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52頁)
今早,我和三位出家人踏上了回山的路。從臨時住處出來,欲乘電梯下樓,長長的樓道裡...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斷惑業,縱生人天,終非究竟安隱之處。倘能隨分隨力,持佛名...
妄語為言垢,不勤為家垢;不嚴為色垢,放逸為事垢;慳為惠施垢,不善為行垢;今世亦...
能克制自己,過於勝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節制。──《法句經》 我們常常想勝過...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巍金佛立冠頭。 瓶中甘露滌...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
初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者,佛成道時,已當濁世,況今末法,正入鬥爭。轉展陵夷,後...
印光大師畫傳 (1) 地靈人傑 地靈人傑 祖師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月十二...
一、出生望族,孝深識廣 蓮池大師(公元15351615年),諱袾宏,字佛慧,號...
(第一講) 各位同修,請大家隨著我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
我希望各位學佛的人,都要老老實實地學佛,不要學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平常心是道,...
在說夢之前,我們先要說一下眾生都具有的八種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
原文: 當生大感激,生大慚愧。慚愧心生,邪僻心滅。慚愧為入道之初步。既欲學佛,...
《法華經》會三歸一,開權顯實,開跡現本,皆成佛道。佛為什麼要和我們說這些,就是...問: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時起了個法名,依止師父又起了一個法名,受五戒時又起了一個法名,請問師父,弟子用哪個法...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這個牒字,就把阿...
我們常會講到過去七佛。這七尊佛是指現在賢劫已經出現的四尊佛:拘留孫佛、俱那含牟...
好,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佛頂山,給大家講一個《九界同歸》的故事...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們來到了這個,在普濟寺旁邊,這裡叫百步沙...問: 請問師父,打佛七的時候,一直哭泣很悲傷,祈求阿彌陀佛快點來接引我,可以嗎? 淨界法師答: 你這個地方...
打七以來有不少人遞了一些條子,提了一些問題,也談了一些體會。總的來講,在念佛那...
原文: 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人,則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經奧...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 導師,引導人到菩提正道...問: 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放不下色身,執著於這個身體,請開示怎樣放下我執? 大安...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升道無...
在沒有拜懺之前,你到道場室中,你先在這屋子裡繞著念,就念地藏王菩薩,或者念南無...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務虛名,不修實行。口雖念佛,心與佛違。譬如藥忌並服,何能...
我學佛20多年了,從1993年的下半年開始,基本上是全身心地學習佛法,之前也有...
為什麼佛門不推崇算命,卻有《達摩一掌經》暗傳於世呢? 最近有人問起:師父,佛門...問: 居士可以炒股票或者理財嗎 靜波法師答: 那要看什麼樣的居士,菩薩戒弟子不應該,作為三皈五戒,他在社會...
現在人一般誤以為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學佛者受到這種風尚的影響,生起...
我們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個例子,再正式破斥。看立例: 癸一、...
古德說:不識本心,修法無益。我們的法門有很多選擇,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
我剛出家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在閩南佛學院讀書的小師父,十八歲。他寫了一首詩,在我...
只要能到極樂世界,將來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轉,但是最好在臨命終時能心沒有顛倒。所謂...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我今衰殘,奚啻惜分。一彈指頃,...
有些人問: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實際念佛也離不開次第,只是在行門用功的時候,...
念觀音聖號要知道怎樣名為觀音?應顧名思義,因義知名。又者名實相稱,因果相稱。觀...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如來金口無虛語,歷歷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師《勸修...
唐朝蘄州雙峰山道信禪師,承璨禪師後。其信禪師,再敞禪門,宇內流布。有《菩薩戒法...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發真實心,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謂我真實修行之名。念時必須...
我教原開無量門,就中念佛最為尊。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我教就是指釋迦牟尼佛一...
國慶長假,待客之餘,讀書、寫字、坐禪、念佛。 品讀《周易系辭》,有段文字,震動...
餘昔游海門,登妙高峰,入無際三昧,入楞伽室。睹東坡老人代張方平手書《楞伽經》,...
好,各位,阿彌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這裡想跟大家談談,什麼叫做轉輪聖王。我們...
