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因果報應文章(第2頁)

貪淫之人有十種過患

淫有十過患。何等為十?一者貪淫之人,雖生天上為天帝釋受五欲樂,心如偷食狗常醉不...

志公禪師為什麼不禁笑了起來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禪師,住在金陵,有一天他離開寺院下山遊方去,當他走到一個...

不要在外在環境下太多時間,因為你改變不了

我們在看人生的時候,本經是把它分成外在的環境跟內心的世界。你要把它分清楚。外在...

業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一個內心邪見的暴惡眾生,心隨境轉,內心隨著虛妄的情緒,身口意隨之活動,就很容易...

地藏菩薩轉你的業,那因果還要還嗎

人的壽命是無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死,不要把它錯解了,但是死一...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人間諸財如流星,定無不捨諸財物。 第二段他又說...

相信六道輪迴會給我們什麼樣的觀念呢

六道輪迴確實是我們業力凡夫的真實的生命現象,但我們在這個分段生死的過程當中,往...

比丘頂上的寶珠緣

昔日,佛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陀樹下教化眾生。當時城中有一位長者擁有無量財寶,不可...

世間人為什麼懷疑善惡因果的存在

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將推而極之,...

轉生復仇的黑狗

小時候,我常常纏著父親講故事,一次他便給我講了一個關於木魚的故事。 因餅結怨 ...

章太炎夢中做判官的奇異經歷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學乘,字枚叔(為紀念西漢文學家枚乘),後改名為...

天豈有厚於彼,而薄於此之命令乎

【原文】 人每謂現生所享受苦樂吉凶者為命,謂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惡之...

阿賴耶識是如何變現出果報的

阿賴耶識有兩個功能:第一個保存種子,第二個把種子成熟變成果報,這兩個功能一定要...

人起顛倒的時候,福報也救不了你

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小心受了傷,這是否只是不小心,跟因...

相信因果輪迴,不怨天尤人

從一種道德文化的層面來看,這個輪迴和三世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道德的一塊...

佛陀乞食空缽而回的因緣

一次,比丘們問佛:世尊!您成正覺後,曾入娑羅聚落乞食,卻一無所得,空缽而還;這...

為祭祀父母而殺生,等於替父母增加罪業

【原文】 錢塘金某者,齋戒虔篤。以疾卒,附一童云:善業日淺,未得往生淨土,今在...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滅過去,定無有體。云何復為種...

邪淫的可怕

人們都知道殺業非常可怕,卻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們都以為殺業所得之業報最為殘酷...

為善福隨,為惡禍追

在釋迦牟尼佛駐錫舍衛國弘法的時期,國中有一位名叫兜調的婆羅門,他有一個兒子名叫...

從不遺失物品的婦人

過去有一個婦人,常常很自信地說:我不會遺失任何東西。一天,婦人的兒子想要測試母...

心念決定業力的強弱與方向

業力的形成是由心念決定的。心念是邪惡的,不管做什麼就是惡業;心念是善良的,即便...

陽間誤殺雞,陰間有記錄

【原文】 若事事皆一時即了,則便成無因無果之斷滅深坑。不觀天道運行乎,夏至一陰...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不能夠絲毫錯了因果,否則將來...

小軍比丘出家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婆羅門,哥兄弟兩個人。兩個人,哥哥叫大軍,弟弟叫小軍。哥哥...

人死形滅,縱有罪業,何從受報

問:福善禍淫,不過生時受報耳。若人而既死,則形神消滅。縱有罪業,何從受報?周安...

賢愚壽夭,富貴貧賤,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

字體潦草易誤事

【原文】 書信一事,關係甚重。若常用草體,或成習慣,久久或致誤事。馮夢華厚德君...

法供養雖勝,仍不廢財施,諸物若能觀空不著,便屬法供養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因諸佛皆尊重法的緣故。所謂諸佛從般若出,般若即法,是諸佛之...

常有吉神擁護

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 這兩句是承上面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話而來。...

楊岐燈盞,寶壽生薑

我常講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針,首先要有信仰。一個人要有真正的信仰,真誠的信仰。信仰...

為什麼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

為什麼這個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我們來看看種子的六種含義: 一、剎那滅─謂...

念佛人為何還會遭遇車禍

近日,有位初學佛的賈居士講述了一件事。最初帶領賈居士學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

為何會懷疑善惡因果報應的存在

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將推而極之,...

