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51頁)

人貴有自知之明

春秋時期,在齊國有一位被公認的美男子,別人都叫他徐公。和徐公家離的不遠,有一戶人家,那家人的主人叫鄒...

眾生是福慧的源泉

人的苦樂就在一念間。一個人如果轉變觀念,他就不苦了。師父告訴我們:心在哪裡,命就在哪裡。念頭是開關,...

三世因果的理解

今天繼續探索因果,因為因果在我們學佛的過程中太重要了,沒有因果就沒有佛法。就好像高樓一樣,沒有地基就...

相信因果懺悔罪業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規律。有一個農民在春天的時候,播種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時候,它竟然結出了一個...

業障的來源與對治

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罪在哪裡?或者叫:業障在哪裡?我們每一個人先審視一下自己:我們有沒有罪?有罪嗎?...

學佛的三個首要問題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學佛體會。第一,佛是什麼?第二,什麼是佛法?第三,我們信仰什麼? 現在一起...

佛菩薩的名號功德

名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稱為聖號,聖號就是聖人的名號,在佛教裡頭主要是諸佛菩薩的名號。我們常見的有:南...

糾正不好的習氣

有位女士的說話音量驚人,即使只對一、兩個人談話,也是非常大聲,尤其是在群眾中,只要她講話,別人的聲音...

人生要有理想

如果我們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應該怎麼辦? 登山專家說:你應該向山頂走。 為什麼不往山下跑?山頂風...

隨順世緣看煩惱

我們的人生不過百年,在歷史的長河中看來真的只有閃電那麼一會兒的功夫。在這閃電般的功夫裡面,我們吃了多...

富翁的聲音

精進、正念現前、舉止清靜、善於分辨善惡法、克己、生活如法、不放逸的人, 名譽隨之提升。 王舍城有一年...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

問: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心燥由萬事起,情卻為一人傷。看得清喜怒哀樂,卻做不到置身事外。 明奘法師答...

佛為什麼說無相

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門,無論是有知識的,無知識的;貧的富的,貴的賤的;都能攝受,都可以接引。但在接引之中...

學禪者應注意的十事

有學僧問寂室禪師道:請問老師!在禪門中,應該具備些什麼條件,才能進入禪道? 寂室禪師回答道:獅子窟中...

達照法師談弘法:關注眾生,契理契機

談弘法 關懷民生,要去觀察社會需要什麼 中華佛光文化網記者:您認為佛教緣何能流傳千百年依然香火旺盛呢...

鞋底的味道

老方丈要派一個優秀的徒弟,去佛教聖地取經,他在覺醒和覺塵間來回斟酌,打算幾天後確定。 覺醒和覺塵知道...

一張紙的命運

教授拿起一張紙扔在地上,讓他回答這張紙有幾種命運。 也許是由於驚慌,他一時回答不上來,後來他頓了頓...

你愛色嗎

一次,洞山禪師問雲居禪師:你愛色嗎? 雲居正在用竹蘿篩豌豆,聽了洞山這樣問,嚇了一跳,蘿裡的豆子也灑...

有四事不可輕視

釋迦牟尼佛初證道不久,住在舍衛城郊外的給孤獨精舍。當時方圓幾百里外的人都知道給孤獨精舍裡,住了一位徹...

隨順世緣離糾纏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喫茶去》,講了我們要安住當下,如果你是學生,那就安住當下好好學習;如果你是老...

隨順世緣除煩惱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斷煩惱》,講了當我們有了高素質,有了覺悟之後,我們就不會再去埋怨自己命運不好...

隨順世緣少煩惱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除煩惱》,講了放下我執,精進努力,我們就能走出煩惱的深淵。只要我們秉著佛教教...

隨順世緣減煩惱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除煩惱》,講了放下我執,精進努力,我們就能走出煩惱的深淵。只要我們秉著佛教教...

隨順世緣不攀緣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減煩惱》,講了我們在和他人交往的時候,要有感恩的心態,要有奉獻的精神,因為一...

不要自心生自鬼

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師,來寺掛單。住數日後,他惶恐地跑來找我,戰戰兢兢地問我能否為...

