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不斷輪

指輪唱不絕。於寺院中,祈晴或祈雨時,參加祈禱之僧侶一人接一人,或各組接各組,次第念唱咒文,終日輪唱不絕,稱...

不釐務侍者

釐,理之義。指雖在侍者之職而不執作其實務者。即是名譽侍者。據枯崖漫錄卷上載,鐵鞭韶禪師在密庵處,任不釐務侍...

不離過

因明用語。因明三十三過中,異喻五過之一。不離,梵語 a-vyāvrtta,不用離作法之意。離,不相屬著之義...

不壞句

指密教所稱之「阿」字。以其為金剛不壞之體性,故有此名。大日經卷二(大一八·一○下):「行者諦思惟,當得不壞...

不壞四禪

指四禪天於內則不壞覺觀之定心,於外則其器界(自然世界)不為三災所破壞。 p998...

不壞法

(一)指涅槃。乃不為任何事物所破壞之法。[雜阿含經卷二] (二)指成就阿羅漢果之利根者。利根之人修白骨觀時...

不壞金剛

指金剛寶堅固,不為外力所破壞。[胎藏金剛教法名號] p998...

不壞金剛光明心殿

指密教金剛界大日如來說法之處。「不壞金剛」系總嘆諸尊常住身,「光明心」系讚歎其心之覺德,「殿」為明身心互為...

不壞相

九無學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此種阿羅漢所得三昧之種種因緣不敗壞,故稱不壞相。即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所說之不動...

不系定

不系,謂無繫縛,指無漏之出世間。不系定,即指出世間之無漏定。對三界世間之禪定而言,四向四果聖者之無漏四禪四...

不懺舉

三舉之一。比丘破戒不肯懺悔,對於眾僧之訓誡指為妄陳濫說,而言絕不懺悔。此種不懺之比丘,僧眾得以舉其罪,擯於...

不覺

(一)「覺」之對稱。不具瞭然萬有真相之智明。亦即不覺無明之意。大乘起信論中將阿賴耶識分為覺與不覺二義。不覺...

不覺現行位

指十地中之初地與二地。此二地雖為聖者之位,猶自然生起煩惱,故有此名。 p999...

不顧論宗

因明用語。因明四宗之一。指僅立者(立論者)本身樂為,而非敵者(問難者)所樂為之宗(命題)。為四宗之中唯一可...

不變易性

指不變之性質。又為真如之異稱。(參閱「真如」4197) p999...

不變真如

「隨緣真如」之對稱。真如之體畢竟平等,無有變異,故稱不變真如。即指本性之真心、常住之佛性。此不變之體,隨緣...

不變隨緣

(一)圓成真如有不變、隨緣二義。此乃法性宗之通說。真如為一切諸法之實體,超越時空,為不生不滅、無為常住之存...

不體失往生

日本佛教用語。「體失往生」之對稱。體,指五蘊所成之穢體。諸行往生之機,臨終時亡失其穢體,始能往生,稱為體失...

不偏中正之義。指離二邊之偏邪。據三論玄義載,依名釋義,中以實以正為義;依理教釋義,中以不中為義;依互相釋義...

中千世界

梵語 dvi-sāhasra-madhyama-loka-dhātu。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觀。以一須彌山、一...

中士

位於上士、下士中間之人。即指聲聞、緣覺等自利而無利他之二乘人。 p1000...

中仁

(?~1179)宋代僧。洛陽人。字蒙堂。少投東京奉先院出家。宣和(1119~1125)初年賜牒,於慶基殿落...

中元

指中元節。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七月十五日則為中元,為我國古來祈求歲中無事之習俗。人死後...

中天竺

中古時期,印度全域劃為五區,稱為五天竺,其中央部分之諸國,稱為中天竺。或指全印度,此因在我國流傳甚久之佛教...

中夭

又作中殃、夭命、橫死。謂定命不全,中途而亡。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六列舉中夭九大原因:(一)知食不安而反食之,(...

中文大藏經

指以漢文翻譯或撰述之佛典所集成之叢書。日本人稱為漢譯大藏經。其刊行地域不限於我國,如朝鮮、日本等深受中華文...

