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66頁)
我們今天來談談學佛的次第,覺悟的次第,叫做信、解、行、證。大家學習與付出是為了...
《六祖壇經行由品》中,講述了六祖大師得法的過程,靠打柴為生的盧行者,初次和五祖...
我們為什麼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輪迴,受諸眾苦?因為我們一直在夢中,不得醒來。...
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
徹悟大師有首偈子談道:要作蓮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紅塵?心神早送歸安養,此地空餘...
在《大佛頂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談自己的修證方法憶佛念佛,追溯到了...
有個漁王非常苦惱,就因為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很一般。他常向人訴苦:我從兒子們剛...
念佛的功夫來自於不斷的熏習。如果不念佛,我們每天的起心動念都是五欲六塵、都是人...
我們眾生都有俱生的我執身見,對身體非常貪戀,把不淨的身體當成很乾淨。因此,修道...
現代的經濟學家很多觀點都是有問題的,凱恩斯說以消費促進生產,於是整個的社會就變...
修行不退轉有四種: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畢竟不退。 念不退,就是念念與一切種...
佛能不能度眾生,眾生能不能被度,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看有沒有緣。有緣就容易度,沒緣...
今天我們講第二講,翻到第一編淨土宗的成立。我們主要講第一章,蓮宗之教起所因,就...
有人間:從地到天有多高?哲學家回答:三尺高!為什麼這麼低呢?我們人不都長得有四...
經云:昔時有人,於眾人中嘆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盜,直作實語,兼行布...
生命馳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無法負重太多。人生易逝,不可無端浪費! 禪門話頭...
一、無心可安即可開悟 有一個相當著名的公案: 禪宗的二祖慧可向初祖達摩請法云:...
我們講慈悲,有三種慈:眾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 眾生緣慈,即慈心不殺,保護生...
農曆新年臨近,開始進入了中國味道的倒計時。記憶中過年總少不了和親朋好友們大大小...
百丈懷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長樂龍泉寺為其剃度出家祖庭。他創製了中國化的佛教戒...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師傅和各位法師慈悲: 本來我是到這裡來參訪、掛...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從,很難確定,原因是個人的力量有限,對人生的認識亦不...問: 信佛以後吃長素,家人反對怎麼辦? 成剛法師答: 這個前兩天我給大家講了,我們佛門弟子要想出苦得樂,自...
實際我個人24歲出家到現在60歲,我們師父們也可以見證,我每天雖然累,但卻很快...問: 印光大師言: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黨,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
忽爾一年,小年又來了。曾經記得,年少時的故鄉風俗,跟其他地方或許大同小異。小年...
不善心死者,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追念貪等現行不善,臨死其身受重...
《與茅靜遠居士書》是省庵祖師寫給茅靜遠居士的一封書信,原存於《省庵法師遺書》中...
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1686~1734年),活動於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間。大師...
大凡生存於斯世,每個人帶著宿世的業力或願力,在其人格傾向與個性特質上均會烙下或...
一次,文殊菩薩化現人身路過一個屠夫家門,看見有幾個人正在試圖擒住一頭豬,準備把...
憨山大師:此種法門:第一要決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隨得緣,隨緣即安命也;第...
惠施曾做過梁惠王的宰相,博學善辯,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曾與桓團、公孫龍等辯者掀起...
現代人往往火氣很大,因此整個社會總是瀰漫著一股暴戾之氣,而這種瞋心,就是我們常...
老實說做葷食餐館的人,他賺的錢得不償失的。我有好多徒弟以前是開葷食店的,年紀輕...問: 頂禮師父!我想請教一個問題,我父母是北方農村的,過年的時候他們要殺鴨、殺雞,我也沒有辦法阻止他們,但...問: 請問師父,我家里人抽煙又喝酒,您說我應該怎麼辦? 傳喜法師答: 這個不用想那麼多,我們自己應當善於保...
現在各大旅遊區風景點也被過度開發。本來去旅遊去登山,主要為了健身、領略大自然;...
所謂佛法,並不離世間法,其目的無非在使心淨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異。皆由淺...
若薄福者,當生下賤種,彼於死時及入胎時聞紛亂聲,及自妄見入諸蘆荻稠林等中。 如...
【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分。印光大師】 這裡...
佛教對生命實相的觀察、透視,無非是讓我們知道生命存在的痕跡是可變的,也是不可靠...
教界的一切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修學上不去。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首要的就是沒有確立前...
每個社會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職業使命:交通警察是維持交通秩序、確保道路通暢的,出家...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的肉身渺小得就像一粒微塵,我們在世間停留的那幾十年與宇宙相比...
諸佛菩薩、上人慈悲、 各位法師、諸位佛友,阿彌陀佛!今晚輪到近義在此結法緣。學...問: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淨土,但世間緣分未盡,且為人父母。可否傚法《了凡四訓》,年輕的時候求人天福報,年老...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個人。他的哥哥教他一個偈頌,他三年都...問: 在為臨終人助念過程中,應當持什麼樣的心態念佛號?是清清楚楚的念佛號就好?還是念念中,意想提醒行人不要...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行,住,坐,臥,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宜...問: 請問法師,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呢? 大安法師答: 就對淨土法門來說,確實要去聽聞經教,聽聞包...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有這樣一段經文: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從...
