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17頁)
修行之方,亦有節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課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為主。每日...
塵劫聲聞者,有於大通佛世發心,皆因退大,塵點劫來,墮聲聞位。故經云:魚子庵羅華...
問: 佛是無處不在的,那為什麼念佛人要到臨終往生之時,才能見到佛來接引呢? 大...
阿彌陀佛名號確實是阿伽陀藥。阿伽陀藥就是萬病總治:以一個藥方治一切病。無論身體...
奶奶走了,在這世間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二十八日 上午十一點左右,...
《莫到老來方修道》,今天我們講第九行持門的淨觀門。也就是說我們修學淨土,你要在...
《莫道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的第九,修持門。上一講講這個淨悟門,要用...
今天我們的版塊呢,要講到修持門,《莫道老來方修道》,終於邁入正題了。 講到修持...
問: 請問師父,淨土宗的宗旨是信、願、行,我相信阿彌陀佛,相信有極樂世界,也發...
問: 我們都說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然後一定要相信阿彌陀佛,他有這個本事,有這個...
一念佛起,萬慮頓消。其他的什麼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有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一...
問: 法師開示的淨業三福很好,但是做起來就好難,對現今佛教形勢,如能人人修淨業...
執著有往生的事相,雖然不了解無生的道理,但老實念佛,叫顓蒙念佛,還有往生的利益...
博山禪師拈淨土偈,每雲淨心即是西方土,蓋以因攝果也。讀者不達,遂至以理奪事,幾...
問: 每天念佛的時間被發心做事佔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時,也都是要做的事在腦子裡面...
問: 西方極樂世界在現前一念心中全體具足,可弟子卻感覺不到;事相上的極樂世界又...
原文: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修之及極,皆可以了生脫死。而於現生決定可以了生死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優劣,則斷不至猶執著於唯究自心,謂識得即是道,而不須...
我們學習淨土教法,你必須要了解佛為娑婆世界眾生所設的學修教法次第是怎樣的,心裡...
淨土法門怎麼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願。佛不斷地說:這個法門是一切...
這個祖師有講過,魔王可以模仿阿彌陀佛,有可能。但是當你念佛的時候,他就受不了了...
為什麼要求生淨土?第一,人身難得,要求究竟的解脫。第二,在解脫的方法當中,通途...
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可是在...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在講淨土法門的部類門,也就是它所依的諸經典論著。前面講...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到淨土的部類門。此前講過,經中之經,就是正經中的正經...
在《大智度論》裡說,一個具足惑業的凡夫,我們大家都在內,也就是具縛凡夫,被貪瞋...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學。然已大半輩子過了,無可成就,只好一心念佛,求生西...
沈中旭。字啟白,江蘇吳縣人,年少時個性豪放不拘小節,熱心拯救他人的危難。 後來...
在無量劫的輪迴當中,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難信。如果這一世能夠深信淨土,一往...
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中,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沒有空間的間隔,打成一片了。極樂世界也...
原文: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簾(即所謂如佛像之目...
自古以來,世上的百歲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兩位年逾百歲,一位九十歲。這三...
文鈔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謂盲聾瘖啞不得往生。佛說八難中有盲聾瘖啞,...
佛號光明不可思議,功德亦不可思議。通過念佛真的能治療一些有精神障礙的人,在東林...
大智律師簡介 大智律師,即宋代靈芝元照大律師,他是南山宗的祖師,餘杭人。最初依...
問: 請問法師,專修淨土的人在做早晚課的時候可以加念其它的咒語嗎? 淨界法師答...
我們再看第二個傳承:這個禪淨雙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淨土宗的理觀,放進來的就是永...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
以為五逆十惡,臨終迴心,念十聲佛,就可往生,因此可以放心去犯戒。這是很嚴重的誤...
我們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礙除掉。什麼障礙呢? 比如窮苦的人,為了生活奔波,他怎...
我們都知道,阿彌陀經講,極樂世界有很多的鳥,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的,彌陀要解裡...
建立信心之後,再看第二種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立信心。 當我們選擇了淨土一...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須交代的乾乾淨淨。 就是把...
既不能生西方,則汝一生守節念佛,及所作種種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報。 這是必然的...
此前,我們把《西方合論》作了一個剎土門,就是各種淨土的介紹,襯托出西方極樂世界...
念佛一法,雖然我們有種種的認知,滿懷的歡喜,無盡的讚歎,但是還往往沒有把一句南...
《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下午吉祥。 萬法皆是因緣,此...
⒈董子明居士,民國時期山東蓬萊人,學識淵博,曾經擔任吳佩孚將軍的顧問。 ⒉他...
