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20頁)

宗門下這一法,只要你確實真行,到熟練境界,受陰一破,我們人在這個色殼子裡面,如...
一次,比丘們問佛:世尊!您成正覺後,曾入娑羅聚落乞食,卻一無所得,空缽而還;這...
佛印禪師有一天跟蘇東坡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少婦走著走著,就往大海里面跳。佛印...
森林當中有一隻獅子,野獸之王嘛;它去吃了一隻鹿、飽了一頓餐以後,它這個鹿的骨頭...
第三個是畜生的苦。繫縛打殺,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兩種,一種是被我們人類所畜養的...
看第二個。餓鬼的苦,我們看這個飢渴寒熱,刀杖驅逼之苦。餓鬼道的苦,主要是飲食跟...
【原文】 錢塘金某者,齋戒虔篤。以疾卒,附一童云:善業日淺,未得往生淨土,今在...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來哪得心無苦。談這個過量境...
問: 頂禮法師,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印祖在開示中反覆強調發菩提心的重要性。可是...
我們初發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個信字。這個信字如果建立不起來的話,最高的佛法,...
(一)對治生死業障。 那佛陀陪著我們成長,要處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生死業障,因為這...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淨土宗,修淨土宗跟念佛,沒有直接的關係,你心中沒有信願,沒...
我在信佛,以至於出家之前,都很願意聽暮鼓晨鐘。 在二十三年前,我忽然間,聽說母...
那麼在信願執持名號當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們就是散亂的心稱念佛名,這樣的福...
什麼樣的人才能往生呢?在淨土法門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呢?好,蕅益大師在這裡非...
《法華經》有一句話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就是說,...
環境愈苦道愈堅 俗語說多難興邦,如果生活安適,人心就很容易怠惰、腐化,這也是經...
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緣覺菩提善根...
為什麼淨土法門,往生一法是這樣的圓頓超越,勝異方便?他的價值就在於這個念不退。...
我們要想求福德的話我們多分是求解脫的,但是我們也求福德,在你迴向的時候,你要特...
在《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事,他說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學佛不是很深入,可...
法華經的思想,觀照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麼?我們凡夫沒有修法...
我們一般的因果的修證是向外,從因緣所生法去修因證果,這個是遠路。而《法華經》不...
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五百位聲聞弟子與上萬名菩薩恭敬地跟隨佛陀,聽...
智者大師雲 【隔真妄,破九界,顯佛界,為緣修。】 智者大師把修行分成兩塊:一個...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
我們妙音念佛小組是二〇一〇年農曆十一月十七日開始共修念佛的,到現在已經三年多了...
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相應。是則起妄之後、歸真之前...
盡說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應 盡說,也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持這個觀點,說念佛求生...
這個淨法的熏習,它的體性是無漏的,所以它跟阿賴耶識是不同的,它有趨向於法身跟解...
一個人面臨死亡的時候,他兩種情況會出現:第一種情況, 或自然憶先所習善及不善,...
阿彌陀佛名號在前面這個依正二報裡面,談正報就介紹阿彌陀佛的內在的功德光明無量,...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呼喚著我們。而我們,...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後要老老實實,堅持過著佛門這種清淡的生活。 每天定一些功課,...
佛臨涅槃時,阿難請問佛:佛在世以佛為師,佛不在世以何為師?佛滅度後我等弟子怎麼...
他發了菩提心以後做些什麼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棄了王位,就做一個出家的沙門...
我們現在的時代是什麼?叫減劫,諸位知道嗎?我們的劫有增劫、減劫,佛陀不在增劫出...
卵是因想生,就是說這個眾生過去生當中接觸六塵,他的煩惱是依止想而生起的。看經文...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想的時候,你自己能夠迴光返照...
佛門今天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真修則不能息心,真學則不能專志。營事則畏煩,...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裡常住,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則:常住不養閑人,僧團不養...
北方有一個地方經常所謂的行頭陀,他頭陀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每年製定一個時間呢,整...
釋迦牟尼佛(前565前486)發現了人生規律緣起性空而因果相續。他自己遵循這一...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學院名譽院長、廬山東林寺退居方丈、北京法源寺座元、...
大家經常念的《覺林菩薩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這是解釋阿彌陀佛光...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天女,她是一個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個花...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滅過去,定無有體。云何復為種...
你臨終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過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妄想,它一個都放不過你的,臘...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莊嚴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
我們已經聞到佛法了,無論老小,都趕緊修行是要緊,要放下身心來修行。修行大家都想...
人們都知道殺業非常可怕,卻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們都以為殺業所得之業報最為殘酷...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這是撥正一種觀點,而且在省庵大師那個時代還是...
高庵善悟禪師住持雲居山時,曾譔寫了一篇勸說各大叢林要安養老、病比丘的文章,流傳...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
淫為萬惡首就是這個樣子。這是生死的根本,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有性命,因淫慾才產生...
歸命,如波羅蜜例,倒語法也。歸義有二:一者歸投義,言世人至重者身命,舉身命而歸...
過去有一位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孩談戀愛,談了三年,準備要結婚的時候呢,...
如斯罪人 永不見佛 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難處 狂聾心亂 永不聞法...
今天已經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過四支香的問話,了解到這個七打的還是比較精進的。為...
當我們以空觀觀照一念心性的本體的時候,是離一切相,它是非真、非非真。非真就是虛...
《大乘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述,當眾生遭遇困難之時,只要誦念其名號,觀...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這裡就...
智仙,俗姓李,仙居人(浙江永安縣)。從小就不好樂於世俗的生活。出家後,遊學到天...
經文: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
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在顛倒當中往生的,不可能!因為阿彌陀佛沒辦法救你。所以淨...
我們正式來說明信願行三種資糧修行的內容。今初,首先我們看第一個信門。信門也是有...
我們起這個煩惱火呀,就會創造一個業火,也就會引生果報火。一般來說我們起這個煩惱...
第一,觀想 依《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一、願我先世及今身所種善根,常繫在心,終不忘失; 二、願我迴向菩提常得供養一切...
命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 喜慶時,說很多好話,就能永保吉祥? 新婚之夜,枕...
在釋迦牟尼佛駐錫舍衛國弘法的時期,國中有一位名叫兜調的婆羅門,他有一個兒子名叫...
在中國的禪宗有好多例子,像丹霞燒佛。丹霞祖師到五台山廟裡去,冬天很冷下大雪,他...
在《地藏經》第八品上,閻羅王、大鬼王說:地藏菩薩發這麼大願,怎麼還度不完呢?為...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咸淡劣味;四、輕...
【原文】 予初出家時,皋亭茶湯寺老僧,以誕日延予齋。時大嶺有立禪,北人也,戇直...
當我們的始覺跟本覺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阿彌陀佛無量光壽全體的就是我...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業力的釋放,這一塊是你無奈的...
這一段是說明以願導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當中,這個觀是很重要的,由這個觀...
很多人念佛,他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他一生當中從來沒有創造過一個往生的佛號,他...
過去有一個婦人,常常很自信地說:我不會遺失任何東西。一天,婦人的兒子想要測試母...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用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
前兩天,中國佛學院有人來接法,我就和他們講:你們接法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接過法...
用功辦道要對自己的色身,色殼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這個色身體質本質怎樣?和別人比...
第二個七明天過一天,後天晚上就圓滿了。因為七打得順利,光陰就過得特別快。可以說...
問: 在家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不如法? 天因法師答: 在家居士不能...
《解》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
暇滿,簡單的說有五種的暇滿,第一個:善得人身。因為你在三惡道,到諸天去,都不能...
業力的形成是由心念決定的。心念是邪惡的,不管做什麼就是惡業;心念是善良的,即便...
【原文】 若事事皆一時即了,則便成無因無果之斷滅深坑。不觀天道運行乎,夏至一陰...
一個人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成佛之後,所謂心轉則一切轉,內心轉凡成聖以後,整個有...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成就聖道,有許多修行之士聚集而來。有的行者住在山上洞窟內潛修...
這裡,傳燈大師施設了一個問答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現前一念之心和西方淨土相即的道...
淨土宗的人有一個盲點,以為修福報就會到淨土去,很多人是這種概念。他就通過佈施持...
【原文】 杭郡多士坊①,有東平廟。郡之窘人死,致夢其妻云:諒汝無力修薦;縱多方...

