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禪修法門文章(第4頁)

淨土道場是否可以不提「禪」字

問: 淨土道場是否可以不提禪字?學人在永寧寺聽說壓根不能提到這字。那麼平時佛前...

磨磚不能成鏡,打坐又怎麼會作佛呢

什麼叫理觀的智慧?我們先講一段禪宗的公案再來說明。這個公案應該大家都知道,很有...

古人用功不肯剎那離開工夫,故能當下悟道

有人問趙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問:我不是問這個道,我問的是大道。...

天寧維那十六歲,功夫相應付飯債

清朝末年,江蘇常州天寧寺有位冶開老和尚童真出家。這位老和尚在天寧寺十四歲就站在...

靜中有工夫,動中亦要有工夫

用功人,以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來身、心輕安,工夫是清清爽爽的。...

沒有遠離這「五蓋」,休想得定

修禪定的方法有很多種。按照佛教的禪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種禪定,都要進入初禪、二禪...

任在一切處辦道十年,不如叢林辦道一日

參禪人,要知以禪為道,辦道即參禪是也。此一大法,塵世街廛不能辦,因人事紛繁,日...

如何參究「念佛是誰」這個話頭

念佛審實公案者,單提一聲阿彌陀佛作話頭!就於提處,即下疑情,審問這念佛的是誰?...

宋代高僧天衣義懷禪師

好,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的網絡時代,確實網絡非常發達,各種信息四面八...

工窮力極本來面目現

看那無思無為前,如何是本來面目?四威儀皆可參,要以坐為正;動靜閑忙皆可參,要以...

念念分明無妄想,心心清澈無昏沉

參究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則無妄想,心心清澈則無昏沉。只要分明...

智慧與禪定者易生淨土

因智慧能斷疑故。 這智慧不是說我們高考能考一個很好的分數,記憶力很強,這個反應...

宋代高僧圓照宗本禪師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話說北宋的時候,杭州太守想要迎請一位蘇州常住的法師,到...

打坐時面對業病的干擾,該怎麼辦呢

參禪確實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歷代有不少祖師大德,都是從這個法門入手來了明大事...

如何讓心不被外境所轉,同時定住

問: 如何關注心不被外境所轉呢?一絲一毫的心都不能動,同時定住,這麼強大的定力...

如野馬一樣的妄想心怎樣調伏

祖師們確確實實了不起,想了很多辦法,寫了很多文章,講了很多開示,所講的都是我們...

身相既離,心亦如幻,示疾者誰

示眾:豁開正眼,千聖罔測其由;一句全提,萬別千差路絕。識不可識,智莫能知,非聖...

真切工夫才有悟處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幾句話,是說用功人一天到晚心行上的事。...

一切諸法皆如幻夢境界

禪人真遇,生長盧陵,棄妻子出家,樂遠離行,志向名山,參訪知識。幻人以幻業遷訛至...

破了本參,還有沒有妄想

未開悟的人,舉心、動念就是妄想;開悟以後,舉心、動念皆是真如。一個妄想,一個真...

摩尼寶珠其實就在你內心當中

這個直下承當在禪宗裡面是很強調的。因為我們習慣跟妄想在一起,就像一個人已經習慣...

修行第一關,就是看我們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時代,佛陀與一位外道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公案。有一位外道兩手拿著鮮花來見佛,...

依這個標準來看,你還是屬於顛倒眾生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其實你修學什麼樣的法門對我們的影響並不是這麼的重大,...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我們再看第二個傳承:這個禪淨雙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淨土宗的理觀,放進來的就是永...

調出入息消除內心散亂

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

馬祖道一的棒喝腳踢

棒喝令開悟 從書中記載,我們可以想見馬祖一定是身體偉岸,精力充沛,據說他是牛步...

禪坐時需克服兩種情緒,防止兩個偏差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話,應該有些消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大家在用功...

《金剛經》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麼

《金剛經》講,一個修行的人要達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三心者,過去心、現在心、未來...

做到這二十五法,就能開發禪定和智慧

禪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禪褂上都有止觀兩個字,在我們修行方面,止觀很重要,念佛也好,...

修禪定的基本要求

修習禪定的法門,古德歸納為三門,就是息門、色門、心門。所有修行的法門不出這三種...

中峰大師禪詩百首欣賞

01 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 當念只因情未撇,無邊生死自羈留。 02...

