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九品蓮台

謂九品往生之行者所乘坐之蓮台。略稱九蓮。行者臨命終之際,聖眾即持蓮台來迎,行者乘此蓮台,花合到淨土,到已花...

九品彌陀

指九種阿彌陀佛之尊形。由於機類不同,往生極樂淨土者有九品之別,其來迎之佛亦有九品,後世特以印契區別其相。以...

九品覺王

「覺王」即佛陀。「九品」為淨土世界之九種品位。阿彌陀佛為淨土世界之教主,故稱九品覺王。 p142...

九拜

(一)禪宗三拜(三次)之禮法。敕修百丈清規卷一達磨忌條(大四八·一一一七下):「住持上香三拜,不收坐具。上...

二形

梵語 ubhayavyajanaka。譯作二相者、二根者。指男子性器(男根)與女子性器(女根)。此處則指兼...

九界情執

謂九界之眾生,悉有執迷之心。十界中,唯佛界能離情執而全知見。(參閱「九界」142) p142...

九相

據大乘起信論之說,緣於不覺之故,凡夫遂產生三細六粗之相。三細指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六粗指智相、相續相...

九面觀音

乃菩薩像名。藏於日本法隆寺。系自中國迎請至日本之檀木像。高三十七點五公分。因是香木所製,故無彩色。雕法精巧...

九食

食有長養資益之義,九食即:段食、觸食、思食、識食、禪悅食、法喜食、願食、念食、解脫食。前四食為世間之食,能...

九峰頭尾

禪宗公案名。僧問九峰(大四八·二六八上):「如何是頭?」峰云:「開眼不覺曉。」僧云:「如何是尾?」峰云:「...

九師相承

南北朝時代有定九師相承禪法次第之說。據止觀輔行搜要記卷一所載,九師為明、最、嵩、就、監、慧、聞、思、顗。然...

九病

乃指寒、熱、饑、渴、大便、小便、欲、饕餮、老等九種疾病。此說出自長阿含經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欲為貪淫慾,饕...

九祖相承

天台宗三種相承之一。九祖者,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等,九祖順次傳承天台教。案...

九參上堂

禪家一月九次上堂,即每三日上堂一參,是為九參。參者,諮參請益。[禪林象器箋卷十一] p144...

九域

(一)即九地。總稱欲界一地、色界四地及無色界四地。(參閱「九地」132) (二)又指九界而言。即地獄、餓鬼...

九帶禪

浮山法遠為接引修行僧所用之九種方法。其學人編輯其所示之宗門語句,稱為「佛禪宗教義九帶集」,略稱「浮山九帶」...

九梵

指第四禪之九天。即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等。[仁王經天台疏卷上] p144...

九條衣

又作九條袈裟。單稱九條。三種袈裟之一。僧伽梨之一種,所謂九品大衣之下下品。其制為二長一短,條數為九,與五條...

九條錫杖

指振錫杖時所唱之偈。為四個法要之一。此偈有九條,故稱九條錫杖。此偈之前三條與「三條錫杖」同。又第一條之「手...

九眾

指形成佛教教團之出家弟子與在家信徒。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學法尼)、優婆塞(男性在家信...

九眾戒

謂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近住男、近住女等九眾所受持之戒律。比丘、比丘尼所受...

九部經

梵語 navāvga-?āsana,巴利語 navavga-buddha-sāsana。又作九分教、九部法...

九喻

如來藏經舉九種譬喻,解說如來藏之義,以明示如來法身雖為煩惱所覆,然自性清淨毫不為彼煩惱所染。九者即:(一)...

九尊

即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住中台八葉院之中尊大日如來,及八葉蓮華中之四佛四菩薩。又稱五佛四菩薩、中胎九尊。據大日經...

九惱

又作佛九惱、九厄、九橫、九難、九罪報。指佛因過去世之業障,而於成道後所受因果報應之九種災難,即:(一)佛昔...

九無為

(一)即九種無為之意。無為者,謂本來恆存,無因緣造作,不為生、住、異、滅四相所遷之實在法。九者即:擇滅無為...