中本起經

凡二卷。東漢曇果、康孟詳合譯(一說康孟詳譯)。收於大正藏第四冊。記述釋迦成道後教化之事蹟。計有轉法輪品、現...

中立

(?~1115)北宋僧。明州鄞縣人,俗姓陳。賜號「明智」。九歲投棲心寺出家,治平年中試經受戒。初師事尚賢,...

中因發心

為「東因發心」之對稱。密教以中台大日如來之位為發菩提心之「因位」,依中、東、南、西、北之順序,配上五佛,表...

中有

梵語 antarā-bhava。又譯作中陰、中蘊、中陰有。指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間之識身。為四有之一,七有...

中有五名

指表示中有狀態之五種名稱。(一)意成(梵 manomaya),中有之身由意而生,非父母之精血等外緣所成。(...

中忍位

忍法位所分三品之一。忍法系頂善根成滿時所生之善根,於此位能忍而不退墮惡趣,有上、中、下三品。由下忍所修之十...

中夜

梵語 madhyama-yāma,巴利語 majjhima-yama。為六時之一。又作夜半。即今午後十時至...

中門

寺域內廓正面所設之門。即佛殿與大門間所設之門。唐代道宣之中天竺舍衛國祇洹寺圖經卷上,記載祇園精舍四面設有十...

中阿含經

梵名 Madhyamāgama。音譯作摩地岩阿甘。凡六十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收於大正藏第一冊。為北傳四...

中品戒

為大乘戒三種受戒之一。諸佛菩薩入滅後,於千里之內擇其先受戒之菩薩,依之受戒而得相傳之正法戒,稱為中品戒。據...

中流

比喻結使煩惱。煩惱流於生死(此岸)與涅槃(彼岸)之間,故稱中流。注維摩詰經見阿佛品(大三八·四一○下):...

中胎藏

指胎藏界曼荼羅之中台八葉院。中台八葉院系大日如來之本體,由此出生四重曼荼羅,故稱為胎藏。胎藏界之名即基於此...

中峰和尚廣錄

凡三十卷。元代慈寂編。全名為天目中峰和尚廣錄。乃元代特賜天目山佛慈圓照廣慧禪師中峰明本(1263~1323...

中峰明本

(1263~1323)元代臨濟宗僧。杭州錢塘(浙江杭縣)人,俗姓孫。又稱智覺禪師、普應國師。幼於天目山參謁...

中悔

指中途後悔。即對一度所得之信仰動搖,而於中途後悔,並破棄之。 p1023...

中假師

指法朗、吉藏所批判三論宗中之一派。吉藏以僧詮門下之慧靜為中假師;道宣則以僧詮門下之智辯、慧勇為中假師。所謂...

中國

世界上有些文化優秀之民族,每視其本國為世界之中心,故自稱中國,對他國則稱邊國。 (一)指中華。我國古代多建...

中國佛教

(一)北傳佛教中心。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印度佛教東傳我國,惟流行不廣,傳化事蹟闇昧難詳。梵僧東...

中部

巴利名 Majjhima-nikāya。為南傳巴利文經藏五部之一。相當於漢譯之中阿含經。共收一五二部經,分...

中陰救度法

使中陰身超脫輪回而成佛之密法。為西藏佛教密宗之修法。 p1029...

中陰壇

指人死後至第四十九日中陰終結前所設之靈位壇。所謂「中陰」,即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間短暫之識身;又若於此時間...

中尊

指安置於佛堂中央之本尊。如西方三聖之中尊為阿彌陀如來,五大明王之中尊為不動明王,五智如來之中尊為金剛界之大...

中尊寺

日本天台宗寺。山號關山,又稱平泉寺。位於岩手縣西磐井郡平泉町。古為圓仁草創,清和天皇賜號「中尊寺」。全寺計...

中著衣

梵語 antarvāsa。音譯作安陀會、安多衛、安呾婆娑。又作里衣、內衣、五條衣、中宿衣。為比丘三衣之一。...

