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禪修法門文章(第7頁)

明明無悟法,悟法卻迷人

有僧人問夾山善會禪師: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為什麼說沒有這些東西?夾山說:...

子真牧牛

石鞏慧藏禪師隨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修行,一日在廚房工作,馬祖問:你在做什麼?石鞏答...

到山下做水牯牛

南泉普願禪師辭世前,門下問:和尚去世之後將往何處?南泉答:山下做一頭水牯牛去。...

兩個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禪師問潭州龍山和尚:「和尚見個什麼道理,便住此山?」龍山說:「我見兩個...

禪修的第一個條件

我們一講到禪修,就會想到在禪堂裡面兩腿一盤,監香師父扛著香板走來走去。各自閉目...

酒肉穿腸過,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問: 禪宗在佛教歷史上,有其激進的一面,不喜歡一級級階梯,而追求頓悟成佛,是否就能擺脫戒律的束縛?像濟公一...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道信禪師根據《觀無量壽經》的教誨闡述了心與佛的關係,直接了當,完全把中介物都排...

遠離塵勞定心禪修

佛法說人生有八苦,其中五陰熾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色,屬於物質,包括...

為什麼有些大修行人轉世後不如前生

問: 禪宗有些大德悟處很高,如五祖戒禪師、海印信禪師、唐代的圓澤禪師,還有真如喆這些大修行人,有禪定,能開...

始信參禪輸懶惰

溈仰宗的創始人靈祐禪師在沒有成為一代宗師之前,跟隨百丈禪師修道。在百丈禪師門下...

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

【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 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

去除比較計較,回歸平等自性

有一個學僧道岫,雖然精於禪道的修持,但始終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參禪學道的同參...

淨業若成 禪宗自得

淨土宗的祖師裡面,在開悟之後的一個特點置彼而取此。這句話很重要。那為什麼要置彼...

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

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對立的圓滿,是脫離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

何謂「禪門破三關」

江蘇揚州高旻堂上來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長具超方之眼,眉毛拖地,苦乘大...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過去,有一個人專門雕刻夜叉羅剎,他天天要構思、仿真夜叉的表情,日久年深,不知不...

念佛禪與佛七的不同

念佛禪與佛七最大的不同,在於無相或是有相。佛七,要求感應、要迴向願生西方淨土,...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覓

大珠慧海向馬祖道一求佛法,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諸位要參禪嗎?那你必須提起話頭,放下萬緣。唯有提得起,才能放得下,同時也唯有放...

參禪悟道要真見自性

你們到禪堂裡來是幹什麼的呢?為了開悟的嘛,為了找本來面目的嘛!所以你打死我我都...

虛雲老和尚除夕普茶開示

諸位上座,今天又是臘月三十日了,大眾都認為是過年。常住沒有好供養,請諸位多吃杯...

慧能大師與法達

一天,從江西南昌來了一位手持錫杖的僧人,名叫法達。他七歲出家,常常誦念《法華經...

訓練自己傾聽的工夫

溝通是一種修行,必須有很好的禪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溝通,光有誠意是不夠的,你必須學...

觀身五境,禪修淨心

觀身如身,就是四念處觀的第一個觀法,也是最直接了解自身的方法,但需要從頭到腳,...

脫離了生活,佛法一點用處也沒有

太虛大師曾說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而禪的特質又是什麼呢?中國禪宗特別是四祖開創的...

以「空」為樂的生活

人生活著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樂,而快樂的來源有很多種,有人以感官的享受來娛樂自己...

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當我們讀到了四祖道信對牛頭法融說:快樂無憂,故名為佛。真是令人深深的感動,對於...

覺悟和慈悲永遠是形影不離的

當我們觀看孩子們玩耍時,我們大多數時候會想到他們的未來。我們知道,生活充滿了憂...

再也不會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關宗園,是當代著名的禪師,也是有名的演說家。 由於自己的...

經行有六點好處

經行和靜坐是禪修過程中最基本的主要形式,這在經律論三藏中處處可以見到,而經行一...

山高那礙白雲飛

唐天復年間(901-904),善靜禪師南遊參學,禮謁元安寺洛浦禪師。洛浦禪師雖...

永明禪師勸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猶如春燕壘巢窠 波波役役營家計 不如隨分念彌陀 文章俊辯應高科...

平常心是道

從心禪師在年輕時曾經到河南參見南泉禪師。當時南泉禪師正在躺著休息,就沒有起身,...