在家菩薩戒本釋義緣起 南投縣埔裡鎮之佛光寺,為滿該寺開山樂果上人生前之心願而...
今天我們的內容想跟大家說一說,有關皈依的誤區。那麼但凡稍微了解一些佛法,或者跟...
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的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家說一說,我們供養佛像的緣...
我們現在念佛,從哪兒開始念?一定要從當下的這一念心開始。只是口念心不念,喊破喉...
我們從祖師語錄裡能夠看到,禪心從來不會停留在對過去的執著、後悔裡面。當然了,對...問: 出家法師的父母、親人,弟子應該怎麼稱呼比較好?感恩法師! 容通法師答: 出家法師的父母、親人如果他只...問: 法師,自己吃淨素非常的歡喜,但是身體一直病病歪歪,讓家人擔心,在家裡沒能表好法,弟子實在是很慚愧。雖...
我們中國大乘佛教,說起來佛弟子有幾千萬甚至上億,可是你說這個所謂的佛教徒怎麼算...
在還沒有開講《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之前,我先跟大家漫談一下。 我們學一部經,要...問: 有同修說戒律不是隨便學的,犯盜法戒、犯盜法罪,沒有受菩薩戒就不可以看《梵網經》,不讓學是怕拿戒去挑別...
原文: 今之時,是何時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敵。三四年來,人死四五千萬。自有生民...
老衲在十五歲時知道有參禪這件事。當時我住在三佛閣,又叫三佛講寺,湖北省佛教協會...我們再看第二段,用諸妄想。這是關鍵點。 我們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安住在清淨的光明的本體,而安住...
佛陀先征問阿難尊者當下這一念攀緣心到底是怎麼生起的,生起以後又在什麼處所。把攀...
佛陀在講道理之前,先講出一個譬喻,譬喻容易了解。從譬喻當中再回歸到道理,說明降...
前言 地藏王菩薩的法過去講的人很少,一般人以為《地藏經》是超度往生的人,有人過...
各位道友,特別是今天我們格外的因緣,正法眼藏,楞嚴道友,大家上午吉祥。因緣殊勝...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麼佛性是什麼呢?佛就是覺悟,一切眾生都有覺悟的本...
原文: 淨業正因,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為第一。食肉之人,雖不自殺,亦難免殺業。...
人常常有一種衝動:我一定要到什麼地方去看看!實際去了以後,心從妄想躁動到平靜以...
有時候前途的有無,牽涉到個人才華的高低。因此才華一不小心,就會害死一個修行人!...
原文: 人之少年,最難制者為情慾。今之世道,專以導欲誨淫為目的。汝等雖有祖上陰...
原文: 夫眾生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覿體相同,若以信願憶念相感,必致彌陀慈悲誓...
明朝的時候,有個安徽人叫楊黼(fǔ),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他對當時在四川傳...
如果業障不消除,你一事無成。有的人說帶業往生;有的人說業不能帶,帶著業生不到極...
諸位善友,我們分別大概有三年了吧!還記得從上回講,受了三皈依之後要怎麼修行,至...
我每天住在普濟寺,這是普陀山的首剎。那我們自古以來說,廟嘛,就是香火道場,說香...
好,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現在我們站在的地方呢,是佛頂山的山門進來的一個引道。...
原文: 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良以愚夫愚婦...
忍得人樂觀,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諸苦,忍得壽命長。──《大集經》 這首四句偈,意...
佛說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鴻鵠)能遠飛。 白衣雖有(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
(第一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紅塵二字並不是佛學的名詞,實出...
第一講 學三皈依 諸位道友!時間過得很快,我離開這裡已經整整兩年了,我是一九九...
現在大家進入這個禪堂,什麼叫做禪? 禪就是寂,寂也就是靜的意思,進了禪堂,一切...
第一講 各位大德法師,各位居士同修,各位有緣,大家下午吉祥。 這次呢我們因緣殊...
和一位年長的法師一同在路上散步,看著腳下高高的台階,我一時興起,快步地往下跳了...
當我們面對過去的業力時,諸位!你就不能用業感緣起了。我們講過,在造業的當下,在...
在《閱微草堂筆記》裡面,清朝的紀曉嵐記載了一個公案。他認識的一個人,給他講了這...
小乘佛教認為金錢是不潔淨的,如毒藥,似毒蛇,應該遠離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錢...
(夢參老和尚二○○四年講於五台山普壽寺) 第一講 我們前面講的是〈十住品〉,講...
上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是經的題目。這個經字不多,二百六十個字,義很廣。般...
原文: 須知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我們知道須菩提尊者,他不是一般的人,他解...
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順顏色不相違;一切災難盡消除,諸天擁護常安樂。──《心地觀經...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懺悔法門的時候,有居士問:師父,我又沒有罪,為什麼要修懺悔法門...
叢林中除設方丈和尚作為僧團的首領之外,還設有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後堂和堂主...
修止觀者,質言之,即調五事也。 一、調食 食之時義大矣!昔有一人遇佛,問曰:世...問: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因為師父少忙不過來,讓居士幫忙敲法器),居士們聚在一起練習敲法器可以嗎?...
護持三寶,要從信仰的建立開始。首先,你要認定佛法僧在世間確實就是寶。你要知道,...問: 法師,實在難以對惡人和我討厭的人生起真實的慈悲心?對於冥頑不化的惡人,我們堅持嗎? 宏海法師答: 當...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
釋迦佛是在第九減劫中人壽百歲時降世的,到現在差不多已近三千年了,所以現在人,活...

