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58頁)

在不完美的工作環境裡訓練自己

問: 上班族必須聽命於老闆、上司,但如果你覺得老闆並不高明,心裡罵他豬頭,對他的意見卻還點頭稱是,那不是很...

一句彌陀三業皆攝,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淨業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來攝護好我們的身業,就是練習在...

人到中年真的百事哀嗎

問: 社會目前的中堅分子,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五年級,近來也已步入中年。有人不免有中年危機感,往回看,覺得這一...

學佛從受戒開始,要勇爭上游

慈舟老法師說,學佛從受戒開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不要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極...

嘴是別人的,心是自己的

師父總有師兄背後偷偷說我。 嘴是別人的,心是自己的。 恩。 這樣的事情我們在生...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修行若不能忍辱,面對批評、惡罵、挫折...

打坐是最高級的奢侈品

非常的慶幸我們各位都非常的有福報,為什麼這麼講呢,我們現在的社會非常的忙碌,簡...

破五戒復又懺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問: 在家居士破五戒,復又懺悔,命終往生,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大安法師答: 你可千萬不要抱這個僥倖的心理。...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問: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大安法師答: 本人鼓勵受菩薩戒,我們看到上輩三品往生者,就是受菩薩戒的資格,發...

身心愉悅的秘訣在於能夠放得下

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們對這個世間所有執著的東西學會放下...

增長生死有二種法,膽大欺心膽小偷心

出生死有一種法,名為直心,亦名信心;增長生死有二種法,膽大者欺心,膽小者偷心。...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臘月初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道紀念日。早在公元前623年,印度誕生了釋迦牟尼...

如何防治禪病

人身四大所成,生老病死人人難免。人的一生就是被老病死困擾著。特別是病,不分男女...

既然佛法能治病,為何法師還要求醫問藥

最近腳部做了個小手術,做完隨手發了個朋友圈,一是告知大家我沒事,讓關心我的父母...

我們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

阿彌陀佛,雖然僅四個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釋迦牟尼佛所說每一部經典,都是有人請...

學佛之人對於成功應有的觀念

成功應有的觀念,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學業能成功,事業能成功,做人能成功,什麼都能成功。但是成功先要建立一個好...

這種大聰明與內在的性德不相干

大聰明的人在世間學識淵博,才思敏捷,發議論能夠出口成章,寫文章下筆千言,像這樣...

觀音菩薩能不能讓彩票中獎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 出家人是不容易的...

修學淨土難相應的原因何在

我們想求生極樂世界,前行也是數數聞思淨土經論。比如,對西方淨土的因、果、事、理...

邪淫給家庭社會帶來的慘痛教訓

根據百科全書對婚姻的定義,是一男一女彼此相愛,並願意在法律的約束和保障下,長相...

【推薦】把握機會此生務必往生淨土

比如販東西的人,花一錢成本,賺得兩錢,就定會自生歡喜,認為賺了很多。在外行路的...

偷盜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報極重

偷盜戒以盜常住物及僧眾物之罪極重,應墮地獄。《方等經》華聚菩薩說:五逆四重,我...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來

大家念佛的時候要觀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這四種是根本。行的時候應常念:人終...

見到了文殊菩薩,卻當面錯過

在《雜譬喻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士,是文殊菩薩的超級粉絲,...

世間的一切皆不可得

我們對這個死,時時刻刻都要放在頭上,放在腦海里。有些人怕看到死人,他沒有想過我...

常見的禪病及其調治

所謂禪病,是指由禪修方法不當直接引發的身心疾病或顯著障礙。禪病主要表現在身心兩...

一邊想發財,一邊卻揮霍浪費

問: 如何發財? 夢參老和尚答: 很簡單,做布施。我給大家講個故事。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貧女很窮,討口要飯...

沒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當我們眼裡看到這個是垃圾人、那個是垃圾人時,我們應該努力地反省:不是別人垃圾,...

在生氣時,自己照照鏡子

當憤怒生氣時,拿出鏡子看看自己,這時的你一點都不可愛,臉上的肌肉緊繃,看起來就...

臨事對人時,應抱持怎樣的態度

我們每天張開眼睛後,生活的二六時中,總會面臨許多不圓滿的境界,歡喜或不歡喜,高...

為了念佛求生而示現在世間上的祖師們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畢此生平後...

帶業往生釋疑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云何得生...

