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86頁)

善待生靈,也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有時,動物界也會發生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個狩獵隊把一群羚羊趕到了懸崖邊,準備全部活捉。約半小時...

淺談戒色的好處

為何要戒色?也許初來乍到的人,對此還有些疑惑,也許有些人已經親身感受到淫慾帶給自己的痛苦與煩惱,痛下...

濟群法師:如何消除我執與貪心

我們要消除我執,必須依靠止觀的力量。通過禪修培養止的力量,通過聞思正見培養觀的力量。首先在觀念上認識...

惟賢法師:佛教不是脫離現實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麼佛陀對於人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佛陀很偉大,世尊為什麼出家?一般人對出家沒有正...

人在福禍快要來時,觀察他的舉動,決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左國諸記可觀也。】 春秋時代的大夫看見人的言語動作,...

五個【不要緊】與十個【無論如何】

五個【不要緊】: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應,不要緊; 如果您的禮敬換來了無禮,不要緊; 如果您幫助他人...

宣化上人:邪師的六種印證

在南洋一帶,邪術盛行。諸如鬼魅咒詛、夜叉羅剎、蛇蠍蜈蚣、惡龍噴毒等到處為患。同時扶鸞,降壇顯靈,乩童...

最好不要對孩子說的十句話

1.你為什麼就不能夠象。。。。。。 孩子被對比,很可能增加他們本能的敵對情緒,甚至耿耿於懷。 應該向...

修行是否進步的五個參考標準

一、智慧有沒有增長、煩惱有沒有減少? 果然有進步,心地會一天比一天清淨,煩惱自自然然一天天減少,智慧...

看看有幾位鬼神在保護你

長阿含經(卷第二十)原文: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無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兒市肆...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1、害人天倫: 男女各有配偶,這是一定的倫常。如果好淫而亂了他人夫妻之倫,致使人夫妻反目,情義破裂。...

宣化上人:改惡遷善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這幾句話,...

聖嚴法師:沒有自我私心的貪

今天我接受新聞的採訪,記者問我:「人的貪心從那裡來?人的貪心對我們的世界、社會有什麼不好?因為貪,所...

濟群法師: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執

問: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執? 濟群法師答: 情,來自無盡生命的積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執,必須從勤...

吃素一天對環境的影響

美國經過研究,統計了一組數據,進一步佐證了吃素對環境的淨化作用! 美國,只要每個人都吃素一天,美國將...

倚老賣老的人容易栽跟頭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

宣化上人:佛弟子應誦持楞嚴經

《楞嚴經》這是佛教裡一部照妖鏡的經,所有天魔外道、魑魅魍魎,一見到《楞嚴經》都現原形了,它無所遁形,...

殺生果報事例

眾生最愛惜的是自己的寶貴生命。不論是以強、中、弱哪一種貪嗔之心,殺害哪怕一條生命,也會使它遭受劇烈的...

大安法師: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

我們常常聽到居士說,臨命終時,我如果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我能不能往生?好像覺得臨命終時,必須在阿...

積德不積財的賣菜阿姨

台灣近日最火紅的人物是入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的台東賣菜阿桑陳樹菊。她的火紅是有道理的,她單純...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人品以正直為...

傳喜法師:吃它一塊肉,欠它萬萬千

我們前天晚上在台北桃源屠宰場,本來排的計劃是星期天,因為星期天屠宰場休息,他們原來是這樣想的哦,但是...

昌臻法師:印光大師對念佛人病中發心的開示

[原文]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癒矣。若...

圓因法師:為什麼不要吃肉

1、戒殺吃素得福報 佛陀在楞伽經開示我們:食肉與殺同罪。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有一個共同最大的壞習氣,那...

簡易大悲咒水製作方法

準備: 先淨手漱口,然後準備開水一杯,不拘涼熱。有條件的可於觀音菩薩像前敬香以求加持。 儀軌: 1、...

隨遇而安,時時快樂

有位心理學家說,年薪兩百萬的人與年薪一百萬的人的最大差異在於揮霍兩字;有錢的人更容易變成錢奴,或者揮...

