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30頁)
【原文】 如來憫念眾生自力了脫之難,於是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淨土...
在懺悔法裡面它有作法懺,有取相懺,有實相懺。那麼最好的懺悔方法也就是至誠念這句...
問: 在懺悔時,我們對罪業是訶責的,但是要同時觀察罪業本空,如何融通才可以趨向...
天津有個居士帶來五、六個女孩子,那個天津女居士跟我說:老和尚,你老了,你想不想...
問: 請法師開示,您提到我們淨土行人總以為自己有淨土,但有可能我們實際上沒有。...
問: 在家人以什麼為重,如何實修才能促進信心? 大安法師答: 在家人以持戒念佛...
問: 弟子一發心誦《華嚴經》口就臭,不誦的時候,口就不臭。現在糾結誦還是不誦?...
淨土法門就是這一生是最後一生,不能談轉世,否則風險很大。一些禪宗開悟了的人不求...
我們一生都是為了身見,為了享樂為了這些東西,一生為他人做嫁衣裳,忙忙碌碌,舉心...
如果你念經念得忽然看見光明,忽然之間我們燒的香爐上放出一種異香,不是你燒的香這...
問: 如果是以念頭為一根線,貫穿佛號。那麼還是持名念佛嗎?是否可以將念佛聲音作...
你要想成道,想斷煩惱;你想精進,想多念念佛、多拜佛,可是身體不幫你忙你心裡頭想...
念佛何以能具定學?《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
問: 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的本身是否就有觀想的成分,其發起既然有次第順...
我們在心中能夠受持常住兩個字,就能夠遠離三惡道。常住是針對生滅來說的,我們的心...
說到《六祖壇經》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寶本四個版本,雖然...
龍華三會願相逢 究竟真實的佛法,是唯親證的諸佛乃能知之,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
面的三皈依,它不應該只屬於人天乘,它是應該共於五乘。整個五乘的修學,如果離開了...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此人善得勝壽命...
問: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內心覺得都是浮在表面上,這樣該怎麼做,該...
十方諸佛是在果地上圓滿了菩提心,我們業力凡夫是在煩惱、分別裡面有菩提心的那種體...
這個地方我們講到業果的輕重,最後我們把業果的道理作一個總結,總共有五段。 第一...
最後看第二十二願 菩薩一生補處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
總而言之,做人做事不要有情緒,情緒就是無明的業力。 所謂無明的業力,就是業障深...
通過跟三寶學,你就是世間的楷模,就是菩薩。菩薩容易當嗎?容易。為什麼容易啊?攝...
問: 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類化身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 三界導師...
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者。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
我們在前面講到皈依的兩種內涵,這個地方講到我所皈依的境所皈依的三寶有幾種三寶。...
問。六趣升沉皆唯是識。初生善惡之趣。其相如何。 答。隨福所資。果報不等。勝福資...
問: 《大寶積經》說,時一比丘,聞佛讚揚不動如來佛剎功德,心生貪著而白佛言,世...
有些人認為虛雲老和尚的脾氣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認識他的人,認為他的脾氣很大;你...
禪宗一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繞圈子,不走彎路。人生所面對的,有許多問題,許...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自喪其德。雖具佛心理體,其起心...
有人再問:為什麼我們不遍緣法界很多的淨土呢?為什麼只是遍緣一個西方極樂世界淨土...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是哪幾種呢?蕅益大師概述了五點。 第一,就是橫超同...
平心而論,每一個人的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他自己要改變。他自己想要改變的因緣不...
我們是一個普通的清眾,住在常住裡,沒有懺室、靜室,怎麼辦? 那就用你的心念聖號...
世人生日,設宴會、張音樂、繪圖畫、競辭賦,以之為樂。唐文皇獨不為,可謂超越常情...
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稱性所起緣、了二因,必...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諸行無常。這是無常概念的建立。 一、諸行無常 行者,造作遷流...
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當今之人,欲於現生了生死大事者,捨淨土一法,則絕無希望矣...
問: 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廣辯四緣及諸因果? 答: 夫佛道正法,皆從緣生。...
問: 念佛時常見佛像有放光現象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答: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可...
問: 我已28歲,從出生到現在吃過不少肉,也殺過不少昆蟲、小動物,我該怎麼做呢...
六字洪名,曇鸞大師說是清淨法身,真實智慧。清淨法身就是無量壽,真實智慧就是無量...
記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剛到佛學院來求學。十六個春秋已經過去了,每當想起在學院...
為什麼迷悟的不同就會創造十法界呢?這個概念就值得我們了解。當然體沒有什麼好了解...
問: 如果一個師父能轉世的話那麼這個師父轉世後小的時候對於他前世的事情是不是都...
《法華經》講了一個窮子喻。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離開他的父母到外面去流浪,流浪了五...
在好多大乘經典上,如《法華經》所說的捨身、燃身、燃臂、燃指,這是表法的,不一定...
問: 《地藏經》裡的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羼提波羅密音、毗離耶波羅蜜音、禪波...