憨山大師開示持咒之方法

禪人以持明(持咒)為專行,從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發明。乞老人指示。 老人因示之...

生老病死頌

恩愛縈纏與麼來,三緣和合住胞胎。 鑿開混沌通身瑕,踏破虛空滿面埃。 命若懸絲分...

為了洗碗而洗碗

三十年前,當我還是慈孝寺的沙彌時,洗碗可不是一件愜意的差事。結夏安居時,所有比...

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甚難甚難

原文: 接手書,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門所以,及與時機。縱曾讀光文鈔,亦未究...

用功人有兩種難易

用功人有兩種難易:(一)初用功的難易,(二)老用功的難易。 初用功的難偷心不死...

禪堂法器與規矩詳解

寺院的中心為禪堂。禪堂有四大法器:鐘板、香板、散香、慧命台上坐木魚。 禪堂內分...

「上根人」看電視,「下根人」進禪堂

修行,最主要一個根本的東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信心沒了,做什麼都不成。最主...

禪宗六祖惠能生平壁畫欣賞

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子時,一個體重稍輕但還健康的男孩在夏盧村降...

人生的自在,就在於去留自便

歷史上的中國禪者,僧,我特欽佩慧能;俗,則是傅翕。這傅大士,有一偈,未出家時,...

關於開悟的三種錯誤觀念

一些禪修多年並有所體驗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證得清淨的智慧,不再有對自我的執...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三祖大師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所謂至道,一是至極之道,就是修行要達到的最高境...

參禪之四易四難

《佛印了元禪師痛諭文》,其略曰:一念靜心,終成正覺;蛙步不休,跛鼈千里。根有利...

懷玉禪師精進用功,感得金台上品上生

唐代還有位懷玉禪師,這位懷玉禪師修行非常精進,夜不倒單,日中一食,每天七萬聲佛...

禪坐時身體應該如何放鬆

在所有的禪修姿勢裡面,坐是一個最理想的姿勢,因為在坐的時候,我們身體的狀態是處...

馬祖道一禪師廣錄

江西道一禪師。漢州什方縣人也。姓馬氏。本邑羅漢寺出家。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

當妄心雜亂之頃,念佛自然隨念寂靜

淨土之為教,仰承阿彌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願力,攝取十方一切眾生,凡具信心者...

《六祖壇經》慧能詩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第二首 說通及心通...

云何說諸法如幻

問: 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復說諸法如幻? 答: 了境是心,萬法奚有?以依心所起...

疑情是看話頭的枴杖

古代祖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達摩祖師的安心,六祖的唯論見性,只要直下承當便了...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原文】 有誦六祖偈云: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揚揚自...

溈山禪師警策文

夫業系受身,未免形累,稟父母之遺體,假眾緣而共成。雖乃四大扶持,常相違背,無常...

志公禪師:十二時辰頌

志公禪師即寶誌禪師(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齊、梁時僧,又稱寶誌、保志、...

真參禪人,二六時中俱用持久之心

參禪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間斷,三能辦到,許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

莫追憶,莫等待,莫猶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依修行的標準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一定要把修行的理念應用在...

知道生命從哪裡來,才有辦法改變它

在禪師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公案: 六祖大師有一天去參加一個弘法的法會,這時候吹來...

翠岩禪師《警僧銘》對僧人的告誡

翠岩可真禪師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經參訪過慈明禪師,因到金鑾結夏安居,與善...

眾生最大的也是最難斷的貪

柏林禪寺在唐朝出過一個偉大的禪師趙州從諗禪師,他的舍利塔現在還在這裡。趙州禪師...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師

我們中國佛教弘揚中,最能夠落實到行處的,就是禪宗和淨土。但是禪宗和淨土的誤會也...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古德云:塵勞迥脫事非常,什麼是塵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緣色、聲、香...

禪者悟道時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有一位學僧,恭敬地問慈受禪師道:禪者悟道時,對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

禪房門外的絆腳石

方丈禪房的門外,是用青石鋪設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對著禪房的門,有一塊青石突兀地...

弘一大師禪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師弘一大師取...

一切不離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禪堂裡是講心地法門,沒有什麼好講的,扯來扯去是消磨時光,悟道就在一剎那,一下子...

不後悔過去,不擔心未來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氣裡行走是個奇跡。但我認為真正的奇跡並不是在水上行...

「無」為入禪的方便法門

講到話頭禪,事實上話頭禪並不是一個發明,而是很多唐朝的大祖師們,在非常靈活、隨...

