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三師七證

三師與七證師之併稱。指比丘受具足戒時,戒場中必須具足之戒師人數。又作十師、十僧。三師即:(一)戒和尚,指正...

三座說法

禪宗公案名。三座,指第三首座。據無門關載,溈仰宗之祖仰山慧寂於夢中往兜率天之彌勒處,坐於第三座,(大四八·...

三時

(一)指教法發展之正、像、末三時,即正法、像法、末法等三個時期。(參閱「正像末」2002) (二)指「有、...

三時坐禪

原始佛教有四時坐禪之法,即:(一)黃昏坐禪,約於午後八時。(二)早晨坐禪,約於午前十時。(三)晡時坐禪,約...

三時教

又作三時教判。指佛陀教法之三時期。依釋尊說法時代之不同與經典內容之深淺,而將佛陀教法分類為三時期。即: (...

三時無悔

據天台四教儀集註載,眾生造作五逆等罪,若於欲作、正作、作已三時之中,心無改悔,是為上品極惡,必感地獄之報。...

三時華嚴

系菩提流支等就華嚴經九會之說法所立之三種說時。即:(一)九會中前五會之說時,即成道後之初七日。(二)第六會...

三時殿

為適應春、夏、冬三期所作之宮殿。在印度,一年分為三季,即一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為熱際時(春),五月十六日至...

三時障

障礙三時之異熟業。三時,指將得忍位、不還果、無學果。三時障即:(一)由四善根位之頂位將得忍位時,感三惡趣之...

三時論門

指連亙過去、現在、未來三時而論究一切事法。成實論論門品(大一二·二四八中):「三時論門,若於此事中,說名為...

三時學會

乃佛學研究團體。創辦人為唯識學者韓清淨。會員以在家眾為中心。民國十一年(1922)五月,韓氏於北京創立北京...

三時繫念

為淨土宗念佛法門之一。乃元朝中峰國師所提倡,主要目的在超薦亡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離茫茫業海。近來十分流行...

三時繫念儀範

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全稱中峰三時繫念儀範。今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八冊。為三時繫念佛事之儀範。內容初為舉咒、...

三根

(一)又作三輩。眾生之根性有上、中、下三等,稱為三根。據法華經卷三藥草喻品載,猶如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中,有小...

三消伏

消伏三種毒害。即:(一)事消伏,多以散心消伏虎狼、刀劍等之毒害。(二)行消伏,消伏五住地之行毒。即藏、通二...

三涅槃

三種涅槃。(一)天台宗就體、相、用三方面,用以彰顯不生不滅之義所立之三種涅槃。即:(一)性淨涅槃,諸法實相...

三病

病,梵語 vyādhi。(一)就病之性質,類分為風、寒、氣,或熱、風、冷三種,乃世間之三大病。據北本大般涅...

三益

指修行有三種得益:(一)又作種熟脫。乃就所化實益之因果始終而分三類,亦即眾生始於心田種下佛種,至最後得解脫...

三真如

諸法之體性真實不變,稱為真如。(一)成唯識論依三無性而立此三真如,即:(一)無相真如,謂諸法之體無遍計所執...

三秘密身

指字、印、形三種之秘密身。依真言宗之教義,諸尊皆有三種身體:(一)字秘密身,係以文字為體,表佛功德之梵字。...

三祖寺

又稱乾元禪寺、山谷寺。位於安徽天柱山中。傳為南朝寶誌禪師所創建。後禪宗三祖僧璨游此,擴建寺院,聲揚大江南北...

三能變

梵語 trividha-parināma。指異熟、思量與了境。瑜伽行派與法相宗主張,「識」能轉變生起一切萬...

三般若

般若,梵語 prajā,意為智慧。又作三種般若。(一)指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大乘義章卷十依據大智...

三草二木

以草木之大小喻顯根性之不同。三草,即小藥草、中藥草、大藥草;二木,即小樹、大樹。法華經藥草喻品(大九·二○...

三退

聲聞、緣覺、佛等功德之退失有如下三類:(一)已得退,又作已得法退。謂聖人已斷除惑種,退起現前而失諸功德,起...

