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大乘論

即敷陳六度及諸法皆空等義,並註解大乘經典之各種論書。與小乘論對稱。又稱大乘阿毗曇、菩薩對法藏。佛陀住世時,...

大乘燈

梵名 Mahāyāna-pradīpa。音譯莫訶夜那缽地已波。唐代僧。愛州(越南東京一帶)人。幼年出家於杜...

大乘禪

指菩薩禪。乃圭峰宗密(780~841)所立五種禪中之第四種。宗密之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大四八·三九九中...

大乘寶要義論

凡十卷。作者不詳。北宋法護、惟淨等譯。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係有關大乘教徒實踐法門之經說集。初為歸敬頌,...

大唐三藏玄奘法師表啟

全一卷。編者不詳。今收於卍續藏第一五○冊。集錄唐玄奘之上表、啟,並唐太宗之敕書等,凡十六篇。 p832...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凡三卷。譔者不詳。又稱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其版本有二:(一)題為「新雕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宋刊大字本,第...

大唐內典錄

凡十卷。略稱內典錄。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編。今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收錄東漢至唐初譯者二二○人,...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

凡二卷。唐代義淨著。略稱西域求法高僧傳、求法高僧傳。今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天授二年(691)成書。內容記...

大唐西域記

凡十二卷。唐代玄奘述,其門人辯機奉唐太宗之敕令編集而成。略稱西域記。今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本書為玄奘於十...

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

凡三卷。唐代圓照譔集於德宗貞元十年(794)。略稱續開元釋教目錄。今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計收經論及念誦法...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

凡三十卷。唐代玄逸編纂。又稱開元釋教廣品歷章、釋教廣品歷章、廣品歷章。本書系依據唐代智升之開元釋教錄入藏錄...

大夏

(Bactria)位於中亞阿姆河流域之古國名。一度稱睹貨羅(梵 Tukhāra)或吐火羅。即今阿富汗、烏茲...

大展三拜

大展坐具以三度禮拜。即禪僧對本尊或尊宿所行之禮式。敕修百丈清規卷上請新住持章專使特為新命煎點條(大四八·一...

大峰山

位於日本奈良東南方。為日本修驗道之聖地。北自金峰山,南迄玉置山,山區綿亙八千六百公尺。古代日本修驗道者,皆...

大師

梵語 ?āstr,巴利語 satthar。初果以上,乃至諸佛菩薩,堪為眾生之師範,故稱大師。本事經作三種大...

大師號

歷代朝廷對德高望重,堪為國師之僧侶,常賜以稱號,稱為大師號。如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敕贈廬山慧遠辯覺大師...

大海八不思議

指大海所具有八種不可思議之性質;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即以此八種不可思議比喻涅槃之特性,即:(一)漸漸轉深...

大海十相

指大海所具有之十種德相;舊華嚴經卷二十七即以此十種德相比喻十地菩薩修行而得入於佛之智海,即:(一)次第漸深...

大海眾

指眾多之沙門。又作清淨大海眾、海眾。叢林集一團之眾僧為海;蓋以一會之僧眾猶如大海,為諸川所流歸,故稱大海眾...

大珠和尚

即唐代沙門慧海。俗姓朱。從越州大雲寺道智法師受業,後至江西參訪馬祖道一,六年大悟,歸越州。嘗撰頓悟入道要門...

大秦寺

乃唐代之景教寺院。又稱波斯寺、景寺。唐貞觀九年(635),基督教之分支─景教之聶士托里(Nestorian...

大秦國

位於亞洲西端、地中海東岸之古國。相當於古羅馬帝國及小亞細亞一帶。又稱海西國、犁鞬國。自古即與我國有交通往來...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代基督教分支景教之碑刻。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立。明天啟三年(1623)在陝西盩厔縣(東距西安約七十公...

大般泥洹經

梵名 Mahā-parinirvāna。凡六卷。東晉法顯譯。又稱六卷泥洹經。今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解說如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梵名 Mahā-prajāpāramitā-sūtra。凡六百卷。略稱大般若經。唐代玄奘譯。收於大正藏第五...