一、揭秘之說 佛在本經中告訴我們法界中還有一個極樂世界 佛要不是在淨土的根本經...
《臨終三要》,這個是印光大師很重要的開示:第一個,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個...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這種念頭非常容易著魔,非常容易中邪。這是...
以這種順從本願而產生的願望的力量,在臨終具足十念。在古德的註解當中,大部分都說...
在《法華經》的信解品裡有一個大富長者窮子喻。釋迦牟尼佛給須菩提授記,授記就是授...
嚴澄。字道徹,江蘇常熟人,文靖公嚴訥的兒子。年少即有清高的氣節,因為父親的庇蔭...
問: 弟子是醫院離休的醫務人員,雖是護士專業,但是從事過院辦衛校的教學專業,自...
問: 《楞嚴經》開示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意為:五戒需嚴守,方有出輪迴之望。然而...
你們有過這種經歷嗎?出去旅遊、爬山或者什麼,走著走著,繞來繞去,累得要命,好不...
宋代的志磐法師在《佛祖統記》中,除專敘天台宗以外,兼及禪宗、華嚴、法相、密宗、...
為什麼要往生西方?因為從佛教的根本情懷來講,是為了自度,特別是度他,才是更加有...
今天我們依然是講淨土緣起的第七門,就是為什麼說淨土,是顯現它的大勝方便。所以,...
在《法華經》裡面有一個特別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為大富長者,把他的好多的親生兒...
我們現在講這個淨土緣起門呢,今天的內容講到這個依因性來顯現功德。 上一次我們講...
生極樂世界,咱們把它基本的條件掌握住,信心、發願、念佛,這麼三個過程就行了。 ...
問: 弟子越來越歡喜念佛,感覺念佛時心容易得定。但時間一長,就會什麼事都不想幹...
問: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有云: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
今天我們《莫到老來方修道》,要講到關於第二個大的部分,叫緣起門。為什麼要說有極...
你看世間上連一輪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現,更何況阿彌陀佛的法身報身,能普應一切念...
我們學佛一定要知道這個世界苦的本質,所以出離心很重要。用功辦道的自利行為是非常...
各位有緣,阿彌陀佛,在淨土法門中,有一種特別的修法,大精進、大勇猛、大行持,不...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願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度來說,真正念佛就是心念...
問: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是以凡夫發心大小分判,而蕅益大師是以念佛功夫淺深分...
01 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 當念只因情未撇,無邊生死自羈留。 02...
善導大師有一段文字,是淨土夢修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薩善於修持,此方法十分...
慧恭,江西豫章豐城人,加入廬山蓮社,與僧光、慧蘭等一同追隨遠公學習佛法。僧光等...
現在雖很強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個意思是,雖然咱們還很強壯還很年輕,你就得...
問: 法師,修學佛法不是應該有次第嗎,淨土法門怎麼扔給一句佛號就不管了?淨土法...
我們要思惟自己夠得上夠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幾聲佛號就是念佛人,念佛人要...
見濁即見解上的濁亂,即五種見解上的濁亂。 第一是身見, 這是與生俱來的我執,執...
問: 有重病不吃藥,不看醫生,僅專注在阿彌陀佛佛號就能治病,是不是很神奇?那各...
萬修萬人去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阿彌陀佛太慈悲,太有威神力了。從這裡我們也感覺到...
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知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
垂慈接引,這個接引對我們很重要啊,這個願發得是太及時太重要了。因為我們臨命終時...
為什麼我們要打佛七? 因為要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備一些條件;至少內心要有一...
二〇一八年之秋,是我人生所走過的五十六個春秋中經歷悲歡離合的一段日子。 十月十...
念佛號的種種利益,利益是很多了,因為阿彌陀佛大願之王滿足一切眾生各各層次的願望...
原文: 蓮之為物,雖出淤泥,體常清淨。人能一切不著,樂我天真,富貴貧賤夷狄患難...
你只要對六字洪名繫念不止,一定會生到阿彌陀佛的淨土,一得往生,就能改變我們身心...
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我這裡也點示了下,這點我們一定不要受其他觀點的疑惑,覺得不...
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對現在的生存狀況更要有種敏銳的覺知。無論是像今年的雪災呀、...
原文: 接手書,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門所以,及與時機。縱曾讀光文鈔,亦未究...
若眾心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若...
在通途教理當中,你靠自力在這個濁惡的穢土修行,別說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
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執則成病,或致魔事。 那個意思對方可能打算年內或年前...
此則與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
一、《佛說無量壽經》 曹魏康僧鎧 譯 二、《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唐三藏法師...
信自信他。這裡面的信自,就不是善導大師說的決定深信自身是罪惡生死凡夫,這個自是...
這句名號是要用信願來莊嚴的,念佛不僅僅是持名這麼簡單,而是要講信願持名。這個方...
問: 病人於臨終時,若神志錯亂、惡境現前,比如:看到什麼人、胡言亂語、大喊大叫...
大師生平 行策大師(公元16281682年),諱行策,字截流,俗姓蔣。父名全昌...

