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11頁)
我們看這個內觀的思想。諸位!如果大家佛號都念得差不多,我們假設每一個人對阿彌陀...
我們修念佛法門,有沒有秘訣?印光大師這樣告訴我們,如果有人說:我有一個念佛的秘...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
我們經常說我們的業障重,其實我們的業障還不重,原因是什麼呢?業障重了我們不會聞...
世有專於參禪者云:唯心淨土,豈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此言似是而非...
【經文】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
【經文】 法藏比丘,於其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①大眾之中,發斯弘誓,建此願已,...
【經文】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瞭,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
【經文】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
問: 人往生西方能預知自己臨終年、月、日、時嗎?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數佔大...
我們要知道,極樂國土不是業力所感,我們再三強調──這是阿彌陀佛的法身所變現! ...
張奶奶老人家舍報了,家屬不同意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助念場所的租金也不行,說這麼...
中品下生者,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間的善法,只是修世間的...
修習淨土第一個重點,就是你要對極樂世界生起真實、而不可破壞的信心。這個信心的內...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於念念中憶念攝化於我,則我今者深感佛恩,故應念佛...
關於積集智慧的資糧,本經講到有二種因緣:第一個是有情的聲音,是指有明瞭性的鳥類...
我們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行、住、坐、臥、睡覺、乃至於吃飯。...
《三報論》:經說業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現報者,善惡始於此身,...
本經的修行重點在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誰代表阿彌陀...
問: 我母親八十三歲了,精神不是很好,時而抑鬱,時而焦慮,總怕自己死掉。我鼓勵...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我們修淨土的人,...
【原文】 或曰:參禪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佛只貴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
第三個結構段是談《阿彌陀經》三種註疏的特點。 古聖先賢,都有慈悲心,都深得佛心...
如果我們對名號不了解,你敢說臨命終時,這句佛號你能提起來?你真的能夠一心歸命、...
前面從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闡述了信心的內涵及其功能作用,具體到淨土法門,信心的法...
天如《淨土或問》云:今禪者見修淨土,鄙之為愚夫愚婦。此非鄙愚夫愚婦也,乃鄙文殊...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是最後一段結示。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
水功德: 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 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 阿彌陀佛因地,見...
這裡我舉一個公案,大家看看。把這位法師求到上品上生的這種行業跟我們自己做個對比...
修持法門一 【原文】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有一願云: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至心信樂...
問: 在淨土中還有身體的顯示嗎? 宏海法師答: 這是個知識性的問題,不是法義,...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或一歲二歲,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
解脫生死,念佛怎麼解脫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事情...
問: 一念、十念可決定往生,為何要一日三萬、五萬? 大安法師答: 好,這個佛法...
釋尊一代時教,應機隨緣宣說權實漸頓種種法門,眾生隨修一法,皆可入道,法法平等,...
在古來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況,《高僧傳》中就有許多這樣的公案。我們...
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不要想得很遙遠了,不要生很多妄想,這不是很難的事。你能夠行五...
【原文】 人初未嘗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體上得之。何則?以神之來而托於此,其形...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臨終時,地獄形相已現,能至心十念南謨阿彌陀佛,則變地獄...
東晉末年,在長期的分裂與戰亂中,隨著慧遠大師的到來,一朵光彩奪目的大白蓮花在古...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
(一) 一聲佛號一聲心, 須信心深佛更深, 夢眼未開情逐逐, 慈光常照夜沉沉。...
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有二點要注意:一個是你能念的心,一個是你所念的佛號;能念的心...
慈母張玉琴老居士是遼寧省鞍山市人,於2020年8月14日(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清...
