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故事文章(第4頁)

小軍比丘出家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婆羅門,哥兄弟兩個人。兩個人,哥哥叫大軍,弟弟叫小軍。哥哥...

虯龍與獼猴

這個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經》,這個故事怎麼說的呢?大海里邊有一種叫虯龍。虯。這個...

馬祖道一勘驗大梅法常禪師的故事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在有那個堅韌不拔的志向。 大...

印光大師講《金剛經》感應故事

唐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者,敬信佛法。欲寫法華,金剛般若,涅槃等,無...

龍女成佛

昔日,釋迦牟尼佛於靈鷲山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湧出,多寶如來於塔中出大音聲讚...

德森法師往生記

德森。自號苦惱比丘,江西興國縣人。年幼時讀儒家的書籍,文名流傳於鄉城之間。年三...

竭誠受持《法華經》得感應

《竭誠方獲實益論》中的再一則,講到受持《法華經》。我們來看: 唐僧曇韻,定州人...

虛雲老和尚的勤奮和嚴謹

虛雲老和尚的一生,可以說非常勤奮、非常節儉、非常慈悲,有甚深禪定功夫,有非常重...

勿道群生性命微,萬物皆靈莫殺生

勿道群生性命微,萬物皆靈莫殺生。自從學佛以後,我一直行持著吃素戒殺等善法,並常...

一雙筷子的可怕

在商朝,商朝最後一個皇帝商紂王,商紂王有一天,有一個諸侯供養他一雙象牙做的筷子...

真角虎——「宏禪讚淨」的八位宗師

其後諸宗師,皆明垂言教,偏讚此法。如長蘆賾,天衣懷,圓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

恭敬的剃頭師

過去有位沙門,請一位在家的剃頭師為其剃頭。剃完頭,剃頭師恭敬地頂禮沙門,併發願...

來去自在的龐居士一家

龐蘊居士,字道玄,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禪者,他曾在馬祖道一、石頭希遷座下習禪,與丹...

比丘供塔得佛授記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過去有佛出現於世,名為寶體,具足如來、應供、正遍知...

梁武帝所禮敬的肉身菩薩

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後復歸北...

南嶽懷讓禪師

氣概沖天,心虛沒量。攬曹溪水,興波作浪。睡著馬駒,一磚打起。蹴踏橫行,觸者皆死...

【推薦】倓虛法師出家後度化妻子的精彩對話

一九二零年,我和禪定和尚,離觀宗寺,一塊回北方,預備到北京去請藏經,路過營口。...

雲居山竺慎師身上發生的一個事情

你要是見到境界,也不能生歡喜。一生歡喜也同樣找麻煩。楞嚴經上講:不作聖心。名善...

調馬喻

從前,有一位長者畜養了一匹良馬。起初,這匹馬性情粗野,四處衝撞,無法調御。有人...

遇安禪師的生死自在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禪師,天台德韶國師之法嗣,福州人。出家後,於天台德韶國師座下...

高僧與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事蹟

觀音菩薩的名字,在許多的大乘經中,都有說到。例如《法華經》(普門品)、《心經》...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淨土

了相,四川西蜀吳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於安徽,於是在安徽安居下來。後來,...

真修實幹的青萱老和尚

現在要真正找到一個像徹悟大師講的,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的人,實在是太少了,都是泛泛...

玄奘大師譯《大般若經》及圓寂事

東國重於般若,前代雖翻不能周備,眾人更請委翻。然般若部大,京師多務,又人命無常...

人生無常,抓緊修行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突然暈倒,而且大小便失禁。幸虧姐姐在家及時...

「如狼守齋」的故事

佛陀一開始用中道的實相,對我們一個煩惱粗重的人來說是不適合的,就是我們沒辦法做...

親身經歷地藏菩薩不可思議加持之力

《地藏經》裡面,告訴我們種種的修行的方法。我那年在柘榮跟居士講《地藏經》的時候...

念佛人為何還會遭遇車禍

近日,有位初學佛的賈居士講述了一件事。最初帶領賈居士學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

梅子熟了!——法常禪師的故事

大梅法常禪師參馬祖時,聽到馬祖說即心是佛,就領會這一道理,知道原來自己的心就是...

菩薩戒從天竺傳入中土的故事

梵網菩薩戒號稱千佛大戒,我們再珍視都不為過。而如果追溯一下菩薩戒最早是怎樣傳入...

他依止慧遠大師修行,一生三次見佛

劉遺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年少喪父,事奉母...

飄去的是雲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師的故事

1981年,24歲的如瑞削髮為尼,繼承通願老法師的遺願。34歲隻身返回五台山建...

