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200頁)
我們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寶。你皈依三寶這件事,要把它重視一點,不要那麼輕舉妄動。第一,你要選...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阿羅漢者:怎麼叫阿羅漢呢?方才說的四果阿羅漢,到這種阿羅...世界災難的來源,皆因人人不守五戒、不修十善而成。因為眾生所造的業,世界才出現種種的災難。所謂「起惑造...現在參禪人,盡在皮毛上用功夫,把參禪當做比賽來爭第一。你能坐三小時,我要坐五小時,勝過你一招,有這種...[1] 修道就是要倒過來什麼意思呢?即是好事給他人,壞事予自己。捨棄小我,完成大我。 [2] 修道人...要學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學好,則冤孽不會來找;愈想學好,冤孽愈來找,欲把債務算清。因為...楞嚴咒分五部,表示五方: (1)東方金剛部,金剛王咒,以阿閦佛為部主,亦即消災延壽佛。 (2)南方寶...佛光普照,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眾生心。把眾生的心照亮了,把貪瞋癡消滅除盡,把黑暗照成光明,息滅八萬...「末法時代,一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在末法時代就有一億人修道,也不一定有一個人得道,幸...老子說:君子有造命之學,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天、地、人是所謂的三才,所以人是天地...眾生乃眾緣和合而成,從十二因緣演變而成人。螞蟻乃至細菌皆是眾生,我們不用往外找眾生,人自性中已有無量...為什麼我們平時要念佛呢? 平時念佛,就是為臨終時作一個準備。 為什麼不等到臨終時才念呢? 因為,習慣...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很自然的一種道理。你明白這個道理,成就是住,就是壞,就是空。生也就...人們來到這個世界,把真的遺忘,卻拿起假的,所以生生世世背覺合塵、醉生夢死。醉生,就是在生的時候,好像...人在世上都是找假的,不找真的。都是願意被人欺騙。你和他講真的,他反不信。例如有人專講發財教,揚言來聽...談到出世,連帶就會說到出家。好多人都誤以為信仰佛教後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如果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世間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我們的」,這雖然還談不上徹底解脫,至少可以漸漸擺脫得失...我們中國是一個有拜神、拜祖先傳統的一個民族,所以拜神變成我們傳統的風俗習慣。你要是問他,拜神在拜什麼...佛教徒是採取中道的態度。這風水對我們凡夫來講確確實實是有的,如果對一位證果的聖人如佛陀、菩薩、阿羅漢...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過日子就好,這像什麼,你們知道嗎?就像小孩子不懂事拿一顆大...什麼叫做修行?現在說在家眾三點: 第一,要守我們的本分;第二,一定要深信因果;第三,要老實念佛,印光...信仰觀世音菩薩──慈悲精神的學習 在佛教信仰裡,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將會在未來接替阿...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和弟子一起去遊歷。 走了幾百里路也沒看見一個人,徒弟就問佛:「世尊!這裡怎麼沒看到...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將被宰殺,命在垂危的眾生的命,而眾生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 習慣最初是蛛絲,最後變成巨索。 ◎ 人類最大的力量,來自於克服自己最大的缺點時。 ◎ 正當的習慣...神奇小鳥雙雙至,為解法師心頭疑 我記得我以前放魚,然後有一次在高雄,有一些居士就買了很多的鳥,跟我說...這期的會訊,讓我們來談一談關於袈裟和佛塔的功德。這兩類東西看起來關聯性似乎不大,但若是深入了解其個中...我小學五年級,我住在台北淡水河邊,我們三個同學,一個姓鄭,一個姓陳,我們三個同住在一起,下課以後,就...一. 施食這輩子會得到十種福聚: 1.你不會中毒。 2.毒蛇乃至壞蟲不會咬你。 3.刀杖不能傷害到你...