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18頁)

【推薦】不了解生命,我們就得不到生命

有許多人問:慧律法師師你有什麼神通嗎? 我說:沒有,一點神通都沒有。我既不會看...

智者歸命得正道

從前,有位婆迦利人來到古印度中部,當時中印度國王任用此人統領一聚落。聚落中住著...

如何成就一心不亂

九心住(欲界定) 一、內 住 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二、等 住 於內所緣相...

佛法的重點在於智慧的觀照

正確聽聞佛法的三要素:專心、信心、恭敬心。 龍樹菩薩說,一個人成功跟失敗,重點...

淨宗道場能否做佛事

經懺佛事是本末顛倒 凡是發揚佛德,在佛前舉行之儀式統稱為佛事。心若至誠,法法皆...

忙碌的在家人應如何修學佛法

問: 法師慈悲,請問對生活忙碌,想發心修行的在家人,應用什麼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來修學佛法,請法師...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

對苦與樂看法的層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樣,關鍵在於我們的認識,並以什麼心態來衡...

【推薦】勿做人生遺憾事

遺憾的事是恨錯難以補救,後悔不已也。如一句話令人難堪,既是說了出口就難以收回,...

放下與放棄

什麼是放下?什麼是放棄?大多數人把放下與放棄,混為一談,在某種情況,不論是生意...

【推薦】心中一無牽掛 才能得大自在

有一個人搭船去英國,途中忽遇風暴,全船的人都驚惶失措,他看到一位老太太非常平靜...

覺悟和慈悲永遠是形影不離的

當我們觀看孩子們玩耍時,我們大多數時候會想到他們的未來。我們知道,生活充滿了憂...

講經說法的重大意義

一、講經說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職,即本職工作。依佛為師,出家為僧,則上求佛道以自...

但念無常,活在當下

在這娑婆世界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話故事中看到的一句說話,也只不過是...

專訪覺光長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緣

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這是佛學經典中間的一句話,事實上能終生守護一個信...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安詳示寂

2014年11月16日(甲午閏九月廿四)清晨4時51分,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香...

不要評價別人德行,你不見得比他更高尚

1、不要評價別人德行,你不見得比他更高尚 2、不要評價別人的好壞,因為他們並不...

懺悔,有三種力量現前

很多學佛人糾結於自己業障深重,其實順逆皆方便,就看我們的心理素質夠不夠了。 懺...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陰騭文》,印光大師非常重視這篇文章,它講到文昌帝君生命流轉的狀況。 文昌帝君...

情重是墮三惡道之因

佛在楞嚴經中指出六道輪迴中的眾生:純想即飛(生天),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

【推薦】印光大師講故事

你在沒有辦法中,還有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可以依靠,有什麼好怕的? 炮火連天,兵...

念佛如何對治妄想

不念佛時,妄想雖多,無由而知,非不念時無妄想也。譬如屋中虛空,縱極好的眼,也看...

【推薦】念佛人當如何面對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

世人若遇災殃,應作償債想

世人稍遇災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絕無有作償債想,生悔罪心者。須知「種瓜得瓜,...

如何對治悲觀抑鬱想自殺的煩惱

守本分,修實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觀抑鬱和想自殺的煩惱可治也。 人生世...

世間賞罰與因果報應之不同

原文: 閱來書,知汝聰明尚不徹底,故以儒佛之因果,與世間王法之賞罰同論,則似有...

居士在家閉關精進佛七簡說

汝欲令慈往生西方, 超凡入聖, 當竭力供養, 至誠頂禮。何可止一香爐, 而燈燭...

【推薦】《慾海回狂》普勸受持流通序

天下有極慘極烈,至大至深的禍害,動輒讓人喪身失命,而有人卻偏偏喜歡去做,以身殉...

【推薦】戀愛時自己純粹就是豬腦子

寺院生活雖然封閉,但常會有一些消息傳來,有的消息很讓人無奈,前幾天,一天當中,...

珍惜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善緣

華光開敷遍身如來身邊有兩位小菩薩,一位叫美音菩薩,一位叫妙音菩薩。一天,兩位小...

【推薦】蒙山施食的由來及功用

《蒙山施食儀》是漢傳佛教寺院每天晚課都必須進行的一項重要內容。施食是佛教以特定...

再也不會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關宗園,是當代著名的禪師,也是有名的演說家。 由於自己的...

自己的一座佛堂

在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 自稱是我的讀者, 他說: 聽說林先生家裡的佛堂很莊嚴,...

比金子還貴重的東西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叢林裡走著四個皮包骨頭的男子,他們扛著一隻沉重的箱子,在茂密的...