禪定者調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師原文: 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

禪門裡的「大死大活」與「懸崖撒手,絕後再蘇」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是修行,最痛苦的事可能也是修行。為什麼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是修行...

「真鐵漢」佛源老和尚的禪門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歲時從益陽會龍山棲霞寺智暉上人出家,次年就讀於南嶽...

禪宗的無味之味

參禪這個修行方法我個人認為是佛教諸多法門中最奇特的一種方法。說它奇特乃是因為所...

清淨的寺院裡面為什麼會有灰塵呢

趙州禪師八十歲那年,被眾人迎請到趙州的觀音院住持弘化。 清晨,陽光透過鬱鬱蔥蔥...

壽昌無明禪師:皮囊歌

臭皮囊,不久長,人生切莫逞豪強。 為王為宰為民卒,一旦無常夢一場。 勘破了,罷...

到禪堂裡來,最重要的就是這個發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龐蘊。龐蘊有一首詩: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極限

參話頭的方法很簡單,以我們現在提倡的這個方法來說,就是不斷地在心裡提起:有僧問...

參禪前要注意的三個先決條件

參禪要有絕對、不動搖的信心,這對我們的修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當然,決定的信...

禪堂裡的香板是怎麼來的

香板,指形如寶劍的木板,是禪堂中法力極大的法寶。 香板的長度和厚度,都有規定的...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必須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滅及理體上的不生不滅。所謂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關於開悟的三個誤區

今天我們簡單地說一說開悟與不開悟的問題。到禪堂裡打坐參禪,毫無疑問,都是發了願...

靠這個來了生脫死太難太難

《淨土十要》裡面登了一個這樣的例子,禪宗在江西一帶自古以來是非常興旺發達的,很...

一切障不離心,了心的一法

根機利一點的人,用功起來,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證,當體本真,無欠無餘,清淨光明,...

如實知自心

坐禪的過程和我們人生的經歷一樣,二者具有共性。剛開始頭緒、想法總是很多,慢慢地...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無分別心才是道

唐代的懶瓚禪師,長年居住在山洞裡,有一次,他寫了一首詩表達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

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

五個禪七馬上就要結束了,就在禪七結束之際,老天爺連續考驗我們。隨著氣溫下降,在...

禪宗怎樣參無門關

講到參無這個法門,當年有人問趙州和尚:狗子還有佛性嗎?趙州和尚說:無。這個無字...

落空還不如先執著有

有人問我,佛來佛斬是初學者,還是有禪修經驗的人才能去做去修的?佛來佛斬、魔來魔...

修行有沒有竅門和捷徑

在打七當中,有不少的人問怎麼做功夫,問自己究竟應該修什麼法門。在我印象中,有幾...

開悟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若是大根基,當下就能覺悟其中道理

龍潭崇信禪師,青州人,少年時很聰明。他家的附近有一個天皇寺,天皇道悟禪師住在那...

祖師禪的手眼

出家人有這樣一句話,叫久住有緣,久坐有禪,說一個人在一個寺院住久了,自然就跟這...

靈祐禪師開山記

靈祐禪師在百丈懷海禪師座下開悟後,在寺院裡擔任典座(即負責寺院伙食)。 一天,...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憂道業勿憂貧

少年頃刻老還衰,須信無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萬劫受輪迴, 不存寶界華...

在修行的路上,要學會自我激勵

外面的天氣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風中為生計奮鬥我們到高速公路或是到國道上,總能看到...

守三關與破三關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鮮活、更富內涵、更具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古典...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前世今生

轉世因緣 據《五燈會元》等禪宗史籍記載,五祖前世原是一位栽松道人,住在破頭山中...

怎樣對治昏沉和妄想

打坐經常要注意的兩個問題,就是昏沉和妄想。整個修行過程當中,反覆要去對治的,就...

雍正皇帝著書破邪護正法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歷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參禪有悟,正知正見。自古以來有...

坐禪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

坐禪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不斷地放下,而不是不斷地提起。當然徹底...

古代禪師教化弟子的方法

古代的禪師在教化弟子時,當弟子產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時候,禪師常常以不著邊際的禪...

數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問: 在家打坐時用數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淨慧法師答: 這個問題是由於沒有弄清楚數息和...

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禪在當下,大體上是要回答這樣的兩個問題。 一個是什麼叫禪,一個是什麼叫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