釋迦牟尼佛自認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所以他沒有煩惱。而大多數的人卻將自己當作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最不...俗話說:「開門七件事」,人沒有錢不能生活,工作所得的薪水可以維持生活所需,而工作本身因此就有了意義。...佛陀住世時,帶領為數眾多的比丘共同學法修行。某天早上,許多比丘聚在一起,談論一位言行不一的比丘,這位...某一個時候,佛在一村落裡,那個村落的東莊與南莊隔著一條河,東莊約有五百戶人家,莊內的眾生常造諸惡業,...有一位年輕人很愛喝酒,經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後,又會感到很後悔。一年當中,他因喝酒、鬧事而被拘留...戰國時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宮奢鑄造一座大銅鐘。好的銅鐘必定要用七寶合成,敲起來聲音才會悠遠宏亮。製作銅...佛經中,有這樣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擁有二百五十頭牛。他每天都會到一個水草豐足的曠野放牛,讓牛群...佛陀告訴我們,人要做到完全平等待人的程度,實在是很難;連孔夫子都難以做到了,更何況是凡夫的我們。甚至...周朝時代有一位專門養鬥雞的人叫做紀渻子。鬥雞,顧名思義,那種雞是好鬥成性的;兩隻雞對立時,一隻稍微一...一則佛典故事教導,瞋怒詈罵只會造成對立、衝突,應該用智慧、用愛對待眾生;遭遇、見證人間苦難,更要增長...明理者要有寬大的度量,來容納世間的人事,不可得理不饒人! 人人皆有佛性,也有相異的習性。此乃眾生之習...有一個國家很富有,擁有全天下的東西,但是他們的國王卻仍然感到不快樂,因為他想要的東西都已經得到了,生...佛經裡有一段故事:有位書生以教書維生,但是家鄉環境貧困,教書所得很微薄,他只好遠離家鄉到遙遠的都市教...佛陀在世時,有一段時間住在竹蘭園精舍,比丘們則散居在山洞或樹下,各自用功修行。 有一天,一位拘那羅那...戰國時代,有一位在楚國長大、原籍燕國的人,年歲增長後,常常惦念著自己出生的地方,想要落葉歸根。剛好有...佛陀有一段時間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天,他用指甲挖了一些土,然後問弟子說:「我指甲上的土多,...某個安適的午後,人們正在樹下乘涼、聊天時,突然聽到一隻小鳥奮力鼓動翅膀的聲音,以及哀淒無奈的叫聲。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們在外看到人家在辦喪事,為了祭拜亡者,殺了許多生靈,因此個個表情悲慼。佛陀知道後,...佛陀在世時,有一則公案:一天黃昏,波斯匿王來到佛陀講經說法的祇樹給孤獨園拜訪佛陀。佛陀看到波斯匿王灰...安徽省有一個地方做採石磯(位在當塗縣西北),得名的來源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 傳說採石磯曾經有好長的...佛滅度後,在印度有一位國王叫烏斯迦,這位國王心地善良,對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個兒子,眼睛非常美麗,幾...佛陀在世時,有一次在河的對岸講法。有許多比丘想渡河去聆聽,但是,河邊只有一條船。船主告訴比丘們:「我...我曾看過一篇文章這麼說:人生有二種形態永遠形影相隨,一項是貧窮,一項是垃圾。 貧窮跟隨著垃圾,垃圾也...佛世時,曾以一則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們來到王舍城托缽。城裡有一條十分熱鬧的街道,販...有位國王每天聽取大臣們報告政務,處理各項國事,忙碌的日子過久了,心裡有點煩悶,很想輕鬆一下。 有一天...有一回,佛陀對弟子說:「要把自己的心照顧好,不要攀緣;心若不斷攀緣,煩惱就難斷;以至於輪迴六道,苦不...改運、消災、改名,自古以來這種迷信就已深印於人們心中。 在佛世時,有一位從小和給孤獨長者一起長大的青...一位婦人在先生往生後,帶著三個女兒到富有人家裡當奴僕,母女四人過著非常困苦的生活。 有一天,一隻全身...過去的聖人多生於亂世,所以,他們會成為聖人。比如老子,在古聖先賢之中,他也是一位大哲學家,他的哲學是...有對貧窮夫妻,住屋簡陋破舊,家無隔夜糧,每日必須辛勤做工才能餬口,由於夫妻倆身體健康、做事勤快,生活...無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裡林木茂密,是許多飛禽走獸的聚居之所。其中有一隻母象懷胎了,不久之後...