凡夫眾生,你要一直精進的比較困難,一段時間會很精進,出家人也是如是,在家居士也...
世間一切事皆可眾志成城,自然所作皆辦。眾志者,即大家同心耳;成城者,即得護持也...
在終南山有兩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覺一直沒有開悟,就要下山參學。他從終南...
(一) 思維死決定會到來,我決定要死的,無有能退卻者。 無論你受生為何等身,皆...問: 阿難曾說願化身石橋,經歷風吹雨打,只願那所愛之人從橋上走過而我乃一愚昧紅塵中人,從上次一段失敗的情感...
死無定期,分三: (一) 思維南瞻部洲眾生壽命不定。 《俱舍論》云:此中壽不定...
佛經是指佛像三藏(經、律、論)中的經藏。經藏通常是指佛陀所說之教法於後世結集之...
南無阿彌陀佛你這句佛號從哪裡來?從心而起,從我內心冉冉而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續三年都鬧饑荒,以後也都吃不...
除了少數的人,恐怕連環保這個名詞與觀念,都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外,多半的人都知道環...
太上老君《清淨經》上說: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誦持此神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無不差者』。誦這個神咒,世間八萬四千種病,就是不管什麼病,身體的...
身見,即執著自己的身體,一天到晚只在意這個身體,想著給它買一點糖吃,買一點香水...
以好德行成就身口意 過去,佛教造法寶,都要選非常稀有的金屬,並飾以七種珍寶,這...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游於四天,所去無礙...
冬至很多地區都有祭拜祖先的傳統,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許多以殺生來祭拜的陋習。佛在...
1、缺德就是要發脾氣 你的罪障消滅,善業才能全。你罪障不消滅,善業也不能全。這...
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
一、古以寫經增福延壽 抄經,古稱寫經,即書寫佛教經典。大乘佛教特別強調受持、讀...
只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雖重,自然漸漸輕微,亦當往生...
實際上這部經典卻是具足華嚴的十玄門,那些有眼光的這些注經家也都認為這部《阿彌陀...問: 請問法師,我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就邪念頓生,為什麼? 大安法師答: 沒關係,你能意識到是邪念出來了,並且...
一個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沒有財富,也能作福,修到福德;一個沒有智慧的人,自己有...
他比我職位高、比我更有財富和資源,比我得到更多的關注,而我只是平凡的不起眼的螻...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圓覺經》...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會受到鬼神的騷擾呢? 大安法師答: 念佛人和受了三皈五戒...
第四個問題談一下淨土文化與生態平衡。為什麼我們要談這個?因為這是目前整個社會面...
念佛首先要有信心、有願心、還要有三種心。這三種心就是深心、至誠心、迴向發願心,...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人知殺生之報最酷,不知邪淫報尤酷也。蓋種種...
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禪師,他從禪歸淨土,他知道禪不容易成就,所以他就歸心到淨土來...
信字,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言,意味著是人說出的話就應當有信。如果一個人說的...問: 請問法師,應如何看待墮胎現象? 大安法師答: 從佛法的基本原則來看,墮胎就是殺生,而且不是殺一般的蜎...
死亡是任何人都繞不過去的,從出生之日起,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對死亡,這是每個人都...
臨近年關,各大寺院都陸續開展起精進辦道的打七修行。打七怎麼打?印光大師在《文鈔...問: 請問法師,從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養我,那家人嫌我是個女兒,二十年不聞不問。他對我沒有親情,我從來...
關於彌勒佛的一些情況,北傳的四部《阿含經》中,除了《增一阿含經》談得比較具體,...
由於末世眾生愚癡太堅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無法從中得到真正的利益與受用,所...問: 關於往生的條件,在於深信切願,弟子對這點也是深信不疑的,但弟子對於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裡面提到的,唯除五...
生活中必然會有很多的煩惱。學習佛法就是學習如何處理這些煩惱。通過學習佛法,就會...問: 師父,為什麼我們修行要遠離惡友呢?那些惡友,難道不是生了病的孩子嗎?也需要我們去幫助啊!請師父慈悲開...
淨土宗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離開三界,第二個投生淨土。投生到淨土這一塊,你可以說是...
學佛一定要懂一些財富學,現在大家學發財,不學花財。現在社會上疾病,災難為什麼這...
我們今天總說缺錢,找不到工作,但我們要透過現象看到錢在哪裡,工作在哪裡。生命就...
夫妻之間的結合,家庭的建立,乃上關風化,下繼子嗣,意在互相依賴,安寧地度過此生...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因果的觀念。事實上,種瓜未必會得瓜,種豆未必一定得豆...
我們的所作所為,無不是由我們的心來指揮。我們的心性是什麼樣的,就會有什麼樣的作...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奧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果需要一個人一定要做點事情的...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過年了親戚朋友相互的走訪,大家很忙碌。看著外面...