中間靜慮

梵語 dhyānāntara。又作中靜慮、中間禪、中間定、中定、中間三昧、靜慮中間。即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中間...

中會寺

位於遼寧鞍山市千山中。在大安寺之北,為千山五大禪林之一。寺前有明嘉靖四年(1525)碑記:「襄平南千山之山...

中道

梵語 madhyamā-pratipad,巴利語 majjhima-patipadā。即離開二邊之極端、邪...

中道王三昧

三三昧之一。又作中道三昧。斷無明惑所成之三昧。即遮空假二邊,觀達中道之理所入之定。[法華經玄義卷四上、法華...

中道教

又稱第三時教。乃法相宗所立三時教之一,謂佛陀一代之聖教可分類為三時,其第三時即稱中道教。於此時之中,佛陀普...

中道應本

謂圓實中道為應化之本源。中道之理為法界之實相,即離有、無二邊,中正不偏,動靜相即而出入自在,證此理者,能於...

中道觀

又作中道第一義諦觀,為天台三觀之一。即觀中諦之理,以斷無明之惑。[成實論卷十五止觀品、俱舍論卷二十八](參...

中台八葉院

為密教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之一,位於中央。其上有八瓣心蓮,故稱八葉。八葉開敷,其狀若凡夫之肉團心。以正方之...

中台院

(一)又稱內院。係指各種曼荼羅之最內部,即中尊所坐之一區劃。 (二)中台八葉院之略稱。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之中...

中論

梵名 Mūlamadhyamaka-kārikā。凡四卷。龍樹(梵 Nāgarjuna)菩薩造,青目(梵 ...

中論廣釋

明代宗喀巴著。成祖永樂六年(1408)成書於色拉卻頂(今色拉寺所在地)。為中論之論釋,係統地闡述對中觀思想...

中輩觀

又作中品生觀。觀無量壽經中,謂欲往生西方者有十六種觀法;其第十五者即稱為中輩觀。此一觀行即受持五戒、八戒等...

中興寺

位於江蘇建康(江寧)。晉時,比丘竺法義入寂,弟子於墓所構舍宇,久之竟成佛寺。劉宋孝武帝孝建年中(454~4...

中諦

(一)又作中道第一義諦。為天台宗所立三諦之一。諦即真實不虛之義,中即中正絕待之稱。中諦,謂不離二邊,亦不即...

中隨煩惱

又稱中隨惑。指無慚、無愧二種隨煩惱。大乘唯識家所立二十種隨煩惱中,無慚、無愧二者乃遍一切不善心而俱起,其行...

中邊分別論

梵名 Madhyānta-vibhāga-tīkā。凡二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本論偈頌部分系彌勒(梵 ...

中觀

(一)即天台宗所立三觀之一,與「空觀」、「假觀」相對稱。(參閱「一心三觀」23) (二)指三論宗中「八不中...

中觀心論註思擇焰

梵名 Tarka-jvālā。全稱 Madhyamaka-hrdaya-vrtti Tarkajvālā。...

中觀派

梵名 Mādhyamaka, Mādhyamika。系以龍樹(梵 Nāgārjuna)之中論為基礎,宣揚空...

中觀莊嚴論

梵名 Madhyamakālajkārakārikā。寂護(梵 ?āntaraksita)著。本書綜合中觀...

中觀論疏

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又作中論疏。唐代嘉祥大師吉藏著。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二冊。本書系解釋青目(梵 Pivga...

丹巴桑結

(?~1117)西藏名 Dam-pa savs-rgyas。乃弘傳西藏覺域派(藏 Good-yul-pa)...

丹卡兒瑪目錄

全一卷。全名為丹卡兒瑪宮殿譯經論目錄(藏 Pho-brav stod-thav ldan-dkar-gyi...

丹田

指肚臍下,即臍下約一寸之處。於坐禪之際,將體氣集中於此,令心不散亂,並可收治病之效。或謂約在肚臍下二寸半。...

丹珠爾

西藏名 Bstan-hgyur。為西藏大藏經二藏之一。西藏大藏經分為教說翻譯、論著翻譯等兩部,音譯甘珠爾、...

