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8頁)

我們看第一段的說明。身有遷變是說,這個色身是遷流變化的。在前面的七處破妄當中,...
我們學習佛法,經常會聽到善知識這個詞。對其含義,每個人都能說出大概,但詳細分別...
問: 對於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怎樣對治?皈依僧的僧是指初...
疏文:茲欲勉強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動歸止,止更彌動。縱粗念暫息,細念猶存,便謂...
問: 大勢至與觀世音同為阿彌陀佛的左右協侍,共稱西方三聖,大勢至更被尊為法王子...
為什麼菩薩要歷事煉心?因為要改造你的想像力。其實佈施的本身重點不在幫助別人,叫...
這個憶念到底有什麼好處呢?我們講到這個憶念,這個感應的功德。我們看經文: 【若...
我們看甲二的懺悔方法。前面講到懺悔的善根,這個是滅罪的正因。這以下是滅罪的助緣...
『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因果相續;由妄熏習,似我相...
問: 佛法是超世間,也是救世間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遙遠的西方極樂世界,還有佈施...
問: 有許多居士以腿不彎曲、類似蹦的形式來幾天幾夜地繞佛,且阿彌陀佛的阿(音ā...
問: 法師您好,我是被家人拖到群裡來學《文鈔》的。我知道念佛要有出離之心,可是...
念佛這樁事,總得不緩不急,否則易出毛病。當初釋尊有一弟子,擅彈七絃琴,此人學佛...
問: 尊敬的宏海法師,我的問題可能比較基礎,佛教說人世間都有因果輪迴,但是對於...
修行人順順境境的、平平安安地過日子不是很好嗎?為什麼一定要逆境呢?那麼蕅益大師...
我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各別種類的眾生,聞信我的名號,悉能證得菩薩...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
問: 從《楞嚴經》所看到說,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變現。弟子就以此觀想都是阿彌...
四聖諦是基礎的佛學,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的第一個夏天,最初在鹿野苑為五位比丘弟...
春秋戰國時代,魯國有一口祖先留下來的古鐘,這個鐘特別的莊嚴,也特別的大,敲起來...
問: 祖師說真正修道人,不見他人過,我是一個小道場的執事,當看到同修不好的言行...
問:在坐念的時候,有些人的身體會隨佛號節奏而快速的震動,或者是打拍子,這樣是不...
我們看第一個,開合寶掌來證明客人跟主人的道理。看經文: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
持經利益隨心論,以今人受持經典,了無敬畏而發。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敬畏中求,能竭...
問: 法師,修行的過程中如何讓自己一心不亂? 宏海法師答: 修行中,能夠達到一...
「此之得失,雖由他起,實屬往昔劫中,成全破壞人之善惡業力所致。」 就著這個往生...
一 菩薩學處釋名 佛教經律,說二學處:一曰比丘學處,是指比丘應學習的律儀言,規...
普賢菩薩,梵語音多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或邲輸跋陀,亦譯遍吉。普賢菩薩被尊為華嚴三聖...
問: 請問淨土法門執著有相,那怎樣契入中觀法門、緣起性空呢? 大安法師答: 其...
根、塵、識俱遣,心、意、識全忘;十方坐斷,不通聖、凡。這四句話,擺在工夫上研究...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們一個人不是沒事幹的,總有一些事情要做,這個時候或...
我們看第一段, 直指見性是心非眼。 這個地方,佛陀從眾生能見的功能當中,來開顯...
佛陀把我們一念心開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個是雜染生死的根本,第二個是清淨涅槃...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編寫生命的代碼,這些身體、語言以及思想上的行為,推動著這個生命...
為什麼往生到極樂世界馬上就得不退?這個不退的點在哪裡?理由在哪裡?事實發生在哪...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心淨則國土淨,與厭離娑婆有沒有衝突。請法師給我們分解。 ...
談起《華嚴經》我們還得了解龍樹菩薩的功德。龍樹菩薩是於佛滅度之後六百年出生的,...
你不修空觀,除非你保證:我臨終的時候,沒有太多相狀來誘惑我、來干擾我,你最好是...
下面把妄想作一個總結: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
你用這種(地藏菩薩聖德大觀)觀想力,還是不能入、也不能夠一時成功,那怎麼樣呢?...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我們看現瑞許說: 即時如來從胸卐字湧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
第四個偈子: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這個無禪無淨土,不...
六祖慧能大師的故事...
星雲大師著,林鉅晴繪。...
我們先講這個心。這個心,就是你這個心力。譬如說,我們看到有一種人,他得到了富貴...
問: 請益法師,很多人平時很用功念佛,但年紀大或者病痛發生時,常顛倒不念佛。如...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國中菩薩智慧辯...
我成佛時,國中菩薩,於諸經法若受持、若讀、若諷誦、若憶持、若解說,悉能獲得無礙...
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我們跟眾生,人跟人是要有因緣的,我...