妙高禪師與韋陀菩薩

在雪竇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據說當初妙高禪師,就在那裡修行,精進用功,晝夜不息。因...

打坐的姿勢與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為七支坐法。所謂七支是指對身體要求的七個要點: 1、雙足跏趺: 先...

打禪七要過這樣的七天

【一】 這次過來,正好是研究所的禪修周,機會難得。我平時四處弘法,真正和大家在...

只有打破一切成見 才有可能見性成佛

禪修,重在這個修字。修有兩個方面,一是行為上的修,一是心理上的修。如果只修改行...

禪淨能同時修嗎

問: 禪淨能同時修嗎? 大安法師答: 對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永明延壽大師的《四料簡》已經給我們...

一則禪宗公案的啟示

兒子大學畢業,在一家台資公司找到了工作。當他第一次將試用期工資1300元交到我...

若於轉處不留情

在《壇經機緣品第七》中,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

無相、無住、無念

無相、無住、無念是般若法門的三大要領。在性空、無所得理念的指導下,契入諸法實相...

參禪會出現的三種習氣障礙

你在參的時候,過去的種種習氣煩惱,就會在身心中翻出來。翻習氣分三個部分。 一、...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問: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這首偈子如何解釋?其主要意涵為何?出處為何?謝謝法師...

禪宗歷代祖師傳法偈

釋迦牟尼涅槃說無常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至尊釋迦牟尼...

歇即是菩提

用功很簡單,高旻寺是一個禪宗道場,禪宗道場是講用功的。禪宗道場講的是行門而不是...

什麼是你的心

寶通禪師初參石頭希遷禪師時,石頭禪師問道: 哪裡個是你的心? 寶通回答道:見語...

無處青山不道場

趙州禪師(778897)是唐代著名高僧,法號從諗。他幼年出家,後得法於南泉普願...

靜心的修習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靜心地面對世界,面對自己,心就會無限敞亮、無限豐足。靜心的...

人的生死問題

人的生死問題 人的生死問題,就是人的生命從何處來,向何處去。佛教不講終極問題,...

如何看待「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記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懷海禪師所譔的《叢林要則》中叢林以無事為興盛這句話? 傳印長老: 祖師要求高啊,百丈...

打坐時怎樣克服障礙

問: 在打坐時,感覺總有許多障礙。怎樣才能克服這些障礙? 濟群法師答: 佛法告訴我們,修行如一人與萬人敵,...

古代禪師們奇特的圓寂方式

如果對生命有了正確的認識,對佛法有了真實的了解,能勘破死亡的陰霾,穿越時空的限...

契悟當下這一念心

現代人總覺得生命很短暫,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成為吃喝玩樂的...

初學坐禪調五事

經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師《小止觀》一書中來講的。在與很多親朋好友的聯...

禪淨二宗的區別

我佛說法,契理契機,因群機不等,故施設有殊,雖方便多門,實歸元無二也。 禪淨二...

參禪瑣語

1、二六時中不間斷的看取本來面目。看到心路絕,妄情消,知解泯,能所亡,自有通透...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習慣上,正念是八種修行之道的第七種。當正念存在的時候,四聖諦和八正道的其它七個...

路邊的「阿彌陀佛」

在台灣參學其間,我發現一個現象,在台灣的道邊路旁,不時能看到寫有南無阿彌陀佛字...

到處是路,何必憂慮

洞山禪師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學僧德照,德照就請示洞山禪師道:老師!您為什...

工作的謀生不要違背慈悲

為了修習正命,你必須找到一個謀生的方法,而這個方法不會違背你慈悲的理想。你用來...

寧可割肉補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

在佛門中有副著名的對聯:楊歧燈盞明千古,寶壽生薑辣萬年。這副對聯來源於佛門中兩...

從禪修立場使得自我消融

自我是最難消融的,這是最可愛、最堅固、也是最討厭的東西。人人都知道用自我中心的...

開悟的十個標準

人人動輒談開悟,所謂的開悟,究竟如何?標準是什麼?最平實的說法,是永明壽禪師在...

靜坐的利益與方法

靜坐的利益 靜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對於身心健康,確為有益。以世法說:年老者靜坐...

修習生活禪的基本方法

安住當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靈光獨耀。這一十六字,就是修習生活禪的基本方法,...

洗缽去

唐代時,有參學禪法的僧人不遠千里,來到河北趙州觀音院(今柏林禪寺)。早飯後,他...

重視心靈環保建設

環境的污染 我們知道今天世界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的破壞。有一...