九無間道

指正斷煩惱位之九無漏道。又作九無礙道。間即礙或隔之義,謂觀真智理,不為惑所間礙(隔)。煩惱尚存,於後念得擇...

九無學

梵語 navā?aiksāh。即無學位之人有九種優劣差別,又作九種阿羅漢。自己之所作成辦,無復修學之位,稱...

九結

九種結縛。即九種結縛眾生令不得出離生死之煩惱。為:(一)愛,(二)恚,(三)慢,(四)無明,(五)見,(六...

九華山

位於安徽青陽縣西南,佔地一百餘平方公里,原名九子山,與山西五台、四川峨嵋、浙江普陀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山...

九想

又作九相、九想門、九想觀。即對人屍體之丑惡形相,作九種觀想。為不淨觀之一種,行之可斷除我人對肉體之執著與情...

九會

(一)指金剛界之九會曼陀羅。(參閱「金剛界曼荼羅」3547) (二)九會說,乃指佛陀說華嚴經之會座而言。新...

九會一印

此乃顯示金剛界曼荼羅九會與其中一印會關係之語。一印會即是將九會諸尊,全部攝入大日如來一智拳印之法門,其他八...

九會尊數略頌

為方便記憶金剛界九會曼荼羅尊數所作之頌。其頌文為: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

九業

即欲界、色界各有作業、無作業、非作非無作業三種,無色界亦有無作業、非作非無作業、無漏業三種,總計九種業。作...

九解脫道

三界總有九地,若就聖者而言,於修道位斷欲界前六品者為第二果,欲界九品全斷者為第三果,斷上二界七十二品者為第...

九遍知

即斷除三界見、修二惑之九種智,或指以此九智對此等諸惑所作之斷除。又作九知。即於見、修、無學等三道中,特將...

九僧

大法會中帶領眾僧之九師。即指導師、咒願師、唄師、散花師、梵音師、錫杖師、引頭、堂達、衲眾。 p152...

九僧詩

乃宋代九僧之詩。此九僧精於詩,於時有九僧詩集行世。其名為淮南惠崇、劍南希晝、金華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

九徹

指不動明王之本誓。乃謂斷絕三界九地之惑障,完成十地之佛果。由於不動明王之利劍周圍有九火焰,故稱九徹。其利劍...

九徹印明

指以不動之利劍通徹三界九地,斷盡一切眾生業煩惱為義之印明。又作不動九徹、不動九徹劍印、九徹劍印。即以不動明...

九種大禪

指九種大乘禪。乃不共外道與二乘,獨為菩薩所修之九種禪定。略稱九禪。法華玄義卷四比較諸禪,謂九大禪如醍醐,為...

九種不還

指九種由欲界往色界而般涅槃之不還果聖者。即於中般、生般、上流般等三種般各分三種,而成九種不還。九者即:(一...

九種世間

即佛界以外之九界,又作九世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以上為迷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以上為...

九種相戒

屬大乘戒。即:(一)自性戒,可分為四:(1)從他正受,(2)善淨意樂(不從師授),(3)犯已還淨,(4)深...

九種差別

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六隨修品第十四載,菩薩修行有九種差別,即:(一)善行生死,指菩薩成就道業,為化導有情,雖出...

九種轉變

轉,指運動;變,指改易。謂外道不了法從緣生,本無自性,一切境界,起滅唯心,而妄計有無,遂成邪執。據楞伽經卷...

九障礙法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六所載九種能障礙善道之法。即:(一)已惱害我(二)現惱害我,(三)當惱害我,(四)過去...

九緣生識

緣,助成之義。即謂明、空、根、境等九種之緣,生眼、耳、鼻、舌等八種之識。此係以眼、耳、鼻、舌、身五識,依第...

九輪

日本佛塔建築用語。又作空輪。乃突出於塔頂上的九層金輪中之相輪。佛寺建築中,塔之「平頭」上有重重之輪盤形建築...