信,德之端也。 人言為信,這是一個會意字,即只要是人說的話就能相信,可見古人的...

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高登極樂,方為最上脫苦之道

這首偈語為污穢肮髒做了詮釋

能克制自己,過於勝他人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藥師經》三個經名的含義

末世悲涼幸佛來救

【推薦】印光大師畫傳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畫傳

宏海法師:淨土十疑論

老實地學佛,不學奇奇怪怪的東西

夢到底從哪裡來呢

慚愧為入道之初步

跟無量宇宙相比,一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麼
法名太多用哪個合適

心無自體,它是緣生緣滅

為什麼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九界同歸,修行人最後的歸宿

觀海聽濤,返聞聞自性
打佛七時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彌陀佛快來接引嗎

人法圓融才能夠行於中道

這個法門看似平常無奇,利益卻不可思議

唯有阿彌陀佛才稱得上這七個字
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濁亂惡世成就易往卻非易

為什麼光念地藏聖號就有靈感呢

怎樣念佛才算真正修淨土之人

明影法師的的學修經歷

佛門不推崇算命,為何卻有《達摩一掌經》傳於世呢
居士可以炒股票或者理財嗎

初學佛應克服的哪些誤區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見性了解真妄

來到這個世界,你我都是過客

能去極樂世界,你還有什麼捨不得的

出家修行自警七條

讓阿彌陀佛住到心裡來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淨土教起之十因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

淨慧法師: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

念佛欲得一心,鬚髮真實心為生死

念佛最為尊,別忘了我們尊貴的身份

福德是承載世間富貴之根基

萬法一幻叢,死生一幻場

何謂「轉輪聖王」

道源法師:在家菩薩戒本釋義

皈依的四個誤區

佛像的緣起

笨有笨的辦法,就這樣去堅持

人生如棋,如何落子無悔
如何稱呼出家法師的父母
病不是吃素吃出來的

再問你一遍,到此作甚?

夢參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沒有受菩薩戒就不可以看《梵網經》嗎

劫難之中當如何來修持

淨慧長老初見虛雲老和尚的難忘回憶
生死輪迴的根源

【推薦】一念攀緣心到底是怎麼生起的

今天去造業,是外境錯還是內心錯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

宏海法師:楞嚴法會開示

一輩子修持淨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淨業正因,以慈心不殺為第一

從妄想躁動歸回於平靜

才華一不小心就會害死修行人

人在少年,最難克制的是情慾

發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

堂上二老是活佛

能否「帶業往生」,該怎樣「帶」

夢參老和尚:向佛陀學習

拜佛的兩大誤區

同登彼岸,不為渡河,是為度夢

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

忍能息諸苦,忍得壽命長

都說出家好,怎麼個好法

宏海法師:佛說無量壽經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

夢參老和尚講《修行》

祖師禪與如來禪

宏海法師:馬蹄無處避殘紅《徹悟禪師語錄》要解

威儀是最有攝受力的弘化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業力沉澱下來

偷懶實際是損了自己的福報

「中道」的財富觀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梵行品

夢參老和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淨土法門的易行和利益體現在哪裡

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若有男女依母教,一切災難盡消除

【推薦】我又沒有罪,為什麼要修懺悔呢

叢林四十八單執事

修止觀者應調五事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

只有這樣護法,你才會有無量功德
對於冥頑不化的惡人,我們該堅持嗎

法布施為一切布施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