印光大師的棒喝教學

德山棒,臨濟喝,開創了禪宗宗師的棒喝教學法。臨濟義玄禪師是臨濟宗的祖師,他早年...

「鋼樑磨繡針,功到自然成」的曬蠟法師

過去我在觀宗寺時,聞諦閑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學僧持律法師,外號人都喊他曬蠟的法師。...

【推薦】《了凡四訓》漫畫版

《了凡四訓》漫畫版...

【推薦】《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光明和尚」善導大師

洛陽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

真誠懺悔 消除惡業(圖)

一、貧家之子,勤勞孝親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隆春居士小時候家境貧寒,從小...

天台智者大師略傳

第一章:大師家系 止觀明靜,前所未聞。故智者大師把它作為定慧兼弘,發心修行之綱...

《藥師懺》裡所說的十六種病與十三種藥

《藥師懺》中列述眾生無始以來有十六種病: 1. 貪瞋嫉妬之病 2. 憍慢自傲之...

在妄想上面又加了一層妄想

今天,第二個七又下來兩天了。打七期間就是在用功辦道,看這個念佛是誰的話頭。可是...

明禪法師憶佛源長老:光看書,那是沒用的

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著佛源老和尚。對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在北京中國佛...

再搬最後一次家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華嚴經淨行品》 又要搬家了,算起來,...

常行少欲的大迦葉尊者

大迦葉尊者勤修苦行,常樂閑居寂靜,諸根淳熟,降伏諸欲,有大慈悲心;其少欲寂靜的...

三條會「直立」的魚

屈指算來,我學佛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平時我也會和一些朋友聊到念佛的事,說起念佛...

魚籃觀音的故事

《舊唐書》上面記載,在唐朝末年,陝西有個金沙河。河裡四週都是沙子,河水很清,裡...

以水譬喻七種人

昔日,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一日,佛告訴比丘們:我將以水為喻,為你們說明...

高僧「馬喝奈」的故事

太白頂西邊有個虎山,那是白馬寺海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清朝咸豐年,到那廟裡去了一...

悉達多太子的成道

悉達多太子出家修行,尚未成就佛道時,一日,取地上槁草,鋪於菩提樹下,端坐其上,...

將不堅之財轉為堅固功德法財

昔日,在天竺國有兩個窮人,生活貧困,以賣酪來維持生計。 有一天,當這兩個人正准...

佛說持八支淨戒的功德果報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靈鷲山上為大眾說法,一千兩百五十位常隨比丘,與眾多比丘、比...

徹悟祖師一生的行業

徹悟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他生活的年代離我們也比較近,公元17411810...

念阿彌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禪師

佛教裡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體會到的話,一切法都在運用當中。中國古代有多少祖師,...

慳貪的果報

昔日,佛在波羅奈私國弘化。當時,國內有一位大富長者,名叫越難,擁有眾多珍奇珠寶...

善惡業因 果報自召

昔日,佛接受頻婆娑羅王供養,住於杖林塔,為頻婆娑羅王演說法要。 世尊問頻婆娑羅...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佛告訴比丘們:人有四種因緣,愛著的程度有輕有...

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

根機利的,你用一些小法來跟他談,那也不對機,這就叫螢光增結。這裡談到《維摩詰經...

柴夫一炬,弘公三彈

弘一大師前來承天寺後,遂與轉塵上人領數人上山。弘公在洞中左觀右審,表情肅然而讚...

《雲居山誌》上記載的「一粥之緣」公案

雲居山就有過這個事情。某某禪師他聽說雲居山真如寺道風好,就想到雲居山來。那時候...

入海采寶七難喻

世間人入大海采寶,會遇到七種危難:一者,強風從四面同時刮起,會將船隻吹倒翻覆;...

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昔日,佛在毗耶離城庵羅樹園說法,長者子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一同前往敬謁佛。寶積請佛...

當出家人的媽媽是種什麼體驗

都說出家要辭親割愛,可不要以為是出了家就不要爸爸媽媽了。其實,出家修行本身就是...

沙彌貪戀龍宮墮龍身

昔日,有一位阿羅漢與一位沙彌師徒二人同住在山中修行。沙彌每天出去托缽乞食時,都...

智寬法師口吮腹癰

【原文】 唐智寬,蒲州河東人。常誦維摩經及戒本,感天神繞房。性慈惠,好贍病人,...

福報不是靠爭搶,而是由辛苦培植而來

有一對親兄弟從小關係很好,各自成家後也經常往來,但近來卻因為父母去世留下的財產...