梵雲懺摩,此翻悔往,有言懺悔,梵華雙舉。准《業疏》云:取其意義謂不造新,懺謂止...
大乘佛法的菩薩道跟一般外道的修學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些地方是不同的。比如說我們...
這個人天乘,你可能要經過三年五年的時間,必須要掃除你生命中的地雷、重大的地雷,...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這個清,是大清了,清朝。蕅益大師出生的年代是明朝的萬曆年...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咸淡劣味;四、輕...
或問省庵曰:參禪一門,全仗已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則仗他力,故承佛護念,魔事不生...
大師又講到自己發懺悔心、改往修來的想法。他思維:以前造了無量罪業,不信淨土,謗...
問: 請問師父,如果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是緣起,那是否也有成住壞空呢? 宏海法...
問: 弟子一直有個疑惑,就是感應道交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因為我想我肯定沒有...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根據所觀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成三類的修行: 第一個叫作...
《法華經》當然最重要就是理觀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點跟一般的點不一樣。 我們先談...
此論修德,不論性德。性德則一切微塵法爾具足四種淨穢佛土。今約信願行三,彌陀名號...
問: 什麼是三摩地?什麼是陀羅尼道?什麼是得泥洹道?什麼是被弘誓鎧? 大安法師...
疏文:今念佛者,以佛大願攝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幹,神不可測。雖有魔事,行將自消...
動和靜,昏和散,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態。新加坡芽籠這條街,各種宗教...
禪宗有一句話,我希望大家好好體驗一下,你就知道什麼叫作中道的思想。它說覓即知君...
這個宇宙萬法,惟獨是我們一念心所顯現,這個觀念很重要。佛教的觀念是認為我們的生...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陳,河南潁川人。母親懷孕時,夢見五彩的雲煙,迴旋環...
《盂蘭盆經》 云:若能以飯食、臥具、 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
佛法大要,總為戒定慧三學;法海浩瀚,無出經、律、論三藏。通而為言,經、律、論各...
發心應學二事, 一智慧,二慈悲方便。 欲學智慧,莫若讀誦大乘方等經典,深解義趣...
問: 南無阿彌陀佛!法師慈悲!我們很多的佛子喜歡說隨緣,不要執著,在社會上給人...
有人經常問我這個問題,我佈施了之後有這麼多倒霉的事情,師父你看怎麼辦? 我就問...
你的眼根去接觸佛像的時候,產生一個識,一個明瞭性。根塵一碰撞就會產生一種心識。...
關於一念的相應,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說明: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國王叫波斯匿王─...
先看第一科,約著迷真。眾生因為迷失了清淨的本性而生起一念的妄想,那麼這個時候在...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種:第一極生,第二極熟,第三非凡、非聖。這三個題目,把你們用...
我們修行有三個步驟:第一個一定要先進入寂靜的觀念,寂靜就是你一定要先擺脫這些不...
過去,曾有人種了許多白草。這種草需於特定時節採收,一旦錯過了,就會失去美好的色...
東林寺丈室衣缽德文法師,於2024年1月22日23時12分,在東林助念團平穩捨...
我家族從祖輩開始,男眾有一種共業壽命都短。我沒有見過爺爺,據奶奶說,爺爺生前從...
問: 頂禮法師!元朝之前佛法興盛,距今千年,當時的佛經用當時的字體,與時俱進,...
問: 南無阿彌陀佛,至誠頂禮宏海法師!家人十多年來,每天早上幾乎都上香禮佛,再...
經論中有法門名為四護:一、命護 二、力護 三、心護 四、正方便護。 何謂命護?...
我們這一科是把遍計執--所謂能遍計的第六意識,它計度分別的差別相貌,作一個品類...
當我們的心靈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我們未來淨土的功德,會有什麼好處呢?...
佛陀把高慢心的人,他內心的相貌講出一個譬喻說: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說:...
蕅益大師說,一個利根人,七處破妄到第一關的時候就應該開悟了,就是覓心了不可得。...
大家看過《影塵回憶錄》就知道,有位朱子橋老將軍,他過去做過黑龍江的將軍,到了民...
印光大師,關中人也。宿具善根,幼志聖賢。光緒七年,時年二十一歲,發心剃髮於終南...
一般來說,我們這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中間有一道牆壁。這道牆壁諸位知道是什麼...
問: 學淨土可以讀其他經典嗎?譬如儒家經典、道家經典,還有《楞嚴經》等佛教經典...
把眼睛收起來!眼睛像老鼠一樣骨碌骨碌轉地,只管跑到外面去玩好好的禪堂不好好坐香...
問: 阿彌陀佛!弟子的功課是早課《地藏經》或地藏菩薩聖號,晚課持大悲咒,在《大...
問: 戒律中常見對歌舞的限制,如八關齋戒中,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等。但佛經中...
問: 法師您好!印祖一再強調我們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弟子想請您再詳細開示什麼...
問: 佛友之間討論佛法的時候,說錯了話是否就是謗佛謗法謗僧了呢? 答: 佛友之...