帶著「需要」去看望

醫院病房,住著兩位相同的絕症患者,不同的是一個來自鄉下農村,一個就生活在醫院所在的城市。 生活在醫院...

鴕鳥的哭泣 奢侈品背後的生命悲歌

南非,距離約翰內斯堡500公里的鄉間,是鴕鳥的家園。 在開闊的熱帶稀樹草原和沙漠地帶,時常可見幾十隻...

吵鬧著炫耀一番

寺院裡接納了一個年方16歲的流浪兒。這個流浪兒頭腦非常靈活,給人一種腳勤嘴快的感覺。灰頭土臉的流浪兒...

《地藏經》的改運方法

末學根據地藏經,如果要有效改變人生境況,有這麼幾個方法,綜合起來做好的話,財命福慧當有不可思議的變化...

淨土宗的四個特色

淨土宗又稱蓮宗,是中國傳統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來,在民眾中廣為流傳,逐漸成為佛教主流宗派,其特色主要...

阿彌陀佛和我們簽的合同

持名念佛,就是常常專持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 我們念佛,是因為阿彌陀佛在過去因地時,發了四十八願。...

莫讓「疑念」佔據自己的心

有一棵大樹,上面有個鳥巢住了兩隻鳥──一隻公的,一隻母的。它們為了儲存冬季的糧食,採了很多水果回來,...

忍辱法門有五種

第一、生忍。 每當被辱境到來之時,無法迴避,無法抵抗,只好堅強起來,把它忍耐下去。但是心裡感到煩惱,...

大多數失敗的婚姻都是自毀的

婚姻是需要經營的,美滿的婚姻都是雙方不斷妥協的結果,因此,學會謙讓,學會忍耐,學會多為對方考慮,才會...

五種食物助你去口氣

口氣難聞,口氣重,影響了我們的正常交際。那口氣重該怎麼辦呢?有哪些去除的方法?下面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

打坐時如何解決腿痛腰酸

初學盤坐時,腿腳會出現麻木酸痛,必須忍耐。練習久後,漸進於自然。當麻木到不能忍受時,可將兩腿上下交換...

素食:清醒潔淨的強健生命之源

兩千年來,廟宇、道觀是出家人的修行聖地,而佛道兩家為之素食者的楷模。修行之人最講慈悲二字,佛經中常說...

學禪行者須注意的五法

略說發心學禪行者,應須注意五法:一、聞。二、厭。三、願。四、覺。五、勤。 一、聞者:願樂聞法,以自照...

好運氣來自於結善緣

不管人們是否相信命運,這人世間總是有許多人事業成功、生意興隆、身體健康、遇難呈祥、無病無痛、夫妻和睦...

吃肉的危險

(一)吃肉易得心臟病 美國每年至少有一百萬人患心臟病,其中六十多萬人不治死亡。美國的心臟病研究委員會...

學會付出,便會擁有幸福

一個饅頭店的老闆,每天蒸120個饅頭,100個用來出售,20個用來接濟貧苦的老人和孩子。在生意好的時...

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的佛商之道

很難知道他怎樣與佛結緣,始於何時何因。但早在1991年這種緣分就已經開始,當時他創立樂天公司,是鳳凰...

44位博士談佛教

1、復旦大學常德博士: 有時一看周圍之人那種根本不懂佛法,但卻輕易地對我們佛教徒動輒翻以白眼的神態,...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亂」的爭論

近來在淨土同仁間, 醞釀著一場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亂的爭論。試把他們爭論的焦點歸納起來, 有以下三...

佛說不敬論說師長長短的果報

阿難問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對他們的老師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論說師長的長短。那麼他們將來,會得到...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

有一個剃頭匠,很不會說話,每次說話都傷人,常惹人不樂意。他怕砸了飯碗,所以給人剃頭時就不說話。有個地...

學佛切勿執理廢事

佛在《阿彌陀經》中告訴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五濁惡世,所謂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見濁是指邪...

道德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必要前提

道德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必要前提,亦是個體立身成業的基石。 道德內蘊二重價值結構,道乃終極價值系統,...

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敵視父親20多年的女兒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後痛哭不止。有人問她:你是不是還很恨父親呢?她回答說:我早就恨...

