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38頁)

六十多歲的人該如何修行

問: 我出家十幾年,原先是專修淨土。但現在又雜修,也沒有專門念佛。將來是否能往...

對世間有留戀,但也想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問: 如果對世間的妻子兒女、財產、事業等等還有留戀之心,但同時也很想往生極樂世...

【推薦】什麼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在的果報,這個造作等流是約...

從點滴處注意節儉惜福

我們一定要學會愛惜五穀糧食,浪費糧食是暴殄天物,是最損福報的。即便你是億萬富翁...

病中有沒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師患重病的故事)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西歸直指》中有一個精妙深遠的比喻: 野狐黑夜入廚房,飽食...

大悲驚入火宅之門,灑甘露潤於群萌

佛來到這個世間的一大事因緣就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的知見就是法性真如海...

作繭自縛的人生

【原文】 蠶之作繭也,左之右之,上之下之,盡吐腹中所有以成之。方謂常住其中,可...

念佛放光是何種境界

念佛發光,乃屬魔境。勿以為是,久則自息。當教彼一心念佛,除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之外...

念佛是要大聲念,還是要小聲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聲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聲著力念。否則必致受病。當靜心淨念...

彌陀光明沒有障礙,為何我們感知不到

我們這些業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彌陀的光明,所以無礙裡面卻有礙了。這個有礙是來自...

有慾望就能快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中很多...

破了八關齋戒該怎麼辦

問: 持八關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緣破戒了,又沒有師父好髮露懺悔,我該怎麼辦...

火裡蓮花,女中丈夫

【女人但當篤修淨業,專持佛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自然現生親證念佛三昧,臨...

觀此六塵如六大賊

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諸善法故。如六...

許多人學佛很多年,連正知正見都搞不清楚

現在信佛的人這麼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的人寥寥無幾啊!為什麼呢?就...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助亦歸主。若泛泛然無所分別,...

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

【問。西方佛聖。何以貪華麗。尚美觀耶。此土土古聖賢。如堯帝處茅茨。禹王卑宮室。...

一切的儀規、念誦,都是為攝心而設

問: 老和尚慈悲!禪宗寺院做早課和晚課的時候,拿出相當的時間念佛。早上念觀世音...

什麼是有漏與無漏種子

我們一般人還沒有成就聖道之前,是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都具足。我們曾經做慈善事業,...

豐子愷《十二生肖》漫畫

豐子愷《十二生肖》漫畫。以上作品由豐子愷原創,吳浩然重繪設色。...

「口念心聽」跟「心念心聽」有什麼區別

問: 弟子學佛十個月,念了幾萬聲佛號了,起初是口念耳聽,現在是口念心聽,心裡非...

游名山不願西方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賢在,游普陀者曰觀世音在。獨不曰西方極...

【推薦】身體的疾病是前世因還是今世因呢

問: 我以前顛倒生活規律,導致自己得了前列腺結石,按佛法說到底是前世因還是今世...

真假出家人

什麼叫沙門?沙門翻咱們華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叫沙門。 但是他是假...

戰「痘」女孩的學佛之路

我最初與佛法結緣是因為我的同學。有一次我跟著她一起去拜見師父,就跟著皈依了。不...

十方諸佛的功德都在這個名號裡面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這個名是假名。用這個假名,裡...

什麼是領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個人所領受的。有兩種:第一種,領受等流;第二種,造作等流。先看領受等流...

修行是細水長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覲見一位老和尚。到那裡的時候,恰好方丈殿裡來了一撥客人,在跟老...

《印公畫傳》紀念印光大師往生八十週年

公元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大師生於陝西省郃陽縣(今合陽縣...

趨向解脫的功德

前面的安樂道講到苦樂的問題,這一塊我們全部講完了。這個以後,談解脫的問題,就是...

能夠這樣堅持,往生就能預知時至

何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純熟的時候,你嘴上在吃飯,你的心還在念。你們試試看,到...

迴向給其他人的冤親債主,是否會替他背業障

問: 請問法師,念經後迴向給其他人的冤親債主,是否替他背業障? 容通法師答: ...

親人是「冤家」還是「眷屬」

小的時候在老家,我們那裡有個順口溜:土地是枷鎖,兒女是冤家。很形像是吧?那麼這...

居士著僧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衣,非制矣。古人謂反有罪愆,...

