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8頁)
阿彌陀佛因地發心修道,啟建大願的過程,在諸多淨宗經典,尤其在《無量壽經》中多有...
僧誨洲參,師問曰:汝出家為什麼? 曰:為求出苦。 師出:以何法而求出苦? 曰:...
我佛慈悲大願王。勸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內輪迴苦。極樂國中壽命長。七日持名心不亂...
示優婆塞結念佛社 惟吾佛出世,說法利生,四眾人等,各皆得度,隨機教化,各有方便...
深圳那個黃忠昌,三十六歲。淨某法師和他說:你只要拚命念佛念三年,念到一心不亂,...
在佛法中,有人講佛法不離世間法,即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
一心三觀,它第一個,回歸到一念心性,這是第一個思想。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點,站在...
首先看劫濁。劫濁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濁法都聚集在這個時代裡面。那這個時...
當你提起佛號的時候,我們只能夠說你很會念佛,但是不一定你就能夠往生。因為念佛跟...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彌陀仙兩足尊,在彼微妙安樂國,無量佛子眾圍繞。願共諸眾生,往...
按:印祖在《文鈔》裡講信願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從兩方面介紹的:一般情況下,我...
問: 師父慈悲,關於這個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結合到念佛的話是不是會讓我們...
這個憶佛就是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光明,憶念佛的神通,憶念佛對我...
乾陀訶提菩薩是《佛說阿彌陀經》中的四尊菩薩之一,乾陀訶提是不休息的意思。不休息...
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 凡欲坐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
淨土宗的帶業往生,諸位你想想看,淨土是一個清淨莊嚴的地方,你沒有修行也就罷了,...
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裡,囚在監牢裡,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
在宋朝有一個越國夫人,這個《淨土聖賢錄》有講到。這個夫人福報很大,她領著一群婢...
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這樣的一個高...
凡有闡揚淨土者,平心和氣讀之。使揚禪抑淨之心,無絲毫芥蒂。《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
自後蕅益,截流,省庵,夢東等,諸大祖師,莫不皆然。蓋以因時制宜,法須逗機。若不...
問: 弟子現在已經六十九歲,應以自己的往生為重,還是繼續地為子女操心?如果以往...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親菩薩言願生耶? 答曰:說眾...
問曰:若言無礙光如來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者,此間眾生,何以不蒙光照?...
心空如太空,豁然無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這個是天台的禪師,他開悟以後...
問: 請法師開示,當我們念佛的時候,可否觀想無量光是蓮花,而妄念是黑暗,光明能...
盡虛空界元同體,極一微塵總是真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應現?只要有眾生的地方,...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期。雖曰教啟多門,凡惑無由遍攬。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但淨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從一個無相的心性當中,重新出發,可以說是從空出假。所...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所弗窺測。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釋迦此...
由於釋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別地留這部《無量壽經》作最後的救度,就能夠知道這部《無...
若其未生淨土之前,縱令授以人天王位,亦當視作墮落因緣,了無一念冀慕之想。即來生...
疏文: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熟,方...
疏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
假設我們今天不考慮求生淨土,菩薩會產生兩種過失: 第一個,由邪師惡友的誤導而退...
疏文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
為什麼只是勸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歷代祖師大德有智慧的人都在做這樁事情,其根本...
這個佛號的操作,是在一個什麼情況之下操作? 我們在兩個情況之下念佛:一個是靜中...
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又稱為極樂?我們一般談樂,都馬上會跟一個苦來對待,透過痛苦我...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此四句,名莊嚴地功德成就。 佛...
我們先把信解跟勝解做一個說明。信解其實就是聞慧,聞所成慧。他聽聞以後知道這麼一...
在理和事的圓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達心佛雙忘的時候,才會會得那個真實義,...
知道這個真心和妄心,我們就了解,原來我們的緣影心之外的極樂世界也恰好正是我的真...
善導大師在註解上品下生的條件時只有一個但發無上道心。由於發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就...
在淨土法門如何發菩提心?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讓我們覺得發...
一、母親的苦難人生 我的母親梁桂英居士,1936年7月出生於一個手工藝人家庭。...
既知如上所說義理,必須依此諦信。自己見得及者如是信,即自己見不及者,亦必也如是...
問: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華語發音不準。 淨界法師答: 其實這個不是一個...
這個三福給大家念一下,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佛說: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
當你的心調整好的時候,你才有資格談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以,佛力跟心力,...
而觀經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彼...
問: 弟子修學淨土法門有一段時間了,剛開始很相信,可是隨著所學的淨土知識越來越...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來哪得心無苦。談這個過量境...
問: 頂禮法師,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印祖在開示中反覆強調發菩提心的重要性。可是...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淨土宗,修淨土宗跟念佛,沒有直接的關係,你心中沒有信願,沒...
那麼在信願執持名號當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們就是散亂的心稱念佛名,這樣的福...
什麼樣的人才能往生呢?在淨土法門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呢?好,蕅益大師在這裡非...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緣覺菩提善根...
為什麼淨土法門,往生一法是這樣的圓頓超越,勝異方便?他的價值就在於這個念不退。...
在《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事,他說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學佛不是很深入,可...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
我們妙音念佛小組是二〇一〇年農曆十一月十七日開始共修念佛的,到現在已經三年多了...
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相應。是則起妄之後、歸真之前...
盡說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應 盡說,也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持這個觀點,說念佛求生...
阿彌陀佛名號在前面這個依正二報裡面,談正報就介紹阿彌陀佛的內在的功德光明無量,...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呼喚著我們。而我們,...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想的時候,你自己能夠迴光返照...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
你臨終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過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妄想,它一個都放不過你的,臘...
我們已經聞到佛法了,無論老小,都趕緊修行是要緊,要放下身心來修行。修行大家都想...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
過去有一位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孩談戀愛,談了三年,準備要結婚的時候呢,...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這裡就...
智仙,俗姓李,仙居人(浙江永安縣)。從小就不好樂於世俗的生活。出家後,遊學到天...
經文: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
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在顛倒當中往生的,不可能!因為阿彌陀佛沒辦法救你。所以淨...
我們正式來說明信願行三種資糧修行的內容。今初,首先我們看第一個信門。信門也是有...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咸淡劣味;四、輕...
當我們的始覺跟本覺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阿彌陀佛無量光壽全體的就是我...
這一段是說明以願導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當中,這個觀是很重要的,由這個觀...
很多人念佛,他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他一生當中從來沒有創造過一個往生的佛號,他...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用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
《解》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
暇滿,簡單的說有五種的暇滿,第一個:善得人身。因為你在三惡道,到諸天去,都不能...
淨土宗的人有一個盲點,以為修福報就會到淨土去,很多人是這種概念。他就通過布施持...
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為什麼稱為根呢?我們說,一切樹木花草它都有根。根...
如來微妙色身,雖在極樂,離隔十萬億剎;如來清淨法身,普遍十方,充滿法界,故名法...
這樁事情同時是顯示極樂世界這樣的一種微妙無礙的功德,反襯我們在娑婆世界怎麼樣呢...
首先四念處是非常重要的,四念處,就是四種,念是什麼?念是指我們能觀察的智慧。處...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這個外境是由業力變現的,你...
正月初一開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師、諸位優婆塞、優婆夷,還有來寺院...
無生畢竟有生在。 無生是談理的,不生不滅的法性理體,真如理體,它是無生的。但是...
問: 本來念佛應該越念越清淨,為什麼越念越覺得雜念紛飛? 大安法師答: 雜念是...
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
復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
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 這是總結開示阿...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之因緣

