的起信之障--認知

極樂世界為何又稱安樂國

不管發生什麼事,莫向外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