成佛之道有兩個選擇

在《法華經》,佛陀說,生死凡夫就像一個乞丐,在三界流轉,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

信佛好長時間了,為什麼沒有進步

問: 我學佛已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但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進步,有時還覺得想退心。...

蕅益大師:大病初起求生淨土(六首)

一、 閻浮百苦鎮煎熬 賴有摩提路匪遙 六字洪名真法界 一聲凡念海全潮 濁流寸寸...

業是怎麼來的?造完後又跑哪裡去

我們講因果同時,借緣顯現。從因果轉變的角度,佛教是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

福報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個人越接近臨終時越重要。諸位!我勸所有淨土宗的人,不要對自己太有把握。你說:...

這位護法神,獨護地藏菩薩

堅牢地神跟地藏是一個系統的。堅牢就形容大地,我們一切生活資具全是大地生的,它能...

慾望永無止境沒完沒了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樂的同時,又會為了不能每一件事都滿足和對擁有的東西永保不失...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在小乘的《俱舍論》中,有三種無為法。大乘的《唯識論》中說有六種無為法。 《大乘...

定不定業對淨土宗的往生有什麼啟示

定業就是說,這個業的結構非常堅固,它有主動得果報的力量,不必有其他的因緣就會主...

心不可得,病來逼誰,誰受病者

五觀心治者。不帶想息直觀於心。內外推求。心不可得。病來逼誰誰受病者。六方術治者...

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嘗讀十六觀經云。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

為什麼一切法沒有真實相

因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轉動,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別。這個地方有三段。 辛一、...

蓮藕的14種素食做法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藥用價值相當高的植物,它的根...

【漫畫】念佛賣苦,端坐往生

民國時候,浙江慈溪有一農婦,家裡非常窮,和兒子擠在一間小破屋裡勉強度日。 兒...

感情是緣分的組合

我們今天人不是講感情,要談戀愛嗎?我們佛教講,菩薩行有六度。對吧!我原來也給他...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現是什麼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實攝心,則內無妄念,...

哪個地方有障礙,就從那個地方觀進去

在大乘的學習當中,我們觀照真如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屬於教門,第二個是屬於宗門。...

淨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淨土法門的修行中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就是我們佛教徒的信仰素質是不夠的。所以淨土...

殺生偷盜及邪淫,會導致哪些共業

等流果是約著個人的個別的業力。增上果是大眾的共業,大家會生長在同樣的環境,這是...

如何才堪稱為淨土宗祖師

能夠稱為祖師的,無論是宗門、教下還是淨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禪宗一定是要大徹大...

如何在一呼一吸間念佛號

問: 請問法師:如何在一呼一吸間來念佛號呢?是一吸誦一句,一呼誦一句嗎? 大安...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為大患之本,眾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識此生死苦因。所謂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

每天進步一點點,早晚會成功

虛老開示說:不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禪也好,總要認定一門,驀直幹去,永不退悔...

極樂世界離開了八苦

我們展開的生命是在分段生死當中。你看分,分是分限的意思,指壽命而言,我們只是一...

唯心之理和現前之事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是非常正知見的一個理,也是一個包容了事的理,但是往往被我...

淨土法門的本質特點——感應道交

在慧遠大師身上,無論是他的知見,還是他的修行實踐,都體現著感應道交的特點。 例...

何為見地?修淨土宗沒有見地能否往生

問: 何為見地?修淨土宗沒有見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個過程中,如何處理見地、修證...

懺悔達到這個境界才是真懺悔

懺罪。我們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這樣的認識,因為佛的教導假使經千劫,所作業不亡。...

最難的是了生死

我說幾個例子。一個例子是:兒子遇到難了,是被冤枉了,他媽媽到五台山來誠誠懇懇地...

要經過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錯覺

每次坐計程車,司機就問:師父,你看起來沒有幾歲,為什麼要出家呢?好可憐!我不知...

整個佛法的修學,都在修正我們的思想

當我們站在佛教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的時候,我們會發覺這當中有一句話是很重要的,那...

提前面對現實,為來生積集資糧

死亡好像還很遙遠!這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很堅固,這個是常見。我們很難會想到自己會死...

如何判斷內心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別各別說明業果各別的相貌。 我們看第二個,因果同時,借緣顯現...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終極關懷是了生脫死,圓成佛道;對世間的這些家親眷屬、功名利祿,都會從般...