為什麼《地藏經》是學佛者必修經典

《地藏經》,我個人過去也學過,但理解很片面,把這部分經當成是祭度幽魂的一部經典,所以僅在盂蘭盆會期間...

不要讓昨天的傷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術大師曾經以一雙迅猛無敵的快腿令前來與之切磋武藝的人個個佩服得五體投地,用威震武林四個字來形容...

第六意識的病根

我們的心─了別外境主要是前六識,這當中前五識是明瞭,第六意識分別。比方說:我現在看到這個花,我非常歡...

擺渡自己的心靈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長途擺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們只能順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這一路上,有平川坦途,也...

成功的兩步

有一位禪師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願。 寺廟,距離普陀寺有數千里之遙。路之上,不僅要跋山涉水,而且還...

信守承諾的力量

承諾就是答應別人、對別人所許的諾言,務必兌現,也就是守信。 孔子曾經譬喻:人而無信,正如大車無輗,小...

將劣勢變成優勢

有一個10歲的美國小男孩裡維,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柔道。 最終,裡維拜一位日本柔道大...

心善是最大的福田

那年,他只15歲,父親與人合夥開辦不久的工廠不幸倒閉。為了重振家業,他便一個人出外闖蕩天下。 似乎上...

鼓舞別人在逆境中奮起

一群人到山上打獵,其中一個獵人不小心掉進很深的坑洞裡,他的右手和雙腳摔斷了,只剩一隻左手。 坑洞非常...

喚醒沉睡的心

布朗菲爾普斯是美國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那一陣兒,他常常接到一些市民的電話,將他錯認為那位偉大的游...

失敗的成功者

我偶然聽說過一個小名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學對於史帕基來說簡直糟透了,讀到八年級的時候,他門門功課...

首富只靠一粒米

台灣首富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 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了一家米店。那時,小...

1000美元也可以成功

1980年的一天,剛滿19歲,大學還沒有畢業的美國青年戴爾,靠賣電腦配件賺到了1000美元,他在日記...

往生到極樂後還會迷嗎

問: 《妙法蓮華經》說我們原來是佛,現在迷了,那我們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後,還會不會再迷呢? 大...

末法修行魔障多

末法時期修行對我們來說,具有著種種的魔障,如果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一旦缺乏正知正見,就會陷在種種的邪見...

幾位高僧大德對「念佛數量」的開示

善導祖師: 欲生淨土,唯須持戒、念佛、誦《彌陀經》。日別十五遍,二年得一萬。日別三十遍,一年一萬。日...

驕傲的猴子

在一座深山裡,有一群猴子,相處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庭一般。其中有隻猴子特別精靈,什麼事都想帶頭當領導...

燕窩:燕子的代價與無言血淚

母燕在快要下蛋的時候,才去建自己的窩。第一次建好的窩,被人采去,只好再次吐出膠質建窩。可是人仍然把這...

忍辱波羅密

【須菩提。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 問題來了,前面一路下來都是講般若,是菩...

心住在外境的二個過失

古德有一句話說:【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 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整個修學的重點,事實上就...

七種美德讓你成為魅力女人

作為一個女人,誰不想自己是個有魅力而又陽光的呢,但是,要成為有魅力的陽光女人談何容易。在我們的一生中...

說閑話的害處

佛陀在信眾集會聽經聞法的場合要阿難把糕餅分送給在場的人。阿難按照一個人一塊餅利和共均。分到一位美麗女...

學佛為什麼不得成就呢

我們學佛法為什麼不得成就呢?由昔業障由於被過去生所造的業因障礙住了。業障的問題,講起來很多,可另作專...

享清福最難

走出世間是清淨,走入世間是紅塵。紅塵滾滾,這個世界上,都市中,都是紅塵。人世間為什麼叫做紅塵呢?唐朝...

孫紅雷:母親靠撿垃圾把我養大

小學四年級時,孫紅雷得知,家裡要推遲兩個小時吃晚飯,因為母親下班後,要去撿破爛貼補家用。一天,母親輕...

南懷瑾先生談「算命」

八字就是所謂算命、這個是命根。那麼但是八字是不是準確呢?準確。推理。有西洋的算法、中國的算法、有各種...