解脫者的風骨

一個真實修行的人,畢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碼他應該如同儒家所講,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由修行人而成...

註解佛法的和尚

一天,慧能向眾人說:"我有一個東西,沒有頭也沒有尾,沒有名也沒有字,沒有背也沒有面,你們大家知道是什...

最逍遙的人生

人若學會與人無爭、與事無爭,才能過著逍遙又自在的人生! 佛在世時,有一次波斯匿王出城巡遊。他乘坐在高...

濟群法師:息滅妄想

很多人會把生命的痛苦歸之於客觀環境:諸如身體欠安,生活清貧,世道不公其實,這些只是造成痛苦的客觀原因...

宣化上人:四攝法

淺言之,善知識就是有智慧的人,惡知識就是愚癡的人。善知識有正知正見,惡知識有邪知邪見。合乎佛法就是正...

皈依後的磨難

最近好幾個居士都問我同樣的一個問題:皈依之前,生意也還順手,身體也還可以,為什麼皈依之後,生意也下滑...

擁有了一億元,你就能得到幸福嗎

2005年,英國男子凱什.高夫和妻子喜中900萬英鎊,約合1億元人民幣的彩票大獎,然而如此的一筆橫財...

化解冤親債的六個方法

1、吃素戒殺並迴向冤親債主 吃素是斷殺戒殺的開始,從此不再製造新的冤親債主,避免各種疾病災難蔓延,建...

淨土法門四忌

修淨土法門的,在一心念佛的時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放鬆不得.矜喜不得。這四句包含著八種意義,應分四...

男女之情讓我們脫離不了輪迴的苦海

世間最讓人流連癡迷、割捨不下的就是男女癡情。男歡女愛,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無論什麼時代、什麼社會...

親自去咀嚼

有這麼一個學生,他向老師請教,怎樣才能夠學會老師所有的智慧? 老師笑了笑,從桌上拿起了一個蘋果,放到...

學會低頭,受用不盡

知名的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有一次去拜訪長者,到長者住所時,因為房門太小了,頭不小心撞在門框上,富蘭克...

證嚴法師:為法忘軀

過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為了維護自己信仰的宗教而捨棄生命。 佛陀的弟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有一天到佛的面...

時時存著一顆善良與慈悲的心

早齋時,僧值師表堂說:最近一段時間,有一男子在寺院內游晃,裝作可憐相,專門向出家師父行騙,大眾師父要...

惟覺老和尚:放縱慾念及嗔心的後果

佛法裡有句話: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說:火燒功德林。一個人無論從事任何行業,做學問也好,乃至於事...

聖嚴法師《平安的人間》

自序 法鼓山推動「建設人間淨土」的社會運動,是以心靈環保為主軸,以安心、安身、安家、安業的四安為行動...

請溫柔地對你的家人講話

一個女同事講話極溫柔,我們也因為她的溫柔性格受益不少。每逢遇到急事,大家都像熱鍋上的螞蟻,說話又急又...

金子與屎橛

有一塊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狀。 人見了問它:你是屎橛嗎?答:是。 有人問:你是金子嗎?答:是。 ...

廣欽老和尚:關於念佛與修行之精要開示

一、 念佛也不是簡單的,必得通身放下,內外各種紛擾,都要摒棄,一心清淨稱佛名號,然後才能相應。要能將...

海獺的故事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親自口述,他講到:他在未出家前是獵人,專門捕捉海獺。 有一次,他...

濟群法師:為什麼同時出生的人命運不同

佛教雖然承認命運有一定規律可循,但並不認為生辰決定命運的發展。因為命運發展是錯綜複雜的,生辰只是解讀...

放下內心的毒箭

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生活貧困的人,但是,也有貧中之富的人。 當時,有一戶人家是屬於貧中之貧的人,他們...

佛菩薩為什麼要坐在蓮花上

蓮花表徵清淨無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為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這種美德與特徵,佛陀喜歡拿蓮花作譬喻。 而...