三退屈

又作三種退屈。乃菩薩五位中,於第一資糧位之間可能產生之三種退屈心;須以三事磨練其心,使其證修勇猛不退。即:...

三假施設

略稱三假。(一)般若經所立之三種假。假施設,梵語 prajapti。又作三攝提、三波羅攝提。即:(一)法假...

三假觀

為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序品所揭舉之三種假觀之名,天台宗乃進一步詮釋之,即:(一)法假虛實觀,為色陰之法。(...

三國佛法傳通緣起

凡三卷。日僧凝然譔於應長元年(1311)。乃連亙印、中、日三國,略述各宗傳播之佛教通史。上卷略舉印度佛法傳...

三國傳記

凡十二卷。日僧玄棟撰。今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卷一四八。本書橫亙印、中、日三國,廣錄佛教各種因緣雜事、著名史實...

三國遺事

凡五卷。高麗僧一然(1206~1289)撰。今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九冊。為記錄朝鮮三國(新羅、高句麗、百濟)所...

三寂默

為身寂默、語寂默、意寂默之總稱。寂默,梵語 mauneya, mauna, maunī,音譯為牟尼。又作三...

三密

梵語 trīni guhyāni。指秘密之三業。即身密(梵 kāya-guhya)、口密(梵 vāg-gu...

三密加持

指佛陀三密之加持。三密,即身密、口密(語密)、意密。眾生修行三密時,其身口意三業受到佛陀三密之加持,佛與眾...

三密用大

三密,指身密、語密、意密。三密之作用遍於法界,賅通宇宙萬有,故稱三密用大。即眾生之三業相應於佛之三密,無隔...

三密觀

又作三金剛觀、三金觀、三吽觀。密教用以滅除身口意三業之罪垢,顯現諸尊功德之修法。其行法之次第,先著座塗香,...

三常

指佛身三種常住。即:(一)本性常,又作自性常、凝然常。指一切諸法之自性身,其身常住,畢竟無漏。(二)不斷常...

三從

古代女子一生中所應恪守、遵從之三項德目,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又作三障、三隔、三監。女子囿於三從...

三教

將佛一代之聖教判別為三類。此種判教盛行於南北朝以後。(一)南北通用之頓教、漸教、不定教等化儀三教。(一)頓...

三教平心論

凡二卷。元代劉謐撰。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作者以儒釋道三教之論爭,千百年來,是非紛然,故特著此論以明辨之。...

三教指歸

凡三卷。日僧空海撰。書中主張出家乃為真正忠孝之道,並評及儒道佛三教之優劣。著者十八歲時所譔之稿本原名為聾瞽...

三教搜神大全

凡七卷。為儒、釋、道三教之神像或聖像之畫集。卷一首載儒釋道三教源流,全書計收玉皇上帝、西嶽神、昭靈侯、五瘟...

三教圖

又作三教聖人圖、三聖圖。即將孔子、釋迦、老子三聖人之像,繪於一圖之中,以此表示儒、佛、道三教之匯合。另有以...

三教論衡

(一)指儒、釋、道三教之論諍。蓋儒道二教原系我國固有宗教,佛教則傳自印度,不論思想信仰或儀禮習慣方面,均有...

三梵

色界四禪天中之初禪天有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稱為三梵。大梵為君,梵輔為臣,梵眾為民。[大日經義釋卷七、諸...

三條椽下七尺單前

指禪家僧堂內坐禪之床位。其床橫三尺,頭頂上方有三條椽,故稱三條椽下;於其下坐禪者稱為三條椽下客。又其床深六...

三欲

(一)眾生心之所欲。(一)形貌欲,見端容美貌而生貪著之心。(二)姿態欲,見行步進止、含笑嬌態等而生愛染之心...

三清淨心

又作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清淨,離垢離障之義,指遠離障礙菩提之煩惱心。乃依智慧、慈悲、方便三門而發起之三種清淨...

三淨因

又作身器清淨三因。指清淨身心之三種因。即:(一)身心遠離,身不近惡友,心不起惡念。(二)喜足少欲,又稱少欲...

