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15頁)
問: 淨土法門念佛往生西方,禪、密行者功成後去哪裡? 大安法師答: 是啊,念佛...
念佛的方法有多種,比如像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持名念佛等等。後來有一位...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的內容稍微久遠一點,要追溯到釋迦牟尼佛,在靈鷲...
以今生的修行,總有點戒定的功夫,也信點因果,也努力地修行,但是對念佛法門不能產...
【原文】 世有疾惡者,謂世間為惡人,予力不能治。死必為神以痛治之。而不欲生西方...
問: 西方世界的人有些也是有生命界限的,那麼他們在西方世界死去後又去哪裡了呢?...
佛的真實的智慧是可以解脫生死的,而現在外道呢?著於言語,言語它是三苦的根本,意...
陰境若現前,這個陰境,就是中陰身境界一現,就是知道中陰身境是斷氣,就死後到下一...
我出生在一個佛化家庭,家裡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的佛緣很好,很小的時候就會誦...
【極樂世界人的壽命】 佛告阿難: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皆如大目揵連,經百...
古人畫《接引圖》,我們注意到,特別是唐代和宋代一些《接引圖》,一看那個樣子,真...
那這個專攝念佛人歸於淨土。這個歸就是歸還。這個歸給我們傳達個消息:我們在三界裡...
1997年,我和一誠老和尚等八個師父到台灣去傳戒,妙蓮老和尚請我們到日月潭去看...
問: 求生淨土的心念是否也屬貪念,請法師慈悲開示。 大安法師答: 求生淨土的心...
證到無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來這個世間就有宏誓的盔甲,如鵝鴨入水,不受水的這...
問: 我是初學者,請問念佛時打坐好嗎? 大安法師答: 可以。念佛,行走坐臥都能...
在這個世間上,這些無禪有淨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家看古往今來的往生傳,特別是...
問: 念佛沒感應,念往生咒有感應,也念慣了,雜念少,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這是生命當中的一樁大事因緣,我們今生能成辦這樁事情,無論我們付出多少的代價,都...
問: 一邊念佛,還有殺蚊子,還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這個關係你不要把它作...
我們先把這個淨土宗的修學,做一個總相說明,我們待會再來回答個別的問題。這個地方...
接著來談一談淨土法門跟聖道法門之間的結合。淨土宗的歷代祖師,對於修學淨土主要有...
問: 有人說,關起門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們是否還要多發心做義工,再配合念佛...
《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無量壽經》在隋唐之際稱為淨土三經。然而又...
憑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萬四千法門判為難行道。念佛法門是仰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第一是東南西北怎麼辨別,第二,十萬億佛剎之遙遠的地...
問: 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業,無惡不造。雲...
我們再看一段:丁三的臨終加持。這個地方講到淨土宗的功德力,前面兩段講到因地的修...
宋代的很多禪師,比如五祖師戒禪師一轉世成為大文宗,就是蘇東坡。蘇東坡在做杭州太...
極樂世界的四土有特別之處,奇妙之處,就是四土也圓融在一土,你只要往生到凡聖同居...
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者,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見,即陷群邪。彼佛願力威神加...
從人之常情來講,兒子做裁縫,一定要做幾件最好的衣服孝敬父母。兒子做醫生,一定會...
帶業往生它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續,它不能是一個活絡的業力!帶業往...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府報應甚悉,家人環而聽之。...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義工,經常聽老居士們講念佛感應故事,多數是他們...
我想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說我們學佛以後,每天這樣拜佛念佛,到底有什麼效果?也就...
明浚。俗姓孫,齊人(今山東一帶)。平日以誦《金剛經》為功課。唐高宗永徽元年(6...
問: 若有耳聾或重聽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癡呆症者,在他們的耳邊稱念阿彌陀佛聖...
仗阿彌陀佛慈悲願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麼地方?不一定要定慧的功夫,只要你有深信切...
在淨土宗,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我們生命當中會出現兩種力量:一個是佛陀的加持力...
在佛的正法的時候,行人的根機都很殊勝,善知識如林。善知識至少是在宗門大徹大悟,...
這裡特別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這種差異。通途法門的特點都要靠自力:持戒得禪定...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難,我們再來觀照淨土法門仗佛力往生之勝妙。在一代時...
容易跟特別難,這兩者是絕對相反的。有的說很難,有的說很容易,那看對什麼人說的。...
莫說西方為譬喻,須知名與實相應。譬甜似蜜非無蜜,喻冷如冰卻有冰。槐國阿誰招客去...
淨土念佛法門它的特色,是一個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一般我們說的本尊相應法。既然...
如菩薩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得斷煩惱,是《涅槃》義。如佛告父...
趙尊仁。法名培庚,江蘇如皋縣人。年三十餘歲,從事商業,性情淳厚踏實毫不虛偽,做...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
原文: 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務遠,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
