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97頁)
讓我們從無明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吧!從無明之中解脫出來,其實就是從此生之苦及未來生死輪迴之苦的束縛中解脫...同事之間要彼此相互尊重,常常心懷諒解,上級對下屬也要心存尊重,而不是同情。 這可分為兩個重點:一是尊...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餘緣,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真是誅鉏盡草莽,四至界畔,了無一毫許污染。靈而明廓而...修道人要有擇法眼,才能選擇何為正法,何為邪法。正法就是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這...《心經》中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是化解、對治「五蘊熾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卻認為,就是因為有喜...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東西太多了:沒有錢的時候求財,沒有名的時候求名,沒有地位的時候求地位,沒有...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很多快樂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時,別人對我們的稱讚;或是當生活安定,看著孩子一天...一般人以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實「生」是一種苦,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一直受苦到死亡為止。除了...有人說,出家人離開了家庭、父母、親友,所以不需要有感情;也有人說出家人既不結婚,也沒有兒女,所以根本...人人都有願望,但不一定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願望會落空,是因為通常我們都只重視眼前的一個小點,例如心中...大海之濱,住著一隻龜王。水族子民,由於龜王的教化有方,無不互敬互慈,和睦共處。 一個月圓的寂靜夜晚,...佛陀帶領眾比丘弟子,向善信居士大德乞食。一行人威儀嚴整,眾人無不投以欽仰讚賞的目光;然而才剛剛轉入一...從前,在航海尋寶風氣盛行的時代,入海采寶屬於十分普遍的商業行為。 當時有一位長者的兒子,想參與商隊入...「愛」本是一種值得歌頌的高貴情操,人間也因為有愛而充滿了欣欣向榮的生機。但是近幾年來,國內卻經常發生...當我們觀察週遭的人時,常常可以發現,性情暴躁、容易為小事動怒的人,身體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情」是什麼?「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親情、愛情、友情和道情四個類別。佛教雖然要人離欲、萬緣放下,但...一代大德上廣下欽老和尚,大家讚譽他是佛教界的國寶,他老人家九十五歲往生前兩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淨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慈悲偉大的佛陀! 您可曾聽到一個卑微的聲音, 向您發出懇切的祈求? 佛陀! 我陷入了情執的泥沼, 如...所謂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卷自如,一般人往往是能伸不能屈,那便是大缺點。先要自我肯定,才能受人肯...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一天,彌勒菩薩來到佛所,頂禮佛足後請示佛陀:菩薩應如何行持布...道的時候要有助道因緣,什麼是助道因緣呢? 你修道的時候要穿衣,也要吃飯,也得有個住處。這就是助道因緣...過去,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天,目連尊者的弟子與阿難尊者的弟子二人在討論著:我們兩人的梵唄...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舍利弗和目連兩位尊者住在耆闍崛山中。有一天,優波伽吒鬼看到舍利弗尊者...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日清晨,佛陀用完齋飯後,至寧靜的安陀林中打坐。這時,精舍中有兩...1 風動?幡動? 禪宗惠能大師得到衣缽之後,在獵人群中隱居了十幾年,後因機緣成熟,開始行化於世間。有...目錄 : 序言 第一難,貧窮佈施難 第二難,富貴學道難 第三難,棄命必死難 第四難,得睹佛經難 第五...今天白天講的持名念佛。這個念佛的法門,老年人也可以念佛;青年人也可以念佛;壯年人也可以念佛:無論任何...現代生活已邁入高科技,而講究科技的結果,往往容易使人迷失在製式的度量中,比如:求學時總是在乎成績高低...一、歡喜地 學佛,一定要經過「菩薩十地」這十個階段。「地」是基礎的意思,第一個基礎階段就是「歡喜地」...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間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多少人希望榮華富貴,希望高官厚祿,可是,得到的人就...鬼逼禪師,本來是個專門趕經懺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著月光歸去。 某一晚,他剛趕完一堂經懺,回...上人序 八大人覺警世紛,常人隨波逐流,在變動不停的環境與不斷消逝的時間中,隨著境界牽引,不知不覺追逐...本煥禪師生平 本煥禪師(公元一九零七年 ),俗姓張,名鳳珊,學名志山,法名本煥,湖北新洲縣李集人。公...一、 玄奘考試 在隋朝的時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數量是嚴格控制的。當了僧人國家是免除一切雜稅 勞作。玄...為什麼學佛要先從做人下手?太虛大師說,學佛先學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譯,意譯是覺悟...人人都有觀自在,何必他方遠處求? 觀自在是觀世音菩薩的另外一個名號,意思是說,只要你能觀照自己,你能...有些人在修輪迴痛苦的時候,會出一些問題。我遇到過這種陷入極端的人,他們在沒有觀修輪迴痛苦的時候,對生...禪淨中道是人間的佛教 佛學很多的內容浩瀚無涯,宗派也林立繁多,禪淨、中觀的空、中道,這是人間的佛教。...有的人因為怕持戒不自由,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實,在佛教裡面,戒律包括的範圍很廣。持戒個人可以昇華,...關於禪定,其實,禪就是定,定就是禪,一定要來解釋它,禪可以說是我們跳躍的、動態的生命。定是我們進入到...六祖大師的弟子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一開始就這麼說:「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所謂絕學,...美國現在發起濟貧運動,而我一到美國,就批評這一件事。我說濟貧這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人的貧,不是由今...人,為什麼有的相貌非常的美麗,有的相貌非常的丑陋,有的身體非常健康,有的就很多的病痛,這是什麼道理呢...