問: 師父,平時念佛的時候,我是上班回來,晚上坐下來,或者走著念,然後就是念不...
哪五種過失是透過無分別智可以次第遠離的? 一、遠離外道我執處故;二、遠離未見真...
在地藏經《稱佛名號品》裡面,地藏菩薩利益眾生,說個極方便的法門說了很多佛,稱這...
現在有好多居士都願意到廟裡面住一住。他們來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樣。有的是想親近師父...
代有覺人,為如來使。龍鬼歸降,天神奉事。聲飛五天,辭驚萬里。金烏西沉,佛日東舉...
第十七願諸佛稱名讚歎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我現在教給你們一個最殊勝的法門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從早上一醒,一直到晚上睡覺...
身為一個凡夫眾生,在一期的生命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起一些重大的煩惱貪瞋癡,造...
傅大士,齊明帝時東陽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業為農。建安四年五月八日生,少未...
問: 我的丈夫對我信佛不太理解,以為佛教是燒香磕頭等一些愚昧的事情。我怎樣才能...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擾,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楞嚴經》云,...
問: 我出家十幾年,原先是專修淨土。但現在又雜修,也沒有專門念佛。將來是否能往...
問: 如果對世間的妻子兒女、財產、事業等等還有留戀之心,但同時也很想往生極樂世...
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在的果報,這個造作等流是約...
我們一定要學會愛惜五穀糧食,浪費糧食是暴殄天物,是最損福報的。即便你是億萬富翁...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西歸直指》中有一個精妙深遠的比喻: 野狐黑夜入廚房,飽食...
佛來到這個世間的一大事因緣就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的知見就是法性真如海...
念佛發光,乃屬魔境。勿以為是,久則自息。當教彼一心念佛,除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之外...
【原文】 念佛宜小聲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聲著力念。否則必致受病。當靜心淨念...
我們這些業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彌陀的光明,所以無礙裡面卻有礙了。這個有礙是來自...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中很多...
問: 持八關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緣破戒了,又沒有師父好髮露懺悔,我該怎麼辦...
【女人但當篤修淨業,專持佛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自然現生親證念佛三昧,臨...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助亦歸主。若泛泛然無所分別,...
【問。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尚美觀耶。此土土古聖賢。如堯帝處茅茨。禹王卑宮室。...
問: 老和尚慈悲!禪宗寺院做早課和晚課的時候,拿出相當的時間念佛。早上念觀世音...
我們一般人還沒有成就聖道之前,是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都具足。我們曾經做慈善事業,...
問: 弟子學佛十個月,念了幾萬聲佛號了,起初是口念耳聽,現在是口念心聽,心裡非...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賢在,游普陀者曰觀世音在。獨不曰西方極...
問: 我以前顛倒生活規律,導致自己得了前列腺結石,按佛法說到底是前世因還是今世...
什麼叫沙門?沙門翻咱們華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叫沙門。 但是他是假...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這個名是假名。用這個假名,裡...
等流果是個人所領受的。有兩種:第一種,領受等流;第二種,造作等流。先看領受等流...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覲見一位老和尚。到那裡的時候,恰好方丈殿裡來了一撥客人,在跟老...
公元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大師生於陝西省郃陽縣(今合陽縣...
前面的安樂道講到苦樂的問題,這一塊我們全部講完了。這個以後,談解脫的問題,就是...
問: 請問法師,念經後迴向給其他人的冤親債主,是否替他背業障? 容通法師答: ...
小的時候在老家,我們那裡有個順口溜:土地是枷鎖,兒女是冤家。很形像是吧?那麼這...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衣,非制矣。古人謂反有罪愆,...
在《法華經》,佛陀說,生死凡夫就像一個乞丐,在三界流轉,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
問: 我學佛已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但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進步,有時還覺得想退心。...
一、 閻浮百苦鎮煎熬 賴有摩提路匪遙 六字洪名真法界 一聲凡念海全潮 濁流寸寸...
我們講因果同時,借緣顯現。從因果轉變的角度,佛教是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
一個人越接近臨終時越重要。諸位!我勸所有淨土宗的人,不要對自己太有把握。你說:...
堅牢地神跟地藏是一個系統的。堅牢就形容大地,我們一切生活資具全是大地生的,它能...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樂的同時,又會為了不能每一件事都滿足和對擁有的東西永保不失...
在小乘的《俱舍論》中,有三種無為法。大乘的《唯識論》中說有六種無為法。 《大乘...
定業就是說,這個業的結構非常堅固,它有主動得果報的力量,不必有其他的因緣就會主...