善根人直接從不迷下手,觀想這個東西是我過去欠你的,還你就算了;禪定的人是這個境...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強調戒定慧三無漏學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斷惑,由斷惑而證...
梁雲娣老居士,是江蘇省宜興市新街百合村人,於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農曆四月二十...
接著再看第二點,是約著眾生。這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那我們眾生憑什麼能夠受用呢?...
所謂持名,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要達到一心不亂,當然是從執持名號下手。執...
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在實際念佛時,這三個是一體的── 一句佛號,信...
淨土宗在整個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種佛力加被的法門;要按照密宗的說法,它...
你自己精進,就會捨這個輪迴、這個南閻浮提的塵途。 塵途這個概念注意五欲六塵的客...
不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要想成就,都要從信字開始。比如說,我相信這裡有個普陀...
至信就是深信,裡面不夾雜懷疑。法相宗裡說信是一個善心法,十一位善法之首。信心就...
在一切修清淨心的行門當中,念佛一法是最為直接、最為圓頓。為什麼呢?我們常常說幾...
問: 法師講過,極樂世界一人去供養佛,可以同時到多處佛那裡。這是怎樣去的呢?請...
問: 法師好。念佛至誠懇切的心不會發,不知道心在哪裡,想至誠懇切,但發不出來。...
心之本覺曰佛,心之始覺曰念。顧本覺之在人心也,似異而恆同;乃始覺之隨人用也,雖...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佛說阿彌陀經》) 勸願後,望眾生力...
修行人要把死掛在額顱上。你想到死的時候,一切對世間猛厲的貪慾、追求,都會當下瓦...
問: 請問法師,深信切願定得往生,我相信佛無虛言。但心老不安。深信切願定得往生...
勸君一 長時念佛須真實 歸依佛語莫生疑 制護心猿無放逸 勸君二 唯思念佛無餘事...
問: 往生與否,關鍵看這個人是否在具足信願的條件下念佛。那麼如果一個人在平時,...
前有數行奉寄,想已塵覽。頃接手書,乃有塵業情緣,卒難銷隕,何時得成妙觀等語。足...
問: 請法師給弟子通俗地解釋一下,什麼是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每個人的心裡都...
《甘露疏》云: 一、詞少易行勝,唯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切人可念故; 二、念緣...
問: 請問法師,修行以自利為主,容易被人誤解為是自了漢,是小乘佛教,怎麼看待這...
這是我親耳聽到的一則有關念佛消災免難的感應故事。 在一個小村子裡,大多數村民的...
《觀經》中佛為何提出淨業行人要讀誦大乘經典?因為念佛往生法門是大乘圓頓之法。有...
即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我們前...
阿彌陀一句,萬法之總持。身與心相依,念茲復在茲。感應不思議,蓮開七寶池。 好,...
有法師帶居士朝山,順便來與閑談。法師也是同道,日常以淨土與大家結緣,希望同生西...
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在諸位心中,你現在的念頭多分來說是正念比較多,妄想比較少,但...
這句名號總持一切法,叫萬德洪名。念它的時候,我們真誠的心念出來,心和音聲要相依...
活一百歲跟你活七十歲又有什麼差別呢?你財富的多少,最終臨死你一點都帶不走。再加...
淨土法門能不能成就,實際上就取決於至誠心。第十八願十聲都能往生,但是它的前提要...
佛號怎麼念?佛號要聲聲心心,就是每一聲佛號都有你心靈力量的貫注,要念茲在茲。你...
近代高僧說,身為有情眾生,每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雖然有時也會起顛倒,造了很多罪...
問: 請法師開示,家人壽盡的時候,去寺廟辦佛事和在家助念效果是否一樣?如果附近...
覺明妙行菩薩對常攝說: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這個點示確實具...
庭前有遺粟,鳥雀共欣欣。 迴首見人影,翻然入遠雲。 機心如得盡,萬物可同群。 ...
請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則獲罪無量 由於菩薩有六種神通,他心通、天眼通都...
道綽大師繼承龍樹、曇鸞的難行道與易行道之判教,根據佛法三期法運說,加以進一步的...
問: 頂禮法師!輪迴中的眾生,都有一顆多情的心。我們緣著男女產生情執就有很大的...
淨土宗第四代祖師法照大師,他有一個奇特的經歷,就是到五台山大聖竹林寺。法照大師...
問: 頂禮法師!佛經上說,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上在淨土修行百年。弟子有時...
問: 平時深信切願,行持也堅持,但臨終時四大分解,凡夫保持不住佛念,只能隨業投...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
我們閉關念佛,很多人就談到,他一入關就覺得很害怕。害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他害怕...
念這個佛號的時候,怎麼念得功夫上路、得力?這裡教一種方法,一定要使你念出的聲音...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呢?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極樂世界!也不要說我來生怎麼怎...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誠懇切,這四個字是非常重要的。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後開示中,...
問: 請問法師,龍華三會的第三會得度的都是釋迦牟尼佛時就念佛的弟子,就像是我這...
請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捨准提咒而專門念佛。 前面我們知道這個定茂是...
問: 《淨土聖賢錄》中的許多事例,愚夫愚婦等念佛,並沒有做利他之事,為啥也能臨...
特別要注意臨命終的時候,那個時候的願非常重要,那個時候的思想非常重要,那個時候...
我們每一位眾生都是被阿彌陀佛的願力光明之海托起來的,只要有大的手段割斷牽纏,打...