此乃往生之要關,誠念佛之妙訣

阿彌陀佛,誰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極樂,誰不願生?而罕得往生。 蓋念佛之人...

「剛柔進退」的處世智慧

中國有許多很好的處世格言,如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

調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歲的時候上山下鄉,在農村廣闊的天地裡和一些熱血青年,我們在一起經常討論...

不要拿「吝嗇」當「惜福」

吝嗇是個貶義詞,惜福是個褒義詞。 很多人生性吝嗇,日常生活中處處遭人嫌棄,自己...

十三歲長齋念佛,二十歲成就肉身不腐

民國蔣妙靜居士,江蘇常熟人,蔣炳坤的小女兒。生來聰明穎異,內心恬淡,寡言少語,...

喝臘八粥的因緣

今日諸位啜臘八粥,是何等因緣?須知即是慶祝佛成道的意思。但是應該昨天啜,何以故...

用計數念佛還是清淨心念佛好

問: 用計數念佛還是清淨心念佛好? 大安法師答: 這裡面還是從計數念佛開始,因為你這兩個問題不能擺在同一個...

如何對治出離心時有時無

學佛要有智慧的觀照。首先對於我們心理的狀態,凡夫眾生心散亂是正常的,凡夫眾生是...

如何能達到妄念減輕的境界

問: 如何能達到妄念減輕的境界? 大安法師答: 你首先要了解妄念的虛幻性,沒有體性。既然沒有體性的話,你就...

枉受輪迴之苦,難道不悲哀嗎

文鈔原文: 迨至眾生機盡,如來應息,而大悲利生,終無有盡。由是諸大弟子,分布捨...

念了一輩子,也沒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時 這個是在講菩薩修善。一個人沒有成就心中的妙法,是成就不了善根的,他只...

能從謙下做起,就很容易進步

謙讓是一種美德。儒家講:謙謙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人能從謙下做起,很容易進步。...

上報四重恩,是哪四種恩呢

在迴向時,大家常念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四恩是哪四種恩呢? 對在家居士來...

蕅益大師警訓略錄

流俗知見,不可入道。我慢習氣,不可求道。未會先會,不可語道。宴安怠惰,不可學道...

信心是淨土法門最大的難處

淨土宗很難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教理來判。小乘要見道證初果,...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人身難得而易失,三途時長而苦重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修念佛求生淨土...

先明白念佛的目的,你就知道如何念佛

怎麼念佛 以淨土念佛法門為歸,以持名為中心,持名念佛之功最為往生淨土之要。大藏...

什麼是無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輪迴是有根本的,佛教講:每一件事情會在我們生命出現事出必有因。我告訴大家,...

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我們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有關名號的功德,簡單的提出五點: 一、消除業障: ...

功德迴向的原理和意義是什麼

問: 功德迴向的原理和意義是什麼?各種不同的功德偈頌之間其效用是否有差別?請法師給予明示,阿彌陀佛! 曙詳...

佛靈和心靈是兩碼事嗎

我們正式講淨土要義。淨土三要就是信願行,也是往生極樂的三種資糧。譬如說,或者我...

尊重師長為何如此重要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這亦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

明白諸相皆空,面對譭謗無需太在意

【原文】 經言:人之謗我也,出初一字時,後字未生;出後一字時,初字已滅。是乃風...

只轉心而不精進做功課有用嗎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的只園寺,平常修習極樂淨...

什麼是真正的愚人

【竹窗隨筆原文】 世人以不識字、不解事為愚,此誠愚也,非愚之愚也。讀盡五車書①...

在業障重的時候,應先讀誦大乘經典

用我們的心修行,一心。我們無論念哪部經,都告訴你一心,你才能有效果,能產生效果...

生活中修行的四句偈

無論那一種宗教,都是講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補一補,東西壞了要修一修,人...

宏海法師:信解行證

好各位,我們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師慈悲,也辛苦剛才的引領大德們...

宏海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一講) 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聞思講堂蓮池海會的各位蓮友們,大家晚上吉祥,一如...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古人說,慈不掌兵。孫子也說,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

人生的財富不代表你有多少金錢

有這樣一個故事,雖然很平常,卻意義深刻。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電子戶籍卡的國...

飲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目前吸煙、酗酒或吸毒現象日趨嚴重,有害我們的智力,使我們的大腦反應遲鈍,很容易...