大般若會

日本佛教用語。即為鎮國除災而講讚或轉讀大般若經之法會。又作大般若經會、般若會。般若,智慧之義;又大般若經凡...

大般涅槃

梵語 mahā-parinirvāna。音譯作摩訶般涅槃那。略稱涅槃。指大滅度、大圓寂,為佛完全解脫之境地...

大般涅槃經

梵名 Mahā-parinirvāna-sūtra。(一)凡四十卷。北涼曇無讖譯。又作大涅槃經、涅槃經、大...

大般涅槃經玄義

凡二卷。略稱涅槃經玄義。灌頂(561~632)撰。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本書乃涅槃經最重要之解說書。卷首...

大般涅槃經後分

凡二卷。唐代若那跋陀羅譯。又作大般涅槃經荼毗分、大涅槃經後譯荼毗分、涅槃經後分、闍維分、後分。敘述佛入滅前...

大般涅槃經疏

凡三十三卷。隋代灌頂撰。又作南本涅槃經疏、涅槃經疏。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本書系以天台教旨解釋南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集解

凡七十一卷。梁代寶亮等撰。又作大般涅槃經義疏、大般涅槃疏、涅槃經集解。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內容集錄諸家...

大曼荼羅

(一)密教以五大所成的佛菩薩之法體,或以五大之色彩繪佛菩薩相好具足之尊體。所謂五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大寂定

又作大涅槃、大滅度。指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之狀態。即遠離有為、生滅等諸法,而居於究竟空寂之大寂靜。以其體量...

大庾嶺

為通往嶺南的五條要道之一。位於江西大庾縣南,廣東南雄縣北。古稱塞上。漢武帝遣庾勝兄弟征伐南越,庾勝據守此嶺...

大教網

指如來之教法。如來之教法能救沉淪於生死大海之人,故以網譬之。舊華嚴經卷五十八(大九·七七三下):「張大教網...

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義記

全一卷。南朝梁武帝撰。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弘明集卷九。系駁斥范縝之神滅說;因當時宜都太守范縝作「神滅論」一...

大梁皇帝敕答臣下神滅論

全一卷。南朝梁武帝撰。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弘明集卷十。南北朝時,學人以心神為研究主題之一,然當時宜都太守范...

大梵天

梵名 Mahābrahmā-deva,巴利名同。位於色界初禪天之第三天。又稱梵天王、梵天、梵王、大梵、梵...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全一卷(或二卷)。略稱問佛決疑經。今收於卍續藏第八十七冊。內容敘述佛於靈山時,拈花微笑而付囑大迦葉禪法之事...

大梵寺

(一)位於廣東曲江縣。乃刺史韋宙請六祖說法之處。唐開元二年(714),僧宗錫建,始稱開元寺。後改稱大梵寺,...

大梅

即浙江鄞縣大梅山。位於鄞縣東南四十公里,以山上有大梅樹,故名大梅。唐貞元十二年(796),馬祖之法嗣法常,...

大理國經幢

位於雲南昆明古幢公園內。又稱地藏寺石幢、梵文經幢。俗稱古幢。幢高八點三公尺,由石所造,呈七層八角棱形。第一...

大聖

梵語 mahā-muni,巴利語同。為對佛、菩薩及大聲聞等之尊稱;有別於世俗之聖人。如大聖普賢菩薩、大聖文...

大眾部

梵名 Mahāsavghika,巴利名 Mahāsavghikā。音譯莫訶僧祇尼迦耶、摩訶僧祇部,略稱僧祇...

大統

魏晉時期之僧官職稱。據隋書百官志第二十二載,北魏、北齊時曾於昭玄寺置大統一人、統一人、都維那三人,以統理眾...

大船師

佛之德號。因佛能引導眾生渡生死大海,故稱大船師。涅槃經卷二十一(大一二·四九○上):「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

大莊嚴經論

凡十五卷。馬鳴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又作大莊嚴論經、大莊嚴經、大莊嚴論、莊嚴論。今收於大正藏第四冊。系廣集佛...