我講一個小故事,大家體會體會這個觀念:佛在世的時候,舍衛國國王叫波斯匿王,波斯...

這個色身是念念遷謝,新新不住的

《華嚴經》中的十種善知識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念一佛名,轉換百千萬億之塵勞雜念

為何漢傳佛教對觀世音的崇拜遠勝於大勢至菩薩

為什麼菩薩要歷事煉心

夢中見佛的公案

懺悔的必要性——因緣果報有三大理論

法性本來空寂,是誰造業?誰來受果報呢

人人都往生到遙遠的極樂,那人間有情眾生有誰來度

跺腳念佛與念「彌陀佛」如法嗎

是不是要等待因緣到了再來修行呢

念佛應該要不急不緩

怎麼能印證因果輪迴呢

如何知道這個人能夠承擔大事業

四十八大願——(第34願)皆得法忍總持

四十八大願——(第33願)蒙光觸身獲益

四十八大願——(第32願)嚴飾超諸天人

念佛就是聽自己念出的聲音

聖嚴法師:四聖諦講記

從本來面目來發動佛號,每一句佛號都是不可思議

看到同修不好的言行時,當如何去做

身體隨著佛號節奏打拍子,這樣有利於攝心專注嗎

見性是離一切相的,沒有寂靜相,也沒有擾動相

竭誠致敬能獲佛法利益

修行的過程中如何讓自己一心不亂

不想臨終往生被別人障礙,要準備好這兩點

太虛大師:菩薩學處講要

【推薦】大行無邊際的普賢菩薩

淨土法門是有相的,如何能契入中觀呢

宗門下言心意識,就是心知起念、分別一切

念佛動中修,要修到什麼程度呢

直指見性是「心」非「眼」

凡夫、外道、二乘人的過失

【佛學漫畫】生命底層的代碼

往生到極樂世界為何就能得不退

「心淨則國土淨」與「厭離娑婆」有沒有衝突

龍樹菩薩與《華嚴經》

把這兩個放進去,這個佛號就不可思議

沒有找到真如自性,所以才會寂寞

身口意常時這樣去觀想

凡夫的一念心被兩種障礙所纏繞

先找到根本,才有資格修學

「無禪無淨土」會怎麼樣

【佛學漫畫】曹溪六祖慧能大師

【佛學漫畫】釋迦牟尼佛傳

為什麼有人富貴堅固得來容易,有人卻要辛苦勞作

如何避免年紀大或病痛時,顛倒不念佛

四十八大願——(第31願)淨國照見十方願

四十八大願——(第30願)智辯無有限量

四十八大願——(第29願)受經普得智辯

虔誠的迴向,讓逆子回頭

懺悔的真實義是什麼

找到清淨本性,這才是成佛的根本

有對錯的概念,你就很難調伏妄想

蕅益大師的生平德業

極樂世界八功德水的特點

省庵大師:念佛著魔辯

【佛學漫畫】是什麼讓輕視念佛的律宗祖師改修淨業

極樂世界也是緣起,是否也有成住壞空呢

感應道交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念佛法門的殊勝,在於能夠攝佛功德成己功德

學《法華經》對修淨土有哪些好處

四土裡面分淨穢

什麼是三摩地、陀羅尼道、得泥洹道

持名念佛的勝妙功用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推薦】對治煩惱的最好方式

宇宙萬法惟獨是我們一念心所顯現

智者大師的生平與臨終往生事蹟

供僧功德殊勝,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

住持佛法 律為共學

發心應學二事

做事認真是執著嗎?這種算隨緣嗎

代眾生受苦的精神

法性本來空寂,但是因果絲毫不爽

從根本上的覺悟,才是真正脫胎換骨

清淨本然的本體,怎麼會有染淨因果呢

工夫現前,到底是個什麼境界

心不受任何善惡的干擾,這才叫真修

不淨的羹湯

【推薦】佛佑中陰往生——德文法師的往生紀實

德文法師自述學佛出家因緣

研究經典是依唐宋以前的,還是以後的呢

家人在家吃素,出門吃葷……

妙境法師:四護法門

修行是轉變第六意識,而不是消滅第六意識

念佛消業的故事

高慢心所招感的三種地獄

為什麼叫覓心了不可得

賬災濟恤救了好多人,能抵罪過嗎

印光大師苦行略記

怎樣做才能夠不打妄想而安住佛號

學淨土可以讀其他經典嗎?這樣算雜修嗎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間做馬駒

持大悲咒是不是更加消業障更滅罪呢

如何從佛法的角度理解樂舞問題

怎樣的狀態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佛友間討論佛法,說錯了是謗佛謗法謗僧嗎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