星雲大師:如何去除心理上的毛病

我們的身體常常有頭痛、肚子痛、胃痛等毛病,我們的心理也有毛病,心理上的毛病就是貪、瞋、癡、慢、疑。如...

佛教沒有排他性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認他們自己所信的宗教教義才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他教教理為邪說。 而佛教認為...

阻礙解脫的十種業障

究竟是那一些業障纏繞我們解脫不了呢?歸納起來,有下列十種: 一、無慚: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慚愧,也就是...

邪淫的六種情況

大概地說,邪淫就是與夫妻以外的人發生不淨行,但是詳細地講起來有很多種情況。 1、非人。 與家族七代之...

《地藏經》二種迴向文

每次誦經前和迴向前應稱念三聲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名號。 第一種迴向文: 弟子xxx願以此讀誦《地藏經》...

傳喜法師:念《地藏經》用不用寫迴向儀軌

問: 阿彌陀佛!師父您好。就是我想問一下,每年過年我會念《地藏經》,念到清明這段時間,念幾十遍迴向給...

傳喜法師開示問答

問:請問師父,我們在佛堂裡供花、供水或供水果,那些水果供完後還能吃嗎?是丟掉呢,還是怎麼處理? 師:...

真的有前世嗎

昨天,一名網友不斷追問我:你相信前世嗎?前世真的存在嗎?你有什麼證據證明前世真的存在?如果前世真的存...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一) 這段時間,我協助馮先生編修《雲門山誌續編》,看見佛源老和尚在生活中所表現出的...

心的覺悟

佛陀時常教育我們要活在當下,而不是沉溺於往昔回憶,同時,也不要幻想著以後如何,因為人命脆弱,無常迅速...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無常,對於所有佛弟子,甚至是絲毫沒有佛教信仰的社會大眾而言,並不陌生。一談到無常,我們馬上就會想到生...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出家人

這是和每一個出家人緊密相關卻又常常被忽略的問題。特別是在當今末法時代,僧團內部不如法的現象層出不窮,...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教化眾生的導師也。梵語阿彌陀,中文稱無量。因為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所以...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

七個頂級心理寓言

一、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 一棵蘋果樹,終於結果了。 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拿走,自己得到...

五欲六塵

一般將奪取生命的惡鬼神稱為魔,佛教將魔的意義延伸,凡是一切能殺害我們的慧命,不論是來自外界的障礙,或...

三身佛

眾生成佛時有三身,稱為三身佛,三身佛分別為法身佛、報身佛、及應化身佛。 法身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本來...

戒定慧

(一)修戒 戒的定義是不當作的不能作,應當作的不能不作。總括起來就是《增一阿含經》卷一的迦葉佛偈,也...

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了使在家信眾有機會學習出家生活,藉以長養出世善根,種植出世正因,而特別開設的方便法門...

宣化上人:要真真實實去修行

能說我有境界,聽到虛空中有人在說話。那簡直是著魔,不是入定。修道人,要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

素食不會營養不良的道理與正確吃法

葷素之爭已經不知進行了多少年代。並且,越來越激烈。爭論的焦點是:素食是不是營養不良。其實,參與爭論的...

名與利捆綁著我們

畢業典禮上,校長宣佈全年級第一名的同學上台領獎,可是連續叫了好幾聲之後,那位學生才慢慢的走上台。 後...

玄奘大師與心經的故事

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經》的威力遣除了一切違緣。當年他帶一些眷屬西去取經,以種種原因只剩下他一個...

聖嚴法師:隨時要有面對無常的心裡準備

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面對無常的心理準備,走完第一步後,即使順利踏出第二步,仍然可能出現變化。 例如...

學佛是為了什麼目的

學佛是為了什麼目的?以什麼動機來學佛?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動機不正確,怎麼學、...

學佛要怎麼學

第一是嚴守戒律,讓自己外在的行為和內在的心念都清淨,因為佛與眾生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佛是清淨,而眾生...

