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人生感悟文章(第2頁)
【觀性元真: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
佛法是從覺性、實相的立場,來觀察宇宙、處理人生的一切,因此具有最圓滿的價值。但...
每個人都希望受到歡迎、讚歎、恭敬、擁護、護持,但這得要有福報智慧,且多與眾生結...
我們在看人生的時候,本經是把它分成外在的環境跟內心的世界。你要把它分清楚。外在...
夫六道眾生,無一不欲離苦得樂。尤以我人道欲求離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謂生...
淨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絕對不相信,你平常這麼攀緣,臨命終...
昨天有位居士問我:人是不是活在慾望之中,靠著慾望來支持生命?他說:因為看到父親...
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遣之令還。 先看這...
現在有的子女也比較孝,然而他有時候就從自己的主觀意識出發。我都曾經聽幾個居士說...
為什麼只是勸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歷代祖師大德有智慧的人都在做這樁事情,其根本...
你要追求珍寶,你要放棄果報,這是不兩立的。你不可能又要抓著外在的,今生又要活得...
在高雄有一家百貨公司叫大同百貨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它是當時整個東南亞最大的百...
第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 名言熏習。 這個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言說。我們內心依止不同...
命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 喜慶時,說很多好話,就能永保吉祥? 新婚之夜,枕...
好好利用一分鐘,與隨意浪費一分鐘,看似沒什麼區別,但日積月累後,人與人之間的差...
虛雲老和尚在世經常說: 隨緣就是家鄉,放下就是道場。 隨緣,不過分追求。你到那...
我們必須用心力來引導業力。因為我們無始劫造了很多業力,所以人跟人之間是非常複雜...
一個開悟的聖人他就擁有人生宇宙的一切,為什麼?他活在自己的清淨世界裡面,所以釋...
【原文】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
【原文】 當一切時,小心勤慎。且莫學說大話,不認真用心於小事。須知此種派頭,乃...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婦人,跑到河邊準備要跳河自殺。正當要跳的時候,佛印禪師一看趕...
【原文】 醉生夢死,恆言也,實至言也。世人大約貧賤、富貴二種:貧賤者,固朝忙夕...
垂訓以格人非:垂訓就是建立好的教訓,來格除人性當中不好的東西。非就是非禮的東西...
照通常解釋起來,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麼?我且來解析一下,可先分作兩大...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突然暈倒,而且大小便失禁。幸虧姐姐在家及時...
勿壞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壞他人的名利。名名譽,是一個人立身社會的依據。每個人都...
人者,仁也,仁義道德的仁。仁字是一個會意字,許慎《說文解字》裡面講親也,二人為...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們這個世間地球,又稱為南閻浮提。四大部...
梵語佛陀,此雲覺者,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相用)真理(性體),故名為覺者...
人者,忍也。這個忍字,心字上面一把刀,從忍從心。心是很敏感的,很柔的,結果在上...
你要我們這種一天到晚,在三界裡面打滾的人直接內觀真如,的確是有困難。當然,佛陀...
你有自我概念以後,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為你被自我的情感蒙蔽了。蒙蔽的...
我年青的時候接觸過一些老和尚,一說到修行他們常常會流淚,感慨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不是說我們觀了無常觀、觀了因緣觀就能夠放下,但至少比較淡薄。一個人,只要你內心...
楞嚴經把生命分成二個根本: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是我們心中的妄想;一個是涅槃...
我們現在是活在無始的妄想中,那要怎麼轉成真如而趨向於大佛頂呢?這就是楞嚴經所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親近佛法僧三寶,多親近真正的師長益友,同時,...
從初次接觸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從高高在上的自傲和兩指不沾陽春水的清閑到...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時,就是把人的一生分為十個階段。唐代的道世法師作過《法...
電視的熒光幕什麼都沒有,電視一開,什麼都有;電影的銀幕上白白的,電視熒光幕也是...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並不懂得如何才能達到成佛的目的。菩提達...
稍早前,經濟不發達,旅店不多。許多人出行,夜幕降臨,多借宿人家。僧侶,更是如此...
在這個世間,衰老是一個苦。我們的念頭,念念的遷移生滅,就有時間的概念,這個時間...
你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生活以及周圍環境的世界都是苦的,這個世界本身就...
久負盛名的寧波阿育王寺右側,有一處隱藏在茂林深處,並不十分起眼的舍利塔。這裡,...
弘一律師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經講過一篇《改過實驗談》,提到改過十事。其中第三事是寬...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財入惡道,當識知。何謂六?一為嗜酒游逸、二為不...
問: 師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說只要一心不亂專念阿彌陀佛佛號,發清淨願往生西方極...
虛雲老和尚誕於1840年,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溥儀五帝,於1959年以1...
通過跟三寶學,你就是世間的楷模,就是菩薩。攝律儀戒,你要守法,守戒;攝善法戒,...
問: 有一事疑惑,請求法師開示。之前聽您說過隨緣度日。我不明白,在世間生活中隨...