人生在世,真正過不去的是自己,最惡毒的敵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反觀自性,不要讓惡念浮上心頭。...在日常生活中,環境是培養心性的重要條件,所以,每個人都要審慎地選擇良好的環境去學習。凡事也要能「隨遇...人能守本分,才能盡本事。就像小鳥飛翔在天空中,歌聲嘹亮而悅耳,增添了大自然的生氣,這就是它們的本分、...佛經中有一則小故事 ,有對老夫妻沒有子女、親戚,住在一個山城小鎮外,沒有什麼鄰居,只有兩老相依為命,...人生如夢,而人就在無常的人生中不斷地追求、幻想,所以經常生活在煩惱、束縛之中。 佛經裡有段「賽月童子...每個人與生俱來皆有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會分辨不清善惡是非,因而招來很多障礙自己的緣。在佛...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個道場,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參訪,就向師父請假。師父問他:「我們的道場四面環山...前言 釋迦牟尼佛為了救濟眾生而示現人間。世間的宗教有些是有組織性、有教育性的,例如天主教、基督教、佛...人要先從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調整好,才會快樂自在。佛陀暢演八萬四千法,就是教導我們清淨身、口、意三業...△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 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也可以儲積...有一則簡單的故事:在某鄉村,有一戶老人家的隔壁有一間大豬舍,豬舍裡有一隻剛出生不久的豬。老人每次經過...△ 人因自覺而成長,因自滿而墜落;自我批判的認錯心理,是道德人心的第一課,是人格昇華的階梯。 △ 人...做人本來就很苦,一出生就遭人遺棄,更是痛苦。 有一天,我到慈濟醫院探望病患,抵達醫院時,他們向我報告...智慧與煩惱就如天平的兩端煩惱多一點,智慧就少一點;煩惱若輕一點,就能增加智慧。倘若能敞開心胸,多去關...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團三五成群,正在討論城裡發生的一件事──前幾天,一群人在森林裡遇到三個強盜,在他...佛陀說:人生無常,國土危脆。看看最近的天災、人禍,真是令人憂心忡忡。 現今年齡六十歲以上的人,對於二...修行學佛前應先學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顧好,再去照顧別人的心,如此自利利他,自然就能走上圓滿的道路。我...大地眾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們聽聽大地之音──有鳥叫、雞啼、蟲鳴雞有司晨的功能;鳥兒在芳香的...昨天,有一群作家來訪,他們說∶現在的社會中,要找甘於平凡、平常的人,已經很難了,因為現代人一個比一個...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一起時,難免有彼此知見的差異。佛教徒會排斥佛教以外的宗教信仰者;認為佛陀的聖教超越...在日常生活中,有兩種表達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聲」與「色」。「聲」是指言語聲音,「色」是表現於外的...有一位養牛的人,他養的牛,乳汁特別多,他覺得自己養牛的技術比別人好,因此很驕傲,逢人便說:我養的母牛...△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一份很清淨的本性,這也是佛陀所說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只不過被社會不良環...△ 有的人不僅圖享受,還追逐時尚流行、虛榮、奢侈,這種人生無不就是為了一個貪字。可知道,無明煩惱往往...△ 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 有眾生相即有眾生見。 △ 每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張白...凡夫心有如野馬、猿猴,因為沒有任何依靠、目標,所以容易有妄想雜念;有了妄想雜念,行動往往會有錯誤,有...當今社會風氣浮動不安,問題皆出在「人心」,「身病好治療,心病難醫治」。古代的聖人賢哲殫精竭慮,就是想...淨因第一要 一.孝養父母 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 世間之孝與出世之孝 道在尋常日用中 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1、心理環保 剛才手語隊表演一個呼吸的地球和大地的園丁兩首歌曲,是關於大地環保及心靈環保。 