睡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憨山大師:淨土法門法要

你有沒有黃忠昌這種往生的決心

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空、假、中」三觀的具體操作

五濁惡世的煎熬

你很會念佛,但不一定就能往生

龍樹菩薩:往生十二禮偈

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念佛怎麼辦

安住一念心性會讓念佛的檔次提高嗎

憶佛念佛就是真如熏無明

晝夜經行念佛需要注意什麼

凡修淨土之人,當念無常迅速,時不待人

你憑什麼離開三界

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何可怕死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如何把極樂世界的蓮花念出來

上求下化皆不離的妙法

平心靜氣閱讀思惟淨土經論

這些祖師為何要把參禪放下而轉修淨土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這地方就有問題了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阿彌陀佛光明遍照,為何我們感知不到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間的距離障礙

念佛時可否觀想無量光是蓮花,妄念是黑暗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應現

駛離娑婆生死苦海,安穩抵達涅槃彼岸

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呢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兩個相狀

釋迦彌陀此遣彼喚,豈容不去

《無量壽經》不可思議的獨特的地位

念佛行人不能希冀的念想

持名念佛,殊恩中之殊也

禪與淨土殊途同歸

不求生淨土,會產生兩種過失

信此六字洪名,乃一切佛法行門之總持陀羅尼

何事勸人生彼國,只緣此土道難成

轉念念佛,直到妄想消滅,佛號獨存

苦樂雙忘名極樂,死生俱盡說無生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

信解和勝解的區別,怎樣對佛號產生勝解

到達心佛雙忘時,才會會得真實義

捨自心污穢的娑婆,取自性清淨的極樂

《無量壽經》開顯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

梁桂英老居士往生記

如何才能稱得上對淨土法門的真信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

淨業三福的施設不是目的

心力不可思議,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議

五逆十惡之人,臨終亦得往生

為何開始信淨土,知識學多了,反而起疑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念佛求往生如何發菩提心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淨土宗

淨土法門特點是不經過中陰身的,往生在即時

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

往生的正行,就是執持名號

在念不退當中,頓然超越四十一個因位

念佛之前的心態準備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難

正當念時,西方淨土依正莊嚴,就在我心中

盡說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應

名號就是無盡藏,要如何去開採呢

如果常能這樣想,就不會缺乏念佛的動力了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從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來解釋無量壽

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不是妄想的對手

想了生死必須要念佛念到底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彌陀的光明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一生所繫惟念西方,佛聲浩瀚仙樂滿耳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為什麼說名號即實相

走出顛倒的妄想,彌陀才能產生加持

有這一念的信心成就,決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極樂世界

極樂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種功德

念佛就是佛法界現九法界隱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作一個比較

很多人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

念佛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

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

極樂世界不能用業力去召感

把這「五根」紮下去,如救頭燃,如喪考妣

這樣念佛能入如來法身果海

契證到念佛三昧,那極樂世界就在當處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念佛的心不能帶條件

大安法師2023年新春開示

無生畢竟有生在,離相依然住相中

為什麼越念佛越覺得雜念紛飛

臨終關頭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動哭泣最貽害

多善根福德因緣來自於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