問:眾生從無始以來,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而今生一期果報之身形,如果不曾遭逢善知...
【十者此土有佛道難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滿。所作成辦之樂】 佛道太難成了,太遙遠...
【原文】 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
臨終開導很重要,而臨終開導,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是照本宣科地念一段,剛才講,...
徹悟大師曾經寫過一個偈子,這個偈子前面兩句是: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處實堪悲。...
按淨土來說,做一切善事,迴向極樂淨土,那就是出世法,你光做一點好事情,也不迴向...
恩師上妙下湛老和尚,生於一九四四年四月九日,俗姓葉,名玉有,浙江麗水富嶺人。師...
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母,志誠念佛,則感應道交...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臨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隋開皇中,觀化京師,受持...
念佛人臨命終時,注意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發願都是臨命終時來接引,不是說你想什麼時...
(第一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等者,略舉餘經。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所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畢苦...
如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是《圓覺》義。《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好,再就是《...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麼相狀?我們那個時候還有顛倒妄想嗎? 淨...
原文: 曼佛世時,其有信受佛經語深,奉行道德,皆是我弟子也;其有甫欲學佛經戒者...
這個實有到底是什麼實有呢?上個月有一批居士到東林寺去參學,跟我交流的時候也問一...
目前須謹防兩種誤區:一是說末法眾生是持不了戒的,阿彌陀佛對五逆十惡的罪人都能救...
傳統大德們怎麼弘揚,我們怎麼去做。所以說寧信古人不可信今人。今人如果說他是一個...
一、緒論 眾生因無明煩惱的迷惑而有六道輪迴之業報,如何徑出輪迴而趨佛果,是每一...
【原文】 淨土之說,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於日用之間,而未嘗離。前篇所言是也。...
( 第一講) 好,各位有緣,南無阿彌陀佛。 斷疑生信,印祖的開示講給大家聽。 ...
原文: 有自負參禪者,輒雲達摩不立文字,見性則休。有自負念佛者,輒雲止貴直下有...
念佛就要時時刻刻心中要有佛,用這個聲音先攝住我們的耳根,然後通過耳根最終攝住我...
《淨名》《法華》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國,即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淨名義。《...
原文: 倘惑業未盡,道果未成。縱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經生死,進少退多。以道不勝...
原文: 又學道之人,凡遇種種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會。逆來順受,則縱遇危險等事,...
江邦濟。字道卿,號晴舟,安徽婺源江灣人,是江易園居士的父親。江邦濟,秉性仁慈孝...
問: 我母親八十三歲了,精神不是很好,時而抑鬱,時而焦慮,總怕自己死掉。我鼓勵...
《華嚴》一微塵中,具足十方法界,無盡莊嚴。此則如《大本》云,於寶樹中,見十方佛...
智者大師雖然他是在教下(天台)專攻專修,但對於西方淨土是一往情深。他日常生活都...
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常常是你還沒有斷盡見思惑,還沒有到達目標,你就命終了,壽命...
聶光堅,乃湖南聶雲台居士之侄子。曾留學美國,天資聰明過人,但是貢高我慢,看輕一...
我佛所說無量行門,皆是隨機方便利益一切眾生。而求其於方便之中殊勝方便者,則莫如...
鄒妙順,居士華融海之母,無錫後宅鎮人。住在上海新閘路福康裡四十八號。四十六歲後...
《華嚴》不動寂場,遍周法界,故云,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週遍。此則如《大本...
《華嚴》喻藥王樹,若有見者,眼得清淨,乃至耳鼻六根,無不清淨。眾生見佛,亦復如...
又問:東方藥師佛國,依正莊嚴,與西方無異。又有八大菩薩,臨終示路。亦可往生,何...
《華嚴》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此則如清涼雲,阿彌陀佛即本師盧舍那故。《佛說阿彌陀經...
問: 佛經中有描述,極樂世界的地面有落花,諸上善人踩上去會微微下陷。極樂世界諸...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堅定的,到臨終的時候,你的冤親債主找你算賬,你要想戰勝他們...
云何作願 世親菩薩在《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往生論)中講:若善男子善女人,...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說起跟佛陀結緣,當然造佛像、...
宗門教下,純靠自力來解決生死問題。如果說在晉唐之際,還有這種根機的人,到了末法...
問:信行願三,既聞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國,何須獨願西方? 答:以彼土中阿彌陀佛與...
問: 念佛成片,究竟怎樣才能達到成片呢? 成剛法師答: 佛在阿彌陀經裡,首先說...
印祖在《文鈔》中說,在蘇州有一位吳引之先生,是晚清科舉第三名(榜眼),這個人長...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當中,他很痛心地看到這麼一個事實,就是很多修行學佛的人,他懂得...
問: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請開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大安法師答: ...
問: 臨終助念遇到一件頗有爭議之事,一向姓女居士茹素念佛四十餘年,平時信願具佳...

