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21頁)

福報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來了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

珍惜每一片茶葉

抓一把茶葉丟進壺裡,從壺口流出了金黃色的液體,喝茶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這杯茶的每...

【推薦】被塵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一個殺人犯亡命逃竄了整整一年,來到小鎮時,已經衣衫襤褸。飢渴難耐的逃犯在一個水...

要的是摩尼寶珠,不是路邊的小花

如果你很年輕學佛,大概到中晚年福報會現前,佛教我們不斷地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生...

【推薦】想趨吉避凶,就要調伏慾望

儒家思想認為什麼是好人?善於克制自己的慾望,能夠啟發道念。他今生通過學習,努力...

不要折損孩子的福

今人多無知,不孝父母,不敬長輩,唯獨溺愛子孫。從小就給孩子錦衣玉食,嬌生慣養,...

在佛法中積集善業,但來生有五種可能

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等種種法門,都是佛陀製定的大功德法,我們每一個人都...

你平常起什麼念頭,臨終就起什麼念頭

佛陀告訴我們生命像無止盡的水流,不是今生才開始,我們曾經有很多次的生命經驗,歷...

如何提高我們的管理能力

問: 有沒有好方法,能提升我們這些人的管理能力,也能更好的教導下屬,創造更好的價值,懇請師父開示。 ...

什麼才是成功的標準

我對當今所謂的成功,從來比較淡泊。日前,一位朋友擬去參加一場屬於那類的成功學講...

佛陀成佛的過程

經云: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案樹枝,得攀出池,靈禽翼從,往...

電視和電腦的危害

科學的進步和物質的便利,對人來說,其實並不是好處。它的好處是有漏的,不究竟的,...

【推薦】佛教戒律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娛樂,以世間法來說,人之對於娛樂,是不能缺少的,人類自初民開始,便...

減劫中人的福報越來越薄

隨著減劫的次第,人的壽命越來越減。以這個作為標誌,也就意味著所有的東西都在衰減...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問: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大安法師答: 業因就是你舉心動念,行為造作,他有個串習,那串習如果你沒有...

敬老也是孝道的一種表達

成為老年人是每一個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頭髮白了,牙齒動搖了,耳朵也聽不大清楚...

除念佛外還需要受持哪部經典嗎

問: 我們除了念阿彌陀佛之外,是否要選一部經典來讀呢?該選哪一部?目前我在日誦《阿彌陀經》,是否足夠...

如何放鬆身心念佛

問: 弟子經常將佛號提在心中,唯恐丟失;同時時常謹記發菩提心與念死。但是有佛友指出弟子念佛的心太緊了...

佛門乃第一福田

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

天人的小五衰和大五衰

天人主要是指欲界天,當然也包括色界天,這些天人他在天上的壽命雖然很長,但是總有...

打坐的姿勢與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為七支坐法。所謂七支是指對身體要求的七個要點: 1、雙足跏趺: 先...

信息時代的修行違緣

在西方傳播學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學者把電視觀眾稱為沙發上的土豆,因為電視觀眾就是...

拜佛念佛改變了爸爸

我的老爸一生歷經磨難,平時經常唉聲嘆氣,責怪老天的不公平,把所有的災難都讓他承...

苦也有五種功德

世界上所有的學問,和一切的科技發明,其實都在解決人類共同的問題。當我們要尋求任...

菩薩有十種自在

觀自在菩薩是指誰?依照字義來看,觀是觀察的意思。觀是用眼去觀,但這裡不是以眼睛...

三種方法可以檢驗益友

《過去現在因果經》: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見有過失,輒相諫曉;二者,見有好...

【推薦】晝執火炬的人

佛經中有一則典故。佛世時有一位修行者,他覺得修行是為了離開亂世,除了自修也要教...

人若不慎思,往往會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則故事。深山裡,有兩隻猛虎,一隻叫善牙,一隻叫善博,感情很好,每天都...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煩惱

修行本來就要有隨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熱酷暑的環境,要修得心地清涼,也是一種考驗。...

精進修行的賣花人

佛陀所說一切法,不離因緣因,就是萬物生長的源頭;緣,則為幫助生長的機緣。 一如...

貪著福果報

《大智度論》云:世間人心動,愛著福果報,而不好福田,求有不求滅。 所謂一切唯心...

學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學佛人不能脫離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著禪意的存在,修行不離世間覺,修行是改變自...

進寺院沒拜佛是否要負因果

問: 皈依後進寺院必須要禮拜每一位佛嗎?若沒拜是否也要負因果? 理淨法師答: 皈依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

【推薦】就算貪戀一枝草,也還要再來輪迴

一、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沒有摔傷啊?! 有一天,我的恩師和大眾去出坡,...