學佛的次第--信解行證

你就是佛啊!

夢中家財萬貫,醒時兩手空空

稱佛名號相應為要

身在鏡中勤修行,心作蓮池自在人

阿彌陀佛也是古佛應化

跌倒不一定是壞事,有時會有意外的收穫

使生疏的佛號變熟悉

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一個清淨的回歸

刺激消費不如鼓勵耕讀傳家

修行有四種不退轉

未成佛前,要先結人緣

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願心

能低頭,必定會有揚眉吐氣的一日

說話不著邊際的吹牛者

逃離複雜,奔向簡單的人生

如何才是開悟

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

怎樣品出年味裡的菜根香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參禪的下手方法

人生該不該有信仰
信佛後吃素,家人反對怎麼辦

一定要讓學佛成為快樂的事
惡人念佛一定往生嗎

「小年」的佛教意義

惡人死亡時會發生什麼

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

百八首詩勝楚歌,聞者厭離娑婆

當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華

佛教徒找工作應該注意什麼

念佛法門的五個要訣

別在等待中留下遺憾

逆境要忍,順境更要忍

開葷餐館冤氣重,賺的錢得不償失
念往生咒迴向給被殺的眾生有用嗎
家人抽煙又喝酒,該怎麼辦

對自然界心存敬畏

誦經念佛應注意之事宜

福德薄厚,入胎時顯現的境象不同

敦倫盡分的人生

正因為不斷地變化,才不斷地充滿了希望

不忘初心,成佛有餘

莫將時光遮面目

積功累德,後代一定會有好的果報

為求子發願終身吃素,菩薩兩度滿願賜子
好好地念佛,世間的福報也在裡面

認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臨終助念應以何心態來念佛
行住坐臥都要不忘念佛
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呢
「從生至生」是什麼含義

修道只有兩個字:堅持

現在不造惡業,則當來不受苦報

無能所無對待,合二為一

每個人的終極歸宿,你了解多少呢
佛什麼時候說過這麼多心靈雞湯

生命的無常,就是這樣迅速

經書怎樣擺放才如法

如何如法的念佛

界詮法師的學佛出家因緣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靈環保

為何用功卻與道不相應
印光大師講述的三樁觀音菩薩治病救人的真實故事

身體並不是真正的我

學佛才有能力「自私」

業重情迷是凡夫

千萬不要殺生增惡緣

缺德就是要發脾氣

管住六根獲大安隱

抄經的十大功德利益

信願的力量要敵過貪戀塵勞的愛力

讀誦《阿彌陀經》的功德
為什麼一念佛就邪念頓生

即使沒有錢,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學做「平凡人」

佛告訴你為何心靜後智慧就來了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環境惡化的根源

念佛要具足三種心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

永明延壽大師開悟的故事

道德的力量超越了肉體的生命
應如何看待墮胎現象

生命的長短到底能否控制

印光大師開示佛七:打七該怎麼打
為什麼要我面對這宿命

彌勒菩薩下生後的世界環境

為什麼要福慧雙修
萬一犯了五逆和謗法,就不能往生嗎

處理生活中煩惱的方法
修行為何要遠離惡友

【推薦】往生的人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

別人給得起,但你的福報不一定能用得起

心中的貪念就是貧窮的種子

夫妻之間亦要有禮儀

享福未必真的有福

佛教對心的五種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