九橫

(一)指九種因緣,令人命未盡不應死而死。即:(一)不應飯而飯,不當食而食。(二)不量飯,食不知節制,多食、...

九橫經

全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冊。內容敘述眾生壽命未盡而遭橫死之九種原因,此即:不應飯、不量飯、不習...

九縛一脫

乃指摩訶止觀卷一上所述不同發心之十種眾生。即:一為火途道,二為血途道,三為刀途道,四為阿修羅道,五為人道,...

九諦

指九種真實之理;諦,即真理之意。九者即:(一)無常諦,謂三界諸法之生滅無常。(二)苦諦,指三界有漏之果報逼...

九齋日

合三長齋日及六齋日而成。即正月、五月、九月之每日及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

九曜

梵語 navagraha。指九種照耀之天體。又稱九執。乃隨逐日時而不相離,具有執持之義,故稱九執。系立於梵...

九曜曼荼羅

即畫九曜及其所屬神像之曼荼羅。唐代一行所著梵天火羅九曜一書圖九曜之形像,卷尾載有梵天火羅圖一帖,一般以之為...

九轍

九種軌轍之意。即僧睿判釋法華經時所立之九科。據法華傳記卷二僧睿傳載,僧睿為鳩摩羅什之門人,羅什嘗命僧睿開講...

九識尊

密教以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阿摩羅等九識配於胎藏界曼荼羅中台八葉院之觀音、彌勒、文殊、普賢...

九識義

乃將識分作九種之義。(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再加末那識(即第七識)、阿梨耶識(即阿賴耶識)(...

九類生

謂三界眾生出生之九種形態。即:(一)卵生,(二)胎生,(三)濕生,(四)化生(以上四生,三界共通),(五)...

九類鬼

據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一載,閻魔王所居之處有無財、少財、多財三種鬼,此三種鬼中各復有三種,故共計九種(類...

九辯

指菩薩之九種辯才。即無著辯才、無盡辯才、相續辯才、不斷辯才、不怯弱辯才、不驚怖辯才、不共辯才、天人所重辯才...

九岩寺

位於韓國慶尚道永川郡巨餘面新興洞。今僅存古塔一基,塔乃新羅時代所建,其高除露盤約四公尺許,形狀似佛國寺塔。...

九顯一密

日本真言宗之教判。以十住心中,前九住心為顯教,後一住心為密教,稱為九顯一密。(參閱「十住心」431) p1...

九體阿彌陀

(一)指九種佛體,往生極樂有九品之別,故佛體分為九種。[觀無量壽佛經] (二)日僧覺運之觀心念佛一書謂,阿...

了元

(1032~1098)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號佛印,故又稱佛印了元。字覺老。二歲學論語,長從寶積寺日...

了本生死經

全一卷。吳·支謙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本經之同本異譯經有佛說稻經、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艹/干]喻經...

了因

因明用語。在三支作法中屬因支,為六因之一,與「生因」對稱。了者了悟或明瞭之意,如燈光照物,可令人明瞭一切。...

了因佛性

三因佛性(三佛性)之一。即指顯發照了眾生本具正性之觀智。金光明經玄義卷上(智顗著)謂,覺智(佛)非常非無常...

了改

(1335~1421)明代曹洞宗僧。嵩陽(河南登封)人,俗姓任。字凝然,世稱凝然了改禪師。自幼即繫念於空宗...

了性

(1271~1321)元代僧。俗姓武。字大林。少出家,性剛毅清亮,聰慧力學,戒行嚴峻,為眾所欽。初從南陽慈...

了明

(?~1165)宋代僧。秀州(浙江嘉興)人,俗姓陸。初名近禮。身長八尺,腹大數圍,人稱大禪。依大慧杲參究,...

了宣

(?~1201)宋代僧。四明(浙江奉化)人,俗姓潘。嘗學於明州寶林寺。精究三觀十乘之旨。修法華懺法達二十七...

了悟

(一)乃指對諸法實相、宇宙真理之明了覺悟。 (二)宋代僧。生卒年不詳。姑蘇(江蘇吳縣)人。號笑庵。密庵咸傑...