成人之美,勿壞人之名利

勿壞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壞他人的名利。名名譽,是一個人立身社會的依據。每個人都...

慎勿於此十種對境犯淫

【原文】 閨秀豈容玷辱。一生名節攸關。六親體面沒遮欄。結定怨家不散。縱使臨婚瞞...

這種善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剛開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從善念要提升到一種願力。因為你善念是不決定的...

三世因果錯綜複雜 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請試論之:夫善惡之興,由其有漸。漸以之極,則有九品之論。慧遠大師《三報論》 三...

造河船以濟人渡

造河船以濟人渡,就是建造船來渡人。我們面臨著江河湖泊就會愁嘆:隔河相望,怎麼過...

世間相的不平等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一般的在家道友信佛之後求家庭平安,求吉祥如意,做生意求發財,住了醫院求病趕...

只要生起邪淫念頭,就已經犯了淫惡之罪

【原文】 黃書云云。邪淫者。凡屬他人之妻女。我以邪心犯之者皆是。即己之妻室。而...

真誠懺悔 消除惡業(圖)

一、貧家之子,勤勞孝親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隆春居士小時候家境貧寒,從小...

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莫過此

【原文】 汪舟次曰。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莫過此。常即萬惡淫為首一語...

罪福相追 終無遠離

過去有一個國王,身邊有五位大臣,其中一位大臣前去請佛應供,但佛未接受,於是大臣...

柰女從花化生的因緣

一日,佛與大眾比丘游化至毗耶離國柰女林樹精舍(即柰苑)。柰女聽聞佛陀及諸聖眾到...

佛說持八支淨戒的功德果報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靈鷲山上為大眾說法,一千兩百五十位常隨比丘,與眾多比丘、比...

有八種危害,能使財物損耗而無所增益

有一次,佛陀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及千位優婆塞弟子,離開維耶離國,到那難陀國、波...

如是因如是果,還要去問誰啊

佛法中關於宿命通的一些看法,應該說,這是所有佛教徒尤其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學了多...

慳貪的果報

昔日,佛在波羅奈私國弘化。當時,國內有一位大富長者,名叫越難,擁有眾多珍奇珠寶...

須陀比丘之宿緣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當時有一國王名旃陀越,...

善惡業因 果報自召

昔日,佛接受頻婆娑羅王供養,住於杖林塔,為頻婆娑羅王演說法要。 世尊問頻婆娑羅...

《雲居山誌》上記載的「一粥之緣」公案

雲居山就有過這個事情。某某禪師他聽說雲居山真如寺道風好,就想到雲居山來。那時候...

生意財源不順是何因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不與取。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有熱惱...

福報不是靠爭搶,而是由辛苦培植而來

有一對親兄弟從小關係很好,各自成家後也經常往來,但近來卻因為父母去世留下的財產...

好人不好當,人善受人欺

有位居士見到我抱怨說:好人不好當,人善受人欺呀! 我講了一段虛雲老和尚的開示來...

善惡報相距之遙

過去,有一位比丘,行腳游化至他國。因為當天夜已晚,比丘無法入城,便在城外的草地...

到業力現前時候,確實是大麻煩事

我有這個感覺,恐怕在座的你們也有這感覺,你自己如果煩得很,坐也不是,睡也不是,...

救了婦女一命,相貌命運也都改變了

免死得元(《感應篇箋註》)。這也是談怎麼幫助人。就是免一個人死亡,他得到了解元...

蠲租得第的故事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這是華亭有個讀書人華亭是今江...

造什麼業就感什麼果

人的相貌本來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馬上就變了,對人常起瞋恨心是不好的,果報是...

地獄是你自己的業所現,實際上沒有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

不要覺得人生虧欠了我們

不是說我們觀了無常觀、觀了因緣觀就能夠放下,但至少比較淡薄。一個人,只要你內心...

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

【原文】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而昔賢謂: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此卻之不可...

玉琳國師前生是個苦惱的和尚

玉琳國師的前生是個最苦惱的和尚,相貌長得相當丑,也沒有人供養他,衣服破破爛爛,...

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

我個人學《法華經》有一段因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佛學院的時候,其實我喜歡的是...

為佛駕車得生天緣

昔日,舍衛國的波斯匿王與須達長者,有一段時日未見佛,心裡非常思念,於是在僧眾結...

業感緣起——業​果

業果 業力萬殊,招感果報亦各別。此果報不外有漏果和無漏果二種。有漏果是有漏業因...