大欣

(1284~1344)元代臨濟宗大慧派禪僧。江州(江西九江)人,俗姓陳。字笑隱。幼年出家於本郡之水陸院。及...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凡三卷。又作方廣滅罪成佛經、大通方廣經。今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上卷敘述佛向娑羅涅槃之途中,為十方菩薩宣說...

大通智勝佛

大通智勝,梵名 Mahābhijā-jānābhibhū。又作大通眾慧如來、大通慧如來。即出現於過去三千塵...

大通結緣

據法華經卷三化城喻品所載,往昔三千塵點劫以前,大通智勝佛出世,宣說妙法蓮華經。此佛曾為其出家之十六子講說法...

大通禪師語錄

凡六卷。全稱佛德大通禪師愚中和尚語錄。又作愚中和尚語錄、草餘集。日僧愚中周及(1323~1409)撰。收於...

大部派

巴利名 Mahānikāya。流行於泰國、高棉、寮國等國上座部佛教派別之一。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中期,法...

大勝金剛

總攝密教金剛界三十七尊之菩薩。此尊一身兼具三十七尊之妙用,頂上放金剛威怒光明,左右第一手各結智拳印,左第二...

大報恩寺

位於江蘇江寧縣城(南京)之南,寺址在古長千里。晉太康年間,有信士得舍利於長干里,乃建本寺,當時稱為長干寺。...

大悲

梵語 mahākarunā,巴利語同。悲,意為拔苦。諸佛菩薩不忍十方眾生受苦而欲拔濟之,其心稱大悲,乃佛菩...

大悲弓

悲與智為兩兩成雙之法門,故配以左右手。大悲主靜德,配於左手;大智主動德,配於右手。又以大悲配於弓,以大智配...

大悲心陀羅尼經

梵名 Mahākārunikacitta-dhāranī。全一卷。唐代伽梵達磨譯。全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

大悲水

以大悲咒加持之淨水。一般佛子咸信飲用此水,能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又據大日經疏卷三載,水以滋潤萬物...

大悲咒

梵名 Mahākārunikacitta-dhāranī。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

大悲定

梵語 mahākarunā-samāpatti,巴利語同。又作大悲三昧。即含藏大悲功德之禪定,乃佛菩薩之悲...

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

梵名 Mahātantrarāja-māyākalpa,或 Hevajra-dākinījāla-samb...

大悲者

具有大悲心之菩薩。即指觀世音菩薩。[請觀音經](參閱「觀世音菩薩」6953) p861...

大悲胎藏

指一切行法皆須由大悲培育,有如胎藏。亦即肉團心所具之菩提理性,依大悲之萬行而生長發育,猶如母胎內之子。[十...

大悲普現

指觀世音菩薩為應各類眾生之根機,而示現三十三種相。(參閱「三十二應」511、「三十三身」513) p861...

大悲菩薩

指觀世音菩薩。大悲之名,雖通於諸佛菩薩,然此菩薩為慈悲門之主,故特稱之。[請觀音經、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定善...

大悲萬行

起大慈大悲之心,普為無量之佛事,稱為大悲;三密妙行等之行,稱為萬行。又以「拔苦」為大悲之義;而於「大悲」二...

大悲經

梵名 Mahā-karunā-pundarīka。凡五卷。北齊那連提耶舍譯。今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內容記載...

大悲壇

即指密教之胎藏界曼荼羅。又作大悲胎藏曼荼羅、大悲曼荼羅、悲生曼荼羅。壇,梵語 mandala(曼荼羅)之意...

大悲懺法

全一卷。宋代天台宗僧四明知禮編集。又作出像大悲懺法、大悲心咒懺法、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今收於大正藏第四十...

大悲闡提

又作有性闡提。闡提,原指斷除善根、永不得成佛之根機。大悲闡提則謂大悲菩薩起大悲心,憐憫一切眾生,發願度盡眾...

大惠

(1564~1636)明代僧。又作大慧。浙江仁和人,俗姓邵。字靈源。壯歲即四處參訪名德,精研法相唯識之學。...

大智度論

梵名 Mahāprajāpāramita?astra。凡一百卷。為印度龍樹菩薩著,後秦鳩摩羅什譯。又稱大智...

