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首頁
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
今天已經是農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過一個月就要結夏安居了,四月十五結...
廣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經箋要》講到說,過去在湖南有一個祝聖寺。祝聖寺有一個老和尚...
問: 請益法師,經書之類都好難,整理好多筆記,但是不能真正理解,天資不行,咋辦...
《怡山發願文》全文字數不多,卻字字珠璣,把我們的三障(即煩惱障、業障、報障)披...
我等念佛行人,應當考實今時淨土法門,與古時淨土法門,究竟是異耶,同耶。 若言是...
我們現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寶呢?在這裡面想一想,我們從心理的念頭到行為是大打折...
我看打七呀,四個七都快打下來了。還有些師父,總是話頭不得力,功夫沒有入手處。為...
《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
正月初一開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師、諸位優婆塞、優婆夷,還有來寺院...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觀音菩薩,關鍵的時候都會祈禱觀音菩薩,這是什麼原因?因為...
近來諸方少年,有志參禪者多;及乎相見,都是顛倒漢。以固守妄想為誓願,以養懶惰為...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不能夠絲毫錯了因果,否則將來...
他們看到和尚沒兒沒女,自由自在,以為當和尚好玩。其實這個和尚難搞啊!又要搞生活...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
無生畢竟有生在。 無生是談理的,不生不滅的法性理體,真如理體,它是無生的。但是...
問: 本來念佛應該越念越清淨,為什麼越念越覺得雜念紛飛? 大安法師答: 雜念是...讚 稽首本然清淨地 無盡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湧香雲 香雨花雲及花雨 寶雨寶雲無數種 為祥為瑞遍莊嚴 天人問佛...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大悲咒註音文字版...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 南...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雲...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阿...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自序品第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陞座次,刺史官僚...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爾...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
談起佛教的共修活動,法會算是許多人認識佛教的入門磚。但是學佛新手初來法會現場,對...【亂心】 散亂的心。 【亂善】 亂心所做的善事。 【傳心】 見以心傳心條。 【傳戒】 傳授戒法。 【傳燈】 ...三十二相是佛陀所具有的莊嚴德相,由長劫修習善行而感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莊嚴特徵,但只有佛陀及真正意義上的...
十信位 所謂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蓮花表徵清淨無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為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這種美德與特徵,佛陀喜歡拿蓮花作譬喻。 而蓮花在佛...
好,各位,阿彌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這裡想跟大家談談,什麼叫做轉輪聖王。我們在...「苦」是人生實相,離「苦」得「樂」,人之所欲。學佛最終的目標,即是透過佛法的修學體證,達到解脫生死輪迴的「苦...小序一 佛法是什麼?他原是一種覺悟學。吾人處在宇宙間,萬事萬理,好像都帶著神秘。你看著是黑,結果他卻是白;你...
佛門、佛事,鐘用於祈壽、感化、超度眾生。在一口佛鐘上鑄有這樣的銘文:聞鐘聲,煩惱...
在佛教的名詞裡,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這幾個名稱,來...
寺院的中心為禪堂。禪堂有四大法器:鐘板、香板、散香、慧命台上坐木魚。 禪堂內分東...【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義。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皈依三寶,也叫做三皈依。 【南無】 華譯歸命、敬...