你真的確定自己是對的嗎

曾經有個男人必須離家一段很長的時間,在他離開前,並不知太太已懷孕,等到他回家時...

消災延壽,相貌圓滿,辯才無礙……這尊佛都能滿願

農曆九月二十九日是藥師佛聖誕日,關於藥師佛的大願及修持利益,有一則頗為典型的公...

現在很年輕想往生,阿彌陀佛會來接引嗎

問: 比如我現在還很年輕,身體又好,生活事業都好,我念阿彌陀佛想往生,他會在這...

受驢身償債五年

《法苑珠林》裡面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隋朝時,洛陽有一位居士,姓王,因為受五戒,...

對哪些對境造業,業果會越重

講到重罪、重業,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境有關係。 四、由事故重謂若...

修慈心禪的方法

以自己為對像 你們也許注意到了這個經文的第一行:願我無敵意。所以,第一個對像是...

皈依三寶,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能積集廣大福德,得大富貴,如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

為什麼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卻沒走

問: 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叫來佛友助念,但幾次都沒走,是不是這裡面有偏差呢? ...

什麼是異熟果?為什麼要加個異熟

好,業力就講到這個地方,就是善惡的問題、強弱的問題、相互激發的問題。接下來,講...

什麼是「定業」與「不定業」

這個定業跟不定業是說什麼呢?前面我們講這個業有兩種:第一個是講到它善惡的性質;...

有自知之明,迴避玄妙之談,老實念佛

他方世界的菩薩,都尚且渴望往生極樂淨土,何況我們這些業力凡夫。我何人哉!我們是...

做不到通身靠倒,這樣的狀態要如何打破

問: 弟子目前狀態是這樣的:說我信吧,卻做不到通身靠倒,也做不到對塵世毫不留戀...

損人利己是表面現象,其實真相是什麼

如果我們就未來的因果報應而言,會把自己的快樂凌駕在別人的煩惱之上。損人利己是表...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麼條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們就是散亂稱念彌陀名號,都能成為成就佛果的種...

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這一段是說明唯識無義的道理。...

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雜念

原文: 聞有貴恙,想日見痊癒矣。世間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

占察輪相對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占察與世間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給出家人算,因為修行可以改變命運,這裡地藏菩薩...

淨土宗的懺悔和積集資糧,是為了臨終時用的

業果的輕重有三段:第一個,約心;第二個,約境;第三個,約相續。 我們講到第二個...

如何化解情緒不穩定

問: 心情起伏不定,如容易生氣、衝動,面對這樣的情緒不穩定,如何化解呢?佛教徒...

為什麼要移民到極樂淨土

我們了解淨土總要,首先要了解淨土是怎麼生起來的,穢土是怎麼樣的緣起。這裡的淨土...

愚鈍之人如何開智慧

我們想背四十八大願都很困難。有的人出家多年,背個《楞嚴咒》,也背不下來。記憶力...

偷安一世,累劫難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樂來比較,來警策我們要精進辦道。修行是逆煩惱而動,它當然在一般...

造業的次數會影響業果輕重

五、加行故重謂或已殺生,或正或當,具歡喜心具踴躍心。或有自作,或復勸他,於彼所...

吃肉就是度這些眾生,這種說法對嗎

餘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講經時,聞有密宗傳法法師每每勸人修習密宗,不必茹素,以持...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願行三資糧中,願是一個中間環節。當這種強烈的願望,這種欣求心、厭離心真正生起...

【推薦】【漫畫】惡不能障,彌陀救度

四川省梓潼縣農村有一對夫婦,年紀四十歲左右,一直以來就是兩個人生活,並沒有生下...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則自然能夠放下

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歸攝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經藏、律藏、論...

這四種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進的

說到持名念佛,由於每個人的根性或者與這個法的緣分有淺有深,念起來的時候,有一些...

果報的不同,源於認知的差別

佛法並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則的真理,既然能得到自在的果地,必有其自在...

佛陀度化毒龍的故事

昔日,佛在羅閱祇城比留畔迦蘭陀尼波僧伽藍弘化。在優連聚落有一處泉水,水中有一毒...

邪知邪見造的業最重最可怕

最嚴重的是第三種,邪執故重。所有業裡心力強,沒有對治,都還算是中品,最嚴重的就...

佛教有「夫妻相剋」的說法嗎

古代民間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很多都會被加上剋夫的名頭。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