慧遠大師三十年跡不入俗

淨土宗祖師在信願行方面的理論積累和實踐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永遠也學不完的楷模。...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嗎?真的有阿彌陀佛嗎?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曾經也是。但...

冶開老和尚是怎麼開悟的

選佛場,一念淨心成正覺,看誰能在這裡把世間一切的萬緣放下,單單的的觀當下這一念...

佛為優陂夷說齋戒法

昔日,佛在舍衛國弘化。當時,城東有一位婦女的孩子名叫蕪耶樓,因此大家稱呼這位婦...

獼猴入海喻

過去,在一海岸邊有樹林,方圓數十里中住了五百多隻獼猴。有一次,海水上有聚沫,高...

虛雲老和尚自述三年朝山及失足墮江的經歷

安徽馬鞍山小九華寺,離寺不遠處乃採石磯,當時虛雲老和尚墜江後被人從採石磯撈上,...

蠲租得第的故事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這是華亭有個讀書人華亭是今江...

兩世為僧的南嶽慧思大師

慧思大師(公元515-577年),俗姓李,後魏南豫州汝陽郡武津縣(今河南上蔡縣...

憨山大師參學悟道記

一、寺廟啟蒙 大師俗姓蔡,諱德清,字澄印,別號憨山。明代金陵全椒縣人,生於明世...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往昔的因緣甚深

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可以生西方嗎?當然可以!...

界詮法師的出家因緣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續三年都鬧饑荒,以後也都...

在凡聖同居的世間,還有這麼一種感應

我們這個世間也是凡聖同居,這世間有聖人,但我們是凡夫,雖然有聖人,我們沒有特殊...

虔誠讀誦《法華經》的不可思議感應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因經中宣講法義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

東林高賢記——佛馱跋陀羅尊者

佛馱跋陀羅尊者,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人,其塔現存廬山東林寺。2018年7月,尼中友...

玉琳國師前生是個苦惱的和尚

玉琳國師的前生是個最苦惱的和尚,相貌長得相當丑,也沒有人供養他,衣服破破爛爛,...

唐密阿闍黎一行和尚的故事

釋一行,俗姓張,為巨鹿人氏。本名張遂,於嵩山皈依剃度在普寂禪師門下。是傳承胎藏...

從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師的出家經歷

從初次接觸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從高高在上的自傲和兩指不沾陽春水的清閑到...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個叫李源的,他的父親是東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的。當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把他...

助念他人,啟示自己

張奶奶老人家舍報了,家屬不同意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助念場所的租金也不行,說這麼...

只隔了一世見面,就彼此不知不識

佛在過去生行菩薩道時,曾經是帝釋天,雖居崇高顯榮之位,而恆常作苦、空、無常、無...

佛門孝子通琇國師度化母親

清朝玉琳通琇國師,俗姓楊,是江蘇延陵望族。明朝萬曆四十二年(1614),通琇禪...

【推薦】送別公公——我所親見的死亡過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於榻的公公病逝於長沙。最後的四天,我一直在病房守著,目睹...

懷玉禪師上品上生的故事

這裡我舉一個公案,大家看看。把這位法師求到上品上生的這種行業跟我們自己做個對比...

到底怎樣才算是正見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問佛陀說:世尊!您所說的正見,到底怎樣才是正見呢? 迦旃延!...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蹟

在古來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況,《高僧傳》中就有許多這樣的公案。我們...

宰相張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學佛,然後知儒。這句在歷代士林學子中廣為流傳的肺腑之言,出自北宋宰相張商英之...

八位祖師以出家身孝養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種誤解,認為出家人剃髮染衣、辭親割愛,必定於親情十分淡漠,不僅無法像...

東晉士大夫的淨土情懷

東晉末年,在長期的分裂與戰亂中,隨著慧遠大師的到來,一朵光彩奪目的大白蓮花在古...

親近賢人之要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王舍城弘化,與侍者阿難在路行走。此時,佛看見遠處調達正沿著同...

佛說鹿母經

佛說:過去,有一個鹿群,有數百隻鹿,因尋逐水草而接近都邑。有一次國王出外狩獵,...

張玉琴老居士往生記

慈母張玉琴老居士是遼寧省鞍山市人,於2020年8月14日(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清...

梁雲娣老居士往生記

梁雲娣老居士,是江蘇省宜興市新街百合村人,於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農曆四月二十...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在本經當中,結集經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這些大弟子們通稱叫做長老。...

以此過失,感得處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從前,有一位菩薩身為大國王,這位國王皈信三寶,奉行十善,品德高尚,德政遍及遠近...

錯過班車 意外免禍

這是我親耳聽到的一則有關念佛消災免難的感應故事。 在一個小村子裡,大多數村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