大智度論抄

凡二十卷。東晉廬山慧遠(334~416)撰。原書內容已佚失,僅餘序文,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出三藏記集卷十。...

大智度論疏

原為二十四卷,今僅存七卷。北周僧慧影撰。本書卷十四、卷二十一,收於卍續藏第七十四冊;卷一、卷六、卷十五、卷...

大焦熱地獄

大焦熱,梵名 Pratāpana,巴利名 Patāpana。又作大熱炙地獄、極熱地獄、釜煮地獄。為八熱地獄...

大善地法

梵語 ku?ala-mahā-bhūmikā dharmā。俱舍家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即與一切善心相應而俱起...

大善見王

大善見,梵名 Mahā-sudar?ana,巴利名 Mahā-sudassana。印度太古之王。即釋尊之前...

大善知識

指大有德之善知識。即教人遠離諸惡,奉行諸善之善友。(參閱「善知識」4884) p857...

大菩提

指佛菩提。又稱無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對於聲聞、緣覺之菩提而言。成唯識論卷一(大三一·一上):「由斷礙解所知...

大菩提幢

指以象徵定、慧之左右二手所作「虛心合掌」之密印相。此印相系「一切如來入三昧耶遍一切無能障礙力無等三昧力明妃...

大菩薩

指深行之菩薩。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八下):「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又發自利利他之願心,...

大菩薩藏經

梵名 Mahāyāna-pitakasūtra。凡二十卷。唐代玄奘譯。為玄奘西行求法返國後最先譯出之經。內...

大華寺

位於雲南昆明大華山。元代僧玄鑒(1276~1313)所建。有石碑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縹緲樓及大悲寶閣等建...

大隋劫火

禪宗公案名。大隋法真禪師以劫火起而破壞大地為因,論究了脫迷悟凡聖相對之妄執而主張人人本具靈性。碧岩錄第二十...

大隋烏龜

禪宗公案名。又作大隨烏龜、大隋龜話。大隋,指唐代之大隋法真禪師。此則公案乃大隋法真藉烏龜來接化學人之機緣語...

大陽家風

禪宗公案名。為大陽警玄與僧之問答語句。大陽,指宋代曹洞宗之大陽警玄禪師。禪林類聚卷七(卍續一一七·四六下)...

大隆迦爾居派

西藏名 Stag-luv-bkah-brgyud-pa。西藏佛教迦爾居派潑結派支系之一。又稱達壟迦爾居派。...

大雁塔

乃我國名塔。原十層,今存七層。位於陝西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初名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652),依玄奘之...

大雄

梵語 mahā-vīra。為偉大之英雄之意。為佛之德號。因佛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稱大雄。法華經從地踴...

大集月藏經

凡十卷。隋代那連提耶舍譯。即大方等大集月藏經。略稱月藏分、月藏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為大方等大集經之後分...

大集部

大乘經五大部之一。乃藏經之分類名。指大方等大集經及其別出之各支派經典而言。有關其部帙,開元釋教錄卷十一列出...

大集經

凡六十卷。北涼曇無讖等譯。全稱大方等大集經(梵 Mahā-sajnipāta-sūtra,藏 Hdus-p...

大雲寺

(一)位於甘肅武威縣東北。前涼王張天賜時所建。原名弘藏寺,後改天賜庵,武則天稱帝,令全國供奉大雲經,改天賜...

大雲輪請雨經

梵名 Mahā-megha-sūtra。凡二卷。唐代不空譯。略稱大雲輪經、請雨經。今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內...

大黑天

大黑,梵名 Mahākāla,音譯摩訶迦羅、莫訶哥羅、嘛哈噶拉。又作大黑神、大黑天神、摩訶迦羅天。乃佛教...

大傳法院

乃日本新義真言宗之大本山。通稱根來寺。位於和歌山縣那賀郡岩出町。大治五年(1130),覺鍐於高野山建傳法院...

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梵名 Mahā-sthāma-prāpta,音譯摩訶娑太摩缽跢。意譯作「得大勢」、「大精進」。略稱...

大勢佛

如來之德號。佛有大勢力,能斷眾生之煩惱,故稱大勢佛。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九中):「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