如果我們諸位道友害病也好,或者受到傷害、感覺到痛,你觀一下吧誰在痛啊?在這個時...

意生身來去自由的雲居山博雅老和尚

佛陀乞食空缽而回的因緣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平安就是輪迴對你最大的賞賜

畜生道之苦

餓鬼道之苦

為祭祀父母而殺生,等於替父母增加罪業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念佛求往生如何發菩提心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佛陀處理眾生障礙三階段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淨土宗

修行人為何還會生病

淨土法門特點是不經過中陰身的,往生在即時

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

這兩種身份對我們都很重要

妙蓮老和尚自述閉關苦修的傳奇20年

善男子善女人的解釋

往生的正行,就是執持名號

在念不退當中,頓然超越四十一個因位

就這個迴向心,這功德就大了

念佛之前的心態準備

心態如果不歸零,那根本沒辦法修行

一個人的成敗就是看你離心性有多近

誰是最貧窮的人

空有無礙,進入中道的平衡實相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難

正當念時,西方淨土依正莊嚴,就在我心中

盡說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應

所謂的頓悟,都是從因地栽培來的

臨終面臨死亡時,會出現的兩種情況

名號就是無盡藏,要如何去開採呢

如果常能這樣想,就不會缺乏念佛的動力了

每天定一些功課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對治惡性比丘的方法

為什麼你發了菩提心會退轉呢

對現在的三寶很失望,保證你來生會更失望

為何會有「魚鳥龜蛇」這類卵生眾生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佛門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

出家後請記住以下十條黃金定律

修行人不要搞名堂

嗚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佛門泰斗傳印長老安詳示寂

為何說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從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來解釋無量壽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

造善業時要培養堅定的信仰跟願力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不是妄想的對手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想了生死必須要念佛念到底

邪淫的可怕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雲居善悟禪師《勸安老病僧文》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遠離淫慾,千萬莫近

蓮池大師對「歸命」的詳明詮釋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彌陀的光明

永不見佛,永不聞法,這是最可怕的

念佛是誰,重點是在「誰」字上面

知見影響你的心量

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一生所繫惟念西方,佛聲浩瀚仙樂滿耳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為什麼說名號即實相

走出顛倒的妄想,彌陀才能產生加持

有這一念的信心成就,決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極樂世界

貪慾之人去道甚遠

修行的三種方法

受過菩薩戒應發此十大願

能改變命運的是你自己

為善福隨,為惡禍追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練習對治自己的貪瞋癡

極樂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種功德

兩位諍友

念佛就是佛法界現九法界隱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作一個比較

很多人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

從不遺失物品的婦人

念佛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這些事都會怕

平常養成這個習慣,夢中遇到惡事也能不犯戒

這一念清淨心是何等的寶貴,何等的重要

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法嗎

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

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

心念決定業力的強弱與方向

陽間誤殺雞,陰間有記錄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成佛不能分內外

觀無常證聖果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極樂世界不能用業力去召感

平心則能薦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