【經文】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

往事不堪迴首,這句話你要永遠記住

念佛的秘訣與方法

《觀無量壽佛經》第四觀:寶樹觀

學佛可以不求生極樂世界嗎

高談玄妙撥無淨土之失

《觀無量壽佛經》第三觀:地觀

阿彌陀佛的因地|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觀無量壽佛經》第二觀:水觀

《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日觀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預知時間嗎

國土有哪三種

助念他人,啟示自己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修淨土的重點,就是要對極樂生起真實的信心

我今懇切念佛,佛必轉更念我矣

極樂的五塵境界,就是彌陀的三身四德

行住坐臥把持一句佛號

慧遠大師《三報論》之大略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83歲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幫她進入信願念佛的正軌

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淨土修行為何也需要明師、看經教

極樂世界的鳥是怎麼來的

《阿彌陀經》三種註疏的特點

對名號不了解,真的能夠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嗎

信佛力的同時,也要注重信自力

普勸為人必修淨土

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時候念念成就

極樂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懷玉禪師上品上生的故事

淨土簡易早課

在淨土中還有身體的顯示嗎

觀苦空無常而修淨土

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

一念十念可往生,為何還要三萬五萬

淨土一法,勝異方便,速疾解脫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蹟

念了好幾十年的佛,臨終動了一念懷疑就去不了

淨土法門不可不修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東晉士大夫的淨土情懷

佛陀為何主動宣說淨土法門

徹悟大師念佛偈

念佛時有兩點要注意

張玉琴老居士往生記

臨命終的三個憶念

極樂世界的三種莊嚴

淨土法門是一條捷徑,所證之果又非常勝妙

梁雲娣老居士往生記

「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真實義

持名念佛如何達到一心不亂

為什麼淨土法門那麼重視信願

萬德洪名為何對每個人的加持力不一樣

走在五欲六塵的客途上,滿面塵埃身心憔悴

千信則千生,萬信則萬生

「至信」與「至樂」的含義

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極樂眾生如何做到同時去多處佛那裡供養

念佛至誠懇切的心發不出來怎麼辦

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極樂」的三種解釋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

深信切願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麼

道鏡、善道《念佛十勸》

曾經信願持名,後來退轉不念了能否往生

只此數語,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什麼是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

念佛功德有七種勝

淨土不是自了漢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錯過班車 意外免禍

淨業行人為何要讀誦大乘經典

極樂世界的這個特色,是諸天做不到的

阿彌陀一句,萬法之總持

真信不具,法難入心

分段生死對我們的修行障礙太大了

極樂蓮華的狀態,是當下心理狀態的折射

唯了生脫死才是生命裡的大事

淨土法門能不能成就取決於至誠心

佛號要怎麼念

淨土宗與諸宗所不共的特色

家人壽盡的時候沒有師父助念怎麼辦

這八個字誤卻了往生大事

蘇州彭紹升:現居士身弘淨土,預知時至西方去

不念佛則獲罪無量

聖道門與淨土門的判教

用情執的心攀緣阿彌陀佛對嗎

三聖都指歸淨土

貪戀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嗎

臨終神識失控,如何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

出現恐懼的時候,千萬要緊抓這句佛號

念佛要「聲緣於心,心緣於聲」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

帶業往生的必要前提

口念彌陀心散亂,這樣能不能往生

捨咒來念佛

愚夫愚婦沒做利他之事,為何也能往生

常修梵行,為了臨終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