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86頁)

不要擺張鬱鬱寡歡的臉給世界看

藉著正確的靜坐方法及釋尊的教誨,可以根絕所有負面思想,因為一顆未經修行的心正是...

修一切法門都離不開觀心

說到開示,講來講去,都是剩語,因為講不出什麼新鮮的東西來。講出來的都不是禪。禪...

米老大的故事

修行即要時時保持這份靜的境界,不管什麼境界,我們都要將心境靜下來。安定心念必須...

錫杖的功用與表法意義

錫杖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時應當攜帶的道具。在禪林中,錫杖有一定的功用與...

佛菩薩為何不示現來化度眾生

【原文】 竊怪今時造業者多,信道者寡。菩薩既度生無已,何不分身示現,化誘群迷。...

日常生活的十誡

托馬斯 傑弗遜是美國第三任總統,《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他受兒子委託給其孫兒的一...

恐懼生死苦,更應濟物命

母親不論用怎樣的料理方法,辛苦烹煮的肉、魚蝦、蛋等等對於我來說,完全充滿了葷腥...

學佛不為了生死,那是糊塗蛋

學佛,末法時期很亂,大家要用心簡別邪正。學佛是為了了生死。有人說,我學佛不為了...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古人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時,百般痛苦,耳不聰,眼不明,...

律航法師的念佛妙法及往生示現

律航大師,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論行住坐臥,佛號不離口,念珠不離手。 大師念佛是用...

法相宗的概況

佛滅八、九百年間,彌勒菩薩應無著菩薩的請求,從兜率天降在中天竺阿瑜遮國內瑜遮那...

這色身是要來受這娑婆劫的

九十歲老和尚在客堂對一群出家眾開示:在胎、卵、濕、化四生中,我們每個都曾去做過...

莫大之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

佛陀成道之後,嚴格持守戒律,廣為度化有緣眾生。在弘法過程中,即便受到惡人辱罵,...

將惡習變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處,待到回望弱冠時。轉眼間,我離畢業又近了一步。站在這臨末的一刻,...

佛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救鴿

有一個大國都城叫提婆底,國王名叫尸毗。他的國家土地肥沃,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如何面對七情六慾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會有這種疑問:我要開始修行了,我該如何面對、看待和處理自己與俗...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無一人不當修,亦無一人不能修。持齋念佛者多,推其效...

眾生心中本具般若之性

般若經典,總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佛典中最大的一部典籍,共六百卷之巨。《...

明智的處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聰明睿智的人明智的處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講究道德的人的處世良方就在于謙恭二字。 ...

善於發現每個人的優點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為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他舉止文雅,行為中正,而東區的人們粗俗...

阿彌陀佛給我們作了決定的承諾

師父慈悲,請問念佛行人如果在毫無準備的條件下,遇到突發事件命終,事發時他剛好正在念佛,他還沒有意識到...

沒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嗎

問: 有一位居士,還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經典、依法奉行,他算是佛弟子嗎?能修成正果嗎? 大...

令師神通超人,平時是否教你們神通

美國度輪老法師(宣化上人)弟子恆某師、恆某師,來承天寺參拜老和尚,是日傍晚,老...

觀無常悟四諦理法

那伽波羅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時,有位年邁的婆羅門來訪,他是尊者年幼時的朋友。這...

能做到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癒

往昔,佛陀行化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日,世尊告訴諸比丘:生病之人,若做了...

念佛人要準備些什麼事情

淨土宗到底要準備些什麼事情?簡單講一句話就夠了:有志於往生的人,你必須要把握一...

家庭不光是親人的聚合,亦是利益的結合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兒女等雖是親人,亦是利益的結合。為了各自的利益,...

出家人能接受信眾的紅包供養嗎

出家師父能接受信眾的紅包供養嗎?在當今社會,這個問題可能會引起熱議。其實在佛陀...

切記別在死物上用功夫

妄想是個假的,可是因為一個假的生出來了,很多假的跟著也就有了,所以自諸妄想展轉...

從此這個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這是真實的故事,發生在許多年以前。 那時候,槍殺、亂捕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

什麼是四禪八定

佛教的四禪八定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

煩惱不懂得擺平,有誰能保佑你呢

沒有正知正見,你會去求神、擲杯筊、燒香,燒很多的冥紙給鬼神;會去拜三太子、玉皇...

慾望就是束縛你的繩子

張三和李四是鄰居,他們都養了幾隻猴子,以耍猴謀生。 張三的生意很火,因為猴子很...