【推薦】您也一樣很渺小

父親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畫家。幾乎每次去他家,總能遇上有青年畫家登門求教,他也總...

【推薦】惡要原諒,善要引導

南山和尚有兩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緣,得了一擔鮮桃,他挑著桃兒樂滋滋地往回...

感恩、懺悔可以清除業障垃圾

修藍博士說,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你不要想因為什麼問題,比如說看到塞車了,一般人就...

我不施捨錢財,錢財就會捨我

【原文】 明湖州徐汝輝,富而好施。時杭州重建戒壇,所費不貲,布按兩司,召富民勸...

佛教中的八難是什麼意思

問: 佛教中的八難是什麼意思? 大安法師答: 八難是障礙眾生聞法修行的八種厄難,比如地獄道、餓鬼道、...

不注重福慧資糧的積集可否往生

問: 有些人也深信切願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資糧的積集,可否往生? 大安法師答: 你只要深信切願念佛,...

怎樣判斷自己對淨土的信心

問: 怎樣判斷自己是真信還是假信? 大安法師答: 其實淨土的真信,它不容易啊。佛再三強調這是難信之法...

持戒對念佛往生的意義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 曾更見世尊,乃能信此事,謙敬...

經行有六點好處

經行和靜坐是禪修過程中最基本的主要形式,這在經律論三藏中處處可以見到,而經行一...

把厭離婆娑,欣求極樂的心發起來

今天我們討論願門《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上次我們談到修淨宗念佛法門要發願,發願...

找到幸福的開關

一直到現在,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總會多注視一眼。而每次走進超級市場,看...

山高那礙白雲飛

唐天復年間(901-904),善靜禪師南遊參學,禮謁元安寺洛浦禪師。洛浦禪師雖...

困難也許根本沒你想得那麼大

國王費迪南決定從他的十位王子中選一位做繼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條兩旁臨水...

【推薦】本色而脫俗是一種魅力

大學畢業後,我不走包分配的老路,直接到一家外企工作。這兒僱員很複雜,有香港人,...

【推薦】荷花與泥土

泥問:我以全部的生命滋養荷,荷高貴美麗,享盡人間一切榮華富貴,而我卻飽受譏嘲冷...

改變自己的九條建議

一、不沉湎於過去,只活當下 電影《功夫熊貓1》中一句話說得好:Yesterda...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修行人的相有多種。現在講一個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國時期的人。他以前在天台山時...

保胎之要重在節欲

作父母的誰都希望子女健康、聰明。要作到這一點,除後天的營養教育外,重要因素還在先天。所以在懷孕之前,...

有障礙才能考驗道心和信心

佛源老和尚在文-革時,坐了三年的監獄,在監獄裡每天受持地藏菩薩聖號懺悔業障。三...

五逆十惡也能感應道交

為什麼這些五逆十惡的人,十聲乃至一聲佛號就能往生?念佛沒有幾聲很少啊,這個很難...

撇不乾淨,臨命終時就是障礙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還在這個世間生存的時間,就能夠在意念當中以般若的空慧把世間的五...

【推薦】業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來佛號

我們雖然一品煩惱都沒有斷,但只要到了極樂世界,我們就具有像佛一樣的三十二相、八...

我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殺戮

我曾見過一場異常悲壯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的震撼了我,我從此不願再傷害哪怕再...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個優先

問: 念佛和輔導孩子學習,在時間安排上,有沒有先後次第,還是一切交給佛菩薩,一心念佛就行? 大安法師...

【推薦】破除淫慾之魔

破除淫慾之魔,要觀照男根、女根的不清淨。那麼男根不淨,這在《禪秘要經》裡面講,...

上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

有些人是事業型的,有些人絕對不是事業型的,不要安排錯了,有的人有學問,不一定有...

靜藹法師示身不淨往生西方

靜藹。俗姓鄭,河南滎陽人,少年時到寺院遊玩,看到描述地獄種種狀況的變相圖,內心...

【推薦】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怎樣,自己一向都習慣怎樣怎樣...

不拔眼中釘

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釘子,所謂「眼中釘」,要不要恨上對方一輩子? 碰釘子是很正...

小不忍則亂大謀

有個父親因長期失業,家庭壓力過大,情緒失控,用滾燙的水,傷及還在念小學的兒子背...

【推薦】減少壓力的辦法

恐懼感的來源 人往往因為沒有清楚認識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智慧、優...

【推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長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聞慧, 從聽講開示、看佛經書而摒除邪見,...