光近來得一攝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片,此法實易為力。當念佛時,...

念佛人能往生西方,但禪密行者成就後去哪裡

參究念佛的利與弊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禪師

今生錯失淨土,六道劫數長遠

不為慈悲以修西方,卻欲嗔恨而墮為神

極樂世界的人死後又去哪裡呢

往生是現在的事,不是臨命終的事

中陰身一現前,累劫的善惡業力也都會現前

母親離世的警醒

《大寶積經》中介紹極樂世界與往生的4種方法

這個手在生死深淵裡面垂了十劫

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的家鄉

妙蓮老和尚念佛親見的不思議境界

求生淨土的心念是否也屬貪念

未證無生法忍,濁世度眾無有是處

念佛時打坐好嗎

無禪有淨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嗎

這一輩子若不能往生,後果將會非常悲慘

一邊念佛還殺蚊子,可以往生嗎

淨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臨終最怕不是風動幡動,而是仁者心動

關起門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嗎

淨土五經格局的由來

念佛法門,他力易行,橫超生死

靠自力到極樂世界去,東南西北怎麼辨別

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云何臨終十念即得往生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關頭最難得力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

往生成就四種不退

念佛有大光明,護念行人不遭魔事

佛陀教父親修行什麼法門來報父恩

為了臨終的正念,你必須做這兩件事

念佛鬼敬

一位老居士的瀕死體驗

怎樣的佛號才能產生往生的力量

誦《金剛經》十萬遍往生淨土

為耳聾昏迷癡呆者助念,有功效嗎

為什麼淨土宗特別強調發願

從點狀的佛號,提升到片狀的佛號

這樣的時代,罪業眾生該如何解脫

彌陀名號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十方諸佛都在自己剎土,宣揚讚歎阿彌陀佛名號

為何專說極樂世界?因為這個法門殊勝

極樂世界是虛無縹緲的嗎

修淨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後像外道一樣

菩薩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趙尊仁的往生故事

若現生竭誠盡敬,則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

智者大師辨析臨終十念即得往生

我可以永遠不去淨土嗎

臨終一念在淨土,則必定往生淨土

如何做臨終開導

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處實堪悲

念到一心不亂,就能親見本來面目

華開花落水流無聲|紀念妙湛老法師往生一週年

萬修萬人去是有前提的

為止口業,止語三年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定兌現這個願

宏海法師:阿彌陀經直解

《阿彌陀經》與《文殊》《般若經》的會通

《阿彌陀經》跟《圓覺經》的會通之處

極樂世界要修到什麼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如來子孫,為眾所尊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資格談極樂是空

淨土法門應謹防兩種誤區

本願念佛,不是信了隨緣念念就能往生

禪宗與淨土宗之異同

十念法費時短,而所得功德卻無盡大

斷疑生信—印祖講故事

參禪與修淨土的人,還需要研讀經教嗎

一邊念佛一邊追劇,這樣是沒用的

《阿彌陀經》與《維摩詰經》的會通

俯提劣機曲護初心,唯此法門最為第一

至誠念佛可以轉業

江邦濟的往生故事

如何幫助母親進入信願念佛的正軌

極樂世界的空間解脫境界

兩位大師持名念佛求生淨土

錯過淨土,出離無期

聶光堅的往生故事

持名念佛有三大殊勝方便

念佛不輟忽患胃癌,預知時至念佛捨報

阿彌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極樂世界的見聞獲益

藥師佛國與西方無異,何須定願西方淨土

阿彌陀佛即本師盧舍那

極樂世界的往生者有重量嗎

到臨命終時,就是憑本事了

淨土三資糧之如何發願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在這個五濁惡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脫

十方皆有佛國,何須獨願西方

念佛怎樣才能達到成片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復出家人的事業

念佛之人為什麼要吃素呢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