(上)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繼續講第九修持門的淨念門。那我們常說念佛,念佛...

淨土行人早課功課之法

念佛往生一法,對初發心菩薩來說非常重要

為何念佛人要到臨終時,才能見佛來迎呢

彌陀的名號能治病靠的是什麼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念佛如果心力不夠,還需要加些淨觀

對淨土法門要具足這十種信心

這些能夠悟透,對淨土才有決定的信心

淨土行人什麼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願

臨終提不起正念,阿彌陀佛能把我救走嗎

四種念佛的方法

把淨業三福作為日常行為的指導

偏執無生之理,輕視往生之事

蕅益大師《淨土偈》六十首

念佛時間被佔用了,利生事業是否要往生後再來做

極樂在現前一念心中全體具足,為何卻感覺不到

現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淨土一門

無論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脫死,以仗佛力故

極樂世界的阿羅漢

每一聲佛號都應含有願往生的信息

佛現前先不要太高興,你繼續念佛

為什麼要求生淨土

普賢菩薩這次怎麼沒提極樂世界呢

副經中的副經

副經中的正經

具縛凡夫想在五濁惡世成就道業,是不可能的

欲報父母恩,應當一心念佛,代父母懺悔業障

善巧導淨土,妙驗西方路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麼含義

「蓮華化生」的具體情形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三位百歲高僧的念佛開示

盲聾瘖啞可以往生嗎

一位瘋婆婆念佛痊癒的故事

元照律師由輕謗淨土,轉為專志西方的心路歷程

淨土宗的雜修與圓修有什麼區別呢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臨命終時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對自己這麼殘忍,恐怕會失去大好機會

念佛先除障礙

順情而化,導入彌陀的大悲

為何要強調專修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不能往生西方,則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間福報

修淨土的正經和副經

念佛三昧,無上真法

宏海法師:淨土三篇

房門反鎖,念佛穿牆

佛為我們揭開了這個驚天秘密

《臨終三要》的重要開示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

臨終十念就是臨終的十句佛號嗎

你是富二代還是掏糞工

人生無味,皮囊終壞

今生不要再錯過念佛往生的大好機緣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來衡量淨土法門

唯佛與佛能究竟明瞭

淨土宗十三代祖師

忍力不堅固,而欲度眾生的尷尬下場

淨土法門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隨順眾生,故說此言

依因性來顯現功德

助念一個不念佛不發願的人,能生極樂世界嗎

念佛後不想看書、做事的心態對嗎

度眾生的心發不出來,這樣能否往生

為了這一大事因緣——往生西方

阿彌陀佛遍法界,只需臨終念感通

淨土法門不需要標新立異

什麼是般舟三昧

當下的念頭若是念佛,就不會犯戒

往生品位深淺之判別

中峰大師禪詩百首欣賞

善導大師睡眠念佛法

重病念佛,佛持金蓮接引往生

現在雖很強健,但要做死了想

淨土法門的沒有修學次第嗎

不是念了幾聲佛號,就是念佛人

佛號轉見濁巧入佛智

在凡夫層面上,有病還是要到醫院看

懷疑是往生的最大障礙

何苦還要戀戀不捨

阿彌陀佛這個願發得太及時太重要了

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備一些條件

以病苦作佛事,將病房當閉關房

大安法師列舉念佛六大利益

這個榮耀,又有什麼能再超過呢

對六字洪名繫念不止,一定能生彌陀淨土

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嗎

「厭離」為我們的心加了保護層

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甚難甚難

憶佛念佛必定見佛

阿彌陀佛臨終接引,這是自力法門沒有的

淨土行人勿定往生時間

為什麼只靠佛號,就能把彌陀功德轉到我的功德

《無量壽經》的五種原譯本

只信他不信自,容易導致往生邊地疑城

念佛不僅僅是「持名」這麼簡單

病人臨終神志錯亂惡境現前,應如何開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