(一)菩薩 諸位居士:今天邀晚學來參加貴會講演佛法和各位見面,心靈上感覺到非常歡喜,雖然如是,一方面...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空寂而了無一物,不受一法,無可修證。靈明而具足萬德...用功的法門雖多,諸佛祖師皆以參禪為無上妙門。楞嚴會上佛敕文殊菩薩揀選圓通,以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為最第...1.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固然造就了繁榮進步,但是也因為變遷快速、步調緊張,而使得個...節省可以醫貧,滿足可以醫貪 恬淡可以醫躁,寬厚可以醫瞋 隨緣可以醫執,讀書可以醫俗 正念可以醫心,慧...世間以五欲六塵為樂 達人以禪悅法喜為真 世間以立德立功為務 達人以證悟般若為要 Ordinary p...六祖云: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世人迷淨性,故有淫慾,除卸淫慾,即見淨性。清淨之性,是我們不...人若自大,其實正顯示自己的無知 人能謙虛,其實正表示自己的無求 Arrogance betrays ...一等婆媳:如母女般的親密 二等婆媳:如朋友般的尊重 三等婆媳:如君臣般的嚴肅 劣等婆媳:如冤家般的相...百年大樹,必經多少風霜摧殘 百丈高樓,必經多少物力艱辛 百年老店,必經多少興衰滄桑 百歲老翁,必經多...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 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 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 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小人專希望人給,給過就忘 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必報 A mean person expects al...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命。 放生免三災。放生離九橫。 放生壽命長。放生官祿盛...各位貴賓、各位老師、各位學員: 在天氣這樣炎熱的時候,大家舍棄了家裡的冷氣、電視、電冰箱的享受,不辭...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從今天起,在這裡我們將有連續三天的佛學講座,這三天我分別要和各位談的是行為...前言 佛陀證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滅、道」,由苦、集、滅、道而展開廣大無邊的佛法。然而這只是佛陀就...出家的因緣 當我執筆要寫下阿難陀尊者一生的事蹟時,就自然的會記得文殊菩薩讚歎他的話:「相如秋滿月,眼...人間第一幸福兒 佛陀還沒有出家的時候,是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曾經娶拘利城耶輸陀羅公主為妃。 太子和公主...出身首陀羅族 優波離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階級森嚴的印度社會,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優...(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今天是我們講《金剛經》的第一天,我們將用...《楞嚴經》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佛滅度後,弟子們結集成經,弘傳於印度,後因年久失傳,唯獨...關於輪迴與解脫的問題,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即便是大家學佛,對於這個問題也不是特別明瞭。正是因為如此...一、轉凡學佛世安寧 今晚佛學講座的講題叫做轉凡心修佛行。在未講題之前,我想在題外先將佛法大綱向諸位說...「一個國家、一個團體有沒有前途,就看他對年輕人是否重視。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年輕的時候就要將基礎打好...「管理學」是近幾十年來興起的熱門學問,可以說任何事都能和它沾上邊,如企業管理、財務管理、檔案管理、倉...大自然與生物之間,原本是和諧共存的,但是,隨著人類生活的方便,物質的富裕,這種和諧美好的關係,已逐漸...肉食普遍被認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貧困的地區,往往逢年過節時才能吃到肉。但是時代走到今日,社...古時候有位大富長者,家中流行風寒,惟有形似檳榔的庵摩羅果吉以緩解病情,大富長者就讓沒有染病的一位僕人...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宮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一點兒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賓那...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許多人有關係,不能天真地想進就進,也不可能任意地想退就退。因為我們生存...很多人的緊張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凡是心不安的時候,應該先去了解心為什麼不安?找到原因後,...慈悲偉大的佛陀! 今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了! 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 在如此美好的早晨, 回憶往事-...今天是2010年9月25日,我們水陸前一個月義工大會。每年這個水陸前的一個月,我們都有義工大會,這個...各位尊敬的法師、各位慈悲的護法居士大德: 今天是2010年2月14,是農曆大年初一,這在中國和台灣以...因為佛法這種東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的語言、行為,包括你的起心動念,包括你一切迷、悟的...我們今天在沒有講《楞嚴經》的總綱以前,要講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出自《阿含經》,也跟《楞嚴經》有很重要的...師父已經講過了,十萬億佛國土,心是最大的距離,煩惱是最大的距離,十惡業是最大的距離。如果你完全沒有十...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請放掌。 祖國大陸來的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師、比丘、比丘尼、護...一般人都會聽過佛像開光。每當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菩薩像雕塑後,會邀請諸山長老蒞臨主持佛像開光典禮;...身心放鬆 禪修者的第一個條件,是把身心放鬆。 頭腦放鬆、神經放鬆、肌肉放鬆;放鬆之後,再用方法,便能...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鬆身體 1、頭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是放輕鬆,無論是睜眼或閉眼,不用眼球看,不用眼球...