施主,即檀越。佛教對布施者的敬稱。指施捨財物給佛寺的人,也泛稱一般的在家人。施主...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齋戒的傳統。齋戒包含了齋和戒兩個方面。...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 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受到無明塵垢的污染,而不能徹見諸法的...問: 我的小孩五歲,患有自閉癥,智力低下,不與人溝通,上不了學。我念佛、念《地藏經》、念《大悲咒》、參加佛七...問: 請問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我很怕自己一個人的時候。 大安法師答: 鬼者,畏也。你為什麼怕?人有三分怕鬼,...問: 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 方海權答: 在《三世因果文》說道:美滿的良緣、美滿的家庭,來自過去生中佛門多結善...
問: 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叫來佛友助念,但幾次都沒走,是不是這裡面有偏差呢? 大...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無所不住?生其心是生妄心,還...問: 怎樣才是對淨土法門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師答: 信根產生信力,信力就體現為,一切學其他法門的,宗門教下...憨山大師說:一般的人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往生,往生沒有瑞相,原因在哪裡?因為:我們平常的時候,念佛...
問: 持八關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緣破戒了,又沒有師父好髮露懺悔,我該怎麼辦?...問: 弟子所在的縣,既無寺院又無居士團體,親人去世時,弟子如何助念?臨終如何勸導?在親人耳邊放念佛機可以嗎?...
(問題一)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請法師開示,念佛是念六字佛號還是四字佛號,怎樣計...
問: 我們經常說要徹底斬斷娑婆想,與彌陀誓願無間隔,可是平時念《普賢行願品》,有...
問: 請問我們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麼程度? 大安法師答: 在家居士持戒,至少要把五...問: 什麼是佛法? 慧律法師答: 佛法很深、很廣也很難。如果要講簡單的話,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問: 我們有些同修很喜歡大談感應,或講些預知,問災難,請問是否正修?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 還是要建立一個正...問: 《壇經》中說: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 《壇經》是六祖慧能的開示,由門人所記...梵語 bhiksunī,巴利語 bhikkhunī。又作苾芻尼、煏芻尼、備芻尼、比呼尼。或單作尼。即比丘(梵...【正不正】 p0500 俱舍論一卷六頁云:此中正者:謂形平等。形不平等,名為不正。...(一)梵語 bandhana 或 sajyojana。又作結使。即使煩惱。結,為繫縛之義;蓋煩惱繫縛眾生於迷...(術語)去佛遙遠之眾生,沾於法華妙道而得利益之意。法華文句一所謂:後五百歲遠沾妙道。...乃古代印度外道所執六十二種錯誤見解中之四種「常見」。又作遍常論、四遍常見論。此類外道依據過去及現在之事實而執...亦名:失欲本宗三處、受欲失相本宗三處 子題:受欲人命終、受欲人出界、受欲人罷道、受欲人入外道眾、受欲人入別部...(書名)一卷。日本空海著。說吽字由賀阿污麼之四字而成,明其實義述此字具一切萬法者。與大日疏之阿字解釋,皆以最...【大乘】 p0237 如大乘與七大性相應中說。 二解 顯揚三卷十四頁云:三、大乘。謂住大乘法性;為令自他證寂...指輪王髻中之寶珠,比喻一乘實理。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序(大五○·二二○下):「解其髻寶,示以衣珠,借一以破三,攝...佛陀入滅後,大阿羅漢得宿命智,見自身過去墮三途,故起大悲心,常悲三途眾生之苦而啼泣,故稱淚墮尊者。[觀經玄義...(1543-1603)明代僧。吳江人,俗姓沈,名真可,號紫柏老人,為明末清初四大高僧之一。...法味樂,指甚深妙法甘味所生之快樂。四種法味樂系就淨土門之五果門中第四之「屋門」往生淨土者所受之法味樂而言。(...
消災治病有求必應 病有能醫者,有醫不能醫者。能醫者,外感內傷之病也。若怨業病,神...
光自七月廿五至申,今日回山,適由山轉來汝書,知汝父將欲去世。須知人生百歲,亦有去...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因機施教,廣立行門,綜計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入道,譬如千徑九逵,皆達王城,楞嚴所謂...
我佛說法,契理契機,因群機不等,故施設有殊,雖方便多門,實歸元無二也。 禪淨二宗...