人心一旦...有錢時不必得意,沒錢時也不必悲哀,反正福到財至,福消財散。 今天我們能居住在平安富足的土地上,應慶幸...△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淨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啟發出來,則福慧果報無量! △ 佛陀在...「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去除妄想,才能認清周圍的境界。 很多人都嚮往著未來,常想:如果我能改...學佛要學習自度、度人,「自度」必須時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若言行不當或有過失,則必須鞭策自己更...有位少女問男女之情,如何才好? 師言:要專,要規規矩矩。 又問:專情、私情有何不同?師言:私情是佔有...△ 什麼是人生最有價值的呢?就是愛。把犧牲當作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有意義。...△ 歡喜心是一種涵養,能令周圍的人都有如沐春風的喜悅感。 △ 人心應該都是一樣,都是與如來有同等的愛...頓漸的問題,許多人都要誤解,總以為頓教的法門與漸教的法門,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修行法,許多貪圖便宜的人,...△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睹人青眼少,問...心與物質真實存在嗎?如果仔細去分析它們,我們就會發現它們的存在只是暫時的現象。難道這就表示心與物質在...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
宣化上人:人生第一件大事是皈依三寶
宣化上人:阿羅漢的神通
宣化上人:五戒十善消災難
宣化上人:修道不要爭第一
宣化上人101條語錄
宣化上人:萬魔不退菩提心
宣化上人:楞嚴咒的功德利益
宣化上人:佛光普照
宣化上人:老實念佛
宣化上人:命由我立
宣化上人:要度眾生,先不吃肉
宣化上人:為什麼要念佛
宣化上人:節食、寡慾
宣化上人:人生如夢枉受苦
宣化上人:發財教
慧律法師:學佛並非都要出家
慧律法師:摧毀「自我意識」的空間
慧律法師:拜佛與拜神有什麼差別?
慧律法師:佛教徒對風水要持什麼樣的態度
慧律法師: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慧律法師:在家眾要怎麼修行
慧律法師:信仰觀世音菩薩
嗔恨心的可怕
圓因法師:淺釋放生
海濤法師:做習慣的主人
海濤法師講自己放生的神奇故事
海濤法師:供袈裟的殊勝功德
海濤法師講自己殺生遭報應的故事
海濤法師:施食者這輩子就能得到的福報
慧律法師《讓你贏,我也沒有輸》
聖嚴法師:奉獻工作也是菩薩精神
山鼠與狸貓
涉水渡河的求法者
愛喝酒的年輕人
大臣鑄銅鐘
失望的牧牛人
證嚴法師:為無緣、有怨者祝福
氣柔心細不戰而勝
天人瞋罵夜叉
證嚴法師:普天三無
買智慧
窮書生的傳家寶
比丘與毒蛇
真假故鄉
泥土的比喻
小鳥與阿育王
掛著花鬘的羊
墜入啼哭地獄的婆提老者
啞和尚悲心掘井除乾旱
拘那羅王子的眼睛
渡河
證嚴法師:清靜心創造清潔淨土
染布的譬喻
鞋匠變國王
對「攀緣」意義的誤解
「不幸」的故事
貪心失金鵝
榮辱不驚的老子
兩個錢的啟示
迷路的窮人
證嚴法師:療治心病的良方
幼虎與羊
賣魚郎與老鷹
守空鍋的老夫婦
賽月童子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緣
深山中的道場
證嚴法師:四念處
證嚴法師:三好合一調伏法
證嚴法師: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善解與包容之心
證嚴法師:靜思懺悔
證嚴法師:棄嬰
證嚴法師:智慧與煩惱
超越的情
證嚴法師:散播愛心聚福業
證嚴法師:心不爭,自圓滿
證嚴法師:學佛要體會佛心
證嚴法師:憍慢是必除的雜草
證嚴法師:信仰雖異愛心皆同
證嚴法師:不說是非難
把牛奶存在牛肚裡
證嚴法師:時時心存善念
證嚴法師:生活,淡泊簡單就好
證嚴法師:在生命的白紙上
證嚴法師:沒有分別的愛
隨處皆妙藥
證嚴法師《淨因三要》
證嚴法師:做大地的園丁,環保地球
證嚴法師:福報的來源
證嚴法師:心中那朵清淨的蓮花
小女孩的白日夢
老先生與小偷
證嚴法師:情愛
證嚴法師:人生最有價值的就是愛
證嚴法師:心田不長無明草
聖嚴法師:頓悟與漸悟
佛家禪語
聖嚴法師:空性與孤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