【推薦】把寬廣的人生釘在求財享樂的一角上

當今社會,人們認為只有豐裕的物質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樂的基礎,只有物質享受才是人...

【推薦】慾望很高的人往往比較愚癡

作為一個菩薩,他不應該這樣(貪慾),所以他要常念知足。為什麼要知足?因為多欲不...

深積善緣,普勸往生

對一切眾生跟我們有恩德的,哪怕是給過我們吃一頓飯的人、喝一杯茶的人,我們都要滴...

一日無常到,唯有業隨身

我們眾生現在夢中,在這裡造業,在這裡壽命短暫,在這裡冤家對頭碰面,在這裡(求)...

淨土法門的真實大利

到底這部《阿彌陀經》講的利,利在什麼地方啊?我們有時候真的是無動於衷哪!如果是...

何謂五眼

在佛教的名詞裡,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這幾個名稱,...

念佛消業障出家獲新生

我家族從祖輩開始,男眾有一種共業,壽命都短。我沒有見過爺爺,據奶奶說,爺爺生前...

輪迴的因素與轉變

所以這個地方從唯識學的角度,我們要掌握三個重點:第一個輪迴的因素是什麼?第二個...

如何改變第八意識

問: 師父慈悲,阿彌陀佛!師父剛講到第八識,最究竟的方法就是把倉庫拆掉,那這個拆的時候,下手處是在它...

超越輪迴導歸淨土的路

是以欲透塵勞,須知要徑。將施妙藥,先候病源。若細意推尋,冥心體察,則何塵而不出...

【推薦】把苦惱的根源找出來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轉,則即糾纏便是擺脫。如鏡照...

蕅益大師開示的三種念佛

念佛理觀與事修之應用: 一、惟念他佛──專注佛境──淨土法門 二、惟念自佛──...

積聚福德資糧

我們知道積聚福德資糧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積聚福德資糧的話,我們想要得到...

以身作橋結善緣

《大智度論》談到,釋迦牟尼佛因地用種種身份來跟眾生結緣。其中有一個身份,就是示...

煩惱來時提不起佛號該怎麼辦

問: 當煩惱習氣來臨的時候,我們的念佛心不強烈,甚至提不起佛號時,應如何對治? 大安法師答: 煩惱習...

為畜生道念佛有用嗎

問: 有時看到畜生道的眾生,我們在心裡為它默念阿彌陀佛,做三皈依,這樣是不是就算為它們授了三皈依和種...

【推薦】佛號要如何念

首先談修行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這心態就是四個字至誠懇切!大家注意這四個字,非常...

四字佛號和六字佛號功德是否一樣

問: 念阿彌陀佛名號或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功德是否一樣? 大安法師答: 首先,念佛無論是念四字還是念六...

【推薦】你被電腦手機綁架了嗎

還有另外一種,我們更加在不知不覺被吞嚼的現像是什麼?是所謂的現代科學。一方面我...

為什麼學佛的人不算命呢

為什麼學佛的人不算命呢?算命已經低級了,你讀三年級了,你還要學一年級的東西嗎?...

【推薦】淫慾之害

一、什麼是淫慾之害呢? 好,我們現在來看看。我們先講現在新打的附錄四,《八師經...

男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清信士即對佛法有清淨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男居士。這裡雖然說清信士法...

女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梵語優婆夷,中文意譯為清信女,即在家學佛的女眾。不少佛學辭典對清信女都解釋為受...

智者除心不除境

許多人喜歡在寂靜的環境中,讀書修道。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要如何自處呢?明末蓮池...

嘲笑他人得現報

初六那天,去看望外婆,在車上,偶見一位坐在車後的女孩,這女孩大概二十歲,她那潮...

佛為什麼把親人之愛叫餓鬼愛

問: 佛陀為什麼把親人之間的愛,叫餓鬼愛,有沒有說得太誇大? 道證法師答: 在《未曾有說因緣經》中,...

【推薦】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古往今來,人類不論富貴貧賤,上至達官貴人,富甲天下;下至販夫走卒,貧無立碓之地...

無瞋才是最好的供養

我們可以看見這世間上,每天報章新聞不知多少人被殺或遇害,無論是暗殺、明殺、仇殺...

女人臨產的禁忌

女人臨產,每有苦痛不堪,數日不生,或致殞命者。又有生後血崩種種危險,及兒子有慢...

擁有什麼,就會牽掛什麼

有情被執著所縛,擁有什麼,就會牽掛什麼。若是擁有財富,就害怕別人惦記他的財富;...

楊絳的百歲感言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

憂患可以使人拚搏生存

《孟子》裡說:舜帝原來在歷山耕田,30歲時被堯起用,後來成了堯的繼任者。傅說(...

