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39頁)

把真如本性喚醒激活

我們看蓮花的兩種譬喻:一個出水義,一個開敷義。天親菩薩的《法華論》中指出,你要...

【推薦】除了念佛外,調伏煩惱也是非常重要

我們淨土宗的修行人,窮盡一生地努力修學,主要的目標就是要達到臨終的正念。所以古...

社會困亂之時,正是布施的好時機

印祖第三天開示,重要內容講得差不多時,就談了一下當時內蒙一帶傅作義將軍抗擊日偽...

住處供地藏菩薩像,就能得十種好處

【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

【推薦】面對改變不了的外境,有三種方法來解決

諸位!反正我們一個三界凡夫,這一輩子是離不開污泥了,但是你有選擇。你要種一個牡...

肉身之軀,扼縛癰瘡

要常常觀照自己這個身體,這是五欲享受的主人。這個身體是什麼呢?我們常常又顛倒了...

【推薦】念佛法門的重點在於感應道交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佛陀問我悟入圓通...

瞭然不生——了了分明,當下就是無生

子二、別明破陰 分五:丑一、圓破色陰超劫濁;丑二、圓破受陰超見濁;丑三、圓破想...

憍者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

隨煩惱二十:憍者,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言染依義者...

光有慈悲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引導

在學佛的人中,有兩種現象比較普遍,一種是每天忙於世俗應酬而沒時間學佛,另一種幹...

自性無對立,凡夫妄分別

非濁者,雲有則不受一塵。非清者,雲無則不捨一法。無背者,縱之則無所從去。無向者...

厭離五欲,方能出離輪迴

我們業力凡夫無始劫以來,都有一個特點:被這個五欲所纏縛。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在...

極樂世界絕不是化城

化城是《法華經》裡講,為了引誘那些根機暗鈍的眾生,本來是用一乘法來度眾生的,但...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之事。以心若歸一,...

隨緣是要考慮現實,盡分是盡最大的努力

問: 師父慈悲!師父剛剛有說,就是修菩提心的時候,菩薩沒有資格說我做不到。可是...

這種滿願不是好事

好多人請了占察輪,不知道怎麼用。最重要的是相應,相應了就是你所求的告訴你。因為...

佛教禁止占卜打卦,為何又有《占察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這部經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聽過?我開始講這部經是在紐約,其中有很...

怎樣修習發菩提心

如果我們能在內心真切地生起對三寶的淨信,當這個淨信的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無所不住?生其心是生妄心,...

浪費時間在世間事,那你沒有做到至心信樂

臨命終時,用這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來莊嚴這句名號,乃至十聲,乃至最低限度要念十...

極樂淨土去此不遠

沒有得念佛三昧的眾生,帶業往生的眾生,他臨終感應道交,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阿彌...

女孩出家幾年後想還俗,還可以有家嗎

問: 請問如果一個女孩子發心出家了,也許幾年以後想還俗,可以嗎?有什麼說法?她...

文昌帝君輪迴的啟示

問: 請開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憐惜婦人,而墮落人道,請問與佛教導眾生髮慈悲心有...

沾到三寶的邊,為何都能都成佛

【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玻璃。硨磲與碼碯。玫瑰琉璃珠。清淨...

法施比財施的功德還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為了求解脫,求解脫是為了自在。不是說皈依三寶,入了佛門...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氣無力,念念念呢,覺得是不是真有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是誰啊?他...

宏海法師:2019天津大覺佛子三皈五戒法會

好,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咱們今天也是難得,那從觀音菩薩的道場過來,剛好有這個機...

臨死時現神通,才知道是地藏菩薩化身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

【推薦】地藏菩薩的咒語--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當濟度此四洲渚。世尊弟子一...

如何參究「念佛是誰」這個話頭

念佛審實公案者,單提一聲阿彌陀佛作話頭!就於提處,即下疑情,審問這念佛的是誰?...

雜亂垢心念地藏聖號,有功德嗎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

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在家人分上,更為親切。以在...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業強

一切法都是從心想生,臨終能夠遇善知識,十聲往生,這樁事情也不是很容易能夠產生的...

菩薩戒的四種廣大殊勝

一、由種種無量學處廣大故;二、由攝受無量福德廣大故;三、由攝受一切有情利益安樂...

弘一法師的言傳身教

律己莫律人 有一次,弘一法師應邀講戒律,他講得標題是律己,他說:學戒律的須要律...