三淨肉

據十誦律卷三十七載,有三種肉,病者可食,稱為淨肉。(一)眼不見殺,自眼不見是生物為我而殺。(二)耳不聞殺,...

三淨頭

指僧堂座席前之床緣一尺處,其處有三種用途,第一用以置袈裟,第二為展缽盂之處,第三為睡眠時,頭所向之處(以床...

三現觀

指見、緣、事三現觀。現觀,指以無漏慧觀現前之四聖諦之理。(一)見現觀,係就見諦之法而立者,即以無漏智慧觀諸...

三眼

指肉眼、天眼與慧眼。(一)肉眼(梵 mājsa-caksus),肉眼能照顯露而無有障礙之有見諸色。(二)天...

三粗重

又作三粗重。指每一阿僧祇劫次第所斷之皮粗重、膚粗重、骨粗重三種習氣。此三種習氣乃煩惱、所知二障之種子所引無...

三細六粗

語出大乘起信論。根本無明起動真如,現出生滅流轉之妄法(迷之現象),其相狀有三細與六粗(九相)之別。細者,無...

三莊嚴

指事、法、人之三種莊嚴。即:(一)事莊嚴,指色、聲、香、味等事物。(二)法莊嚴,指種種勝妙之法音。(三)人...

三處入法界

法界,指常住不變,一如平等,寂靜聖智之境界。亦即指一切眾生本有之心,與諸佛所證平等之理。菩薩之根性有上、中...

三處不轉法輪

謂不為執著於我慢、五欲、邪見之三類人演說教法;此三類人自囿於我慢、五欲、邪見之中猶如居處於高山、淤泥、稠林...

三處木叉

指護持身、口、意三處之戒。木叉,為波羅提木叉(梵 pratimoksa)之略稱,意譯作別解脫,即制舍非惡之...

三處阿蘭若

阿蘭若,乃空寂、最閑處之義,即距離聚落一俱盧舍(即大牛吼聲所不及之處),適宜修行之間處。依慧苑音義卷上之說...

三處傳心

禪宗之傳說。謂釋迦牟尼佛於三處傳心於大迦葉:一於靈山之拈花微笑,二於多子塔分半座,三於雙林樹下由棺中出足。...

三術

指天台宗修禪觀、去魔障所用之內外三種方法。全稱內外三術。謂行者於修畢第八觀「知次位」時,每易為內部之逆緣(...

三通力

為華嚴經疏卷二十所舉之三種神通力。即:(一)報得通力,三界諸天皆有五種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雖勝劣不同,...

三途之川

又作三途河、三瀨川、渡河、葬頭河。即一般所謂之奈河津。位於通往冥土之途中;相傳人死後初七日,必須渡過此處,...

三途對三毒

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二謂,火、刀、血三途配瞋、貪、癡三毒。即:(一)火途對瞋忿,眾生若無慈悲心,常懷瞋忿,則將...

三部

密教分胎藏界諸尊為蓮華部、金剛部、佛部,分別表示佛之大悲、大智、大定等三德。蓋金剛界以「除障成身、自受法樂...

三部大法

指金剛界大法、胎藏界大法與蘇悉地大法而言。為日本台密特有之說法。東密依金剛頂經與大日經,僅說金剛界與胎藏界...

三部秘經

又作真言三部、秘密三部、大日三部。乃密教三部經之略稱。即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等三部經典,為日本之台密...

三部假名鈔

凡七卷。今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三冊。日僧向阿證賢撰,元亨年間(1321~1323)成書。以真如堂等高僧之對話形...

三部經

略稱三經。為各宗自經典中特別選出三部與其宗義同性質之經典。最常稱者有:(一)淨土三部經,為無量壽經二卷、觀...

三鳥出網

為形容三乘眾生根器各異之譬喻。三乘眾生脫離妄執羈絆,猶如三種鳥由網中飛出,一齊飛入無煩惱、無障礙之自由世界...

三勝義

法相宗將真諦分為義、得、正行等三種勝義。妙體離言,超越法相,稱為勝義,又作第一義或真諦,乃世俗之對稱。即:...

三勝學

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載,能令戒、定、慧三學增勝者,稱為三勝學。即:(一)增上戒學,謂具足受持大小乘戒,制服...