【推薦】一言折盡平生福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學生出遊,路旁有兩個人在吵架,一個罵道:你...

真正窮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能力付出

我的童年成長在擺路邊攤的流動攤販家庭,居無定所,很貧困。可是,貧困的環境讓我知...

【推薦】婚前同居的危害

婚前同居通常是指男女在戀愛過程中,未經結婚登記,而共同居住在一起的情況。婚前同...

善惡有報的科學實證

現代的實證科學很講究依據,當有了大量的科學依據時,人們才會承認和認識某種事物。...

【推薦】德行不夠,德不配位

古人說有德配位,也說德不配位。 我們說一個人:別人坐在這個位置上都很和諧,很太...

如何才能增長福報呢

我們的財富,往往都是通過布施行善等等方法積累下來的。無論我們用什麼方法賺錢,賺...

成為一棵大樹的五個條件

一、成為一棵大樹的第一個條件:時間 沒有一棵大樹是樹苗種下去,馬上就能變成大樹...

【推薦】記住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過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得到過別人的幫助。但是經常發生這樣一種現象,兩人彼...

經常喝酒帶來的危害

俗話說酒能亂性,酒後無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腦,讓人無法控制自己,做出種種失常的...

老人積德,福澤子孫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人能陞官發財,那是他祖上積德了;哪家子孫這麼出息,真是...

【推薦】不偷不盜,一生無憂

很多人覺得非常委屈:一輩子什麼缺德事也沒幹,為什麼自己總是被偷?隨便上街買點東...

送終的方式和禁忌

每個人都有死亡一天,怎麼去處理死亡是個大問題。奉行唯物論、斷滅見的人覺得這不是...

供齋薦亡的注意事宜

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

業是怎麼來的

問: 請問業是因緣生嗎?本性是空嗎? 大安法師答: 業是怎麼來的?一般講三障願消三障諸煩惱,惑業苦。...

癌細胞是我們自私基因的孽種

癌症是絕症,是目前世上最恐怖的病,這是共識。為什麼癌細胞這麼厲害?是誰讓我們的...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動念都源於我們對外境的不同認識。《地藏菩薩本...

預知時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在古德的往生實例中,有許多人是預知時至而往生的,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預知時至...

這樣懺悔三次,因緣就會改變

成就一個安全穩定的功德,這個事情也是非常重要。我們看修行有二種人:一種是初學者...

海山長老談淨土法門的修行

2013年4月24日,海山長老安詳示寂,世壽86歲。長老以弘揚淨土法門為己任,...

做慈善並非是佛教的正務

當代有一種觀點,認為佛教要主張做慈善,還說做慈善事業是佛教的正務。這種似是而非...

【推薦】死物上作活計

龍舒居士談到當時有位長老,叫了明長老。他在為大眾作開示的時候,常常說這麼幾句開...

【推薦】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一個念佛人為什麼他的種性高貴?《無量壽經》說,念佛者就是大乘第一弟子;阿彌陀佛...

一句惡語種,世世怨仇果

遠離粗言,粗言這口業就是粗惡的語言。我們在身、口、意三業當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口...

發願度人進佛門但並不如願,是否應放棄

問: 值此末法時期,善知識難遇,眾生不知念佛。弟子曾發願幫一不信宗教的人進入佛門,但並不如願。是否應...

父母不贊成學佛怎麼辦

其實,在父母眼裡,子女就算到了六十歲,仍是一個孩子。孩子說服父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我建議想學佛但...

【推薦】閉關十天念百萬佛號的真實體驗

淨宗祖庭東林寺舉行的10天閉關念佛活動真是太殊勝了,現謹以感恩的心把我閉關的心...

佛教對婚姻的看法

佛教對婚姻的看法 如本法師: 佛陀的弟子有兩大類:一則出家弟子。二則在家弟子。...

這個自我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務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麼代表...

吃對食物就能減少得癌症的風險

推行健康食物的學者們,在好幾年以前,就提出了一句格言,即吃對了食物,你就可能減...

多吃紅薯有6個好處

甘薯(紅薯)的營養價值超乎想像。根據美國農業部國家營養數據庫的統計結果,一個中...

克服憂慮和疑慮的最好方法

我常常告訴我的弟子和學生們要有現在觀,觀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間。既然你處在現在...

念佛如何得定、開慧

問: 請問師父,念佛如何達到得定、開慧? 大安法師答: 其實你在老實念佛的當下,就是在修止觀。你念名...

陪他做一隻蘑菇

有一個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覺得自己是一隻蘑菇,於是他撐著一把傘蹲在房間的牆角裡...

【推薦】用三三四把佛號攝住

當我們開始觀察名號的功德,而產生信心;也觀察淨土的莊嚴,而產生了願力;這表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