了參

浙江省人,曾奉太虛大師指示,與光宗、白慧等留學錫蘭,英文造詣佳,譯有南傳法句經。 p165...

瞭然

(1077~1141)宋代僧。臨海(浙江臨海)人,俗姓薛。號誌湧。世稱虎溪尊者。七歲出家,師事祥符道中。十...

了庵桂悟

(1425~1514)即佛日禪師,屬臨濟宗。日本伊勢(三重縣)人。嘗住於東福寺、南禪寺,除精內典外,尚通周...

了義

(一)梵語 nītārtha。乃直接顯了法義。與不了義合稱二義。凡直接、完全顯了述盡佛法道理之教,稱為了義...

了義燈

凡七卷(或十三卷)。全稱成唯識論了義燈。又稱唯識了義燈、義燈。唐代惠沼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三冊。本書為唯識...

了達

徹底理解之意。即對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達。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禪定,了達諸法。」八十華嚴...

了慧

(1198~1262)宋代臨濟宗僧。四川蓬州(蓬安)人,俗姓羅。號西岩。從玉掌山安國寺僧祖燈出家,十九歲剃...

了觀

(?~1743)越南佛教了觀禪派創始人。又稱實妙了觀。越南中部扶安省人,俗名黎實妙。曾於靈姥寺從我國禪僧石...

二七曼荼羅

乃指日僧覺鍐所傳之五輪九字曼荼羅。五字輪與九字明合而為十四輪,故稱二七。五輪九字明秘密釋(大七九·一一上)...

二九五部

此可分「二九」及「五部」,其中「二九」意指小乘十八部,「五部」謂律宗之五部。 p167...

二九韻

為明上中下尊卑彼此之別,梵語示動詞變化,有十八種之不同,此即二九韻,稱為丁岸哆聲(梵 tiv-anta),...

二二合緣

謂於別相念住位,觀身、受、心、法等四法,以法與其他三者合為二法而觀之,亦即合法與身、法與受、法與心而觀之。...

二人出佛身血

二人分別以噁心、善心,令佛身出血。即:(一)調達推山得罪,調達又稱提婆達多,生重噁心,推山壓佛,金剛力士為...

二人俱犯

又作二俱犯過。天台藏、通、別三教之人為粗人,圓教之人為細人。然在法華時以前圓教之人,與前三教之人俱住,亦為...

二入四行

即理入與行入之二入道要旨,及行入之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等四行。景德傳燈錄卷三十載菩提達摩略辨大...

二入四行論

全一卷。乃禪宗初祖菩提達摩之語錄。本書於近代始被發現,尚無定本,目前所有之原本計有:(一)朝鮮本菩提達摩四...

二八

乃指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十六觀。迦才淨土論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規,盛乎西土。」 p169...

二力

(一)謂思擇力、修習力。前者乃思擇正理以對治諸障之力;後者為修習一切善行,使其堅固決定之力。[華嚴經疏卷八...

二十七賢聖

謂四向四果之二十七種聖者。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後阿羅漢果之九無學,合稱二十七賢聖。此為成實論、中阿含...

二十九品

華嚴五週因果指所信因果、差別因果、平等因果、成行因果、證入因果。此五週配合該經,第十二卷至四十八卷為說差別...

二十九種莊嚴

天親之淨土論謂極樂淨土之莊嚴有二十九種,皆由彌陀之願心而莊嚴者。其中(一)淨土之依報(即器世間清淨)有十七...

二十二門

(一)俱舍論分別界品中分別十八界之二十二門,其名稱為:(一)有見、無見。(二)有對、無對。(三)善、惡、無...

二十二品

三十七道品中,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二十二種均在見道之前,總稱二十二品。修行者將修行時,於...

二十二根

梵語 dvāvij?atīndriyāni。指於事特有增上義之二十二種法。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二十二無減

如來四智相應之心品定有二十二法,稱為二十二無減。即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信、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