《華嚴》一微塵中,具足十方法界,無盡莊嚴。此則如《大本》云,於寶樹中,見十方佛剎...問: 弟子有一個問題請教,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具足信願,散亂心念佛能往生。一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人...
生極樂世界,咱們把它基本的條件掌握住,信心、發願、念佛,這麼三個過程就行了。 一...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語。就是雖然在我們凡夫層面對這個淨土法門事理、因果、性相,我們...
一、願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一起先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
明朝萬曆年間的蓮池大師,淨土宗的第八祖。蓮池大師還沒出家的時候,是姓沈,在家時就...佛說經咒甚多,誰能一一遍持。古人擇其要者列為日課,早則《楞嚴》、《大悲》、《十小咒》、《心經》,念畢,則念佛...
有人就問,我們都是業力凡夫,具足見惑思惑了,常常起現行,那麼怎麼能說到了極樂世界...
我們經歷過很多的生命,但是過去已經不能改變了,因為它是一個既成的事實,過去只能當...
念佛人臨命終時,注意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發願都是臨命終時來接引,不是說你想什麼時候...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這種念頭非常容易著魔,非常容易中邪。這是一...
過去,佛陀住在維耶羅國(或譯墮捨羅國)一處稱為樂音的地方。當時,有八百位比丘菩薩...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游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在修行沒有成就前,一定要廣修供養。在唐朝,有位叫悟達國師,他在沒有當國師前,曾經...
在明朝萬曆年間,有一位國師,名號為龍褲(法名已經佚失),俗姓郭,福建漳州人,從小...問: 仁達大師:您好!我從07年就開始關注正覺寺的每一次建設進度,深受震憾,可惜由於工作和路程原因,一直未能...
三善十一者:言無嗔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言苦苦具者,苦謂...問: 禪淨能同時修嗎? 大安法師答: 對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永明延壽大師的《四料簡》已經給我們指...問:如何消滅嫉妒瞋恚? 答:最好就是行慈悲法。慈悲是不瞋的,跟瞋恚相對的。你自己見這個小動物,一個螞蟻、一個...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賜給你福之前,往往先派給你禍。 如果你在禍面前心平...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所以向諸位介紹偉大的觀世音菩薩。這對聖嚴本人來說,尤其感到無限的親切和無限的讚仰。...
臨近年關,各大寺院都陸續開展起精進辦道的打七修行。打七怎麼打?印光大師在《文鈔》...
正入鬥爭者,前五百年,解脫堅固。漸次五百,禪定、多聞而及塔寺。今當鬥爭堅固之時,...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能夠把別人放不下的東西放下了,為了擔當學佛和弘法的責...
人生佛教的內涵非常寬泛。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弘法,十多年來,始終希望從佛法的...清朝有一位東瓜和尚,名沒有傳下來,不知什麼名字,喜歡吃東瓜,人們就稱他東瓜和尚。 他是杭州人,在華嚴庵出家,...
修行就是這樣過來的,就是天天這樣不停打架,在神聖和世俗之間不停地打,神聖戰勝了世...福報,是佛家用語。福報是果,因在於修。福報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修得來的。 南懷瑾大師在十一歲上遭遇了一件奇特...問: 有時候想看其他法師的東西,可不敢看,因為怕雜修了。一個老師一條路,兩個老師兩條路,三個老師三條路,四個...病與魔皆由宿業所致,汝但能至誠懇切念佛,則病自痊癒,魔自遠離。倘汝心不至誠,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則汝之心全體...
【原文】 則從此以後,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即便生大慚愧,猶如裸露於稠...六字洪名人人能念,個個可念,方法極簡易,而念佛原理卻深邃浩博,乃佛果覺境界,極平常極玄妙,超出眾生的思量,茲...
問: 在〈信解品〉中,小乘聖者以種種譬喻自述回小向大的心路歷程與佛陀的善巧安排。...
佛在世的時候有這麼一樁事情,有一個國家的眾生很難教化,像富樓那、舍利弗這些弘法的...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我們時常對現代世界中的各種奇人異事感到驚訝,以為不可思議,其實,古代的典籍裡記載了...五逆 所謂五逆罪,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墮無間地獄。 一、殺父母: ...