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日子過得比較艱難,這個經歷在我心中種下一個執念:人生...
這個世間還有求不得苦。由於我們有慾望,對外部世界有種種的追求,然而無論我們如何...
說到《六祖壇經》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寶本四個版本,雖然...
【原文】 蠶之作繭也,左之右之,上之下之,盡吐腹中所有以成之。方謂常住其中,可...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樂的同時,又會為了不能每一件事都滿足和對擁有的東西永保不失...
能積集廣大福德,得大富貴,如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觀的前方便。一個人沒有經過空性智慧的教育,你很難悟入一心...
講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實踐,這就落實到我們每個人自己身上了。這四個偈子,我把它作了...
朋友好心對我們說:你做人非常失敗,我們聽了不必生氣,應該自我檢討:我做人是成功...
死歿無常就是告訴你,要知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沒意義的。 就是說得到人身不容...
我們應該對輪迴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廂情願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來觀察生...
偏: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見。無論唐宋,只如元之中峰③、天如諸...
《八大人覺經》上有句話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為什麼叫生死疲勞呢?就是說生了又...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 這種人是不簡單,他知道《楞嚴...
我們大家都發了菩提心,我怎麼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屬於偏的,偏向外的,還是向內的圓呢...
學佛的想求解脫,我們知道,不想執著,不想煩惱,這麼容易嗎?離得開嗎? 咱們比較...
我們從世俗諦來看,從世俗諦來看,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可以從現在的結果來推論你從什...
一個生死凡夫為什麼加罪障呢?因為我們的生命當中,每一個人在流轉當中,既有罪又有...
所以蕅益大師他講一個觀念很不錯,他說沒有實體,你要可以從它的三個角度: 未生無...
在跟我結婚前,她提了三個條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東西,一分錢都不要; 第二...
我們佛教的正見,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也就是說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就是...
【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 我們為了衣食飽足,為...
昔日佛在毗耶離城甘梨園時,比丘們觀察到此地平正莊嚴,人民生活富饒,物產豐沛,五...
南宋詞人辛棄疾曾感慨道: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確,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奏...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歷事煉心。就是說人生你追求它,當然是傷痕累累;你...
1、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 --出處:《戰國策韓策》 釋義:宵行是...
【勝者招致憎恨,而落敗帶來愁苦,唯有放棄勝敗之心,才能快樂、平靜。】 我們的態...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無意義的。幾歲懵懵懂懂什麼都不了解,前三年...
末學於1986年12月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2013年工科博士畢業。現與讀者分...
《大藏治病藥》是唐代高僧釋靈澈所著,選取了一百種人們心理、思想方面的疾病表現,...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則,宇宙物理與人類之間,也有它應循的軌則。《中庸》云:...
原文: 古人云:熱亂場中,難當冷眼。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為其...
在恆河邊,釋迦牟尼佛與幾個弟子一起散步的時候,他突然停下腳步問:你們覺得,是四...
人都希望自己樣樣第一,然而你也第一,他也第一,誰來做第二呢?其實,人不一定要在...
緣觸這是談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個接觸,但是六塵在三歲四歲的時候,他對於六塵...
《阿毗曇論》講人有八種德能: 第一, 人聰明。你看人能有語言的交流,有符號,你...
人生的關卡,可大可小。善於處理的人,舉重若輕;不善於處理的人,舉輕若重。 所謂...
嚴澄。字道徹,江蘇常熟人,文靖公嚴訥的兒子。年少即有清高的氣節,因為父親的庇蔭...
最近幾年,佛教界流傳,不誦《弟子規》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常奇怪!且不說,佛...
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歲月。在這一段漫長的人生裡,如何去打發時...
心在不停的生住異滅,色身在不停的變化,新新不住。就像我們晚上做夢似的,如同夢幻...
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知道自...
恩愛縈纏與麼來,三緣和合住胞胎。 鑿開混沌通身瑕,踏破虛空滿面埃。 命若懸絲分...
眾生濁,三緣和合(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為體,色心陋劣為相。大家都是因為父、...
長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後,精進用功,在夏安居三個月內成就道果,具足三通;摩尼婁陀,...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想。不著外想。不著內外想。不著過去想。不著...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當通身放下,一心念佛。並勸眷屬一心念佛。從前之事...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於對解脫的信念不夠強固,因而具體落實下來,就是對...