憂波毱多尊者的教化

有位族姓子出家學佛,修習禪定,證悟四禪,卻以為自己證得四果阿羅漢,得到究竟解脫。憂波毱多尊者知道比丘...

無常的四座大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忽然帶著幾名隨從,風塵僕仆地驅車來到精舍。 佛陀問...

妙觀察 善分別

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波斯匿王前往頂禮佛陀。當時,園中還有長髮梵志、裸形外道及一衣外道,七人...

長夜漫漫惡道苦

一天,只夜多尊者與弟子入石室城乞食,進城門時臉色突然憂戚哀傷起來,等到乞食結束,要出城時,又悲傷不已...

四念處觀

佛陀剛成道證果時,獨自在優樓頻螺聚落尼連河邊的菩提樹下,靜坐沈思,心中想著:在這世上唯有一個法門,能...

善擇住處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告訴比丘們:在大雪山裡,冰天雪地險峻之處都沒有猿猴的蹤跡,更何況是...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個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親近外道,還譭謗佛法,認為出家沙門沒有一個是真正的...

為父母供養令脫惡趣

佛陀時代,羅閱祇國有位那捨長者,心地非常仁慈,經常接濟貧窮、孤苦無依之人,同時也非常禮敬沙門、婆羅門...

周利槃陀伽愚昧的業因

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生性愚昧、駑鈍,其他的弟子便請示佛陀:世尊,什麼因緣使周利槃陀伽生而為人,卻心...

被草所縛的比丘

隨著太陽逐漸升高,龜裂的泥土路愈來愈炙熱,比丘們一早結伴到村裡托缽行化,但是都一無所獲。好久沒下雨了...

善說法要的毘舍佉比丘

過去,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當時,毘舍佉比丘於講堂中為許多比丘說法,不僅言辭流暢,妙語如...

幸福的能源

什麼是幸福的能源?就是愛與慈悲。 今天世界上兇殺、仇殺、綁架、勒索、詐騙、夫妻反目、家庭破碎的事件層...

修禪的十種利益

這十種的利益, 第一種叫安住儀式。 你天天參禪打坐總有個樣子,這個樣子就是個儀...

巧辦法助你節約時間

命運之神是公平的,他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他給每個人的時間都不多不少;但成功女神卻是挑剔的,她只...

心向素時即已放下屠刀

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種形式,對於自己的精神宣示不再沉淪於物質的深淵。黃怡  吃素與否,關乎人對生...

樹與小男孩

很久以前,在一個森林裡,有一棵樹,她很愛一位小男孩。每一天,這位小孩都會來,他撿拾許多樹的葉子,編成...

七心訣

心善 善良是養生的一大營養素。一個人行善事,能經常幫助弱者,使他人擺脫困境,心中必會湧起欣慰之感。一...

寧可我被騙 不能再騙他人

宋朝人陶禹錫的高祖被人稱為陶四翁。他開了一個染布店,曾經有人送來一種能染布的紫草,陶四翁用四百萬錢把...

破除執空和執有

真諦和俗諦是佛在講經說法的時候常常從兩個層面闡釋的。一個是從理上,理體真諦一法不立的空性來談;一個是...

如何面對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在當今時代,改換工作、生活環境已很常見。如何面對新的環境,適應新的環境,在新的環境中提高自己,是許多...

據說蔥蒜能防癌,淨業行人能否食用

問: 據說蔥蒜有防癌作用,淨業行人能否食用? 大安法師答: 蔥蒜等屬於五辛,佛的制教是不許可食用。何...

略舉地藏菩薩十大利益

你想過嗎:在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每個時候,包括你現在所處的地方,完全充滿著地藏菩薩的化身和他的稀有傳...

解富貴榮華 破千萬煩惱

「人生」這兩字看來很簡單,但是最複雜的就是人,例如生老病死的過程中,有很多事無法理解,還有人我是非等...

淨土修行揀正辨異

齋天的要義 我不是說齋天不好,只是現在有的大和尚,齋天的時候,搭著祖衣,還磕頭,亂七八糟。齋天的天最...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態度

有的時候,別人對我們莫名其妙地熱情,有的時候又無端地冷漠;有的時候,我們與別人打招呼,而對方卻視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