三報

指三種業報,即依受報時間之別,將果報分為三種:(一)現報,現世所作之善惡業,現身即受善惡報。(二)生報,此...

三尊

又作三尊佛。以中尊為主,其左右兩側由其他二尊脅侍。此源於印度之一光三尊,中尊一般為釋迦佛,左藥師佛,右彌陀...

三尊來迎

指臨終之際,阿彌陀如來、觀音菩薩、勢至菩薩前來迎接。即應其願現前,接引行者至極樂淨土。(參閱「來迎」304...

三惑

(一)又作三障。天台宗就界內、界外之惑所分之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一)見思惑,見惑與思惑之併稱。見惑,...

三惡

(一)指人之三種噁心。人有此三惡,故甚難加以教化。即:(一)心性狠毒鄙陋,不能接納善言。(二)器量狹小,常...

三惡行

梵語 trīni du?caritāni,巴利語 tīni duccaritāni。指一切不善之身、語、意...

三惡趣

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又作三惡道、三塗、三途、三惡。乃眾生造作惡行所感得之世界。即:(一)地獄,在地之...

三惡覺

據宗鏡錄卷八十一載,修定之時,若僅修習世禪,雖曰修行,猶生下列三種惡覺,即:(一)欲覺,凡夫不了五塵過患,...

三智

(一)指大智度論卷八十四釋三慧品所說之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諸法總相之智。總相...

三期末劫

明、清民間宗教用語。分世界為三期,主張經過第二期末之末劫,即進入第三時期之理想世界。弘陽教稱此三時期為青陽...

三無生忍

為法相宗依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所立。無生忍,為無生法忍之略稱。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稱為...

三無我

法相宗就遍計所執等三性所立之無相、異相、自相之三無我。即:(一)無相無我,謂遍計所執之實我實法乃情有理無;...

三無性

梵語 trividhā nihsvabhāvatā。系針對遍計所執等三性之有法所說三種無性之空義。又作三種...

三無性論

梵名 Try-asvabhāva-prakarana。凡二卷。陳·真諦譯。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本書旨在...

三無明

為佛說決定義經所舉凡夫之三種無明。即:(一)癡無明,凡夫愚癡暗鈍,無所明瞭,於正法不能生信,唯隨邪師邪教,...

三無為

梵語 tri-asajskrta。指虛空、擇滅、非擇滅等三種無為法,乃小乘說一切有部對無為法之分類。無為法...

三無差別

指心、佛、眾生三種平等無差別。又作三法無差、三三平等觀。即:(一)心無差別,謂一念之心體,凡聖不二,具足十...

三無常

指諸法生滅遷流,無定實之體,可由三方面顯示之。依諸經論所說,可大別為兩種:(一)龍樹菩薩之順中論卷下所立三...

三無間業

招致墮落無間地獄之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等三種惡業。[正法眼藏別輯三時業] p629...

三無漏根

梵語 trīny anāsravendriyāni。指三種不染污、不起煩惱之無漏根。屬二十二根之後三根。略...

三無漏學

指戒、定、慧三學,在凡夫之身為有漏(有煩惱、垢染),在聖者之身則為無漏(無煩惱、清淨)。故謂聖者之三學為三...

三無礙

據大寶積經卷十四載,菩薩有三種無礙,即:(一)總持無礙,菩薩獲大總持,於種種善法持令不失,種種惡法持令不生...

三牌

禪林為奉祝皇帝、皇后及皇太子聖壽無疆,而安置於佛殿本尊前之三座靈牌。禪林象器箋圖牌門記載其立牌方式為:中間...

三發願

指阿彌陀經所舉之已發、今發、當發三願。即:(一)已發願,已往所發起往生淨土之願心。(二)今發願,現今所發之...

三等至

又作三定。謂四靜慮、四無色等八根本定,其性質有味、淨、無漏等三種。(一)味等至(梵 āsvādana-sa...

三等流

唯識家所說五果中之等流果,以性質而別,又可分為如下三種:(一)真等流,以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所引善、惡...

三結

梵語 trīni sajyojanāni,巴利語 tīni sajyojanāni。又作初果三結。結,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