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以佛法智慧含融世間法

身上有福慧的香氣,人家自然會靠近你

不要在外在環境下太多時間,因為你改變不了

想離苦必須念佛

淨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人的生命動力是否都來自於慾望

悉達多太子見老病死而出家

止惡揚善——由孝產生的人生態度

何事勸人生彼國,只緣此土道難成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沒有你的份

他推了我一把,令我整個生命醒過來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能改變命運的是你自己

這四條分鐘定律,改變無數人

記住這四句話,到哪裡都能自在

人生沒有對錯,還債而已,不要墮入對立

開悟的人,就擁有人生宇宙的一切

賢愚壽夭,富貴貧賤,皆可自作主宰

凡做大事的人,於小事決不肯輕忽

放棄主宰,因為一點好處都沒有

朗然獨醒,大丈夫當如是矣

人生的立命之學

人生之解析

人生無常,抓緊修行

成人之美,勿壞人之名利

人者,仁也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內少閑人

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真理

人者,忍也

人生是業力說了算

你有自我概念後,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人生短暫須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徑

不要覺得人生虧欠了我們

人生要經營的是你的「內心」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義

人生路上,請遠離這六種人或事

從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師的出家經歷

生命的十個階段

人生就是一場戲

把禪的理論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人生雖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人生的老苦與病苦

怎樣才能減少痛苦

我去即來——省庵大師的圓滿人生

聖賢處事,惟寬惟厚

有六種禍患會致錢財消散通往惡道

不廢世間法而成就佛法

【圖】虛雲老和尚120年的傳奇人生

在世間上要完成四個緣

隨緣度日和事業追求是不是矛盾

艱難的回歸路

學佛人要透過這關,不需要去求

在《六祖壇經》中參悟人生三重境界

作繭自縛的人生

慾望永無止境沒完沒了

皈依三寶,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只有過程

吉祥人生的四個道德實踐

以上十事,都是做人失敗的原因

你要檢查一下,哪些帶得走哪些帶不走

世間的快樂為什麼是痛苦呢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當歷練

不可妄自尊大而輕視古德,又不可甘心暴棄而不為豪傑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把人生的順逆因緣,當做成就自己的一種方便

不管外境順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嘗

想求的求不到,想捨的又捨不脫

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創造出來的

沒學佛的人生是沒辦法規劃的,因為做不了主

人生有無量的可能性

北大研究生出家記——我一無所有,但非常快樂

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現的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生命危脆不能長久

為什麼倒霉事總找上我

追求它是傷痕累累;逃避它卻也非常可惜

八句古言,開悟今人

勝利了人家就會恨你,落敗了則帶來愁苦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無奈

80後工科博士的自白:我為什麼選擇念佛法門

人生百病的百藥對治法

為人處事的十二個法則

若從烈焰中覓得清涼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人生最大的「愛別離」

人生的四個「第一」

人之一生——六入緣觸

人有八種德能

人生的關卡可大可小

人生無味,皮囊終壞

不要把別人的因緣套在自己頭上

從勤勞奮發中去打發時間

人生和晚上做夢一樣,哪有一法可得

格局越大越不糾纏,智慧越高越不貪婪

生老病死頌

這個壽命不值得我們去貪戀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樂

你東想西想,定不下心來,最後毫無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