2016年2月6號半夜凌晨三點,正當大家歡欣期待即將來臨的農曆新年時,台灣台南發...自筆者的《佛法與婚姻》一書2005年流通以來,收到不少讀者來信。開通QQ後,漸增至700人,所諮詢問題,大都...
惜福節儉是歷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優良品格,也是我們增進道業和培植福報的最好方式之一...
原文: 所言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必須盡己職分,除暴安良,並所統之士...
為了找到平靜,我們已下定決心成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彌。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平靜呢? ...
現在有些人愛狗如命。許多種狗的食品都是進口的。心愛的狗狗每週兩次要到寵物商店去洗...央視著名記者白岩松曾經採訪過聖嚴法師。讓他記憶猶新的是一句聖嚴法師說的要感謝接受過你施捨的人! 禪宗講的是悟...
若時不隨順,則都無所愛,爾時起貪愛,唯同於貿易。---中觀四百論 偈頌直解: 若...從前,有一位很有修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禪院去拜訪一位禪師。與禪師見面之後,他們的談話非常投機,不...
淨土法門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九法界眾生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相信、不能理解的。 既然是...
一聲磬響,煩惱頓息。我與彌陀,是二是一? 也許有些人和我們一牆之隔,卻不知道推開...經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
這個五戒的問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增長罪業,第二個破壞善根。增長罪業,它的問題來...
人要獲取人心,博得別人的敬仰,就要學會給予別人口德、掌聲、面子、信任、方便、禮節...問: 經常有一些出家師父到居士家裡一住就是幾天,以看病、看事為由化緣,吸引很多居士去看病,看事,而且他們還給...舍衛城中,有位婆羅門的妻子產下一名男嬰,不但容貌丑陋,身體還散發出濃濃的惡臭。雖然如此,婆羅門夫婦還是對他疼...問: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到極樂世界修行? 大安法師答: 我們這個世間修行,進道很難。然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怎麼叫出佛身血呢?現在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那怎麼會出佛身血呢?我們也沒有生在佛在世的時候,也沒有見到佛,...
在烏江那個地方,有個名叫劉子胥的人。他有一個魚池,到冬天,就在魚池中建一條土堤,...
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不斷破除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等一切諸漏,逐漸證悟佛性,但前提是通過...1、恭敬父親。 2、恭敬母親。 3、恭敬出家學佛的人。 4、恭敬修行清淨的人。 5、恭敬愛護長輩。 6、侍奉...
問: 求生淨土的心念是否也屬貪念,請法師慈悲開示。 大安法師答: 求生淨土的心是...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心,學習善巧,捍衛人類、動物...
先略說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與佛教之關係。素食指不食魚肉葷辛的飲食方式,這是中國...人類為了生存活口,必須賺取活命的衣食,農耕時代的人類,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就是為了生活。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如果我們想在臨終時順利地往生,那就必須在平時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就是要時時提起往生...問: 請問法師,弟子經常做惡夢、怪夢,不知該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在你睡覺之前,至少念十到十五分鐘的阿彌陀...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 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圖。如果...
眾生在迷,貪著、攀緣、妄想執著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物,在這一切虛妄之相上起紛爭,...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逃難的人流中,一位母親帶著她3歲的孩子,隨著人流向遠方走去。 這位...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這個外境是由業力變現的,你...