中國禪宗的修行方法,是頓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印度的瑜伽及印度的大小乘佛教,均極注重修行方法的次...總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中國的禪宗,是不落階次的頓悟法門,若涉及禪觀或禪教的方法,例如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枯尸白骨觀等,...坐禪即財富 近世以來,由於科學的長足進步,為人類解決了不少來自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各...在開始講這個題目之前,先澄清一個觀念:禪是不能講的,透過語言所表現出來的禪,已經不是禪的本身了,過去...簡體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別人 當惱人的情緒來襲時,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 禪的態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如何理解佛教 對於中國人而言,不論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習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內。相...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聞 多聞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 法句經.多聞品 ...日期: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地點:法鼓山台北安和分院 提問人:《聯合報》記者王瑞伶、梁玉芳 與談人...或許諸位老師、同學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學校請了一位和尚來講學思歷程,而不是講念經、超度,或是鬼神世界的...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傳某師請示師父有關帶業往生的事。 老和尚對傳某師開示說:凡所有相都是虛妄,...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滅貪慾,無所依止。-- 《法華經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說,各種痛苦煩惱的根源是...現在的社會,尤其令人感受到這種身心不調和的狀況。因為身、心不得調和,所以造成社會不調和,這都是惡性循...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擔,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鬆。因此,追求定樂的人常常喜歡回到定中,不喜歡和塵...
智慧的覺醒
聖嚴法師:尊重同事如同菩薩
聖嚴法師:揩磨此一片田地
宣化上人:修道的六大宗旨
聖嚴法師:不以自我為中心
聖嚴法師:什麼都不求
聖嚴法師:少欲知足真快樂
聖嚴法師:老化是自然現象
聖嚴法師: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聖嚴法師:許一個不會落空的願
龜王菩薩
向佛要錢
航行的密訣
聖嚴法師: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
聖嚴法師: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
聖嚴法師:不再為情所困
廣欽老和尚傳奇一生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最上乘論》
星雲大師《為放下情執祈願文》
聖嚴法師:見人低一級
四法圓成檀波羅蜜
夢參老和尚:修行的資糧
息諍論
忍惡無嗔現大威德力
接受懺悔,遠離癡暗
星雲禪話(一)石頭路滑
證嚴法師《調伏人生二十難》
宣化上人:朝暮十念法
證嚴法師《四十二章經》
證嚴法師《心靈十境》
深信因果,正道發財
鬼逼禪師的故事
證嚴法師《八大人覺經》
本煥老和尚簡介
玄奘法師西行故事四則
昌臻法師:學佛從做人下手
星雲大師:觀自在的意義
端正思想消除極端
星雲大師《禪修的開示》
星雲大師《持戒的開示》
星雲大師《禪定的開示》
聖嚴法師:不除妄想不求真
宣化上人:真正的濟貧
宣化上人:丑陋和多病的原因
虛雲老和尚《怎樣學菩薩道》
虛雲老和尚《參禪警語》
虛雲老和尚《參禪方法》
虛雲老和尚《用功的入門方法》
星雲說偈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人和篇》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寶典篇》
聖一法師《梵網經菩薩戒之淫戒》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啟示篇》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生活篇》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勵志篇》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自在篇》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修行篇》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星雲大師《四個問號》
星雲大師《行為平坦的道路》
星雲大師《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
阿難陀尊者-多聞第一
羅睺羅尊者-密行第一
優波離尊者-持戒第一
慧律法師《金剛經》
慧律法師:欲令正法重現,當推楞嚴大經
靜波法師《輪迴與解脫》
妙蓮法師《轉凡心修佛行》
星雲大師《佛教對「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星雲大師《佛教對「應用管理」的看法》
星雲大師《佛教對「環保問題」的看法》
星雲大師《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買果子
米從哪裡來
聖嚴法師:識人識己識進退
聖嚴法師:心裡不安的原因
星雲大師《晨起祈願文》
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3》
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2》
慧律法師《佛教心理學》選摘
慧律法師:創造一顆會浮起來的球
慧律法師:你為什麼只看黑點?
慧律法師《馬祖道一禪師廣錄》
衍慈法師:開光的意義
聖嚴法師《禪修的要領》
聖嚴法師《禪坐的基礎方法》
聖嚴法師《禪的入門方法》
弟子規
聖嚴法師《禪修的歷程》
聖嚴法師《坐禪的功能》
聖嚴法師《禪的本質》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情緒管理智慧
聖嚴法師《佛教入門》
聖嚴法師《智慧100》
真正的自由-聖嚴法師與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的對話
聖嚴法師的學思歷程
廣欽老和尚的念佛開示
聖嚴法師:貪慾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證嚴法師:最健康的人生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