濟群法師:可否帶著超度的心殺死蚊蠅

問: 可否帶著超度的心殺死蚊蠅? 答: 佛教所講的不殺生,對像是一切眾生。從平等的角度來說,蚊蠅也有...

濟群法師:遭受欠錢不還、誹謗等傷害,是否不計較

問: 對於欠錢不還、冤枉誹謗等傷害,是否不該計較? 答: 別人欠錢不還,或者冤枉誹謗,如果你能不和他...

出家的資格和條件

有網友問到出家有什麼條件和要求,今據律藏《四分律行事鈔》略述如下。一個人是否能出家,除了主觀的要求外...

別讓理想毀了人生

這是一片廣袤的田野,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為了灌溉莊稼,農人們在這裡挖了兩條河,一條小點,一條大點。這...

大安法師:現代人心裡空虛迷茫的原因

問: 現在社會上大多數人心裡都很空虛,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應該怎麼解決? 大安法師答: 現代人大多內...

三法印

第一法印是諸行無常。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連續兩個剎那保持不變。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稱呼年滿20歲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對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規定的較完...

文殊菩薩十大願

一、若有一切眾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隨緣受化。 二、若有眾生譭謗於我,瞋恚於我,刑害殺我,是人於...

佛的九大象徵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至5世紀的古印度,是迦毗羅衛國釋迦族的王太子悉達多喬達摩所創立。佛教於公元前1,世...

有了標準,有了參考點,就有痛苦

一個乞丐的故事。在最初的時候,他只是每天坐在紐約地鐵的某個入口處,前面倒放著一個破氈帽子,等待人們的...

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

若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即能入火不燒、入水不淹、惡鬼遠離、刑器自毀、怨賊消退、除一切障、免一切難、滿一...

聊天談八卦是造口業嗎

問: 請問上班如果和同事們聊天談八卦,說人家閑話、道人家長短,算不算是造口業(不管是事實或非事實)?...

正如法師:貪心是紛爭之源

1、不貪,不是無為,而是為而不為。 2、看得開,想得通,不貪著,不固執,可謂不貪。 3、不幹活,得過...

佛陀開示美色

雨季安居結束前兩個星期,一個異常美麗的女人造訪佛陀。她坐一輛由兩隻白馬拖行的白色馬車前來。陪同她一起...

濟群法師《學佛與做人》

學佛的人,學習的程度不一樣,對學佛的認識也都不盡相同。 學佛的意義究竟在哪裡?有許多人,學佛僅僅是為...

宣化上人:至誠念大悲咒滅淫慾火除邪心

末法時代,諸惡充滿,這五濁惡世就亂糟糟的,佛法也滅了。這時候,淫慾火盛心迷倒,就像現在一般人,淫慾心...

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乞丐:能不能給我一百塊錢? 路人:我只有八十塊錢。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塊錢吧。 有些人總以為是上蒼...

療心的藥方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 溫柔半兩、道理三分、 信行五錢、忠直一塊、 孝順十分、老實一個、 陰騭全用...

夢參老和尚: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說我也不能講經,不會說法,念句阿彌陀佛總可以吧? 我想每一位道友都會吧?現在...

惡口嘲笑別人的果報

佛陀在世時有位達格羅比丘,他平時住在尸陀林,以死人的祭器為缽,穿死人之衣,吃祭祀亡人的供品。 當時城...

性德

對修德之稱。言一切萬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惡迷悟之性能也。本具之德。...

值得珍藏一輩子的話

人生路漫長而短暫,只有懂得人生活著的意義才可留駐生活所賦予你的瞬間永恆. 01.每天告訴自己一次,『...

禪話禪理30則

1。甜酸苦辣嘗遍,方知清淡滋味最美;萬水千山走過,才見本地風光絕佳。 2。玩得轉,脫得開,世出世間大...

濟群法師《學佛釋疑》

問:內心皈依三寶卻不舉行儀式,可以嗎? 答:有些人覺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儀式根本是可有可無的。問...

印光大師: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

◎求子疏 伏以觀音大士,誓願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攝受。善根未種未熟未脫者,令其即種即熟即脫。應以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