【推薦】不眷戀,也不逃避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

遇到任何難關,都不能損傷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為事煩心。無論遇到任何人生難關,都不能因而損傷到健康。...

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一般人總是常常想著過去、想著未來,能夠...

生死的體驗及觀察

生與死,是一個廣泛而深入的題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場。這個主題,...

想做就做,想丟就丟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時常覺得不安全,有次他請我去他家做客,我發現他家窗戶全都裝...

如何轉變負面的人生態度

問: 常有人自覺能力差、力量小,對社會、家庭沒有影響力,而力不從心或放棄自我,如何轉變此一負面的人生...

不要老回頭看過去的痛苦

要談心理的健康。要想心理健康,就要從心調整對環境的適應力。以我為例,因為我的免...

【推薦】不彰別人的短處,不炫自己的長處

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應該要為他極力的隱瞞;不要炫耀自己的長處,更要韜光養晦,涵...

佛門裡的平等、寬容大度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狀。說寺裡的僧人把偷偷把常住的錢拿出去蓋廟。老和尚...

思惟略要法--不淨觀

貪慾、瞋恚、愚癡是眾生之大病。愛身著欲則生瞋恚,顛倒所惑即是愚癡。愚癡所覆故,...

【推薦】色慾招病 斷欲解病

從前,有個翰林名叫鄺子元,患有嚴重的心疾。每逢毛病發作的時候,他總是昏昏沉沉,...

中國老秤上的十六顆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為那時候是農業社會,有些商人唯利是圖,於是,這種局面...

人生四個等級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貴賤之分,窮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終其一生為錢謀,為權...

縱欲對健康的9個危害

縱欲者主張及時行樂,放縱發泄,百無禁忌,其結果自然是傷身折壽。說到縱欲,我們可...

【推薦】堅固的妄想一定會破壞你的佛號

我們一般人的六根是向外攀緣的,很少人會自我反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沒辦法進步,...

行坐舉止的禮儀規範

一個人的舉止是自身素養在生活和行為方面的反映,是反映現代人涵養的一面鏡子。 我...

小事不小,小中見大

前幾天,有工人師傅過來給宿舍門安裝鎖牌,一陣電光火花閃耀過後,兩塊鐵片便被焊接...

【推薦】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義方之教,責在爾躬。而婦女...

從醫者救人危急,當可大積陰功

學佛之人,於三皈、五戒、十善諸義,既已明瞭,當竭力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

怎樣辨別真偽善知識

問: 初發心學佛,需要善知識引導,善知識的標準是什麼?我們怎樣辨別真偽? 大安法師答: 這個問題確實...

一個人生命的結果是看臨終心念

從佛法的角度,一個人生命的結果是看臨終心念的,最後的關鍵就是你一生做了很多很多...

【推薦】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現在修了很多法門,法門不能保證...

三界中到底是誰在流轉

我們講到五蘊的主人,藕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中他曾經對我們修行人提出了一個問題,...

向外攀緣,人生無解

這個思惟死歿無常,它所對治的是對今生生命的五欲的愛取,今生愛取的對治。身世無常...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如何補救

問: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請人助念,他有何方便來補救? 淨界法師答: 哦,這個很麻煩,因為癡呆症...

【推薦】調整心態比你佛號數目更重要

淨土宗一般人的盲點在哪裡?在第一個。我相信淨土宗的人多少對今生的痛苦都有所體會...

【推薦】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自他交換求加持。 好,這個地方...

這樣的念佛方法正確嗎

問: 在念佛的時候一直用法師所教授的方法,創造念佛的音聲再聽回去,但是我每一句佛號都必須要觀想阿彌陀...

【推薦】調整心態有三個方向

從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調整啊,有三個方向: 第一個是出離心。 我們開始修學大...

怎樣才能達到佛的涅槃境界

涅槃是無漏,是苦果苦因的消滅,也就是十二緣起法的止滅。十二緣起是根據此有則彼有...

真正的大神通是什麼

一般人學佛修道是假的,喜歡玩神通是真的,大家都求先知。萬事求先知是很可怕的事,...

是愛,還是交易?

若時不隨順,則都無所愛,爾時起貪愛,唯同於貿易。---中觀四百論 偈頌直解: ...

停止抱怨會讓任何人走向成功

有一個作家出差時,無意中坐了一輛非常有特色的出租車。這兩出租車的司機穿著乾淨,...

「家」也是旅店

有緊張大師之稱的名導演希區柯克,有次在蘇格蘭山區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

【推薦】本煥老和尚談修行

今天晚上,我想講一個字。講一個什麼字呢?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