兩兄弟前生今世的因果循環

《清涼山誌》裡有一個故事,能說明因果的真實不虛。 隋朝代州有一位大富人叫趙良相...

存什麼心太重要了,這是保持人身的條件

有人曾經問過一位僧人:人的身體為什麼是直的,站著走路,而這些畜生的身體為什麼是...

慧遠大師《三報論》之大略

《三報論》:經說業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現報者,善惡始於此身,...

阿賴耶識把種子轉成果報時,有哪三種差異

前面的一科是講到阿賴耶識的因相。阿賴耶識的因地,主要是分別自性緣起,就是我們善...

阿賴耶識的種子有六義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強調,宇宙萬法的...

吃素念佛之人為什麼也會遭受苦難

問: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因為信佛之人,為...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要這樣明因果

今天我們講講名詞,第一明因果,相信因果。 簡單地說誰都懂因果,但是我們都不認得...

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若能至心歸敬及瞻禮讚嘆。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

這個五濁我們是負有責任的

五濁的世間是什麼情況?就是這個世間的眾生煩惱非常厚重,福報很淺,愚癡顛倒,一切...

以此過失,感得處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從前,有一位菩薩身為大國王,這位國王皈信三寶,奉行十善,品德高尚,德政遍及遠近...

念念為眾生,事事皆佛法

佛就是覺悟的意思,佛者,覺也。當你心裡念念想著眾生,比如我們這是服裝業,願願地...

因果報應昭彰,僧雲公就是最顯著的證明

原文 齊僧雲,住寶明寺,以講演著名。四月十五日臨誦戒時,白眾言:戒乃人人誦得,...

這些殺生的場所都不會有吉祥的事情

我們看現在世間的眾生,殘酷無情地殺害生靈,引取無厭地貪著酒肉,長惡病的非常多。...

你認為很冤枉的事,其實沒有半點不公平

我們在學習《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前,需要大家發心,發什麼心呢?發一個懺悔心。 ...

凡夫被命轉,聖人能轉命

眾生依善惡業而來,命運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稱作業力,世俗人則稱作運氣。業力是說我...

心可以轉業

一個人如果正當你原來的業力,要繫縛你的心要來報的時候,你忽然發了菩提心,按照佛...

順著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種福報

《周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你是什麼分什麼社會角色、家庭...

經常這樣去想,就不會怨天尤人

有時我們認為是冤枉的業,是法律不公,或者處理你這件事處理得不正確,這就冤枉了。...

貧女人以隨喜心,助行施者,得報如此

【原文】 目連復見一神,身體極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甘露。若有行人,所須飲食、...

法從緣起,果從因生

學習佛法要懂得佛法有兩條根本規律:一條叫法從緣起,一條叫果從因生。這兩條規律是...

果報的輕重取決於心

雖然果報現前有前後時間上的差異,但是它不離開一個原則:都是我們的心隨著所遇的人...

跑因果道場搞附體,還不讓去寺院

問: 佛弟子跑因果道場,什麼附體,不讓去寺院,不讓供養等。求師父快給開示,怎樣...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處,概不出此。類如參禪因者,決定感開大...

果報有四種,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優婆塞戒經》這部持五戒的經說報有四種報: 第一種是現報, 也就是你今生做的業...

盜木材的夫妻

我熟悉的一位同修張師兄,經常會把他曾經見聞的不可思議之事和我們分享,其中有一件...

舍利弗五百世墮為毒蛇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公案給大家參考。佛陀的弟子有一個叫舍利弗尊者,大家都很清楚,他...

般若的空性,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當中,也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談因果是從緣起法的層面去談的。如果在體...

因果故事四則

一、黑心殺牛,臨終受苦 安徽省臨泉縣的遲悟(化名),專門從事殺牛的行業。 二十...

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

【原文】 蓋聞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塵寰擾擾,易犯唯有邪淫。拔山蓋世之英雄,...

不要再去問因果,再問就很傻

記得在北京的時候,五台山流傳下一本書《現代因果實錄》。據說,五台山有一位妙法大...

天乘十善業之意業

我們看第三個意業。前面是身口,身口當然是共於五戒的,這個意業就不共於五戒了。我...

慈心濟虱微命的沙門

過去,有位菩薩出家為沙門,於山林間修道,慈心悲愍眾生輪迴三界受苦,常思應如何救...

閻老子鐵棒未放汝在

原文: 經言:萬法唯心。錯會者,謂無心則無因無果,故不患有業,唯患有心。有業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