出家人完全禁慾有三種原因

有人問,佛教主張禁慾,是否又主張苦行之嫌疑?答案是否定的。佛陀歷來主張中道,反...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處觀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後出定而觀四念處,那是次第禪觀。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

有分別與無分別

分別是一種知識、知能。如果沒有分別作用的話,則天下渾沌。然而,佛法是要我們從有...

宏海法師:佛說吉祥經

好,各位大覺佛子們,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我們2018年的元旦殊勝日,也是月半十...

四大本空無有我,一身自重不幹人

我們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條件就是要看得開、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執──要看清...

我們現在最大的不安定有兩種

我們現在最大的不安定有兩種:一種叫做生存欲,就是你不小心連老命都搞沒有掉,比如...

只念一句佛號夠嗎,需不需要再加經咒

問: 師父您好,弟子覺得只念一句佛號是不足夠的,必須要加一些經咒之類嗎? 大安法師答: 用凡夫的知見來覺得...

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捨。太虛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楊傑居士 淨土...

【推薦】不要低估無始劫來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就好,幹啥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強大的生死業...

日日增上解脫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最大的無奈,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人可以代替,無人能幫助...

學會用這五種心讓生活充滿禪意

生活中要有一點禪意,才會幽默,才會開朗。禪,不是佛教所專有,禪,是我們人人本具...

互相嫉妒猜忌,導致無謂的紛爭憂擾

人花在批評、譭謗、傷害他人的時間,勝過於冷靜思考了解自己。 在現今人際關係日趨...

面對災難切記勤念觀音

● 天災、人禍,相繼而至。當令家人,同念觀音,以為預防也。(文鈔續編復寧德晉居...

運動員學佛吃素體力跟不上怎麼辦

問: 請問法師,運動員學佛吃素體力跟不上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這個觀點完全是一種妄念的產物。怎麼能說吃素...

聶雲台居士《保富法》

內容簡介 《保富法》作者聶雲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國藩的外孫,舊上海首任商會會長...

蕅益大師法語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

讓你一生吉祥的10個秘方

吉祥第一方:遠離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孔子說無友不如己...

誦《地藏經》的人,諸天鬼神都護持

【復白佛言:世尊!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慾是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生死根本,無始劫以來的病根,粗的邪淫不做,有道德的約束...

佛弟子吃飯時應觀想哪五件事

在寺院裡的五觀堂,吃飯之時要觀想五件事,名為食存五觀: (1) 計功多少,量彼...

極樂淨土,人人不再設防的世界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第三十九願:受樂同於漏盡願 第三十九受樂同於漏盡願,如果我...

若能專一其心,感應道交就不可思議

我們拜佛的時候,必須要恭恭敬敬,不可以東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後望望,不可以這...

末法時代地藏法門的殊勝

問: 文殊菩薩跟地藏菩薩給您不同的啟示。 夢參老和尚答: 不是對我的啟示,對誰...

為什麼有些人一修行就犯睏

【如是發迴向願已。復往餘靜室。端坐一心。若稱誦若默念我之名號。當減省睡眠。若惛...

對治眾生的「十惡輪」

《地藏經》裡,佛跟地藏菩薩互相酬唱的目的,主要是破我們的十惡。《占察善惡業報經...

如何在不同場合守住妄語戒

佛教講,我們造業的方式有三種:身、口、意。口業佔了我們造業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

切勿為了睡眠,將一生空過

佛陀教誡,「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晝」是日間,早上起床後,要勤修戒...

行菩薩道要謹防五種心魔

人與人之間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壞是由分別智來判斷,若能融會心、佛、眾生三無差...

陳海量居士:可許則許

序 今年已經是勝利後的第二年了,這和陳海量老師著述這本《可許則許》的時代似乎是...

東北的大仙跟佛教有關係嗎

中國東北,高僧輩出。天台宗三老倓虛長老、定西長老、樂果長老,及住錫香港的覺光長...

有些事需要破格處理,結果才會更好

世間萬事都有一定的格局,有時候格局也不是一成不變,有些事需要破格處理,結果才會...

出家人看到異性還會動心嗎

很多居士來寺廟裡找師父傾訴,都是因為情愛的煩惱而來,在敘述完自己的煩惱後都會羨...

將慾望轉化為修行的助緣

慾望,是世界上所有動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種本能。人類的慾望是由人的本性產生的想...

西方路遙如何能至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答:為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西...

至誠懇切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很多人對於佛教淨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艱,行之為艱,知道,但是落實不到...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學者問:整天在緊張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課題,心很浮躁。該如何靜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