逆境中的從容

生活中我們誰都會遭遇逆境和挫折,經歷各種不順和困苦,我們除了焦慮憂愁、消極對抗...

在你沒有開悟之前,都是在做夢

夢,本來是一種虛妄的,妄想所現的,可是也有是真的。所以夢有很多種夢,有的是虛妄...

一代高僧古月禪師成就記

本典故系根據帶古月禪師去出家的同參達本法師親自宣說的。由達本法師付與中天寺開山...

以對待小昆蟲的心態檢討自己的慈悲心

譬如說我們持不殺生戒,有時候一些小動物我們看到了實在不喜歡,甚至覺得很煩,很不...

殺青蛙得蛙眼報—現實中的因果報應

09年佛歡喜日前夕,雲門佛學院界定法師一行在湖南益陽白鹿寺參加水陸法會,遇見照...

貧而不貪,就有很大的福報現前

貪會招禍,大家看貪字跟哪個字特別近?貧窮的貧。貧而不貪,就有很大的福報現前。 ...

勸人念佛,是第一了不起的功德

一心念阿彌陀佛,修學念佛三昧,是改正惡習,修學善法的方便,也是根本。所有一切親...

起心動念一舉一動,全部都是佛法

我們往往搞錯了,以為所謂修行就是說我每天抽一個小時來做早課,或者做晚課就行了,...

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無論你學佛不學佛,踏入社會都要面對的謀生之道。我們在從事...

古人最看重的四種品格

中國傳統哲學中,最講究順應,天、地、商、業,則代表為人處世、修身養性中都需順應...

修學楞嚴咒有十妙

(一)妙清淨:至心持咒,身口意三業就能清淨,誠意誦持,易得成就清淨明體。 (二...

往生西方是誕生,不是死亡

有人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西方是肅殺的意思。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當然,從稱理和表法...

對佛所說的淨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淨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體是佛的果覺境界。也正因為這樣,它遠遠超出凡夫乃至於...

他的身業全都倒向了世間的事情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陰四大的分解過程嗎

問: 專修淨土信願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陰、四大分解的過程嗎? 大安法師答: 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

不發急三字,能辦成佛之大事

參禪人,學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發寬大願。幸我今日,得入學佛到場,已遲三十年...

不起分別心,是故當處最吉祥

若當下不分別,當為最吉祥。我持咒的時候,不起分別心,是故當處最吉祥;我念佛的時...

這三門若不關牢,佛號一定念不好

我們念佛的時候,應放下一切,眼睛觀佛、耳朵聽佛號、鼻嗅佛之功德香、口念佛號、身...

12個最內涵的漢字,道盡人生真諦

漢字除了是語言外,還蘊含著我們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豐厚的人生哲理。參悟漢字玄...

持誦觀音兩度復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門

本文是萬如法師出家前的親身經歷,選自福建莆田廣化寺印行的《入佛因緣》一書。萬如...

念佛求往生不應怕死

有些念佛同修,平時也發願求往生。一旦檢查是癌症,便改念藥師佛,求消災延壽。有的...

誰說富不過三代,做好了福報也可以代代相傳

人人都想擁有福報,但是福報是求不來、算計不來的,獲得福報需要智慧、需要修行。中...

汝年已衰老,當斷愛慾了生脫死

近來身體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兒孫甚多,當以家事號事,交與兒輩經理。自己作一...

學佛人須以躬行實踐為事

汝既發心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德熙。謂以大菩提心,俾若自若他,同得沐佛慈光,生佛...

【推薦】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1)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專持佛...

修行前應當先修懺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度脫生老病死始學發心修習禪定無相智慧者應當先觀宿世所...

當代佛教的健康發展到底要靠什麼

如何面對傳統 作為今天的出家人,我覺得很不容易。首先,我們需要面對佛教兩千多年...

惹禍只因閑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惹禍只因閑口舌,世人為什麼惹禍?喜歡說人閑話,舌頭滿天飛,說來說去,就有後遺症...

每天都給自己一個檢驗

說到修行,實在需要我們慢慢地用心去體會。我剛出家的時候,總希望天天都不要離開老...

沒有定的不淨觀是沒有力的

我們不要得少為足。有的人得了一點點修行的好處,就以為自己沒有問題了。不但是得了...

賢哲比丘具足九法

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一天世尊對比丘眾開示: 孔雀鳥具足九法。是哪...

想要「口吐蓮花」,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佛經裡也有不說他人過,亦不稱已德。而十善...