禪修中的四個「枴杖」

很多人想禪修又怕禪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禪修中走火入魔。為什麼會這樣?他們說的原因...

放下身心才能養身

近幾年來,時常有人登門或來信,來電要我談談養身之道。在這些人當中,有年輕的、年...

祖師與你有什麼冤仇

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的墳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吳坡。自古相傳,凡是作為一位禪師...

略論觀心工夫

假如將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的內容加以高度濃縮,把附加在佛教表面的外衣都剝落殆盡,...

念佛與參禪

念佛可往生西方,參禪能明心見性,一般以為這兩種法門互相牴牾、渺不相涉,參禪對上...

印光大師嘉言錄--分禪淨界限

●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溈山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

略談禪的理論與實踐

一、禪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就離不開禪定的實踐。禪定的...

從小我到無我

一、禪是什麼 首先我想告訴你的,禪不即是知識,知識並不離開禪;禪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從禪而獲得;禪...

尋找禪心

南天寺無德禪師舉行小參時(禪師依學僧的需要,而不定時舉行的一種座談會或開示),...

珍惜當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孫將鳴曾為資國寺題了這樣一副楹聯:浮生若夢誰非寄,到處能安即是家。大意...

老僧坐一日,勝過千年忙

晚年的大安禪師終日端坐,不言不語,無所事事。大家在背後稱他為懶安禪師。 有一位禪僧說:終日不言不語,如木石...

一行禪師分享減肥秘法

當你超重時,身體每個部分都承受著額外負擔。膝蓋會因為承受過多重量而疼痛,關節發炎,變得腫脹和僵硬。心臟負擔...

念念不被驕誑染

各位善知識,禪宗一法是心地法門,不可離開心地以外用功,所以六祖壇經云: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

無可放處還要放下

佛在世時,有一個外道持花供佛,拜畢。佛說:把花放下!外道遂將花放下。佛又說:把手放下!外道就把手放下。佛又...

參禪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諦閑老法師學教,在他那裡參學。聽諦閑老法師說:自己有好處,給人家講講說說也有好處,不會用功的也會用...

禪者的心境

唐朝時,有位名叫懶殘的禪者,修行造詣極高,遐爾聞名。一日,皇上委派使者請他進宮。使者到來時,禪師正在山中燒...

執我與離我

修法從身求者,猶如泥裡淘金,煮黃沙求漿粥,無一法可得;修法從外求者,猶同捨本求末,燒木佛求舍利,無菩提可證...

香海禪心短信集(人生勵志格言)

一、 1、事情的成功與否,雖然不去計較,然而一份努力,一份用心,都是增上緣。 2、在奔向成功的路途中,總可...

暴富並沒帶來幸福

世人哪裡知道,暴富之後,不僅沒有帶來預期渴望的那種幸福生活,相反,痛苦卻隨之摩...

達摩西來意

菩提達摩開創了中國禪宗,成為印度來華高僧中對我國佛教和文化影響最大的一位。因此...

志公和尚十二時頌

平旦寅 狂機內有道人身 窮苦已經無量劫 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 入迷津 但有纖毫即是塵 不住舊時無相貌 ...

僧璨大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 是為心病 不識玄...

達摩大師四行觀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

穿越情緒的風暴

以呼吸照顧憤怒 當憤怒、嫉妒與絕望的能量生起時,我們應懂得如何處理它,否則就會...

精神生活的富足來自獨處

假如我們生活在無明中,假如我們沉迷於過去或未來,假如我們被貪、嗔、癡所左右,我...

道信大師的念佛觀

在中國佛教史上,禪宗與淨土宗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在一千多年來,禪淨兩家時而...

淨慧長老問禪寮答問系列

修禪的上根利智 問:修禪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擔心自己不是那樣的根器。什麼是修禪的上根利器呢? 答:修禪要上...

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與慈悲 我們今天所在的這個地方,是明清以來一座皇家寺院,取...

禪在當下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叫禪在當下。要講這個題目,首先我想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何...

淨慧老和尚新加坡雙林寺禪七法會開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師父慈悲、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這次新加...

修習禪定的一些方法

禪宗分五家:臨濟、曹洞、雲門、法眼、溈仰。臨濟宗是禪宗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宗派,人稱臨濟子孫遍天下。臨濟祖庭就...

入禪之門第六講:生活禪

今天是最後一講。我說過多次,禪是修的、證的、參的,不是講的。雖然禪不立文字,語...

入禪之門第五講:無門關

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叫無門關。我想進入這個關、禪的關,連門都沒有,那麼說的一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