中陰身應跟哪種顏色的光走呢

問: 弟子看有些書上說,人死後因為業力的牽引仍然會在六道中輪迴,在進入中陰境時...

兜率淨土與極樂淨土優劣之差異

求生彌勒兜率淨土與求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卻大有優劣的差異。有優有劣,就是求生極...

五種因緣加持往生者不退轉

有人就問,我們都是業力凡夫,具足見惑思惑了,常常起現行,那麼怎麼能說到了極樂世...

宋代高僧天衣義懷禪師

好,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的網絡時代,確實網絡非常發達,各種信息四面八...

學會轉念,平復疫情中躁動的心態

好,各位騰訊佛學的網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有因緣借著這個頻道,借著網絡呢,跟...

宏海法師:安士全書

(第一講) 好,各位同修,我們一起先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

六根互用的例子

這以下引出六個現實的例子來作證明。我們看下一段,舉例證成。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

成佛的七種功德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

順境逆境都不能忘記求生西方

諦法師專修淨業,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撐持道場種種心,皆死盡無餘。 那麼從這篇...

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

成差。天見是寶嚴地,人見是水,餓鬼見是火,魚見是窟宅。故知前塵無定相,轉變由人...

臨終障礙重重,平時念佛是否白費了呢

問: 有同修吃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為道場服務,然臨終卻障礙重重,苦似人間地獄。...

往生後乘願再來的菩薩會不會迷失呢

問: 請問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無量無邊,按大乘說法,乘願再來的菩薩應該也有無...

釋迦牟尼佛為何要我們專念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佛要我們專念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千經萬論處處指歸的。如果要具...

知道「沒有聲音」的是誰呢

我們看就聞性示因常,就著聽聞的體性(注意,不是就著聽聞的那種一時的作用,是聽聞...

在末法時期,佛菩薩是如何示現的

現在我們聽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識,也是比較而言。就是大菩薩在這個時...

心力跟地藏菩薩妙定相合,所求之願都能滿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薩,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薩的心轉成一致,你就是地藏菩薩,才能達到...

冤親債主鬼神障如何破

這個業力的資持,我講一個公案,大家體會一下這個生命的真相。我年初的時候到新加坡...

凡在三界裡打滾的,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裡面打滾,所有的家人呀,親人呀,好友呀,夫妻呀,情人眷屬等等這些,...

要以怎樣的心態來念佛

以怎樣的心態來念佛? 用欣求極樂,厭離娑婆的心念佛,並非念佛等死。彌陀名號有無...

往生到極樂世界後,就有三種不退

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薩,阿鞞跋致是不退轉的意思。其中就有三種不退:...

早課誦楞嚴十小咒,晚課誦地藏經,這樣如法嗎

問: 早課誦楞嚴咒,十小咒,晚課誦地藏本願經,有的人說我這樣誦是混雜,不如法的...

剛開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靜下來

我們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強調的是禪定心;剛開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靜下來──打得念...

相信了佛的話,就省去開悟見道的難關

阿彌陀佛因地為什麼要發願建立一個超勝十方諸佛的淨土? 就是因為深知靠通途佛法只...

律航法師的往生經過

他在往生前的一個禮拜,就叫我到他身邊說:拿紙筆來,寫律航遺囑。我嚇了一跳說:師...

因果重重迭迭沒有窮盡

關於因果,疑惑的人還真不少,周頌堯居士請教大師說:弟子吃素念佛多年,總相信學佛...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由於鄰居家著火,火勢蔓延,衛錦洲居士家也被毀於一旦,他的妻子受到驚嚇生病而死,...

煩惱這麼重應該怎麼修

天台宗把菩薩道的修行分成二個次第:第一個叫做緣修(緣就是因緣),第二個是見道位...

通過念經來調伏心性

調伏的涵義很多,調伏你剛強的性格,要柔和圓融。不是講調伏,要調伏到相應。你要坐...

地藏占察前,為什麼要念一千聲地藏聖號

地藏菩薩說,除了供養十方諸佛,還得供養我地藏菩薩。前面說的甚深義理,因為我(指...

老和尚們無一人在痛苦中圓寂

我在雲居山的時候,從21歲開始擔任僧值師。僧值師就是主管寺院裡的紀律,主管大家...