丹霞子淳禪師語錄

凡二卷。全稱隨州大洪山淳禪師語錄。又作妙續大師語錄。宋代曹洞宗僧丹霞子淳(1064~1117)撰,慶預校勘...

丹霞吃飯也未

禪宗公案名。又作丹霞問甚處來、丹霞問僧。此則公案,丹霞天然禪師藉一僧吃飯之事,指引佛法大事。碧岩錄第七十六...

丹霞燒佛

禪宗公案名。丹霞天然燒木佛之公案,旨在闡明真正信佛者方為續佛慧命,若視偶像為佛,反損佛之慧命。五燈會元卷五...

之善

(1152~1235)宋代臨濟宗楊岐派禪僧。浙江吳興人,俗姓劉。十三歲出家,受業於德清之齊政院,習教學,參...

云何唄

密教所用梵唄之一。即於四句一偈之首,冠上「云何」二字,附音調而諷詠之,稱為云何唄。北本涅槃經卷三壽命品(大...

井中撈月

譬喻以邪見引導人。系摩訶僧祇律卷七所載,佛嘗告諸比丘,昔時,波羅奈城有五百獼猴遊行林中,見井中有月影現。獼...

井河

乃井喻與河喻之併稱。二者皆為人身無常之譬喻。(一)井喻,又稱白鼠喻,語出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昔時...

井華

後夜之井水。又稱華水。華者,清淨之義。後夜之井水尚未生蟲,為清淨之水,故稱井華。[真言修行鈔卷一] p10...

互用罪

指濫用佛、法、僧三寶之物。罪分四種,即:(一)三寶互用,以佛物作法物、僧物,或以法物作佛物、僧物,或以僧物...

互跪

行於印度、西域等地通俗敬儀之一。即左右兩膝交互跪地致敬。印度之習俗一般以左膝著地,佛教則以右膝著地,經中亦...

五人非器

非器,指非受持佛法之機根。對華嚴經而言,非信行之器者,有無信、違真、乖實、狹劣、守權等五種人,稱為五人非器...

五八十具

乃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略稱。為諸部律所說戒之總標。即優婆塞(近事)所受之五戒、優波婆沙(近住)所受之...

五八尊

指千手觀音。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載,觀世音菩薩於過去聞...

五八識

眼、耳、鼻、舌、身等五識與第八阿賴耶識。五八識皆屬現量,無我法二執,於證達佛果時,眼等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為...

五刀

譬喻五陰。據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載,有人受王所逼而逃,有五旃陀羅(梵 candāla,巴同。譯作屠者、執暴惡...

五力

梵語 paca balāni,巴利語同。指五種力用。(一)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五科。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長所產生之...

五力不可到

謂人死之後,中陰識神至無量世界外受生,所生之處皆由業力所持,雖禪定、神通等五力亦不能遮其不往,或令其住於餘...

五十一心所

大乘唯識家所立心所之數。即觸、作意、受、想、思(以上屬遍行)、欲、勝解、念、定、慧(以上屬別境)、信、精進...

五十二位

大乘菩薩之五十二種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此等菩薩之階位,諸經論所說不一,如華...

五十二眾

指涅槃會上五十二類之眾生。佛陀將入滅時,見放光而自四方來集之眾生,其類各殊,依章安之涅槃經疏科經文,計有五...

五十二種供物

指涅槃會上供養佛陀之五十二種供物,由五十二眾捧持。 p1046...

五十二數

印度之數位。依俱舍論卷十二,解脫經中說六十數,但俱舍論僅列舉五十二數,其餘八數亡失未載。即:(一)一(梵 ...

五十八戒

合稱梵網經所說之十重禁戒與四十八輕戒。 p1047...

五十三佛

(一)指過去五十三佛。此說見於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鎧譯),謂法藏菩薩(即阿彌陀佛之前身)之師世自在王佛以前(...

五十三參

又作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據華嚴經入法界品載,善財童子遍求法門要義,初參文殊師利菩薩,復遊行南方,先參德雲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