娑婆眾生吃飽不是奔走塵務,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輪迴的業

人的壽命真的很短促啊

持戒現世都會有趨吉避凶的效果

經書之類都好難,只念佛號可以嗎

「十纏十使」是我們修行中的大障礙

古人往生特別容易,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難

恭敬三寶要從恭敬僧寶開始

功夫上去了,氣脈就通了

心無形故,力最無上

大安法師2023年新春開示

耀智大和尚自述與觀音菩薩的殊勝緣分

歷觀古人,無一不從辛苦中來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莫以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佛陀世世生生隨逐於眾生心無暫捨

無生畢竟有生在,離相依然住相中

為什麼越念佛越覺得雜念紛飛
地藏菩薩本願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十善業道經
佛說阿彌陀經
大悲咒註音版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金剛經
普賢行願品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無量壽經
佛遺教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心經

「法會」的原意究竟是什麼
佛學常見辭彙(十三畫)
佛的三十二相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佛菩薩為什麼要坐在蓮花上

何謂「轉輪聖王」
八正道
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常識課本》

佛門敲鐘的含義

何謂五眼

禪堂法器與規矩詳解
佛學常見辭彙(九畫)

「施主」有何含義

吃素與吃齋的區別
佛像開光的表法意義
小孩患有自閉癥,該怎麼辦
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

為什麼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卻沒走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怎樣才是對淨土法門有真正的信心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

破了八關齋戒該怎麼辦
大安法師:能用念佛機代替助念嗎

宏海法師:正法學堂答疑

徹底斬斷娑婆想和發願來生矛盾嗎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麼程度
什麼是佛法
大安法師:講預測和問災難是否正修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理解
【佛教詞典】苾芻尼
【佛教詞典】正不正
【佛教詞典】結
【佛教詞典】遠沾妙道
【佛教詞典】四遍常論
【佛教詞典】欲之失欲本宗三處
【佛教詞典】吽字義
【佛教詞典】大乘
【佛教詞典】髻寶
【佛教詞典】淚墮尊者
【佛教詞典】紫柏
【佛教詞典】四種法味樂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病好的幾則故事

臨終注意事項
圓瑛法師: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為穩當

禪淨二宗的區別

極樂世界的空間解脫境界
具足信願的人會散亂念佛嗎

助念一個不念佛不發願的人,能生極樂世界嗎

隨順佛的教敕、隨順佛的心,隨順佛的願

宏海法師:淨土資糧--信願行

一念彌陀,頭上便放光
印光大師:居士早晚課應專修淨土

五種因緣加持往生者不退轉
沒有人能帶著妄想往生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定兌現這個願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

緣聚則生,緣滅則散

十種仙未斷輪迴妄想,仙福報盡墮六道

沒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廣修供養

龍褲國師念佛成就的公案
蛇爬進家是否不吉利呢

對一切苦不起瞋恚之心
禪淨能同時修嗎
夢參老和尚:關於嫉妒瞋恚與發財的問答

禍兮,福之所倚
聖嚴法師:拜求觀音菩薩的感應

印光大師開示佛七:打七該怎麼打

法滅之際特留此經,獨留一百年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能把放不下的都放下

人生佛教的思考
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學會挖人生的牆角
福報要省著點用(南懷瑾老師的故事)
一個老師一條路,兩個老師兩條路,這種說法對嗎
病與魔皆由宿業所致

三業不清淨,念佛就沒有功德嗎
念佛原理略釋

大乘行者回家的過程

跟眾生結淨土緣
星雲大師《佛教奇人譚》
五逆十惡

最後的生還者——地震廢墟下念佛得救
了幻法師《超越情愛好修行》

歷代高僧大德的惜福節儉

在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

什麼是真正的平靜呢

同樣是動物,為何不同命
聖嚴法師《要感謝接受過你施捨的人》

是愛,還是交易?
順其自然是最好的處事方式

弘揚淨土法門的一個重要原則

【推薦】不管念佛與否都希望你抓緊時間
正如法師《放逸能使生命墮落》

當初的三錢,輾轉增盛到三千金

要獲取人心和敬仰需遵循以下法則
出家師父到居士家住並化緣是否如法
黎軍支證果償宿業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到極樂世界修行
宣化上人:出佛身血

【推薦】鯉魚救子的感人故事

每日的課誦對居士修學尤為重要
出生高尚的十種原因

求生淨土的心念是否也屬貪念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如何吃素及吃素與學佛關係
聖嚴法師《健康的工作態度》

【推薦】在日常生活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方法
大安法師:經常做惡夢怎麼辦

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