夢裡的境界,是多方面的因素構成的

問: 如果夢中出現烏雲、狂風,從前方衝擊過來,從上空而過,眾人驚慌,而心中知道...

如何將世出世間法圓融

問: 印祖一再說:念佛人當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歲」

化解太歲,又叫順星、拜斗。有法師反對和批評。有僧人大力提倡。也有僧人說佛教有齋...

淨業行人應閱讀哪些書籍

問: 請為年輕淨業行人推薦應該閱讀的書目。其中哪些需要研讀?具體一點,好嗎?如...

想度眾生,你得趕緊去了才能回來

問: 請問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五願,叫壽命修短隨意願。這是表示極樂世...

你能觀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因緣

若已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 我們前面以無分別智,來破除心中對外境的...

極樂六塵皆說法

又,若據法所顯義,則無非佛事。如香飯光明等,當知法法皆為教體。法能顯義,則法法...

純想即飛,純情即墜

故首楞嚴經云,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

一體萬用,一念萬涵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個月影,一個月影就是一切月影,天上和地下的江河湖...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律儀戒,你菩薩犯到,嚴重的話...

不發願不迴向不誦經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嗎

問: 每天一不發願,二不迴向,三不誦經咒,不上早、晚課,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

具縛凡夫,欲度眾生,無有是處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一個結論,就是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今天講《西方合論》第九門的修持門第十個版塊,也是最後一...

遠離撓亂道業的魔處,則往生淨土指日可待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的第八,淨處門。 什麼叫淨處呢?就是一個...

哪些是修淨土之人不去做的範圍

(上)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今天講修持門中的第七,淨戒門。 一切修行法,清...

修道者應跟什麼樣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修持門中的第九個版塊,叫做淨侶門。伴侶的...

佛陀不能主動地救拔我們

那麼在十方如來一念的清淨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麼樣呢?他是憐念眾生,他經常...

能夠這樣至心念聖號,求什麼就能得到什麼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身心憂苦眾病所惱。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

阿彌陀佛於諸眾生有大恩德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如阿彌陀佛,於諸眾生,有大恩德,...

你要是做了,這才是真正保險

大家學完《地藏經》,我們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說不做,得不到什麼好處。一天二...

法顯大師歷時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願力行無膽怯 法顯。昔在長安慨律藏殘缺。 這是《佛國記》(又稱《法顯傳》、《...

諸惡已作,業報已現者易生淨土

因其實慚懼故,你造作了很多的惡業,已經造了,臨命終時這個下三惡道的業報已經現前...

凡夫的障怎麼就這麼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國,聞佛法。 這裡我等也就印祖說把自己跟融明大師放在同水平上...

凡是信佛的人,災害面前多數都是安全的

大家看我們師父們,從早晨念經幹什麼?報四重恩、報父母恩。父母生我們、養我們,然...

財布施與法布施為什麼要相結合

菩薩如果你在行菩薩道的時候行菩薩道呢,六度萬行以布施為首。 第一個就講捨,捨就...

修行重在斷除貪瞋癡三毒

貪、嗔、癡是三毒,能毒害我們的法身,殺害我們的慧命,使我們長劫輪迴生死,不得出...

提起佛號,把瞋恨心降伏下來

當你碰到冤家對頭現前的時候,瞋恨心有可能會上來,巴不得他倒霉,巴不得他碰車,巴...

沒有出離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應

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雖然這個世間很苦,但是我們還很難生起出離心,厭離...

持戒布施者易生淨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遠離諸染故。 持戒對於我們居士來說至少要持五戒,有六齋日重要日...

六根的結到底在哪裡

這以下兩段:第一個,委示顛倒處所合所結喻;第二個,正勸詳擇降伏合知解喻。 先看...

山中一晝夜,人間幾十年

這個沒有時空相,我們看虛雲老和尚開示的時候,他講一件事。他說,過去有個禪和子,...

祖師也有業障啊

我們在修學過程中,一聽說哪位是菩薩示現的,馬上本能的就覺得說,這是假的,他這是...

為人處事的十二個法則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則,宇宙物理與人類之間,也有它應循的軌則。《中庸》云:...

信願持名,去極樂蓮華里安身

念佛法門雖然簡單容易,但卻是至圓至頓的。蕅益大師說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一切法門...

智慧與禪定者易生淨土

因智慧能斷疑故。 這智慧不是說我們高考能考一個很好的分數,記憶力很強,這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