聖人、佛、菩薩跟我們凡夫的差別,就在一念之間。為什麼要注重我們的念?我們是失念...

只要真信切願必定往生

最好的懺悔方法是至誠念佛

【推薦】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

千萬莫上邪魔外道的當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淨土

在家人以何為重,如何能促進信心

一發心誦經口就臭,是誦還是不誦

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再回來就很自在了

願罪業悉消滅

忽然看見異相,這裡頭有魔也有聖境

以念頭為一根線貫穿佛號,這樣還是持名念佛嗎

在什麼樣的環境,就會受到什麼樣的熏習

念佛具足定學之實事

這句佛號念得孤明歷歷,這裡面就有觀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夠更深層

在《六祖壇經》中參悟人生三重境界

參加龍華三會的三種資格

【推薦】胎兒沒成形前墮胎,算犯殺戒嗎

念誦《普賢行願品》能得到五種果報

修行不是在做學問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菩薩一生補處願

情緒就是無明的業力

在世間上要做到這四個緣

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類化身

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皈依的三寶有兩種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僅貪求極樂世界的享受,是否會障礙往生

虛雲老和尚是大菩薩示現

參禪的人要把種種妄想分別都放下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

無量佛國淨土,為何只求生西方極樂

阿彌陀佛為何被尊稱為「佛中之王」

我們什麼時候因為別人而改變過

這個功夫不要把它看簡單了

生日應當誦經禮懺修諸福事

蕅益大師開示三種念佛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無常變化的

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

法無自性,隨心所現;所現之法,全是自心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從小吃過不少肉還殺過生,現在該怎麼做呢

這句名號對我們來說,就是命根子

住持佛教其責在僧

【推薦】迷悟的不同為何就會創造十法界呢

出家人轉世後能否記得前世的事情

「窮子喻」對我們的啟發

【推薦】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燒不可

《地藏經》的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是什麼意思

念佛時一直想著其他事情,這個該怎麼辦

透過無分別智遠離五種過失

地藏菩薩對一切眾生救度的最善巧方法

你到寺廟裡幹什麼來了

道宣律祖傳記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諸佛稱名讚歎願

照看你自己的心

為什麼淨土宗可以帶業往生

彌勒菩薩應身——傅大士的故事

怎樣才能消除家人對佛教的誤解

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六十多歲的人該如何修行

對世間有留戀,但也想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推薦】什麼是「造作等流果」

從點滴處注意節儉惜福

病中有沒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師患重病的故事)

大悲驚入火宅之門,灑甘露潤於群萌

念佛放光是何種境界

念佛是要大聲念,還是要小聲默念

彌陀光明沒有障礙,為何我們感知不到

有慾望就能快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破了八關齋戒該怎麼辦

火裡蓮花,女中丈夫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

一切的儀規、念誦,都是為攝心而設

什麼是有漏與無漏種子

「口念心聽」跟「心念心聽」有什麼區別

游名山不願西方

【推薦】身體的疾病是前世因還是今世因呢

真假出家人

十方諸佛的功德都在這個名號裡面

什麼是領受等流果

修行是細水長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印公畫傳》紀念印光大師往生八十週年

趨向解脫的功德

迴向給其他人的冤親債主,是否會替他背業障

親人是「冤家」還是「眷屬」

居士著僧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

成佛之道有兩個選擇

信佛好長時間了,為什麼沒有進步

蕅益大師:大病初起求生淨土(六首)

業是怎麼來的?造完後又跑哪裡去

福報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這位護法神,獨護地藏菩薩

慾望永無止境沒完沒了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