一本佛經改變了我的整個想法

有人說過年是年關,年紀愈長,愈覺得過年是一個關卡;它彷彿是兩岸峭壁,中間只有一...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遠擁有的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犯戒造業的四種原因

佛講了四種造業或犯戒的原因: 一個是不明理,然後犯戒; 二是雖然明理,但是還沒...

何時才能回歸久別的故鄉

身心安住的人,總能夠在大智慧的背後,蘊含著無盡的方便法門,常人雖然難以把握,凡...

只要這個業還沒有成熟,你就有機會

業當然它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它只是在醞釀當中,它還沒有成熟,那這就是你的機會;...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這個拜懺,你最好有一個相續的時間。你不要說拜一天,休息四五天,不要這樣。你一旦...

用不正當的方法好像賺錢很快

如果你是以正當的方式取得財物,你用不正當的方法好像錢賺得很快,用正當的好像慢慢...

本玄法師傳奇:五個女人都想誘他失身但都失敗

本玄法師,號妙圓,俗名李善忠,甘肅省武山縣楊河鄉西山村人,生於公元一九一七年 ...

不食人間煙火的風花雪月,不是真正的修行

男女之情是欲界凡夫迷執最深重的地方,這是你修行不可以逃避,不可以迴避的一個問題...

本煥老和尚:這個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現在今年103歲,出家81年。我本來出家的時候呢,是為了了生脫死,所以出了家...

吃素的原因來自兩個最起碼的認知

我們不要以為這些飛禽走獸、海里生物、家養牲畜就理所當然地應該被人類吃,不是這樣...

放生也就是放自己

放生,在美國人看見,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為什麼要放生呢?我告訴你們,放生,就令...

前世一念之迷與淨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們都忘記了。雖然我們在娘胎裡那個苦啊,我們每個人都體驗過了,是非常苦的,...

中國近代禪宗大德--來果老和尚

來果老和尚,是中國近代禪宗大德,生有異慧,乘願再來,與虛雲老和尚同為佛門龍象,...

居士在寺院掛單應注意的事項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稱為掛單。這也是從行腳僧到寺院投宿掛單引申而來。在漢...

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這心是怎...

不是他的業障跑到你的身上

有很多人會這樣說:哎呀,我挨著誰啊,誰的業障太重了,我很難受,他的業障跑到我的...

十八界空,才能了生脫死跳出三界

《地藏經》講: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如果不覺醒、不懺悔、不改變的話...

把慾望變成我的奴隸

凡是人都有慾望,慾望的奔馳,會使人心非常危險。能毀滅了自己,也毀滅了世界,都是...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我們每天在晚間所念的 警眾偈,是普賢菩薩所說的。在中國四川的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的...

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

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者,凡逆天悖理,損人利己等惡念,不...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發隱

觀世音菩薩,誓願宏深,慈悲廣大,雖已成等正覺,而復示作菩薩。雖則示作菩薩,而復...

天下不治,匹夫有責

人在天地之間,藐乎小爾,何以與天地併稱,謂之為三才。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皆...

芸芸眾生哪個不是為了軀殼而忙

我們凡夫都有身見,執著這個色身是我,執著得要死,身體要保養得好,吃得好,穿得好...

念佛和誦經前是否應先上香

問: 念佛號和誦經前是否上香?如果時間緊先不上香,念佛號誦經咒行嗎? 仁清法師答: 上香、禮拜、穿上...

別人的是非善惡與你何干

只看到別人的過失,不審察自己的過失,是我們最大的無明習氣。別人的是非善惡是別人...

眾生易度人難度,寧度眾生不度人

遙指海東新月上,後世的禪宗,把祖師悟道的故事編集為指月錄。佛在《楞嚴經》上說,...

人生兩大凶德,千萬要戒掉

咸豐八年,曾國藩給國荃的信中說: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兩端:曰長傲,曰多言。丹朱之...

為什麼不把貧窮賣掉

佈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我們應該培養廣行佈施的好品德...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常認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古德法華偈頌云: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意廣含藏,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把福報留在法界將來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樣樣都要。很多人念經,做功德很多,但都迴向給了自己生意興隆,...

【推薦】為什麼他念幾句佛號就往生了

我們說了這麼多道理,就是要你做這件事情:請你把願力的成分提升,請你把業力的部分...

往生的心態比念佛數目更重要

我們從一個業障凡夫來說,佛陀施設的教導是先有法門再講心態,他是先為實施權,然後...

修行是自己的事,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道」送給你

其實修學是不能取代的。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道送給你,不可能! 所以宗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